企業吐槽勞務壟斷:臨時工跟“二房東”一樣可惡


企業吐槽勞務壟斷:臨時工跟“二房東”一樣可惡

那些“三和大神”可能就潛伏在臨時工裡(圖片摘自網絡)

調查珠三角炒廠房現象,不時接觸一些企業主。

與三個企業主坐在一起,都是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主,其中一家高科技企業曾掛牌新三板,正在衝擊主板。

話題從炒廠房現象開始,三位企業主對廠房“二房東”恨得咬牙切齒,卻忽然冒出一句帶著強烈情緒的抱怨:臨時工跟“二房東”一樣可惡。

臨時工比正式工幹得少掙得多

聊天話題不自覺轉向企業缺人。

企業主甲話鋒一轉:“眼下員工工資要求高,企業招不到人,不管什麼樣的企業都差點人。”

企業主乙給出了企業缺人的具體數據:“我們公司有800多員工,公司待遇算好的,但平時也差5%員工,不得不聘用臨時工。”

企業主丙補充道:“企業常年缺工可能佔10%吧。”

企業主丙做的是模具,企業技術工人更重要,不時遭遇技術工人短缺,忙不過來了,就不得不臨時聘用。臨時聘用一個技術工月薪得1.2萬元,而廠裡一個老技術工月薪只有8000元左右,老技術工看到後心裡很不平衡。

企業主甲為臨時工畫了一幅像,他們大多要求日結,幹一天發一天工資。但多數臨時工沒有什麼技能,只能做最簡單的工作,如打包裝,但企業打包裝的工作沒那麼多。臨時工的工作量只有正式工的三分之一,拿的工資反比老員工還高,老員工很有意見。現在只能能不用臨時工就不用。

幾位企業主也關注到個別黑企業不讓員工辭工,以扣押身份證件和工資等相要挾,但認為畢竟是極少數,估計只有千分之一,不能因為這些黑企業讓守法企業背鍋。

勞務公司涉嫌壟斷勞務市場

臨時工流行給企業管理帶來了許多麻煩。企業主甲說,企業經常聘用幾十個臨時工,這些臨時工往往幹半個月玩半個月,不少臨時工幹一天就跑掉了,企業不得不天天面試,天天錄入資料,為此,專門聘請2個行政人員負責臨時工事務。

幾位企業主認為,臨時工巨大的流動性,帶給企業很大不確定性,企業管理成本大大提高,對企業形成無形負擔。

他們把臨時工流行的責任歸咎於勞務中介,這些勞務中介首先搶佔流動人口出入地和人流密集地,到處擺攤設點,給臨時工提供吃住等便利條件,承諾高工資,臨時工工資以小時計,一些地方達到20元一小時。就這樣網羅一批臨時工,然後向急需用工的企業施壓,逐步形成臨時工用工市場,甚至吸引了一些正式工加盟臨時工隊伍。

這些勞務公司鑽了勞動法漏洞,不用給臨時工買社保,這樣的條件是實體企業難以做到的,久而久之,勞務中介就把勞務市場壟斷了。

幾位企業主說,勞務中介表面上是一種市場補充,實際上壞處遠大於好處。他們認為,企業其實不需要勞務中介,企業自己就可以擺攤招人,就像以前勞務中介不發達的時候一樣。

他們直斥勞務中介擾亂勞務市場,飲鴆止渴,不管企業死活,沒有底線。

忽然想起日本NHK電視臺拍攝的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 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三位企業主口中的許多臨時工,像極了片中的“三和大神”,只是這些臨時工還擁有身份證,大多還沒有落魄到放棄自我的地步。

臨時工與工匠精神背道而馳

企業主甲說起自己打拼的經歷,20多年前隻身來到珠三角,到企業打工,進的第一家廠是港資企業,企業不大,月薪只有180元,還要扣除90多元生活費和住宿費,等於只有幾十元月收入。在那樣的環境下,他刻苦鑽研技術,2年裡已經能獨立開模。一技傍身後,他決定跳槽,有一天拒絕加班,老闆問他為什麼不加班,他直言相告,自己真的要走了。老闆立即許諾他加工資,被他回絕了。

9年前,他憑藉打拼學來的技術開始創業,創辦了現在的工廠。

他說,許多跟自己一樣的企業主,都是技術工出身,靠的是工匠精神,但是臨時工身上絲毫沒有自己當年的影子,缺的正是工匠精神。

他曾問過臨時工,廠裡有吃有住有社保,為什麼要做臨時工不做正式工。臨時工給了他一個不屑一顧的答覆,“正式工不自由。”

企業主乙以自己的經歷感慨,做一天不做一天,工匠精神哪裡來?技術積累需要時間和經驗沉澱,缺少工匠精神的時代不敢想象。

分析認為,現在農村出來的很多年輕人,都有留守的經歷,受教育程度不足,家庭教育長期缺位,不少孩子自由散漫慣了,放蕩不羈,沉迷於網絡,既吃不了苦,又不想受工廠制度約束,想上班就上班,想不上班就不上班,幹得不開心就辭職走人。

離開三位企業主,臨時工的形象在腦海裡揮之不去,這些豆蔻年華的年輕人,是時代的產物嗎?

2018-11-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