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超多强”|全球手机行业拼技术的时代来了

2018年的IDC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跟踪报告显示,华为再次超越苹果,成为销量第二的厂家,这无疑是国内媒体非常关注的消息。就整体市场而言,华为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了32.9%。

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三星、华为和苹果是当之无愧的前三强,其中三星以1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而华为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到了14%,苹果被华为超越后位列第三,市场份额是12%。考虑到华为的的年度旗舰Mate 20系列于10月底才发布,到第四季度,华为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占比将进一步拉大。

中国“一超多强”|全球手机行业拼技术的时代来了


就全球市场来看,三星、华为和苹果,三家的市场份额总体接近了50%,留给其它厂家的发展空间更加逼仄。三星手机虽然以季度7200万台的销量继续占领着第一的位置,但其市场份额第三季度同比下降了13.4%。第三季度,其他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9.9%、OPPO下降了2.1%,可以说华为的放量增长不仅在挤压着其他品牌手机的生存空间,而且抢占了三星的部分用户群体。对于三星手机来说,他们在全球依然有优势,但是在国内市场基本沦为要彻底出局的节奏了。

中国“一超多强”|全球手机行业拼技术的时代来了


就国内市场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华为继续领跑市场份额达到了23%,vivo和OPPO市场份额都是21%,而小米、苹果和三星紧随其后,对应市场份额是13%、9%和1%(至于魅族、锤子等都在其余的总共的26%市场份额内)。以上几家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就高达了88%。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国内的市场结构,“一超多强”是再形象不过的了。

目前,行业习惯于将手机未来趋势的变革寄托在5G的到来,但就手机产业的本身技术和形态的进步而言,5G解决的是更大的带宽和更短的延时,让云端服务变得更为普及,使用场景更加复杂化,但要实现这一切,更深层的变化还要看手机能不能承载未来智能化、场景化的服务。

人工智能作为基础技术来重构手机产业形态,将会通过系统打通每个单一应用之间的关联,形成集成化、主动化的服务方式,这一点无论从iPhone X系列产品中从Siri和负一屏的应用可以看到未来的趋势,还是从华为重构过的安卓体系EMUI的智能语音助手和负一屏的集成服务也可以看到未来智能手机的应用变革方向。

中国“一超多强”|全球手机行业拼技术的时代来了


事实上,更大的产业变化在于,由于硬件开始支撑复杂的神经网络算法,才让更为复杂的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身份系统成为手机的基本身份认证体系,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库、AR应用(包括3D自动建模)、系统智能调度等等一系列具有价值的应用才得以实现。未来的手机,是真正的智能手机的时代。

三星手机的全球销量整体下降,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相对另外两家巨头苹果和华为,三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乏善可陈。三星从芯片、内存和屏幕有着较完备的产业布局,即使是苹果和华为也得依赖于三星的屏幕和内存供应,但在新时代新智能领域方面,就显得非常薄弱了。

至少从目前看来,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的三个大玩家苹果、三星和华为,在苹果和华为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驱动产品功能和形态变化的时刻,三星至少晚了两代产品。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人工智能作为基础技术,不可能是短时间内可以迅速赶上产业发展节奏的。

回头来看中国市场,从目前的局势和各厂家的发展来看,除了华为之外,其它厂家更多的是由营销驱动的业务模式。外观设计就成了营销驱动厂家的选择,因为这是能在市场上见到效果的一种改变。然而问题是,即使是做到了100%的全面屏,在用户拿手机一个月后,那种屏幕带来的视觉体验也就基本结束了,屏幕的改变并不能带来智能手机形态的根本性变化。

这也就说明目前从2018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来看,在中国市场,除了华为和vivo之外,其它厂家的市场份额在迅速下降的根本原因。从显性功能来看,华为的P20 Pro和Mate 20 Pro以标杆性的拍照性能吸引着媒体的关注,但事实上,从用户使用的体验来看,由于华为产品从系统到应用的“AI化”,无论是从续航、拍照、服务直达以及服务与用户的精准匹配方面,华为的旗舰机型已经完全与基于高通处理器平台的手机有了质的变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继续渗透,当技术成为驱动产品形态和功能发生核心变化之时,再牛的营销也无法改变其销量下降的趋势。

这将是一个拼技术与实力的时代,希望各家厂商奋勇直前。

(数据来源于IDC与Counterpoint,观点整理于百家号西域刀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