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歷史
你最近有沒有這種感覺,總是被推送類似“重慶##不如成都的問答”?親身經歷,本人最近一直收到“重慶面積比成都大但##不如成都?”“為什麼重慶人多但##不如成都?”“為什麼重慶是直轄市但##不如成都”……等等太多類似的問答推送或邀請,很容易被潛移默化。說重點,客流量不如成都有以下幾點原因:
我是重慶一名大學生,國際政治專業,關注古今中外時政熱點。觀點客觀理性,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說的有道理就點個關注——
說個題外話,先說問答推送問題。首先,個人感覺問答比文章、視頻等更容易引流。幾十上百回答、幾十上百評論、成千上萬的回覆量、幾十上百萬的閱讀量,可以帶來巨大而無限的流量,給官方帶來巨大活躍以及廣告收入。其次,這是成都自上而下處處滲透的文化“軟實力”。從官方報刊“四倍紐約”、“東方巴黎”,再到官方全資控股雜誌出的“新一線城市榜”,接著大量成都自媒體“重慶哪些方面不如成都”、“成都已經和北上廣深並肩”等等,這些具有巨大的效果,潛移默化促進對成都的認知。
回到題中,重慶軌道客流量不如成都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因素:
①地形差異。成都平原,重慶山水交錯,重慶各地聯繫更加不便。比如說,我所在的川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重慶理工大學,竟然要兩三個小時,相隔區區十幾公里,在地圖上看直線距離那麼近。我家永川到沙坪壩60公里乘坐高鐵才19分鐘。這反映了重慶各地聯繫很不方便,時間長、起伏大、路難找、費體力、繞路多,這些因素極大減少了市民出行的慾望。
②發展模式。成都由中心向四周發散的同心圓模式,重慶處處是中心的組團模式。比如說,成都的重要機構、商圈等都集中幾環之內,外地辦事遊玩都必須來回一趟。而重慶組團模式,機構、商圈很多個區都有,所以就在就近的位置就已經基本滿足需求,很少再需要跑很遠的地方去,這樣大大減少流量。
③輻射能力。成都幾乎集中了全省80%的資源,學校、機構、醫院、旅遊等等,外地都要來辦事,無形中增加流量也增加各種消費,帶動了GDP ②談到的資源集中不僅僅是成都範圍,更是全省範圍、整個西南片區範圍,很多機構只有成都有,外區、地市、外省都要到成都辦事,這個也增加了流量。而重慶機構少而分散、輻射範圍也小,沒有那一部分流量。
④年輕人數量。成都吸納了四川省八九千萬中很大一部分年輕人,而且近些年吸引了很多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這個值得點贊。重慶加上部分川東、川南也才四千萬左右,腹地遠不如成都。而年輕人才是社會經濟的主要力量,無論是工作、生活、辦事、旅遊等都會增加很大流量,而老年人不方便出行需求較小。
⑤線路佈局。成都軌道交通佈局幾乎都是主要人口聚集區,而重慶佈局失誤或者說前瞻性太強了。很多路線和站點人口稀疏或者根本沒開發,如曹家灣站,這個也是重慶地形和模式影響的,很多偏遠地方可能多年後才會開發。等到重慶軌交聯通璧山區和江津區,流量會大幅度增加。
⑥原因並不是其他朋友回答提到的,重慶建成區面積比成都小、城市人口比成都少、經濟不如成都等等因素,兩地網友也無需爭吵傷了和氣。
綜上。首先,成都自上而下的文化“軟實力”滲透很強,反過來看這種精神也值得大家學習。其次,流量差異由於獨特的人文、地理、歷史等等因素決定的,並不是成都朋友說到的社會經濟更發達決定的。最後,通過這個問答可以看出很多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鳴謝部分圖片引用網友)
你說說,是不是?
晴若之初
軌道交通建設思路不同,導致兩城的客流差異。
成都的地鐵思路是優先滿足已經形成人口密集區的出行需求,急市民之所急。這種思路下建設的地鐵客流強度當然要大很多,導致地鐵里程短,客流量大。
重慶的地鐵思路是用完善的公共交通配套吸引投資和人口入住(賣地),因此出現了有些地方明明是荒地有地鐵站,而附近幾公里外的成熟小區卻沒有地鐵這種情況,這種思路下建設的地鐵經過了大量的人口稀少區甚至無人區,真正的人口密集區反而被完美錯過,客流強度自然就低,從而導致里程長,客流總量反而少。
兩種思路並不是誰更好,重慶是著眼於未來城市擴張,所謂經濟建設,交通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對酒當歌戶外
別看重慶總在中國人面前賣弄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有8.24平方千米的國土,3000多萬人口,但真正的重慶真的不大。
▲重慶輕軌▲
城市的大小,不是因為域區有多少國土面積,不是因為域區有多少人口,而是由域區內的建成面積大小和在城市建成範圍內居住多少人口決定的。
據重慶本地媒體統計,到2017年末,重慶直轄市城市圈內建成面積達732平方千米,人口達830萬人。由於重慶天文地理的惡劣,流動人口極少。
我們再來看看成都。截止2017年末,成都市都市區建成面積達1006.7平方千米,生活著1604.47萬人長住人口、619.29萬流動人口。也就是說在成都市區,生活著2220萬人,他們在為成都的建設添磚加瓦。
▲成都地鐵1號線▲
從以上重慶、成都兩個城市社會發展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重慶雖然名義上大,但重慶的都市圈並不大,人口也很少(對於大城市來講830萬人口偏少),大多數重慶人都是生活在農村地區,城市人口占比極少,這也是重慶“農直市”的由來。而生活在成都城市圈的人口,有2220萬人口之多,比重慶多出:2220-830=1390萬人。
如此之多的人口,在成都生活、工作,在交通需求上是極大的。雖然成都有全國第二的小轎車保有量,有全國最好的公共交通(地面),已經承擔了大量的交通量,但由於成都地鐵規劃合理便達,還是吸引了每天389.41萬人(8月份數據,最高流量,全國排名第五)乘坐地鐵。
反觀重慶,由於城市人口數量少,經濟活動偏弱,雖然重慶獲得國家巨量補貼,修建了比成都長的軌道交通里程,但還是沒有辦法撐起軌道交通的流量。重慶最高地鐵流量為263.4萬人(8月份數據,最高流量,全國排名第八),比成都整整少了389.41-263.4=126.1萬人。這不奇怪,就像一個相對落後的地方,乘坐高鐵的人必然少一樣。
▲2018年全國地鐵數據▲
成都有全國在建地鐵最多的路線,隨著成都地鐵不斷有線路竣工,成都的地鐵無論在單日客流量,還是年總流量,必然超過重慶幾個數量級。
但重慶也不要沮喪,城市本來就不大,城區人口本來就不多,經濟本來就不發達(只靠落後的工業產能),乘坐地鐵的人少是情有可原的,總不能讓農民種地也乘坐地鐵。
梅死了
提問人有點無知呢!西部最早開通地鐵的是成都,現在里程也最長,重慶所謂地鐵包涵了輕軌,輕軌車箱小而短,和地鐵比運量小很多,再加上城市繁華度,重慶比成都低是很正常的。
哥瑪莎拉蒂
本來不想回答,覺得提問的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困惑,容易引起兩地矛盾,所以發表一下個人見解。
成都,重慶中心城區面積和人口,GDP大致相當。但是城區的發展模式和地理環境造成了城區人口流動類型不同。
成都地處平原,中心向四周輻射,人口流動的特點基本是早上四面八方向內,晚上中心向外流動。
重慶地處丘陵,又有兩江匯流,重慶各個區基本都有橋的阻礙,發展是以團組形式,五大商業中心基本各具特色,團組形式讓重慶的人口流動呈現了多箇中心。重慶三號線基本代表了人口主要流向,機場,火車站,渝中,南坪,巴南;其次還有二號線和其他方向,但都不如三號線。
重慶軌道10,5,9,4號環線貫通能大大提升交通便利程度,運送能力也會大幅提升。
成都最近幾年的軌道發展太快,每次去成都在整個城區基本都能看見地鐵施工,好像規劃了三十條地鐵線。
城市發展各有特色。
WyuanC
你好,作為一個地道的四川人我覺得這樣的問題我很有發言權,首先需要看看整個四川的地圖,08年地震震中心在北邊,而西邊屬於水源以及林盤的保護地,所以發展就在南邊拓展,東邊前進,至於為什麼客流量大???有下面幾個因素:
1.成都作為省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虹吸效應
2.交通樞紐集中於成都
3.成都就業機會大
4.高校眾多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看法,請大家多多發言
奔跑軟妹紙
重慶向北的5,10號線去看看,球人沒得,居然有下班車還有50多分鐘的情況。成都先修在了人口集中區,且環線開通一年成網了。可重慶,唉,都是X人當年為炒熱北邊的地價搞出來的。弄得去一趟西站比西站到貴陽還費勁費時。今年環線通一半多,全通還要兩年後。只要重慶的環線通不了,軌交的網絡形不成,則軌交大運量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重慶人不笨啥都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wdd10
說個實在的,重慶在西南根本就沒把成都放在眼裡,重慶的發展方向從不在西南,而是北上廣深,GDP第五城,而不是發展水平低下的成都。一個人想要超越他就應該向他學習,而不是向成都噴子一樣噴重慶,這樣的話永遠超越不了重慶,因為一個自卑的人,自卑的稱怎麼可能向別人學習。有誰聽說重慶人噴北上廣深了,重慶人都懂得向他們學習,他們才是重慶追趕的目標。
總有城管想抓我
主要是地形區別造成的。成都是平原城市。成都的街道由市中心向外輻射,都處在同一平面上,這就串聯起了各商業中心,居民密集居住區,集中辦公區,學校區等等。地鐵沿著這些地方鋪設,極大地發揮了地鐵集中高效的疏散人流的作用。值得一說的是成都2.5環已建成了7號線,明年將建成1環路環線(3、5、6線組成),這會對城市地鐵人流疏散的效率大大提高。重慶是一個立體城市,雖然城市路網也健全,但是起伏較大。人口聚集區,CBD,商業中心,學校區等等較為分散的在幾大區域並且又有兩江相隔,這就給地鐵,輕軌的網絡設計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因此重慶軌道交通的效率得不到充分利用。重慶的人口眾多,還是有許多人只能選擇汽車(公交車)出行。相比成都不是重慶不努力,實在是受城市地形限制。
和風224435424
看你們掐架還蠻搞笑的,主要是兩城的統計方法不同,成都由於換乘設置問題所以部分乘客會被多次計算人次,而重慶是不計算換成人次的,包括公交換軌道的部分人次都不計算(使用充值卡的部分),所以具體數據真不好說到底誰多。目前官方數據:成都411.5萬人次,重慶235.8萬人次,這個僅供參考咯。
話說回來,還是建議交通部出臺一個官方統計方法,這樣比較起來就會方便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