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騰訊遊戲創業系面紗

揭開騰訊遊戲創業系面紗

【本文是創界網“中國創業系”系列文章之一】

由騰訊誕生出來的遊戲創業者,基本支撐起了中國遊戲的半壁江山,但奇怪的事,罕有人系統的關注和分析他們。這些為騰訊創造了上千億收入的前騰訊人,出走的他們在做什麼?發展的如何?遊戲寒冬中,他們如何破局?

騰訊遊戲創業者黃金時代

2013至2015年,是騰訊員工離職的高峰期,包括遊戲相關的人員。這和中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有密切關係。從2009年起,中國遊戲產業進入高速增長期。數據顯示,過去9年,中國遊戲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行業銷售規模突破2000億元,最近3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30%。

揭開騰訊遊戲創業系面紗

騰訊系創業者最多的是遊戲(創界網製圖)

2013年被稱為中國手機遊戲元年。在這一年,中國手機遊戲市場規模達到122.5億元,同比增長108.7%,用戶規模達到3.85億,同比增長34.6%,移動遊戲產業鏈逐步細分,發行商環節出現,得到了投資人、行業與CP的認可。整個行業的分工逐漸規範化。真正的手機遊戲產業正在形成。

也就是在這一年,騰訊包攬了全球網絡遊戲收入前十的前三名。分別是《穿越火線》、《英雄聯盟》和《DNF》。總營收分別達到9.57億美元、6.24億美元、4.26億美元。根據Newzoo2017年發佈的研究報告,騰訊遊戲相關業務以181億美元的年收入,佔據當年度全球遊戲公司營收榜第一,已經在商業範疇內成為全球最成功的遊戲公司。即使是在增速下滑、政策調整的2018年,騰訊遊戲保持著領先優勢。

飛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和用戶,龐大的市場,清晰的商業化模式,騰訊成功案例的刺激。嗅到金錢和利潤香味的資本和相關創業項目開始爆發。

“你知道最瘋狂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嗎,2014年-2015年時,我每週都要在樓下的咖啡廳見2-3波投資的朋友,他們以前可能是做互聯網的,也有是做地產或者開廠的,談的永恆的話題就是,你或者你同事什麼時間出來創業?我們給你錢。如果能帶上你整個團隊的,估值可以更高。”譚爽在原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簡稱IEG)、移動網絡事業群(簡稱MIG)都擔任過項目管理的職位。最後他和部門的同事出來做了一家遊戲公司,在沒有任何產品的情況下,連項目都沒想好,天使輪融資就拿到超過千萬的投資。“現在想都不敢想。”

在騰訊內部,管理職位是1-6級別,每一級別又分為3層。比如6級,又分為6.1、6.2、6.3,崗位類型分為T組(技術)、P組(項目產品)、S組(市場)。一般一個正式員工,職位的升遷會受到KPI、上級領導、項目重要性、行業大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要往上一個臺階,大概需要2-3年。包括騰訊在內的互聯網公司,特點之一就是管理層和員工年輕化。現在老闆馬化騰才47歲。下面的總監級別大多是30多歲。騰訊的福利和員工穩定性在業界是有口皆碑。如果不離職或者發生重大過錯,基本不會離開。在這個時候,很多有更大想法或升遷無望員工在巨大的行業紅利面前,自然會選擇獨立門戶。

在騰訊期間,姜宏新是《QQ農場》、《QQ牧場》、《QQ餐廳》、《捕魚假日》等眾多明星項目的leader。2013年創立深圳智夢星科技開發了包括國產大熱美少女動畫劇《葉羅麗精靈夢》的手機遊戲。目前致力於國產遊戲的海外發行及區塊鏈遊戲項目。

加入騰訊以前,姜宏新就曾在韓國Actoz(《傳奇》開發商)、盛大遊戲先後任職,有過一次端遊創業經歷。在他看來,盛大系更看重創意、策劃和執行力,而騰訊系則更看重整合、生態和平臺化。簡而言之,盛大在遊戲專業研發方面更聚焦,而騰訊則是在遊戲的整個開發、代理、運營各個流程具有強大的綜合能力。在這一點上,騰訊的人創業更具備創業的基礎綜合能力。

悶聲發財的騰訊遊戲創業系

受市場等綜合因素的刺激,一大批遊戲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最多時達到了上萬家,騰訊遊戲系創業者也成為了當中的主力。根據單飛企業俱樂部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騰訊系創業公司領域分佈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遊戲公司,佔到了17%,其餘領域中還有不少泛遊戲領域項目。


揭開騰訊遊戲創業系面紗

騰訊遊戲創業係數據分析(部分,創界網整理製圖)

行業分佈:騰訊遊戲創業者,基本上貫穿了整個遊戲產業鏈。包括遊戲研發、發行、第三方服務,包括大數據、營銷、電競陪玩等周邊產業。騰訊遊戲創業項目,幾乎包括了市面上所有的遊戲的形式,包括H5小遊戲、端遊、頁遊、手遊,從遊戲類型來看,有動作、冒險、模擬、角色扮演、休閒和其他。但從分佈來看,主要是做手機遊戲和H5小遊戲。小遊戲藉助騰訊的微信、QQ等渠道,很是火了一把。但現在也成為了紅海,很容易找到同款幾百種甚至上千種遊戲。

王信文創立的莉莉絲在遊戲研發上取得巨大成功,根據他的口述,他們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做了第一款卡牌遊戲《刀塔傳奇》。上線後,首月流水過億。至今的總流水超過了50億。

除了遊戲研發以外,遊戲相關的創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Dataeye創始人汪祥斌,原是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簡稱IEG)的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過遊戲組件及運營支撐系統的核心研發工作,支撐過多款知名遊戲的運營工作。2013年和幾位騰訊的小夥伴出來創業,通過與包括騰訊在內的大部分遊戲公司合作,提供大數據的分析和支持,已經發展成大數據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已經完成了數億融資,並實現盈利。

悶聲賺錢:騰訊遊戲創業系,也繼承了騰訊的企業文化,悶聲發財,不過度聲張和傳播。大多是做現金流生意,包括出售公司。2014年5月,拓維收購王偉峰創立的火溶信息,旗下有啪啪三國等項目,以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方式,作價8.1億元。2015年,凱撒股份溢價27倍,以7.5億收購黃種溪的酷牛互動。

要知道,2014-2015年,是手遊創業就黃金期。但是對於騰訊遊戲創業者來說,基本原則是快速賺錢,及時脫手,包括公司出售上不過度糾結。先完成第一桶金的積累和變現。頗有小馬哥的風格。

但是,騰訊出來的人都深受騰訊的影響,比較守規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當時行業裡做棋牌遊戲賺得盆滿缽滿。其實就是變相的賭博遊戲,有家非騰訊系的公司創業10個月,就以20億賣給其他公司。“我們羨慕,但不敢,只會老老實實做遊戲。”

與騰訊關係緊密:騰訊遊戲整個產業鏈,其實養活了不少創業公司,包括遊戲營銷、大數據、相關內容製作、公關公司等等。他們分佈整個騰訊遊戲生態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有創業者告訴創界網,他認識的一家騰訊系的創業公司,光是一年從騰訊那邊拿到的內容製作費,就有超過兩千萬,這算是規模較小的。而汪祥斌的Dataeye,也和騰訊的幾款遊戲有合作,但在公司業務裡佔的比例不大。

騰訊也會積極投資有前景、前員工的遊戲創業公司。古振興創立、推出過包括《迷你世界》等多個爆款遊戲的深圳迷你玩科技,在2018年3月,完成了騰訊的戰略融資,迄今沒有正式公佈。

騰訊也越來越開放,拿出資源幫助和鼓勵騰訊遊戲創業系及其他小遊戲廠商及團隊,在合作中實現雙贏。

當然,對於與騰訊產生直接競爭關係、違反遊戲規則的創業者,也會採取該有的措施。2009年入職騰訊上海公司的徐振華,曾參與開發多款知名遊戲開發運營工作。2014年5月離職後,開發了《無盡對決(Mobile Legends)》等多款遊戲,其在國外59個市場的App Store中進入暢銷榜前十,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市場做到收入前三。被騰訊以違反競業條款告上法庭。最後被法庭判定支付約1940萬元的鉅額罰金給騰訊。

行業寒冬中的遊戲創業者們

2018年,10月23日,智聯招聘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顯示,“近年來獨領風騷的互聯網行業熱度持續衰退,連續下滑,第三季度滑落到了第四位,互聯網用工風光不再。此外,計算機硬件、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招聘需求也在減少,降幅分別達46%和27%。”

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過去,經濟週期之下的互聯網進入過冬期,遊戲公司也不能倖免。2018年3月2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由於機構改革,所有遊戲版號的發放全面暫停,且未通知暫停期限。受此影響,財報顯示,Q2騰訊手機遊戲業務營收176億元,環比下滑19%;客戶端遊戲收入129億元,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8%。巨頭都如此,遊戲創業者們面臨行業斷崖式的下跌。

“以往遊戲行業的年增長一直維持在20-30%,但是2018年上半年是4%。明年才是倒閉高峰期。”根據汪祥斌的分析,騰訊遊戲創業系熱潮起於2013年,2015年是高峰期,2016年開始下滑,2018年就進入了過冬期。DataEye2017年的數據顯示,之前一萬多家遊戲公司,到17年只剩兩三千家,縮水一大半。

轉戰海外、裁員、或者倒閉、回騰訊上班,這成了創業者們的主要選擇。莉莉絲的王信文透露,他們曾在1年多的時間裡簽約加投資共11款遊戲,總成本大概1億2000萬。最終總收入只有3000萬。到目前為止,當時的11個公司裡只剩4家存活。目前重點已經開始轉移到海外。Dataeye創始人汪祥斌稱,他們早在3年前,就對行業的趨勢有了判斷。提前開始向日韓等國家開拓業務。

一位騰訊系做研發的手機遊戲公司CEO說,他們高峰期規模超過了100多人,融資超過6000多萬,但現在的行情下,已經裁員剩下只有30人左右。還有一個騰訊創業者說,5年之內,他換了三個方向,花了1700多萬,負債累累。“我差點沒撐住,但好在現在有點機會了。”他幫人發行的一款新遊戲,每個月已經有了上百萬的分成。對於那位離開的阿甘,大家都不願意多談。

許多曾經出走騰訊遊戲去創業的同學,很多選擇回騰訊上班。一般迴流的員工,薪水會有適當增長,因為創業後的摔打能力強了。其實從2017年初,就開始迴流了,因為2013-2015年,是離職創業高峰期.到了2017年,如果項目沒有核心競爭力,基本上到了淘汰期。不過是到了2018年,由於經濟環境,行業政策等多種因素,遊戲創業公司進入倒閉的高峰期,迄今為止,預計有20%的遊戲創業者回流到原有的公司和部門。但是也有不想回去的,“主要還是不甘心,行業裡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收入。”

南七道:創界網創始人,我們是關注創業與投資的新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