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一份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好?

某地霖


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都还是不错,大同小异,没有很大的差别,费用方面也是差不多少。现在市场中最流行的就是购买十年期限,每一年约为4000元-5000元之间,重大疾病保终生,一旦发生重大重疾返还10万-30万之间,可能并不是直接进行返钱,而是治疗费用多少而报多少,单不能超过一定的额度。

当然,也是存在一年一保的单年份的重大医疗保险,一旦发生超过一万元额度的可以报销上限400万、600万,并且进口药品也是可以使用,当然药品、手术、住院费用加起来这样的费用,存在一定的限制。这样的保险可以当做意外险来购买,因为随着年龄的上涨报销的比例以及已经认购的费用,其实对比终生制重疾险是差不多的。

如果,年轻一些最为划算与实际的就是现在的“互相保”(已经改名为互相宝)。属于大家一起集资救助的形式,几千万人参与其中,每期有固定的时间进行统计,有人存在出现重疾,其他的人就会集资救助,但不超过30万元,存在一定的年龄限制。但要说划算程度的话,现阶段这种方式是最为划算的。

从健康以及“后盾”思维的角度出发,认购一份终生制的重疾险还是有必要的,每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十分大的差别。重要的,最好是有朋友或者亲戚在其工作,可以将返点拿回来,节省一定的费用,还能够帮他完成一定的任务。


厚金说


目前好像还没有说那个公司的重疾险最好。

没有完全相同的保险,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对比的困难。

如果你喜欢代理人渠道线下销售的产品,可以找不同公司的人对比一下,大多数公司都是主推一两个产品。同时,你可以让代理人评价一下其他公司的产品,他们会推荐自己的同时贬损对方,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对方产品的缺点,同时判断,这是否真的是缺点,以及这个所谓的缺点你是不是很在意。脑子是个好东西,不人云亦云,多方求证,可惜,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如果是买互联网销售的产品,可以说是很透明的了,因为条款清晰可见,很多分析文章,当然也需要你去分辨写文章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写的,还是要带着思辨去看事情,保险也一样。

至于那个产品最好,真的没有定论,只有最适合你的产品,以及最适合你的钱包的产品。

另外,买产品和买车一样,很可能你需要为了品牌声誉和高大上额外付出很多。记住,买保险这件事儿,羊毛没有出在猪身上。


大猫财经


题主好,我是助手君~

对于您问的这个问答,助手君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您对保险是没有什么偏见的,有很好的风险意识。作为从业人士,先谢谢你对保险的认可吧~

回到问题本身,哪家的重疾险好呢?

以下是6款重疾险产品基本属性对比,可以看下图。(图片来源:小A说财)

不过作为第三方的来说,重疾险产品并没什么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因为我们买重疾险的目的都一样,那就最大程度的规避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所以不管是哪家的产品,只要在我们买了后,出事时能得到相应的理赔,那就是最好的。

所以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如何买一份“适合”自身的重疾险。接下来助手君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保额

买保险,就是在买保额。

特别是对于重疾险来说,保障再全面,如果买的保额不够,那也没什么大用。并且一般情况下,保障越全面,保费越贵。

但保费预算决定你的保额。

最好的保费预算,应该根据你的闲余资金来调整。毕竟不可能让月薪3500的人买保额50万保额的重疾,因为这样的保费支出有可能对他来说很高。这其中还涉及到保费会随着年龄增加的问题。

如果是以个人为单位,保费预算为本人的年收入的5%—10%较为合理。所以,我们要自己先掂量一下,究竟大概可以拿出多少钱来作为保费。

第二,保障范围和免责范围

现在市面上的重疾险,虽然乍看长得差不多。但最根本的区别就藏在保险合同里面。所以如果手上拿到一份重疾险合同,首先就要看它的保险责任和免责范围。

一般情况下,保障责任越多,免责范围越少的越好,即保险合同里的“保障责任”项的文字越多越好,“免责范围”项的文字越少越好。

第三,关注理赔规则

简单点就是我们在看保险合同的时候,特别注意一下产品的保障期限,等待期,犹豫期,缴费期以及赔付比例。熟悉理赔规则,我们在申请理赔的时候才可以少走点弯路。

比如等待期是否足够短,犹豫期是否足够长;是否可以提前垫付;身故赔付比例究竟是保额的105%还是保额的150%;是否含轻症,轻症又该占多少额度。

最后,确定重疾险是否符合你的实际购买情况

1、如果不差钱,建议是选择终身重疾;

2、很差钱,最好首选消费型重疾,保障到70岁或者80岁,或者考虑一年期的短期重疾险。

3、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选择一份重疾险。那就按照下面给出表格样式,自己也做一份。通过表格的参考因素来衡量你将要购买的重疾险是否是个“好货”。

希望能帮到你~


保险助手APP


【我卖的不是保险,是解决方案(上)】自从干上了保险,和身边的朋友一见面,他们总是开玩笑说:卖保险的又来了。我就解释说:我不是卖保险的。他们马上质疑:你不是在泰康人寿吗?我反驳说:我是在泰康,但泰康卖的不是保险,是解决方案。他们又质疑:这有什么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如果是卖保险,就做两件事:成交、理赔。没有出险,通常做的事就是催缴保费了。但卖解决方案就不一样,至少分为三个部分:售前、服务和理赔。在售前阶段,首先是要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他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销售保险的第一步。然后再根据客户的收入情况和职业特点等多种因素,为客户量身定制保险方案。方案提交客户后,就是向客户详细讲解和沟通,和客户达成一致。这些都属于售前的工作。完成了这几步,签单就变得很简单。能否继续合作,让客户加保,或者形成转介绍,就要靠服务和理赔了。理赔是个程序化的工作,一切都有章可循,我们多帮客户跑跑腿,及早把理赔办下来就可以了。但我最想说的是,在理赔之前的服务工作,就是客户在出险后,我们能帮客户做什么,这才是服务的关键。中国是个大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优质的医疗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作为普通客户,可能在当地找个好医院找个好医生不难,但到了外地,有时候就难于上青天了。今年春节期间,网上流行的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的一个最真实的写照。所以,如果客户有了病,我们在第一时间能够帮客户联系到最好的医院,让客户得到最好的救治,甚至享受到超乎常人的待遇,就是最实际最贴心的服务。这就是我讲的泰康卖的不是保险,是解决方案的第一层含义。

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药费的承担问题。很多人都有社保医保,但是,医保的报销要严格遵照医保目录,只有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才可以报销,而且是按照比例报销。没有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无论贵贱,都要自己承担。商业保险恰恰补齐了这一块,社保不报的商业保险可以报。但是,商业保险的报销或赔偿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住院治疗。当然,个别产品,比如泰康的健康尊享,客户罹患癌症、尿毒症和器官移植的抗排异除了住院报销,在门诊治疗也可以报销。但现实的医疗花费中,看病的支出不限于这两块。有些重大疾病,当地医院有时候不见得什么药都会有,往往是能用的特效药并不多,有时候最有效的恰恰是唯一的。悲催的是,当地医院又没有,为了治病,只能到处找药,而这些外购的药品,虽然也是医生处方开具的药品,但无论是社保还是商业保险,都是不报销的,要客户自费。对于有些疾病,这部分自费药品也是所费不菲的,对客户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和压力。如果有一种保险产品,能够解决客户的这部分费用,是不是非常贴心?

这两层含义就是我讲的解决方案的完整含义。而具备这个条件的,就是泰康的产品,而且唯有泰康的产品才能让客户实现这一目的。


精英财富在线


保险公司吗?

首先,必须是保险公司实力。

就像一个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至于保费,所有的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相似的情况下――都比较接近。

毕竟,性价比例遵循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建议选择中国人寿,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寿是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

重疾险,购买重疾险时:年龄越小,核保通过越容易。

购买保险,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一般情况下,是意外、重疾、医疗、养老、理财,建议同时购买。

如果是为子女购买保险,意外、重疾、医疗、理财(可以解决孩子求学创业时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90101629997


如此优秀的一款重疾险,居然还有人不知道?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普及,消费型重疾险开始得到用户的青睐,保障期限灵活、缴费压力小、投保便捷……一大堆的优点。


市场上产品更新迭代快了,产品多了,选择多了,投保的时候开始纠结了。


这么多产品如何抉择,看了那么多网上的产品测评还是不知道买哪款?

纵观目前在售的消费型长期重疾险,「康乐一生长期重疾险」在保障范围、缴费期限、产品价格等方面都足够优秀。

相比于市面上的纯重疾产品,康乐可以选择附加轻症保障。

随着医学的进步,很多重大疾病在发病初期就能够检测出来,但是病情远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标准,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将轻症纳入保障范围,不仅降低了重疾险的理赔门槛,而且避免了很多理赔纠纷,使更多人受益。

像原位癌,不在重疾的理赔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原位癌能够及时治疗,治愈率很高。如结肠原位癌的治愈率可达80%到90%,医疗花费1~10万元左右。

再比如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手术。

轻症的赔付标准为: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重疾的赔付标准为:心脏瓣膜手术:指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实际实施了开胸进行的心脏瓣膜置换或者修复的手术。


目前的医疗条件,大部分情况可以通过非开胸的微创手术治疗,因此未能达到重疾的赔付标准,这时候轻症的存在就非常有意义了,非开胸的心脏瓣膜介入手术还是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赔偿。

购买康乐一生可以选择含轻症的保障计划,轻症最高可以赔付三次,并且轻症赔付后,即使以后再发生重大疾病,依然可以理赔,且重疾责任的保额不受影响。

PS:有些重疾险产品虽然含轻症,但是轻症赔付后,重疾的保额下降,注意避坑。

含轻症豁免,首次患轻症获得赔付之后,后续所有的保费是不用再交的,继续享受重大疾病保障。

此外康乐还含身故责任。

在保障期间,非保险条款约定的重疾导致的身故,也可获得赔偿,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寿险责任。

*如果被保险人身故时未满18周岁(不含18周岁生日),身故保险金数额等于投保人已交纳的本保险合同累积保险费金额。

价格方面,康乐最长可选30年缴费,保费压力相对来讲比较小。保障期限三种可以选,预算有限可以先购买保到70岁的,预算充足的话,还是建议选择80、终身。

投保案例

康女士,30周岁,年收入12万。

投保「康乐一生长期重疾险」,50万保额,含轻症及轻症豁免,保至80岁,30年缴。

每年保费为5087元每个月四百多块钱保费。康女士可以获得的保障如下:

80种重疾保险金:50万

30种轻症保险金:10万元,可赔付3次,最高30万。

身故保障金:50万

*重大疾病、身故,保险期间内只给付一项,在给付其中任意一项后,合同终止。

*18岁前身故,返还所交保费;18岁后身故,给付10~50万保额。

*轻症不占重疾保额,患轻症后继续享受重疾保障。

如果康女士35岁时,患轻症可以获得10万赔偿。后续保费不用缴纳,可以继续享受50万的重疾保障。

康女士在75岁时过世,没有发生任何重疾理赔,那么她的法定受益人还可以获得50万的身故赔偿金。



大特保


不用内行,就算不是从业者,接触保险时间长了,自己都会知道保险商品和其它商品不一样,重要的是具有合同契约,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罢,只要保监会通过,都没问题,产品成本也不一样,所以造成的费率也不一样,当然了,不承认保险公司商业性质的业务员,没必要抬杠,说白了就像买电脑,不懂的时候选择品牌套机,等自己了解多了,就想着自己DIY,自己(cuan)了

这个计划参考的是同档的保费支出

后者是两个险种的组合,保费每年比国寿福多307元

计划二是[单独重疾➕单独终身寿]的组合

亮点除了病种更全面,轻症赔付比例更高

最大的亮点就是👇

因为是两个单独的产品组合,所以两者责任也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保额共用的问题。具体点说就是,国寿福身故和重疾都能陪,但仅限一次,赔付重疾,身故保额0,赔付身故,重疾保额自然也就用不到了,合同结束。那单独的重疾和寿险的组合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重疾赔付后,不管有没有身故,都不会影响弘康的50万身故保额

举例来说,被保人罹患重疾,结果一,重疾后存活,重疾赔付50万,身故保障继续有效。结果二,重疾后身故,重疾赔付50万➕身故赔付50万=100万

这个计划就是多了一个确定不变,不受重疾赔付影响的身故保额,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还是正常的百年之后,这50万是确定会有的!


保而易见


到底要买哪家重疾险?

这是个问题,但在购买保险这件事中,还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问题。

重疾险买定期还是买终身?

重疾险要不要带身故责任?

重疾险要不要带轻症?要不要带中症?

要不要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要买分组的还是不分组的?

买保险这件事,如果从买哪家出发,势必要经过推翻和反复,锁定一家公司,没有适合的产品,pass,再看另一家。这样一来不停反复,效率极低。

当你想要买保险的时候,你想的其实是用保险能解决哪些问题。保险解决不了根本上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但能解决风险来临时家庭的现金流问题。与未知的健康风险相比,对未来的现金流规划其实要更清晰一些,在这样的规划之上再去考虑保险的问题,才会更加有的放矢。

以上的诸多问题,每个问题当作一个维度,都可以将挑选的范围不断缩小。

根据家庭的核心需求可以决定例如定期还是终身?带不带身故责任这样的问题;

再根据预算、偏好等情况筛选是否分组、是否带轻症、中症等问题;

这样的匹配过程,比先限定某一保险公司更高效和精准。

至于保险公司的选择,我的建议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个人偏好,但如果产品性价比实在不高,还是不要坚持了。

许多人买保险这件事往往是感性开始,看到新闻或身边的家庭身陷疾病的泥沼,突然想买一份保险;或是有亲朋好友推销某个保险产品,想着要不要为了人情而买保险;这些都可以理解,但买保险是一件理性的事,要随时保持理性,不要在产品噱头里迷失,也不要被销售的套路带走。


财女扒卦


先问您一个类似的问题:想买一辆车,哪家的车更好?

答案您一定想得到:不一定。没法评估。因为品牌不同,价格不同,服务不同。

保险也是一样。所有的保险公司的产品,既然能上市,在核心要素上肯定没问题的。就好比所有的车都是可以正常运行的,能开,并且通过了审核。

那选择保险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明确保额。

基本上,成年人的重疾险保额至少应该在五十万左右。

其次,看条款。

这个复杂一些,很多保险产品的差异也在这。

最初,保险产品对于重疾的定义是男性28种,女性30种,后来逐步升级到约80种。

这还不算,还加上了轻度重疾的概念。

那么是不是保险产品管的重疾越多越好呢?不是。

比如有的公司的产品,说管一百多种,你仔细看,会发现,这其中包括了非常非常小概率的重疾,或者他们的产品就是把80种重疾做了拆分。这就不可取了。

除了保障范围,还看等待期。等待期就是合同成立后的免责期。有的公司是九十天,有的是一百八十天。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第三,看服务。

有的保险公司服务好,比如报案受理速读,理赔效率等。有的差很多。

虽然公司都在监管下,但管理运营效率不同。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希望帮助的到你。


新观点评说天下


1.哪家都好,都能提供日常所需的风险保障。

2.哪款产品都好,都会适合有某一保险需求的人,都有亮点。

3.对于你来说,哪家公司的哪个产品最好呢?那就得根据你的自身情况来挑选了,只能说某个产品更适合你,但谈不上哪个最好。

4.有句广告词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要说,你一年只能拿出2000块来买保险,那重疾就肯给你在消费型上选,大病医疗肯定得配上。你要能拿出2万块,那可选的范围就广了。你要单身,又没啥钱,那意外,和医疗先配,然后再慢慢补充,你要三口之家,那要先保挣钱多的那个,其余人次要考虑……

那么,你是哪种情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