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肖賢:公募基金髮展現狀及趨勢

東方財富網邀請到了申萬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來肖賢先生做客《財富觀察》欄目,他在節目上回顧了過去20年中公募基金行業取得的成就、可能存在的遺憾,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他認為,未來公募基金髮展主要有三大趨勢:一方面,基金公司將把風控技術融合進去;另一方面,互聯網的應用會深深地滲透到基金管理的全產業鏈當中;同時,公募基金行業達到一定體量以後,會開始進行整合,中小公司如果想生存下來,就必須走差異化道路。

以下為部分採訪實錄:

主持人:今年是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成立20週年,這20年中您覺得國內公募基金的發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又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呢?

來肖賢:對這個行業來說,20年其實是從起步、再到成長的過程,歷時比較長。過去20年,從規模來看,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整個公募行業管理的資產已經超過20萬億,在中國整個大資管行業中處於非常強的地位,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另外,我覺得20年中公募基金行業培養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同時,從一開始建立的一些制度和體制,保證了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的透明、規範,以正面的形象,為社會上所有公募投資人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應該說這些成就是非常巨大的。

在這一塊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就,目前來看公募逐步分支出來的很多資產管理公司、平臺,他們的人才其實是公募發展20年後精英人才的溢出。也就是說,它帶來的效應不僅表現在收益方面,而且更多的是整個國家,為整個社會的財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精英群體,它已經不只侷限於公募行業了。

當然,雖然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其實還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們看到公募基金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呢?在這12萬億當中,我們的結構不是特別令人滿意。在主流的股票市場的資產管理資產中,07年最高的時候佔了整個流通市值的28%,但到18年中期的時候我們只佔了3%,那麼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非常主流的A股市場的佈局,在這幾年是持續下降的。儘管公募基金從4萬億不到,增長了200%,達到了以前的3倍,但是我們在主流戰場中的地位是下降的,這個背後其實說明什麼?就是投資於證券市場的這些投資者,公募基金給他們的吸引力下降了,在過去20年中,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不光是在股票市場,公募基金能運用的工具是非常有限的,那麼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我們提供的產品可以滿足投資人需求的,應該說也是在非常狹窄的一個範圍內,所以現在的整個公募基金行業,其實不光是公募基金,包括我們的專戶,能不能做到全方位地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其實從這一方面來說,我覺得還處於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這一塊未來的發展應該還會很大。

主持人:

剛剛提到了公募基金行業中存在的不足,如今我國正處在資產管理大時代的風口,您覺得未來國內公募基金的發展會呈現出哪些趨勢?

來肖賢:公募基金的發展趨勢可以分幾個方面來看。一個是從基金公司本身,包括公司運用的技術,還有本身的進化角度,基金公司會越來越把風險管理的技術和現在投資管理技術進行融合。

我剛才講到了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本身的投資與風險資產,現在當然最多的是股票資產在下降。那麼從客戶角度來看,他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是一些什麼產品?固收類的產品、貨幣類的產品。那麼他之所以做這樣一個選擇,其實有很多的原因。一方面,這麼多年來整個市場中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基金尤其像股票基金,每年以高於8%的增長在為投資人提供回報。

但是如果我們做一個客戶調查會發現什麼呢?其實客戶的感受不是這樣,尤其是投資股票基金的客戶,或者是投資混合型基金的客戶,都不是這樣。什麼原因呢?因為基金的業績波動太大,如果我們拿年度為週期來考核,會發現什麼問題?很多情況下,我們出現了一個大牛市,或者某一年業績非常好,某些基金排名非常好,收益率也很高,但第二年它會下降得很快。

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投資人可能在業績最好的時候進入到投資人群體來,那麼經過一年或者說從短於一年的小週期來看,他可能後面是虧錢的。

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其實就在於,我們過多地強調,投資在一個很短的時間的收益率。但是我們從投資也好,從風控也好,其實沒有考慮到在追求收益率的同時,我們承擔了市場的風險,那麼這些風險導致了投資收益率會產生比較大的波動,回撤也是非常大的。那麼這樣的話,投資者的感受是非常差的,尤其是經過很長時間以後,投資人反反覆覆在這個波動當中,而他實際上是很難承受當中的波動,去完成一個非常完整的投資週期,導致他的感受和我們自己計算的投資收益,會有非常大的一個反差。

那麼怎麼去克服它呢?我覺得各個基金公司會越來越多地把風險管理的理念運用到投資裡面來。也就是說,我們在構建組合做資產配置時,在歸因收益的時候,都要考慮風險的存在,把波動和回撤控制住。這樣的話我覺得投資人在未來幾年的投資裡會感受好得多。從基金公司層面,把風控技術融合進去,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趨勢。

另外一個趨勢,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看到了,投資者也好,整個社會公眾也好,都觀察得到。就是互聯網金融,尤其在我們基金投資方面的應用,我覺得這將是未來迅速演化的一項,將體現在技術或者模式上。最開始互聯網的應用,大家都看到了,是從貨幣開始的,是從最低風險端的產品擴展開的。未來我相信互聯網在集聚了很大一批年輕的或者新生的投資人以後,它一定會深深地捲入到我們整個基金管理的全產業鏈當中來。這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互聯網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壯大,它的群體不斷地壯大。從基金公司角度,它會逐漸擺脫掉單純對線下渠道的依賴,會把基金投資的理念,更快地推向社會公眾。我覺得這是第二個層面的趨勢。

第三個,我覺得是跟我們的行業發展有關,大家可以關注到現在行業達到一定體量以後,它開始進行整合,這個整合的趨勢未來一定會反應出什麼?就是極化的現象越來越顯現,頭部的公司,它整合資源的力量、發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市場佔有率也會越來越高,而且它有用的資源也會越來越多。以前我們說頭部公司,可能在十年前頭部公司跟中游的公司差別不大,甚至可以說它在一個平臺上,只不過是量上有差別,但是到了今天以後,頭部的公司和中下游的公司,其實已經不是一個量的概念,它可能在一個平臺方面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差異。

這也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說中小公司如果想生存下來,我們以前還說中小公司要發展的問題,但是現在要談的是中小公司的生存問題。中小公司如果還想生存下來,就必須走差異化道路,它要精準地定位。所有的競爭,和其他同行的相對優勢,都是通過差異化和精準定位來開展。我相信在未來更長的過程中,頭部公司,不能說是前三位吧,我們說第一層次,比如說TOP10,其實它們也要進行一個分化。因為每一家頭部公司,在擁有的相對優勢和資源方面都有很大差異。所以未來即便是頭部公司,也會產生很大的分化。

我剛才簡單地歸納了一下,這三個方面,就是基金行業會走的未來一個大的趨勢。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