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村60至70岁的老人还在劳动,田地又远,能给老人安排司机吗?

奋斗1793536


一些农村还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在田间劳动。他们也的确行动不便,来去往返费力费时,还真是个事。“给老人安排司机”,题主这问题太搞笑了吧,可能吗?

六七十年的老人还去劳动,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老人们劳动成了习惯。人老了,身上哪一处不痛?可天天活动着,倒觉得舒服些。绝大多数子女还是孝顺父母的,既然父母都这么说了,也就只好由着他们了;二是家里没钱,开支又多,老人们侍弄庄稼只是想解决一家人的粮食问题。

有些人或许会说,让他儿女当“司机”,如果儿女能当这个“司机”,还用得着父母下地干活吗?儿女也在打工挣钱。即使有车的子女有送老人到地里的想法,敢保证没一个老人会同意。(这里仅仅以“司机”的本意来说的)。

现在的农村,电动车很普及,见到六七十年的老人总是自己当司机,开着二轮、三轮来往于田间地埂,有的还敢开着爬坡上山去劳动。最近我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开着电动三轮去麦地打除草剂,三轮车翻了。老人摔成重伤,两天后去世了。外地打工的儿子后悔莫及,买了三只羊给父亲办丧事。一时成为乡间话柄。

如果给“老人安排司机”也不会有悲剧的发生。关键是谁来安排?谁来掏钱?


为生活而提神


一些农村60、70岁的老人还在劳动,田地又远,能给老人安排司机吗?

友友们,下午好!

“司机”一词对于城里老人来说再陌生不过了,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叫几次司机吧,无论多远的路,只要他们能动弹,别说是司机,恐怕连自己的儿女都不愿意打扰吧。

此张照片是我今年8月份所拍,83岁高龄的赵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着,现如今虽说不能种地了,但是闲不住,就像赵爷爷所说:“这辆毛驴车已有70个年头儿,以前用来种地、拉秋,到现在用来拉出租,每天不摸摸似乎是少了些什么。”在景区拉出租,只要有顾客,赵爷爷都是一路陪毛驴走到终点。请问:谁会给赵爷爷安排司机?
此张照片也是我今年8月份所拍,38度高温,地表温度应该是更高,72岁的张奶奶往返20里地徒步来集市卖自己院子里吃不了的小白菜,苦等半天无人购买,最后只好全部卖给了小编。请问:谁会为老人安排司机?

此张照片是我11月15号所拍,七旬爷爷往返40里地骑脚踏三轮车来集市卖自家3只小奶狗,苦等半天,只卖出1只。农村老人的衣服都是穿了洗,洗了又穿,直到穿破也不舍得扔掉,这样的老人怎么会舍得用司机呢。
在农村,节俭的老人们只要能动弹,不得病,时时为儿女们减轻些负担,便是他们最大的福。非要说司机,我觉得那位司机应该是老人的儿女。

以上说的不好的地方,还望友友们指正!


镜头的生活


颤抖的老人下了汽车,顺手从车里印后备箱里取出锄头,突然腿脚一拐,差点跌到,驾使汽车的小伙子急忙挽了老人,否则老人就跌到了,从汽车另一侧又出了一LJ弓腰老奶奶,手里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一把铲子,这两位老人聚会一起,扛着锄头,挎着篮子互相搀扶着向田走去。而那个小伙则转身上了小汽回家去了。这就是小编设计的画面看多么现实。多么激动人心。

说实话,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冇钱买车吗,能请得起驾驶员吗?四五十年在田野滚爬模打,能帮孩子成家立业就不错,等到孩子有了孩子,又要帮助照顾孩子,到了七十岁,孩子进了高初中老人才解放出来,这时候身无分文。孩子们给一点就要,不给就算了,所以六七十岁还得参加劳动。如呆果腰包有钱谁去劳动。现在想请驾驶员开车送老人去田间劳动,真是笑掉牙了!


安徽巢湖记忆


晋朝时的晋惠帝有一个小故事:

百姓发生了大饥荒,没有饭吃,饿殍载道。大臣们就上奏给晋惠帝,说百姓们没粮食吃,饿死了好多人。晋惠帝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就问大臣们: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说的是:百姓既然没有粮食吃,怎么不吃肉呢?

这位题主的问题也让我有“何不食肉糜”的感慨。“民生多艰”真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

既然那么大一把年纪还去种土地,他肯定是买不起车的,即使儿女可能买了车他要能坐坐他也是拿不出钱请司机的。把人物的身份搞错了,张冠李戴,你说的是某些款爷或者某些Leader到办公室去的现象。

老农民谁不想休息,忙了一生老了老了还在忙,为什么?生活多艰呗。如果60、70岁的老人每月都拿着几千元的退休金他还会去种土地?

当然,60、70岁的农村老人还在下地种庄稼也不仅仅是一个孝能解决的问题。

有的是儿女们有钱有能力赡养他们,但他们觉得自己闲不住,总想在余生多尽点力,毕竟土地放在那没人种他们看着心疼;有的是儿女实在拿不出来钱赡养他们,儿女们自己日子都过得艰难,他们得自己去种点粮食糊口。况且作为农村人谁又有好多钱呢?其它不说,只要生场大病住一次医院,再多的钱都能耗完。虽说现在有新农合,但不象正式职工,报销完了自己拿的少。前几日一位大爷生病住院总共花二万四千多医药费用,报了不到八千元,还不计算在其它医院另外去检查治疗花了二千元,什么在外吃饭住宿这些都不去算了。这些钱还得靠儿女们来拿。关键是病还没彻底治好,痛了忍不住又去找个医生搞点药止止痛就完了。


好多老人得病后为了不给儿女们造成经济负担,从来都是拖着忍着,甚至没有什么绝症就因为耽误治疗最后不治而逝。难道这些老人不想享受老年时光,不想好好活着?非也,生活多艰啊!哪里还有什么请个司机送田头去参加劳动,这有点象说上学的学生要到乡间去组织个野炊啊!



yungkey


一些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能劳动,就是离地里太远问能否配个司机? 谁给配呀?有能劳动活动活动不是啥坏事,比坐在棋牌室打麻将强多了,久坐根本不是好事容易下肢腿梗。说下地劳动离地里太远,去掉来回搭在道上的时间干活时间就更少了。说配个司机接送也是不可能的事,只能买个三轮电动车自行解决或自已家子女车接车送。目前想村里出车接车送可能够呛,是个梦想吧。既然是梦想不妨再做个梦,梦见村里出资建一条四通八达的空中索道,谁想上田间干活用揺控一点,载人吊篮降落,接上人再上升,升至索道到目的地自动语音:醒一醒醒一醒,老刘头儿地块到了。一点摇控下来了……会实现的。


强歌69363307


这象什么话!60、70岁的老人了,子女还让他们下地干活,而且田地又远,你们这些做子女的不怕人戳脊梁骨吗?太不孝顺了!你们也有老的时候,你们也有儿女,总有一天你们也得象父母一样,没人孝顺、赡养!老人的今天,就是那些不孝子女的明天!


是应该给老人安排个司机!而这个“司机”应该是子女们,你们把自己的私车让给老人乘坐下地干活,私车接送!在农村人到七十古来稀了,为什么不能让老人在家享清福,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为什么逼着老人下地开活?不孝啊!忤逆啊!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不要把老人推给社会、推给国家赡养!老人有儿有女,不是孤老,全国、全世界的老人都是子女赡养伺候!凭什么,凭什么要老人下地干活?老人抚养子女18周岁了,已经尽义务和责任了,70岁了,是该子女回报父母了,该把18周岁抚养费还给父母了!



把父母推给社会、推给国家是忤逆不孝,是厚颜无耻!是不配为人,是为人不齿!还能相信养儿防老吗!还是自己养自己老吧!赶紧参加社会养老保障吧!


长江老农


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也应该积极的对待。首先,老人到了甲子或古稀之年是应该休养生息了,但是完全静养和闲赋,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不太有利,人年龄大了,筋骨和器官需要适量的运动,以此来增强抵抗力。

对于农村那些60、70岁的老人还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老人,个人认为没必要令行禁止,就像城市里的老人会捡拾饮料瓶一样,并不是缺钱,而是在锻炼身体。当然适当的拔拔草,锄锄地就行了,切勿从事繁重的劳动。

另外,对于田地离家较远的老人,儿女或其他家人应予以接送。若是距离在一里地,可以让老人慢慢的走回去,强筋壮骨太阳好的话还能补补钙。凡事都有个度,不能过量,大家觉得呢?





醉心疆


嗯,可行的,安排他们去地里劳动完,要忙的时候,司机回家做饭,弄好了送到地里,一块吃。累了司机,再给捶捶背,这比整天在广场散步锻炼身体强很多,而这呼吸着田地里新鲜的空气,泥土的芳香,汗流浃背的劳作着。创造了价值锻炼了身体。

悟空问答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的问题都有,哈哈。

是不是不让骑三轮车了六十以上的,只有配司机,是不是那份没有保障的生活,无奈有人想流泪的感觉。


凤过有声


60.70岁的老人该不该干活或者安排司机,这要因人而异,老人从小的生活,生存环境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六十或者七十岁的老人,从年轻的时候都没种过地或者出过力的老人,也就是说的分工不同,如果到老了再下地干活,肯定干不来,能累出病来,如果从小就在农村种地的老人,年轻的时候经常下地干活的老人,老话说的闲不住的人,如果让他闲着没事做,就是说岁数大了,他能劳动,而你不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还不高兴,心里不痛快,如果让他闲着还不如让他做点事情呢,有点事做老人家能感觉到还不是儿女的累赘,他心里舒服,这应该就是大部分老人的想法和做法,




周辉归途


应该的。农民为了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应该给六七十岁的老人每人安排一个司机。只是请求老农民不要用太好的车。否则司机开坏了赔不起的。七八十万的车应该可以了。最好毎个人再安排一个医生。有备无患。另外。也可以安排一个帮手,帮助老人拿农具什么的。农民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三年不种地,城市人都会饿死。政府部门应该在每个老人田头安排一个停车场。这样老人才能安心种地。农民伟大!农民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