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

非魚142124634


但凡對世法有所染著便為有為法。通俗地說,以功利心去做事,即便是誦經、拜懺仍是有為法。以清淨心、平等心、覺心行事做人便是無為法。有為、無為,不以形式論,而以心論。



有為法都著相而求。相是生滅的東西,會經歷成、住、壞、空幾個階段,縱使存活上萬年,終有形散幻滅的一天。用佛陀的話比喻就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人心不足蛇吞象,得到好的,就希望美好天長地久、永不改變!孰不知“永遠在變”是宇宙法則、自然之規律,一廂情願的幻想與實際相抗衡,其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痛苦糾結。

我們的痛苦不是來自外在的改變,而是來自對改變的看法。抗拒改變的現實和認為它不應該如何如何,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簡言之,痛苦來自頭腦的認知而非外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在做顛覆我們頭腦認知的工作。試想,如果認識到了“變是常態”,那麼面對因“變”而產生的一切問題,是不是就可處之泰然、順其自然,不再抗拒、為難自己?

一個男人離開了女人,女人如果認定:他不應該薄情寡義、忘恩負義,除了令自己更加悲憤難平外又能改變和挽回什麼?反之,如果頭腦不再和既成的事實打架、不再有他不應該如何如何的念頭,那麼心緒是不是更寧靜些,受傷害的感覺也更淡一些?!



外在的人與事能否傷害到我們,決定權從來都在自己手裡,因為我們才是它的終極詮釋者。

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和事情經由我們而發生,二字之差,生命體驗天地懸殊、雲泥迥異。


菩提月滿西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其實不用學佛,也是能夠理解的,很直白的說話,也沒那麼玄,都是直接的道理。(本解釋屬個人見解,不代表真知灼見)

一切有為法:就是我們人在世間一切造作,起心動念,所想所做,這叫有為之法。有為就是看的見的感受的到的這些事事物物。

如夢幻泡影:如夢,就是像做一個夢一樣,感覺很真實,但醒來後什麼都沒有。如幻,就是像幻化的一樣,跟幻術一樣,我們只是看幻術表演的人。如泡,是時間很短,就像水泡一樣,沒多久就破滅了,什麼都沒有。如影,是跟影子一樣,儘管伴隨著我們,如影隨形,但只是影子。

如露亦如電:如露,是如露水一樣都在滋潤人,是在成就人的修行。如電,也跟天空的閃電一樣,是因緣和合才會產生的,看似聲音很大,很亮,但過後什麼都沒有。但雷電也是在成就世間萬物,也是在成就我們人,讓我們人驚雷炸醒。

應作如是觀:我們人,知道這些道理,也應是如此清晰明瞭的來這樣對待一切有為法,方不迷失自己。以此觀生活修行。


命理師陳一宏


這四句偈出自大乘般若類經典《金剛經》,這是最著名的佛經之一。般若的意思是智慧,這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能空一切的佛教大智慧,而《金剛經》的主旨就是諸法皆空。這四句偈說的也是諸法皆空的道理。

首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有為法

有為法就是世間一切由因緣造作的現象,包括有形的、無形的、物質的、精神的各種現象。

也就是說,有為法就是因緣所生之法,世間一切現象的產生、存在、發展和消亡,都有一定的條件和原因。條件具備,就可以存在,條件不具備,就不會存在。

比如,人就是一種有為法,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由於他父母的結合、養育,由於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氣,這些都是生成人的因緣。


有為法是由因緣生成的,所以都是沒有自性的——也就是說,無法獨立存在,無法永恆存在,必須依賴一定的因緣條件。有為法有生有滅,因緣聚則生 ,因緣散則滅。佛教因此認為有為法都是不真實的,是空的。

以人的短暫壽命去衡量,可能有些有為法是長久存在的。但是,和真正的永恆相比,所有的有為法都是短暫的。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有為法是不真實的,就像做夢和幻化。

有為法是轉瞬即逝的,就像水泡、露珠和閃電。

有為法是沒有自性的,必須依靠因緣而存在,就像影子。



夢露居士


《金剛經》: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我們這裡可明白,所有的聖賢都是因為無為法,才有很大的不同,一切眾生以有為法而沒有區別。《金剛經》中讓我們修的是無為法,我們才可以舍掉有為法。


何為有為法?

我們對於萬事萬物,取相著相,貪著,這個就是有為法。

何為無為法?

無為法就是不取相,不染著,不貪著,一切用過即舍。

我們明白了《金剛經》的主旨,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金剛經》:“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如果我們取法相與非法相,都著我、人、眾生、壽者相。如果我們想離一切相,我們不就取法,不就取非法。如來把佛法比較為渡河的筏,到達彼岸之後,我們就應該舍筏上岸,而不是著相與筏,不捨得掛掉筏上岸。

無論法相與非法相,都是通達智慧的筏,修達智慧彼岸時,我們就應該舍,不應該貪著。


同樣,對於無為法,也有三個層次:阿羅漢、菩薩,佛陀。

淨空法師說,沒有了執著就是阿羅漢,沒有了分別就是菩薩,沒有了妄想就是佛。

我們知道斷妄想是何其的難,因為凡事皆因妄想而生,所以斷這個非常的困難。

斷掉妄想,我們就達到了清靜無為的佛陀的境界,此時就是最高層次的無為法狀態。

因為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有我心所生,也就是我們的妄想所生。

如果我心不動,一切皆不會生,那就不會有有為法。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夢境我們醒來即無,影子沒有光明即無,露水有了陽光即無或者閃電瞬間即無。我們的妄想心也是如此,如果我們達到無為清靜的狀態,我們的妄想心即無。所以有為法是因我們妄想所生。妄想不生,一切幻像皆無。


止一,靜篤以此為記。


喜歡原創文化歷史內容,請關注:馴服黑夜



用戶58958619245


塵世是由盤根錯節因緣構成的幻影,佛法也是幻影的一部分,實修,吸收般若能量,化空幻影,入極樂淨土。


修行極深處,固不可破的業障,吹口氣就能摧毀,業障破除,幻影消失,極樂呈現,極樂無法用語言表達,用塵世事物做比喻,淺淺淺描述一下,似長江疊浪,滔滔不絕,一道強似一道,層層疊疊,一觸岸堤,場面突變,波瀾壯闊,絢麗多彩。

同樣情景,般若能量場,隨著修煉加深,層層增強,一旦突破關口,剎時之間,塵世無影無蹤,極樂之樂奏起,接引佛眾菩薩雲集,華麗庭樓,飛天環繞。
此時此刻,我獲得這一切,我主宰這一切,"無明"萌動,能量強度銳減,墜回塵世,再想入,難之又難。只有徹底掌握金剛經,"無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作如是觀",等功法,才能極樂永駐,"駐"不是"住","極樂"不是"成佛",只是擺脫六道輪迴,不再受生老病死糾纏,在淨土中修行。


能量加持


我看了幾位大德的解釋,不管對於不對,講的太繁瑣。有為法就是世間法,就是三界內的法,是生滅法,是虛妄法!是不實法!如人世間的水,人看到就是水,可是天人看到是琉璃。我們世間一天是24小時,天上一天是人間100年。天人看我們生死,今天看你有,明天就沒了。天人知道生死無常!佛陀看我們生死,是剎那間無量生死,只有自性不生不滅,我們的色身生死就像換衣服,一會人,一會牛,一會地獄,一會阿修羅。剎那剎那間不停的在生死!所以才說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個剎那間變的不是你,不變的才是你!基於如此道理,佛陀才給我們說金剛經,讓你明白那個變化的是虛妄的,要透過變化看到不變的,哪個才是如來!這才是應作如是觀的真正含義!!!


念無所念行無所行


這一句偈出自於佛經之中般若部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的《金剛經》,乃是這部經文中最重要的四句偈之一。

對此經文之中是有明確描述的,佛祖曾經多次提到過,比如說在第八品依法出生分中就說過“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那什麼是偈言呢?

簡單來說,偈子就可以理解為佛詩,它一般都是由兩句,四句,或者六句組成,多為四句,往往都是由高僧們開悟之時或者寂滅之前的重要時刻吟誦出來的,一方面是表示自己的感悟,另一方面也是給門下弟子們以啟示,尤其以禪宗最為盛行。

偈子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要比較簡潔精悍,切忌過長,如果長篇大論那就是文章或者佛經了;第二,要有強烈的警示意義,微言大義,讓人一聽有當頭棒喝之感;第三,文字要優美,押韻,畢竟絕大部分的眾生都還沉迷於“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之中,美好的東西肯定更容易吸引人。

這裡面最經典的偈子莫過於禪宗六祖惠能的那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是用來反駁大師兄神秀的那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常常勤擦拭,勿使惹塵埃。”的,也因此得到了五祖的衣缽。

說完這些背景之後我們再回到這句偈本身,看看它到底想要描述什麼意思。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就是《金剛經》經文中的最後一句,也是第四句偈中的最後一句,文字翻譯的非常優美,如詩如畫,相信許多人都能背誦。

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其實也是虛無的,包括一切法都是這樣,但要記住這個“無”既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兩邊都不能著相。

是不是很難理解呢?對此佛祖就舉了個例子,這就像是在做夢一樣,你說它是假的但其實已經在你意識裡留下了印象,並非真的沒有;可你若說它是真的,但又只是一場夢而已,無論吃美食喝美酒上美女的美夢,還是遇到夜叉惡鬼把你撕碎了吃了的噩夢,醒來後都不復存在。


而且這一切又像是肥皂泡裡面的幻影,你在裡面可以看到許多情景,但是“啪”的一聲肥皂泡破了,這一切也都沒了,而且又如朝露和閃電般轉瞬即逝,你說它存在過也可以,說它不存在也沒問題,說到底不過只是“色界”的無常變化罷了,其背後的本質仍然是如如不動。

所以這也可以用《心經》中的一句話來解釋,“是諸法空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或者你直接記住六祖的那句偈也可以——本來無一物,又何處染塵埃呢?

PS:字都是一個個碼的,喜歡的朋友們加個關注吧,非常的感謝,願大家都清淨,吉祥,自在。

^_^


菩薩足下一瓣蓮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出自佛教經典《金剛經》的最後部分。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應該結合全文來看,才能鍥入佛經原意,要是攀緣發揮起來,那就有無量的東西,不能真正解如來真實意的。

這四句話,可以再減落成“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這樣就可以看的更明白了,為何要做如是觀呢?這我們就要看開頭須菩提的發問和世尊的回答,“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答“如來善護念諸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如是降服其心,就是要“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如是觀,就是善護念。

故這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要做到善護念,文章前後呼應,搭配合理。(僅供參考,可以相互交流。)


藍天61355


這是佛在《金剛經》上說的四句偈,直道宇宙人生一個"真理實相″。

"一切有為法″,即所有世間萬法,五蘊,十八界。色(物質有形的),受丶想丶行丶思(精神理念之無形的)。眼所見丶耳所聞丶鼻所嗅丶舌所嘗丶身所觸丶意識(心)所想。一一一我們應如何去正確認識,科學的世界觀丶方法論應該是怎樣的呢?所有這一切現象時時處處擺在我們面前,它們的真實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一一一佛告訴我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一一"應作如是觀″!

說穿了,說白了,世間萬法,一切現象,就是一場幻而不實的夢境,夜夢再長,天明即醒。如大海浮漚水泡,如鏡裡空花虛影,如晨露如閃電,短暫無常,瞬間即失。千年萬年億萬年,終久是生死變滅,概無恆常。以佛眼智慧看,無事無物不如此。信也如此,不信也如此。

萬法皆空,無中生有,一切皆不可得。確確實實,這個宇宙人生,就是"本來無,畢竟空,不可得″。告訴你這一真實,並不是引你進入消極的幻滅。而是要破除你的"我執丶法執","四相(我相丶人相丶眾生相丶壽者相)"的分別迷障意識,進入"真如實相″的大覺境界。看破丶放下。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我在此還要延深說一說,免得產生斷章取義的誤解,謗佛毀法,誤導眾生。

佛所說空性義理,並非一無所有的頑虛空丶斷滅空,而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理性之"真純″,或叫"真如"實性。"本來無一物″,是透過萬法紛呈的現象看到其本源實質,實性真理。萬法的生起,皆由"因丶緣″,無因緣條件,即無現象產生,事物自身無本體實性,因緣生滅,本來無,畢竟空,不可得。即如夢幻泡影,如朝露如閃電,這種萬法的虛無(空性)現象即是宇宙人生的一種真實丶真理。還有另一方面的真實丶真理,即生生不息,無始無終的永恆"本體自性",這是"本無生滅丶本自清淨丶本不動搖丶本自具足丶能生萬法″的"有"。只有這兩者的圓通無礙,"真空含妙有"才是圓滿真理,佛法看宇宙人生的"真諦″。為說法的方便,說"空"丶說"有″。空有本不能分,互含互融,空有不二(佛法妙諦,絕對真理,宇宙實相)。執空,執有都是偏。凡夫執著為有的,實是虛丶假丶空,本來丶本質丶本有的根因實性,都是隱於現象,通過萬法方顯性能,方起作用。不為人知覺理解,反被認為空幻不實。


真空妙有無量壽


這句偈子的關鍵詞有兩個“法”,“有為”。



法是什麼呢?很多人對佛教的認識都來自於西遊記或者民間故事。大多把佛法理解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這是不對的。

金剛經這句偈的“法”,指的是一切物質和物質所引起的現象。比如水,就是法,而水動起來,引起的波浪,也叫法。我們人的身體,就是法。而我們有了身體,也就有了意識,這個意識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跑來跑去,這也是法。太陽,是法,太陽散發的熱量也是法。空氣是法,空氣流動引起的風,也是法。

有為呢?就是有個依託,有個立足點。我們的心靈,每天都在停不住的動。但他是依託了我們這個身體,身體沒了,心也就沒了,意識也就散了。而我們的身體呢,又得依託這個細胞,細胞沒了,我們的身體也就沒了。細胞又是依託電子,質子,原子,沒有這些,細胞也就沒有了。

往外看,我們的物質世界,山石草木,到宇宙星空,也都是由這些個子組合出來的。也就是說從我們個人到宇宙都是“有為”的,都是有依託的,都是有個立足點的。

只要是有為的,他就不會長久。宇宙可以存在N億年,人可以活80歲,蚊子能活三個季節,火花只有一剎那,但在永恆面前,他們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無限的接近於零。所以,宇宙看似長久,回首也只是匆匆。 只要是有為的,他終究都會破滅,人會死去,花會枯萎,地球會毀滅,宇宙會崩塌,都像閃電一樣短暫。

這就是:一切有為法,入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對你好,你就必須對我好,這就是在心裡立了一個點,也是有為法。你對我不好,我就不開心。 我需要得到關愛,這也是在心裡立了一個點,有為法,我沒得到我所期望的關愛,我就痛苦。 我應該有面子,我應該有豪宅有豪車,在心裡立了一個點,有為法,最後我沒成為富豪,過得不如朋友,不如同學,不如鄰居,我就抬不起頭來。 所以說有為法不僅短暫,而且也是我們痛苦煩惱的根源。

這句偈子的後面說的那句:應做如是觀,很重要,大家得仔細品。

一切有為法,入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整體的翻譯過來就是:大家應該這樣看待,但凡是有依託,有立足點的事物和現象,這一切,都是短暫的,不永久的。

世尊在最後說的是應做如是觀,發現問題沒有?世尊沒說:怎麼辦?怎麼辦?自己看著辦。如果告訴你怎麼辦,你得信佛呀,你信佛就對了,這叫什麼?有為法。金剛經的邏輯是非常嚴密的,滴水不漏!怎麼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