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紅玫瑰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三姑娘探春,這個連王熙鳳都敬畏幾分的帶刺玫瑰,卻並沒有像鳳辣子一樣很驚豔的出場。

她是在第三回與迎春、惜春一起出場的,看似沒有絲毫的鋒芒。但是,曹公怎麼可能讓探春這麼靜默到底呢?性格上沒有一些閃光點,她怎麼配得上她的刺玫瑰之稱呢?

於是,這裡就有了一個小細節,讓探春在眾姐妹中脫穎而出。那時,寶玉欲送“顰顰”二字給黛玉時,探春便問“何處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就這麼兩句話,一方面表露了賈寶玉的玩世不恭,另一方面,更是顯露出了探春的性格里帶刺的個性。這也是她的才學的體現。

再回過頭來看其容貌,作者從對美十分苛求的黛玉眼中寫來,只見她“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這也就是曹公寫人的神來之筆了,三春一樣的妝扮,唯獨探春能給黛玉留下“見之忘俗”的深刻印象,她的卓爾不凡,一下子就被點染得耀人眼目。至此,探春往後的不尋常,作者也就從兩個方面作出了暗示。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她的不凡,作者最先給我們呈現出的是她的雍容而大氣。

探春喜歡闊朗,三間屋子連為一體,案上磊著各種名人的法帖,筆墨紙硯一應俱全。牆上掛的是米芾的《煙雨圖》和顏魯公的墨跡。

我們細緻地推敲一下,三間屋子連為一體,雖容易流於空曠,但是名人的墨跡,卻與這闊朗的房間相得益彰,全是探春講究自然而不落俗套的品味。

於是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大觀園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無限引人注目的詩社活動的發起者是她了。

林妹妹才情第一,卻孤標傲世,寶釵是事不關己一問搖頭三不知,寶玉永遠只是個愛湊熱鬧的主兒,湘雲雖然豪爽卻難做自己的主,李紈寡言,迎春懦弱,惜春自娛自樂……

唯有她心底裡裝滿的是大的氣象,能夠組織一干人等,奏響大觀園裡典雅的樂章。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感謝三姑娘,締結詩社,讓一幫正值青春妙齡、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兒盡情揮灑了才情。讓大觀園一度多姿多彩,時常妙語斑斕,筆墨飄香啊。沒有人物的風華,大觀園裡的那些美景也是徒然存在了。

更讓我驚歎的是,她不僅親自為詩社命名,紅樓夢第一才女“瀟湘妃子”這個名號,也是出自於她之手筆,林妹妹當即頷首應允,探春的才學與聰穎由此可見一斑——這朵玫瑰處處不落俗點啊。

關於探春的才思與風雅,我最難忘的是這樣一個細節:她攢下幾個月的零用錢,託寶玉買“柳枝兒編的小籃子,竹子根兒挖的香盒兒,膠泥垛的風爐子兒……”, 且點明要“揀那樸而不俗、直而不拙者”,這才真正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風華雅緻吧,也是三姑娘大氣強悍做派下偶爾溜出來的一些小情調,讓人過目難忘。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探春才氣雖不能與林、薛比肩,但幾處細節可見其才情也是風騷異秉:省親大典之作,評曰出於姊妹之上;海棠詩會,交卷第一人是她;詠菊賽中,她的《簪菊》僅次於黛玉的三首,“知鬢冷沾三經露,葛中香染九秋霜。”何其大氣清雅。

曹公很欣賞這位三姑娘,他時時處處對探春的才情有著鋪墊,就差沒有趕著表揚了——她的生日三月初三,剛好就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創作紀念日,我不信這是曹公的無心之筆。

曹公從來就擅長通過奇妙的細節來展現人物的特性,我相信, 曹公此處的描繪,就是想告訴我們,探春的書法造詣應屬紅樓女兒之首。結合其房間裡的佈局陳設看,有顏真卿、米芾等的墨跡,再加上《蘭亭序》,也就更加地突出了探春性格里的剛勁、灑脫與從容了,也最是有書墨香的女子了。

想想看,探春一襲紅衣握筆揮灑的風姿,豪爽而明媚,大氣又美豔,像不像一朵怒放的玫瑰?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探春的個性凌冽而直爽,從來不會藏著掖著,頗有幾分男兒風範,小時候讀紅樓夢,最喜歡看有探春的章節。她一出場,我就覺得是一朵帶刺的紅玫瑰在轟然綻放,看得人有著說不出的痛快與酣暢淋漓。相信,這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的共識。

第四十六回“鴛鴦女誓絕鴛鴦偶”,賈母聞知鴛鴦事件後遷怒王夫人,當時在場的人均鴉雀無聲,誰也不敢多說一句,唯有探春一句話便替王夫人解了圍:‘這事與太太什麼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裡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

真是有理有據,直中要害,最高當權者賈母立刻便悟了過來,一場風波偃旗息鼓——這也就是刺玫瑰賈探春的第二個超凡之處了。無論面對的是誰,她一概以理服人,永遠敢於做出頭的那一個。

再看三小姐的派頭與威嚴,她用膳時“眾媳婦皆在廊下靜候,裡頭只有他們緊跟常侍的丫鬟伺候,別人一概不敢擅入……只覺裡面鴉雀無聞,並不聞碗箸之響。”

那是她剛發怒哭泣過之後的一次用膳,可以看出,這朵刺玫瑰生氣時,是誰也不放在眼裡的,也是誰都不敢造次的。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探春又要洗臉,“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雙膝跪下,高捧沐盆,那兩個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著巾帕並靶鏡脂粉之飾。”平兒正巧在此,見大丫頭不在,“也親自上來與探春挽袖卸鐲,又接過一條大手巾來,將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

這一舉一動,盡是當家大小姐風範,盡是威嚴與高傲。

更令人敬佩的是,這種威嚴是天生自帶的風骨,不是王熙鳳般的玩弄權勢,也不是賈母那種最高地位的光環,更不是賈政時時需要動用家法的家長式威嚴,探春不怒自威,是骨子裡自帶的那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她自身擁有強大的氣場,自帶領導光芒,一出場就能把其他人比下去那種。

於是,在抄檢大觀園這場風波來臨時,我們就會比曹公還明白,三姑娘的這個私人領地是絕對不可能任你抄檢的。

抄檢大觀園那一節相當精彩,探春的刺玫瑰的個性,在此章節大放異彩,每字每句,言談做派,酣暢淋漓,驚心動魄。我們彷彿看見,在她心裡有一條鐵的準則,那就是:我絕對是我自己地盤的主人。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我們細細地讀那段,那時,大觀園各個地方都對鳳姐們打開箱籠迎接,唯獨三姑娘凜然站在秋爽齋,冷笑著甩出擲地有聲的一番話:“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我原比眾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一針一線他們也沒的收藏,要搜所以只來搜我。你們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麼處治,我去自領。”

每次看到此處就忍不住拍案叫絕,好一朵有擔當有魄力的刺玫瑰!

常言道,“有其主必有其僕”。這兒還有個小插曲,說的是她的丫頭侍書的精彩表現。王善保家的太囂張,這個平時名不見經傳的侍書,也就跟她吵了起來,她對著王善保家的說:“你果然回老孃家去,倒是我們的造化了。只怕捨不得去!”

這口齒,多麼伶俐,她當時也就真是探春的及時雨了。探春作為主子,奴才跟她吵,她當然需要自己的奴才來幫忙,否則,人家奴才無賴,吵架時間長了,看著也不像。這也是探春保護下人們的回報。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由於探春這份傲氣與個性,她的丫頭們自不必擔心自己會被人欺負。想想無辜的晴雯被病中趕走,想想司棋被抄時迎春的窩囊,想想惜春對入畫的不管不顧,你會覺得,探春恰恰才是最有情的那一個,“道是無情卻有情”用來形容她很貼切,儘管這份情常常藏在威嚴的後邊。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探春作為帶刺的紅玫瑰,扎人,其實,她這朵耀眼的紅玫瑰,最深的一根刺恰恰藏在她自己的心裡,而不是攻擊別人,這根刺就是她庶出的身份了。

在賈府裡,無論是下等奴才興兒們還是掌權者如王熙鳳之流,都會在讚賞三姑娘後加上一句:可惜不是太太養的!因此,這根刺,每每扎得她的心,在不斷地滴血,使得她喘不過氣來。

所以,我們不難明白,賈探春所有超人的表現,其實都是在掩蓋自己深深的自卑與不堪的身份。

她用刺兒把自己的全身緊緊地包裹著,每一根刺兒上都寫滿了對於身份的敏感,這種敏感或有形,或無形。

她極力想要把自己的庶出身份抹掉得一乾二淨,所以才拼命打造自己的才幹、高貴、能幹。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她用自己的努力,也一步步贏得了成功,而她的母親趙姨娘和不爭氣的弟弟賈環卻總是在她身邊陰魂不散,一次次無聲地提醒她,無論她怎麼能幹,她的出身永遠不可能改變。

我總覺得,她對趙姨娘的那些冷言冷語,其實就是對自己無法改變出身的一種宣洩式的反抗。

我相信,那些她與母親之間血淋淋的相互傷害,其實又變回了她身上的刺,更緊地把自己包裹起來,週而復始,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冷傲。

這就是三姑娘最深的痛苦了吧。只是真正懂得她內心這份痛苦的人少之又少,忍耐這份痛苦的背後是她有著深遠的抱負。她對賈府的未來命運充滿擔憂,內心裡時常縈繞懷才不遇的情感。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所以,三姑娘不僅是痛苦的,還是最孤獨的那個人。她在賈府裡沒有真正的朋友,就如同屈原,只能在絕望中看著一切即將毀滅,卻無人能聽她訴一番肺腑。

但,探春的痛苦,也是高貴的:儘管我本質上改變不了什麼,但我卻要堅持著我的高傲,堅持著我自己獨特的處世準則,我行的正立的端,任誰也別想越過我的底線。

所以,在管理大觀園時,她首先就拿她貪婪無知的母親開了刀,她就是想告訴眾人:看到了沒,我的母親,我的舅舅,我一樣照章辦事,你們別人還想怎麼樣?只此一招,她就樹立了自己的威嚴。

她的管理智慧和治家才能遠遠高於王熙鳳,她的磊落公正無私的品德就是優秀管理人才的模板,我有一千個理由相信,如若三姑娘穿越到現代,絕對是一個擁有輝煌事業的奇女子。

所以,她能如此,且如此,還需要回到她的抱負身上,她不是在計較個人的恩怨榮辱。不是真心的嫌棄著趙姨娘母子,我們最後看看抄檢大觀園時,她前無古人的表現,也就知道了。

贾探春,好一朵耀眼的红玫瑰

抄檢時,她就“不覺留下淚來”,說出的所有言辭,都震耳發聵:“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這樣的見識,別說賈府女子了,就是男人,能有幾個?

最後,為出色而孤獨的賈探春嘆息一聲,空有才智,卻生於末世。志向高遠,奈何無飛天之力。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這是曹公對她的判詞,透著深深的悲憫與無奈,也昭示了她的最終命運。

珍愛紅樓夢

伴你輕鬆讀紅樓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