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的長沙府在哪裡?包括今天的哪些地方?

寒鯤


【長沙府】是一個存在於

公元1372年公元1913年之間的【府級政區】,是長沙及其附近地區在明清時期的【府級】管理層級,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地級市】。【長沙府】在明朝歸【湖廣行省】管轄,在清朝歸【湖南省】管轄,並且在清朝開始做了【湖南省】省府所在。

明朝【長沙府】府治在當時的【長沙縣】,也就是今日的長沙市區。【長沙府】與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辰州府、德安府、嶽州府、荊州府、襄陽府、寶慶府、鄖陽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黎平府等同為明朝【湖廣行省】下轄的16個府級政區。

明朝【長沙府】下轄11縣1州,分別是:長沙縣、善化縣、湘潭縣、湘陰縣、寧鄉縣、瀏陽縣、醴陵縣、益陽縣、湘鄉縣、攸縣、安化縣、茶陵州

明朝【長沙府】基本上對應我們今天的如下區縣級地方:

  • 長沙市下轄的全境:長沙市區、長沙縣、寧鄉縣、瀏陽縣;

  • 益陽市下轄的:益陽市區、桃江縣、安化縣;

  • 婁底市下轄的:婁底市區、漣源市、雙峰縣;

  • 湘潭市下轄的全境:湘潭市區、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

  • 株洲市下轄的:株洲市區、株洲縣、茶陵縣、攸縣、醴陵市;

  • 岳陽市下轄的:汨羅市、湘陰縣。

綜上可見,明朝時的【長沙府】是一個在管轄地域上遠大於今日【長沙市】的【府級政區】,它基本上囊括了湘江下游、資江下游以及茶陵江、攸江流域,是一個位於湖南中東部的較大政區。

以上便是明朝【長沙府】的基本信息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幫助的話,一定要點贊支持哦


寒鯤


長沙府是明朝和清朝時期在湖南的行政區劃,主體以今長沙市轄域為中心,包括周邊鄰近地區(如今益陽市、湘潭市、株洲市等)。府治長沙城,長沙縣、善化縣同治。明洪武五年(1372年),將潭州府改名為長沙府,隸湖廣佈政使司,轄11縣1州:長沙縣、善化縣、湘潭縣、湘陰縣、寧鄉縣、瀏陽縣、醴陵縣、益陽縣、湘鄉縣、攸縣、安化縣、茶陵州,府治長沙城。清承明制仍設長沙府,轄十二州縣。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省設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於長沙,偏沅巡撫移駐長沙。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廣右布政使司為湖南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偏沅巡撫為湖南巡撫(仍隸湖廣),長沙(府)城自此為湖南省會。民國二年(1913年),撤長沙府,裁善化縣併入長沙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析城區成立長沙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