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古路壕傳統粉條技藝是嵩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記事起,我們古路壕人祖祖輩輩都做手工做粉條。那時家家種紅薯十家有九家下粉條,村裡的家家把閒地都種成了紅薯,又把紅薯變成紅薯粉條,再把紅薯粉條變成了一年的油鹽醬醋、衣服鞋襪、兒女們的學費。古路壕人做出來的粉條吃起來柔軟香甜、細滑勁道,放進火鍋裡好吃,炒在肉裡有味,這源於百餘年來一輩又一輩人的學習、總結、傳授,還因這粉條中傾注了太多的汗水、太多對生活的希望、太多的憨厚淳樸,才使它更加顯得地道、醇厚。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下粉的第一步是備紅薯澱粉(鄉間叫它“粉茨兒”)。 初冬第一股寒風颳起的時候,把紅薯從地裡刨出,拉到在村前的小河裡一塊塊洗淨,送進大隊部磨紅薯漿。磨成後倒進了一口口閒置一年的門前屋後的大瓷缸裡,便轉入了另一道工序——過籮篩。過完籮篩把濾出的澱粉糊裝進編織袋做成的四角有繩子的抖蓬,懸掛在房樑上控水,滴下的水滴敲打著接水的鐵盆子,發出叮叮呤呤的清脆響聲,彷彿在奏一曲勞動者的讚歌。控幹水的鬥狀的澱粉疙瘩,再用菜刀一層層刮下捏碎,鋪上塑料棚在打麥場上曬乾,等待寒冷的冬至來臨做成粉條,做成生活的信心希望。之所以要到冬至以後才下粉條,因為冬至以前天沒有上實凍,煮出的溼粉條凍不實,就無法完成粉條從冰粉條往乾粉條昇華的快速過程,這樣粉條一天曬不幹第二天覆曬,那粉煮吃時是糟而無味完全失去了應有的美味。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最讓人難忘的就是下粉條的現場了。村裡有四五臺專門下粉條的鍋頭,在下粉條以外的時間閒置在村子的某一個角落裡,等到進入冬天的冬至開始,那粉鍋頭擱上頭號大鐵鍋被熙熙攘攘的人群鬧騰著,又開始忙碌起來。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下粉需要數十人合力完成,從一道工序到另一個工序重複進行,要經過和麵子--遞面子團(摁入粉瓢中)——燒火——-掌瓢——撈粉鍋——涼粉(在涼水中冷卻)——掛粉(把粉條掛在一米多長的竹竿上)——櫈粉杆(把掛滿粉的竹竿櫈在木頭粉架上)這些工序 ,而且要分工明確合理才能操作有序,像搞一場浩浩蕩蕩的工程。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和麵子需要臂力強的強壯男勞力,赤著雙臂把那紅薯澱粉兌適量的水、適量的石膏、適量的明礬,用力的揉勻揉勁道,才能保證下出的粉粗細適中,吃起來耐煮柔軟筋道。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掌瓢的要臂力夠大用力均勻,把那瓢心鑽滿小孔的大葫蘆瓢用布條捆在左腕上,手心握緊瓢把,往冒著熱氣的粉鍋一側一站,遞面子人開始不停的往瓢裡續面子,他就右手握拳不停的振擊左腕上方,左臂配合著輕輕來回抖動,又勻稱又漂亮白玉一般的一條條一縷縷就流入了那口冒著騰騰熱氣沸滾著水的大鐵鍋中,漸漸的那些粉條由白變乳白再鵝黃最後成了晶晶亮的淡黃色了。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撈粉人手持一雙一尺多長的長竹筷,把那亮晶晶的黃條,一團團一根根夾起放入篩筐裡控水,手心一斜那一篩筐的粉條順勢斜進身旁盛滿清水的寬口瓷缸,專心又去撈下一鍋。掛粉人把一米多長的竹竿平掛在眼前的架子上,把冷卻後的粉條盤整齊依次掛滿竹竿,再托起竹竿兩頭氣勢赳赳步履飛快走向粉杆架放好,像一個戰士完成任務一樣,擦擦臉上的汗水稍作歇息,極速的又轉入下一輪的工作之中。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粉下出後趁寒夜在粉架上把那一杆杆的粉簾(掛在竹竿上的粉條)凍實,有大太陽的第二天一大早用井水把凍粉簾(一夜的寒冷,粉已經成了塊狀)衝散開,在打麥場上、樹林裡扯上鐵絲繩,把粉簾綁掛在上邊晾曬。所以從冬至開始那些粉鍋頭才開始騰起蒸蒸熱氣,完成它光榮的使命。那樹林裡打麥場上到處都是一道道晾曬的粉簾子,像一道又一道的金牆,牆與牆之間便是宮殿,我們在裡邊玩過家家玩捉迷藏,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由於天冷,在下粉條的分工中最輕鬆的要數燒火這個活兒了,既不用耗費太多的體力又能暖暖和和,這個活一般都交由年老體弱的人來幹。我的啞巴二爺就是燒火的常客,那天我去看下粉的時候二爺正往裡邊加煤,見我去了拉我坐在火前烤我凍紅的手,起身去面子缸裡揪了一把面拍成圓餅狀,放在火膛裡在火勢最弱的地方炙烤,小心翼翼的翻來翻去,麵餅很塊膨大起來,變成了一個外焦裡嫩散發著甜甜的香香的金黃色烤餅——我們稱它“火鱉子”,那是比饅頭更好吃的美味,外層比烤饅頭香裡層比烤饅頭糯。 二爺將那“火鱉子”從灶膛裡拿出一邊在兩手間不停的翻轉來回,一邊呼呼的吹著氣,等不燒手的時候遞到我的手中比劃著讓我趕緊吃,這對於正飢餓的我來說無疑是沒有比這再美的美事,這也是我喜歡下粉的唯一原因。長大後吃過很多美味的東西,天上飛的河裡遊的,無腿的有腿的、一條的兩條的,即使把蒸煮煎炸烤的方法都用盡,也沒有那一次的美味好吃,也沒有那一次的美味吃的實在、暖心、記憶深刻,這是下粉帶給我最好的福利了。你看那時候下粉圍著鍋臺轉的小孩,哪個不是為了蹭上這個吃吃?

嵩縣:一個古路壕人的“下粉”記憶


如今村裡的父輩已經老邁,年輕人遠出務工,來錢比做粉條更容易更快,三年五年的不回家,種紅薯的土地漸漸荒蕪,做粉條的行業漸漸蕭條。但仍有一些父輩懷著對土地的熱愛使他們心有不甘,開始重操舊業,他們不辭勞苦在仍然堅持著,把地種著把粉條做著,把祖輩留下的精華代代相傳。我彷彿看見幾年後的村裡在政策的引導下在村民的辛勤勞動下,冬至過後的季節金色的太陽光下,那粉簾如我小時候一樣掛滿河灘掛滿打麥場,人們又在那希望的田野上編織起富足有餘的夢。

(文、於曉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