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什麼要與四川分開?

熟悉而且又陌生的人


其實分省是很正常的,省是元代的產物,一直都在細分,比如湖廣分為湖南湖北,江南省分為安徽江蘇和上海,其實都在細分,當年大的省裡唯獨四川沒有,甚至還比以前還擴大了,把以前不屬於四川的川邊地區(甘孜阿壩涼山)劃入了四川。不含甘阿涼的四川已經是當年四省合一了。四川分省是必然,從歷史看唐代把劍南分置劍南東和劍南西。宋代更是分四路(宋代的路相當於省)。所有還可以分省,我個人覺得分為東川和西川更利於四川的發展,畢竟四川太大了,管不過來。個人建議成德綿地區加上甘阿涼地區為西川省,其餘的為東川省。


勇行萬里路


家住成都附近,在重慶讀大學,在重慶與四川分開之前,老四川真的很牛的,當年我的地理老師曾說,四川擁有兩個全國特大城市,一個重慶,一個成都,言語中透著驕傲。1997年重慶直轄以前的四川,擁有超過1億人口,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面積達到57萬平方公里,管轄過23個地級行政區,221個縣級行政區,真可謂地大物博,人口眾多。

1997年重慶直轄,我剛參加工作兩年,還聽到過不少“傳說”,有的人說重慶越來越強了,想自己分家單過了,有的說四川省很不情願等等,但這些都是坊間傳言,重慶為什麼要直轄,要與四川分開,應當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這是國家的戰略決策,不是重慶的意願,也不是四川的意願,而是全國這盤棋的戰略決策。重慶是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市,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帶之一,中游的武漢,下游有南京上海的引領,而上游經濟實力要弱一些。重慶是長江上游的龍頭城市,重慶直轄,就是要充分發揮重慶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帶動長江上游經濟帶和整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而從歷史上看,重慶曾為中央直轄市,在1983年被列為中國第一個計劃單列市,屬於副省級城市,直轄也理所當然。

重慶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東方IC)

第二:四川省管轄範圍很大,人口超過1億人,而且管轄著221個縣行政區,太多了,不方便管理,重慶從四川分離出來,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

第三: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峽工程。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大工程,有大量的移民任務,70%的移民任務來自原四川省的貧困縣,但四川省會城市成都市三峽庫區太遠,輻射不到。而同樣為特大城市的重慶,本身就在長江沿岸,離三峽移民區域很近,重慶有實力,本身也可以帶動三峽庫區貧困地區的發展,原本以重慶為省會設立三峽省,但最終決定設立重慶直轄市,1997年6月18日正式掛牌,這樣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轄市就誕生了。

重慶夜景,中國最美的夜景之一(東方IC)

值得欣慰的是,作為原來老四川的兩座特大城市,這些年,重慶和城市的發展都不錯,依然是西南地區的兩座雙子星城市,重慶是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工商業中心城市,國隙際化都市,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國家支持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城市。

從這份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重慶的GDP達到19500億元,成都也達到13890億元,均入圍全國十強,依然是西南兩座雙子星城市。成渝不分家,並手齊發展!

其他原因,請條友補充,謝謝你的閱讀。


途蟲的百味人生


小編我來告訴你,重慶市與四川省分家,完全是因三峽工程,涉及工程,拆遷和三峽庫區移民。1997年前中央就三峽工程提出系統方案,其中就包括建立以庫區為重點的行政管理區域。當時考慮設立一個省級機構來負責,擬定成立三峽省,省會所在地在重慶市和宜昌市考慮。後來在全國人大會上宋健專門就不設立三峽省而將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宋健在人大會上說明,不設立三峽省,成立重慶直轄市,一是可以減少一個省級機構,二是將庫區劃入重慶市由重慶負責三峽工程移民工程,也便於今後三峽工程的建設和管理,三是重慶市直轄後可以發揮西部開發的中心作用。隨後張德鄰,蒲海清分別擔任重慶直轄市首任市委書記,市長。張德鄰書記在1997年全國人大會上通過重慶成立直轄市方案後指出“巴蜀親情不可分”。這也說明了重慶市和四川省的親緣與血緣關係。


唐老闆凳


二十多年前總理和國務委員就向全國人大說清楚了的!難道民間人士還高於他們?不可能吧?




草長平湖白鷺飛


歷史上,重慶與四川多次分開。最近的一次是在1997年,全國人大通過了將原四川省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合併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同年,重慶直轄市政府成立,其中很大原因是重慶在西南地區的經濟地位愈發突出、具有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作用。

1、歷史上“巴蜀”是分開的

眾所周知,巴蜀、川渝都是重慶和成都的合稱,但是追溯歷史,可以發現重慶和四川其實並不是一個整體。在春秋戰國時期,四川屬於蜀國,而重慶屬於巴國,這兩個小國並不和睦,直到北方的秦國吞併,這兩個地方才合到一起,成了一對兄弟。

2、由於地理環境差異大,重慶和四川獨立發展

四川地區的經濟核心地帶主要是岷江沿岸的成都平原地區,是傳統意義上“天府之國”的精華所在。重慶地區則主要是以嘉陵江、烏江與長江交匯處的長江河谷地形為主,東南有武陵山,東有巫山,北有大巴山,是名副其實的山城。

具體來說,川東南與渝西地區的低山丘陵與不甚寬廣的長江水域顯然限制了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這導致重慶與四川之間並不能同身處於四川盆地內部城市一樣產生緊密的聯繫,因而產生了相互獨立的發展傾向。

3、從通商口岸到陪都,重慶的地位愈加突出

在民國之前,重慶還沒有建市,是歸屬巴縣(川東地區)。由於被迫開放通商、經濟發展迅速,1929年重慶從巴縣分離,正式建市,行政上歸屬四川省,甚至成為過四川省的政治中心,四川省長行署、省長公署、督軍公署、省政府都曾先後在重慶設立。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將首府從南京遷往重慶,並於1939年,將重慶升格為甲等中央院轄市(即直轄市),劃離四川省,最後通過法律的形式將其確立為永久陪都。在此期間,

有數以萬計的企業、學校都搬遷至重慶,重慶一度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4、為方便管理,重慶重新劃歸四川

建國初期,重慶作為當時西南剿匪工作的大後方——西南軍政委員會的駐地,繼續保留著中央直轄市的地位。然而,隨著大西南的格局日漸穩定,軍事管理讓位於行政管理。1954年以後,重慶重新成為了四川省下的副省級城市。

5、重慶經濟發展迅速,升為直轄市

改革開放後,重慶再次依靠沿江的優勢地理區位,站在了經濟發展時代的橋頭,當時財政已經接近四川省的1/3,為避免造成省會權限集中,國家設立重慶為計劃單列市,賦予其單獨的經濟政策,

財政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後來便直接將重慶設為直轄市。

其實,重慶與四川的分離並非只是簡單的行政區劃問題,而是蘊藏著深刻的地域文化原因。四川與重慶所處的位置看似相隔不遠,實則差異巨大,兩地擁有完全不同的地理區域環境,分享不同的經濟中心。

如今,兩地的民眾在各自的區域文化認同上十分獨立

,不難發現,重慶人並不十分樂意被別人以四川人統稱,行走在重慶街頭的美女更願意被稱呼為渝妹子而非川妹子,也許現在劃分安排更貼近民情民俗。

哪座城市將率先成為我國第5個直轄市?2018年的房價還可能降回10年前的水平嗎?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讀!

金十數據


重慶直轄就幾個原因:

1,中央好統籌三峽移民問題,畢竟三峽工程很大,需要統籌兼顧的。

2,由政策優勢帶動川東和烏蒙山區脫貧。烏蒙山區和川東很窮的,尤其是烏蒙山區,貴州那邊,在說四川人口基數也很大,脫貧壓力也大,這樣也是為了分擔四川的脫貧壓力。

3,探索新的行政管理模式,重慶直轄後省掉了很多建省有的官員,關於我國的政府部門建設問題,一直是公務員隊伍龐大,中央也想借此機會研究新的管理模式來簡化和改革國家管理隊伍。

我知道的就這麼多原因。


萬丈萌牙


50年代重慶就是中國8大城市之一,當時經濟總量佔四川70%,那時的四川貧窮落後,成都更是弱小貧困,國家為了讓重慶帶動四川經濟發展,將重慶劃入四川,經過幾十年對四川財政貢獻,終於扶貧壯大了四川,也讓弱小貧困的成都發展壯大了,如果當初重慶不劃入四川,可以肯定今天的四川就是貴州水平,今天的成都就是貴陽水平,為此四川和成都應該感謝重慶幾十年的扶貧和無私的幫助,1983年四川貧困的永川地區8個縣劃歸重慶,讓當時重慶人均GDP從劃入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7.9%到劃入後低於全國平均水平7.3%,直到1996年重慶人均GDP才從新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重慶又一次扶貧四川地區作出的貢獻,1997年又劃入四川三個地區22個貧困區縣,讓重慶人均GDP又一次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7.8%,直到2013年才再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重慶第三次對四川地區扶貧作出的貢獻,去年重慶人均GDP不但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2%,甚至重慶人均GDP超過了一萬美元,而可憐的四川人均GDP幾乎還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99383446


首先,自古巴蜀就是兩個地方,跟成都比,重慶更加是高人一等的存在,解放後併入四川省,分開也是必然!


其次,為了避免四川擁兵自重,而又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重慶的地理位置非常奇妙,西靠四川,南接貴州,東鄰湖北湖南,北連陝西,看過重慶地圖就知道,就這形狀這條件…嘿嘿。不然,不分開太嚇人了,十分之一的人口,境內還有各高端武器生產基地!

最後,看看網友們的此事的看法:

1 重慶人民和四川人民不要掐了,一樣的口音,一樣的人文特色,一樣的文化飲食,只是行政改了一下就這樣爭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今天剛到一新廠上班,碰到一個重慶小姐姐,問我哪裡的?我說四川的,小姐姐說那還是老鄉哦!說明四川,重慶還是兄弟。

2 重慶直轄前,四川有一句俗語,叫: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朝。意思是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太窮太苦了,無論多淘氣的孩子,去體驗一次後,都會變得聽話和努力向上。

3 四川一直都是舉全省之力發展成都,建國初期,重慶一直是工業城市,而成都僅僅是一個消費型城市,除了農業和能生產部分輕工產品如火柴之類外,幾乎沒有工業可言。西南局撤銷後,重慶就成為了成都最大的血庫,年年為成都輸血。重慶直轄時四川省非常大方地就把酉秀黔彭劃給了重慶。沒了重慶這個血庫後,成都的建設發展,就只能靠四川除成都之外的兄弟們擔起重擔了。所以要靠成都帶動四川的發展和解決就業,現在還不行,得慢慢來。


遊戲大咖王


重慶和四川分開這是是一個歷史必然問題,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這是國家的戰略決策,不是重慶的意願,也不是四川的意願,而是全國這盤棋的戰略決策。重慶是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市,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帶之一,中游的武漢,下游有南京上海的引領,而上游經濟實力要弱一些。重慶是長江上游的龍頭城市,重慶直轄,就是要充分發揮重慶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帶動長江上游經濟帶和整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而從歷史上看,重慶曾為中央直轄市,在1983年被列為中國第一個計劃單列市,屬於副省級城市,直轄也理所當然。

第二:四川省管轄範圍很大,人口超過1億人,而且管轄著221個縣行政區,太多了,不方便管理,重慶從四川分離出來,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

第三: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峽工程。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大工程,有大量的移民任務,70%的移民任務來自原四川省的貧困縣,但四川省會城市成都市三峽庫區太遠,輻射不到。而同樣為特大城市的重慶,本身就在長江沿岸,離三峽移民區域很近,重慶有實力,本身也可以帶動三峽庫區貧困地區的發展,原本以重慶為省會設立三峽省,但最終決定設立重慶直轄市,

1997年6月18日正式掛牌,這樣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轄市就誕生了。重慶市有明顯的區位和政治優勢,經濟體量靠前,設立直轄市後能夠輻射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重慶市經濟體量綜合實力超越四川省省會城市,長期居省內第一位置;重慶市直轄,成都可以肩負起省會城市的職責。


風一樣自由As free as the wind


建國後,版圖變化最大的省就是就兩個,一是四川,一是廣東。

四川的版圖在重慶市直轄之前,其實就已經做了很多次很大的調整。建國初期,先是劃分為川東、川南、川北、川西四個省級的行署區,省會分別駐成都、南充、重慶、瀘州等地。後來四川省重新合併,西康省又一分為二東部劃入四川省,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就是原來的西康省省會。

這說明,行政區劃和版圖,當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經濟形勢、社會條件的不同而調整。

重慶市為什麼在1997年恢復直轄?我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原四川省過大,二是因為三峽工程。相對第二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才是根本原因,第二個原因其實算是契機而已。這個契機使得中央下決心將四川一分為二。

其實在重慶直轄之前,在1984年,中央已經正式下文籌建三峽省,省會宜昌,管轄今天的宜昌市、原四川省的萬縣市、涪陵市及其後成立的黔江地區,當時三峽省籌備辦已經在省會宜昌正式掛牌運行,並接管了各地市的政權。不過因為三峽工程遭到爭議,中央決定緩建,三峽工程就無疾而終。不過今天在宜昌仍然看到很多三峽省遺留的影子,比如四大行的在宜昌的分支機構都是省級三峽分行管轄,直屬總行,並不屬於湖北省分行。

重慶直轄前的四川省,57萬平方公里,1.1億人口,管轄23個地區市州,200多個縣區,無論管轄人口和機構設置都是全國第一!管理龐大的四川省使得省政府也顧及不來各地的均衡發展。

1997年以後,四川省仍然設立了資陽、廣安兩個地級行政區,如果重慶不直轄,四川將有25個地市州,絕對的全國第一,四川省政府哪裡顧及得過來?

所以,在中央決定上馬三峽工程後,由於需要規模龐大的庫區移民,還有大規模的庫區扶貧工作。這麼繁重的工作再由四川省分管,那肯定重視不起來效率也不高。

其實在三峽工程剛剛上馬不久,1995年,中央就已經通過四川省人大授權重慶市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省轄市管理省轄市,也是當時的一個過渡階段的特色。但是這個代管,已經讓很多人意識到,川東地區或將升格為省級行政區。

當時很多人還認為,三峽省要重新籌備,這一次只不過省會放到重慶。不過,1997年前,重慶要成成立直轄市的消息不脛而走,直到稱為現實。

重慶直轄後,中央給予了極大的政策扶持,包括在三峽工程的利益分配中,雖然大壩在湖北省境內,但是三峽工程的利稅90%歸重慶市。另外,中央也給予重慶市全額中央財政返還的政策,就等於重慶市一段時期不需要向中央上解稅收。這使得重慶的發展迅速走上快車道,各項基礎設施都快速建設,到今天已經超越了老牌直轄市天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