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我国古代字从秦代开始,匈奴就是我国中原政权的死敌,从秦代开始,为了抵抗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害国家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也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战争,原因是匈奴经常骚扰我国边境军民抢夺他们的粮食和妇女等。我国也产生了很多的抗击匈奴名将,比如卫青,霍去病等,这些匈奴人在中原王朝的眼中一直是异类一直采取打击政策。只有在国力衰微时才会采用联姻等手段。但是《史记》一书中却说匈奴人与汉族人是同根同源,这又从何说起呢?

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史记》中匈奴列传曾提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而我们现在自称为华夏民族,匈奴族中的这个夏与我国的华夏民族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匈奴族是否也是古代皇帝和炎帝的后裔呢?那为何无论是从长相还是从血缘上来看这两个民族都毫无关联呢?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匈奴的祖先淳维单于开始,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一直紧张。而中原王朝收买了一部分匈奴也只是势力小的,一大部分匈奴人对中原王朝还是抱有很大的敌意的。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与匈奴的战争更是频发,在此之后才有联姻。

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众所周知,匈奴领地与我国中原王朝领地接壤,并且有着一定的婚姻基础,为何两族人民差别如此之大呢?根据《史记》记载,匈奴人在夏朝时期就已经与中原王朝分开,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与各民族的混合。到了两千年之后的汉朝,差别也应该很大了。这点与民族融合有十分大的关系,毕竟在两千多年前,匈奴和汉族人是同一个祖先。而在2000年之后的汉朝,完全找不出一丝相同点可以说混血的力量是很强大了。就连语言也是与中原不同。

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生活环境的不同。中原王朝一直是在平原地区,气候环境相对温和。而且中原王朝应只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每家每户都有着农作物,百姓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所以生活很安定。而匈奴则不同,匈奴自夏朝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山地,戈壁,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环境寒冷土地贫瘠,农作物在此很难生长。所以匈奴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的常见食物主要是肉,奶等。对于一些生活必须的主食匈奴说极其匮乏的,而且赶上天灾人祸时匈奴常常没有粮食吃,所以边境的百姓经常受到匈奴的骚扰。

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匈奴人的长相与中原人的长相差别很大,这是因为匈奴人与中原人联姻机会很少。因为自秦代以来,匈奴就一直与中原王朝处于战争状态。在国家危急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和别人谈恋爱?所以两个民族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和融合,而且从战国到秦代两国之间都有厚厚的城墙将两国居民完全隔离开来,虽然离得近,但可以接触的机会却是极少。而随着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南移,北边所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匈奴则因为中原地区北边的人口越来越少而逐渐北移,这样两个民族就越来越远。

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我国自古以来就称自己是礼仪之邦,在儒家思想盛行的中国古代社会的确是极其注重礼仪。但生长在草原上的匈奴儿女则不同,他们不拘小节行为粗鲁鄙夷,这是被中原人所看不惯的,他们在中原人眼里没礼貌,粗俗。而中原人礼仪的繁琐也是被匈奴人所看不惯的。匈奴还有着汉族人所无法接受的习俗,在中原人眼里男女举止不可亲密,而儿子继承父亲留下来的老婆更是被世俗所不能容忍的。在匈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父亲死了,儿子继承老子所留下的老婆。还有匈奴人十分不讲究气节,在战场上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他们不懂尊老爱幼,任何好吃的都是给年轻力壮的吃,对待老弱妇孺也是马马虎虎。

匈奴族和汉族,差异十分显著,为什么《史记》还记载他们是同根生

可是司马迁为何要在实际中这样写呢?除去司马迁《史记》作者的身份,他还是一名政治家,思想家。他这样写一定有它的政治意义,虽然汉代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有着可以与匈奴一决高下的实力。但由于汉武帝常年征战国家已经精疲力尽,而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司马迁此举可能是为了提醒汉武帝不要过多地发动战争,要与匈奴心平气和地谈事情。但关于匈奴族和汉族的关系,大概是几千年前是亲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