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瞬间让你下决心买车了?

律政阅读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回忆~

我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对象家贷款买了一台挖掘机,本来以为好找活干,但是却没有想到挖掘机现在根本不好找活,贷款一直还的比较艰难,后来直接换不上了,挖掘机也本远程锁定。我对象找我让我想想办法,于是我就用我的身份给贷了10万。后来,我对象前期为了买挖机给家里贷过十万,利息很高,我想给贷个利息低的,把她那个还上,这样我们的还款压力就会小很多,但是没想到钱是贷出来了,但是被她家给花光了,没还上不说,还多了一项贷款。再后来,我们即将结婚,她的家里风俗差异比较大,要好几万的彩礼,我多次沟通没有沟通下来,正好那段时间我出了事故,需要赔别人十万多些,我为了不给家里添负担,就篇家里说就赔三万,剩下的我自己想办法。所以,事赶事,我就又贷了十万,一部分换了我撞的那人的钱,另一部分就都用在了结婚上,她家前前后后大约六万左右。

这是所有的前提了,本身日子就过的非常紧,房贷、还有三个贷款(都是我自己还的,他们家没钱),但是因为上班的地方稍微远一些,结婚又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来回都非常的不方便,最重要的是看着其他同龄人都开上了车,自己心里落差还是很大的,所以就把买车提上日程,价格就限定在了五万,多了我也拿不出来。

最后,是老家给我1万,我姐给凑了1万,我自己还剩了点,买了一辆cs15,价格合适,车型满意,贷了3.4万。怎么说呢,有车后确实是方便了许多,现在还是在过着天天算计还贷的日子,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熬出头,苦尽必定甘来!

没有夸大,真实的经历,有同感的欢迎交流!


略懂的老司机


我是一个理智有主见的人,不会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或者别人有车我就跟风去买车。我买车的原因待我细细讲来。



我是一名教书匠,家住在县城,我教书的学校是一所乡村中学,骑自行车得40分钟,每天早上5点20起床,梳洗打扮完备后,按6点30要到学校。刚开始,我的“坐骑”是伴随我多年的一辆自行车,不管春夏秋冬,除非下暴雨、大雪外,我都得骑自行车去学校。冬天有时候冻得人真想哭,夏天有时候下雨,路不好走,还得车骑人,那叫个难过呀,可是为了生活,还得前行。大城市的人没有经历过,是不会感受到的。后来,买了一辆电动车,电动车高档多了,可是,电动车冬天骑上实在太冷,特别冻腿,真感觉有时候冻僵了。这没车的辛酸史真是一言难尽啊!



于是,勒紧裤腰带,我买了一辆车,买车就是为了方便,人不受罪。现在有车了,想起没车的那些日子,真感叹自己的坚持和坚韧!说句心理话,有车就是好,再也不用挨冻受罪了。



红良育儿




第一台车是2004年买的,在那之前有想过买车,但觉得也不是特别必要,直到发生了那件事之后。

那时,我们公司在上海的郊区,比较偏僻,但有班车接送到市区固定的几个地点,我平时来回市区都是坐公司班车。

我一般都是周五晚上回家,周日晚上回公司园区里,有住宿,像极了上大学那会的时间表。

公司的班车不多,周末就早上一个来回班次,下午一个来回班次。晚上的班次是下午5点回公司,但是司机师傅一直不固定时间,经常不按规定的5点,会提前就开回公司了。

所以我都是提早半小时到一小时在那里等,直到有一天,我周日下午3:50到达目的地,看着班车开走了,我第一次那样没顾及形象地奔跑、挥手、呼喊……心里的委屈简直可以用在“滴泪”来形容,你们没法想象当年的上海郊区交通是多么不便利。

就是那天,我下定决心买车!


山下木头


如果你听过我的买车传奇,那。。。

1、15岁把飞毛腿牌三轮车从坡上一脚油门50米山坡下,我跳车!

小时候在保定农村,家里种庄稼很多,我们那是山区,一块块地都在山坡上,永远忘不了的午后,小舅的三轮车是飞毛腿牌,我拉谷子,下坡时候速度太快,刹车失灵,我跳车,三轮车彻底毁了,那会家里赔了小舅5000多元,这在00年是巨资,从此我告别了开车生涯,家里不让我摸车。

2、20岁天津电子厂电动车前轮掉没井盖的下水道!

当时上大学,为了补贴家用,过年也没回家,韩国企业的手机按键装配,那会的手机还是按钮,我们负责装配的都是运往印度的键盘,至今我都不明白为啥非在咱们国家装配?

一天夜里下班后回宿舍,骑着舍友电动车,很黑暗的一段路,马失前蹄,前轮整个掉井里,我右臂受伤,右腿骨折,倒霉催了,幸亏厂里报销。

至今,我已经年过三十,去年终于决定买台车,而且我一定坚持买好车,我经常想,如果当年我开的不是三轮,那肯定也不会刹车失灵,拥有LED大灯的轿车更不会让我马失前蹄,于是我买了这台蒙迪欧。


巫婆说车


我第一台车是十来年前买的,买的时候比较冲动,但是也并不后悔:

一、那会儿收入不太好,平时上班也离得近,甚至多数都是走路(半个小时)去上班,所以觉得买车不是很必要;



配个无关的图片

二、当时朋友们刚刚兴起自驾游,和老婆一起跟着朋友的车去跑了两趟,感觉蛮好,其实那时候驾照已经拿了几年了,平时工作没少和车接触,所以也没别人所说的手痒;

三、后来是过年的时候,买火车票很困难,而且不回又不合适,找黄牛买火车票的时候价格谈不拢,一怒之下直接打电话给朋友,去他们店里直接下单买了台十万左右的三厢轿车。

其实从这些事儿过来之后看,人生有很多规划,都是那么偶然的一次转折就改变了!


看字老串行


我想每位已经有车或者没车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梦想:

驾驶着心爱的车辆,驰骋在辽阔的大地,任风吹过脸庞。手扶方向盘,旁边坐着心爱的女人,心早已飞向远方。

我从小就喜欢宝马,现在有了车,但依然想念宝马。无奈条件制约,买了爱国牌。如图,车好品牌不好。


我想每位朋友,一旦经济条件容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汽车。我也不例外,在外闯荡几年后,有了点基础,买车的念头立刻浮现在脑海。

心动不如行动,一边查阅有关车辆信息,一边报考驾校。

我原来喜欢的是长城,那时还不叫哈佛。在混荡于汽车之家之时,无意发现了我现在拥有了的车型,恰好4S店离我做生意的地方不是太远,立刻前去查看。

第一眼,我就相中了它,犹如万众之间,找寻到心爱的女人。买车的犹豫在这一刻确定,心仪的就是最好。

老婆这一关也就直接带她查看,同样一眼也相中。

因为在驾校学习,所以不着急下单。和销售慢慢磨,想多砍点价钱,可惜一分都不行。这时科目一也已过,正在上车练习,加上半个月后有车展,心想去那里碰碰运气。最后也只得了一千抽奖,无奈只能和老婆沟通后下了定金。

黑内黑是我喜欢的类型,需要一个月才能到车,我估摸自己那时驾驶证肯定能拿下来(有图为证)。




一个月的等待后,终于如愿以偿,在交款的第二天上午拿到驾驶证,下午直接提车回家。

通过我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

你有梦想就应该去追求,再苦再累也不要停留,待你实现梦想的那一刻,你会因成功喜悦泪流。


杰哥谈论



遁逃者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因为用户需要赶去为他安装宽带,去的时候雨下的还不大,拿雨伞撑着开电动车过去,可是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倾盆大雨,雨伞都会被吹折,赶紧找个地方躲雨,可是那会儿内裤都湿得差不多了。那时候看着雨中车辆车来车往,感觉心里真不是滋味。于是心里默默的发誓,等有钱了一定要买辆车开。

还有一次,也是下大雨天去处理宽带故障,穿着雨衣缓慢的靠旁边行驶,对向行来一辆皮卡车,经过我身边的时候并没有减速的意思,果然,车辆经过我身边的时候车轮压过路边的积水,溅得我一身,因为穿着的雨衣是扣子的那种,本来防水效果就不是很好,这下,里面的衣服就更湿了。我还记得旁边有位大姐还在为我打抱不平:这人怎么这样开车啊,真是太没素质了。那一刻,正好雨水掩盖了我的泪水。于是,我心里默默的发誓,等我有钱了一定要换套好的雨衣


细腻的故事


年轻的时候比较争强好胜,看到身边的人买车了自己心里也挺痒痒,尤其是刮风下雨和寒冬腊月的天气里,更是特别想买车。有次过年回老家,那时候还没买车,就问关系不错的朋友借车,那时候没车也不知道被借车确实是让人很难办的事情,而且又很年轻估计朋友也不放心,看到朋友挺为难的样子,当时就改了主意拉上朋友就去提车了。

就那一瞬间,心里感觉极其失落,从来没有开口像任何人借过东西,第一次就被拒绝,所以也就决定了非买不可,上午看车下午提走,感觉忽然放松了很多。也是因为那次冲动,买车之前都没做功课,后悔了几年,之后再换车的时候都会很谨慎了。

到了现在,车子对于一般的家庭从高端消费品变成了轻奢消费品,建议有足够预算还在犹豫的朋友尽快下手吧,对出行品质的改善不管什么车都是很大的改变。


天和Auto


如果说到买车的事情,估计很多人都会有很多故事,到底哪一个瞬间让你有了买车的心念,又是哪个瞬间让你下决心买车,我只能从个人的经历以及周边的朋友说一说。其实我倒是觉得问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啥意思,买车这事,手头富裕,且有需要那就买呗。

我自己买车真的是有了娃之后的事情,每次出门大包小包,两个人累成狗,关键是车辆如果人多拥挤,孩子这时候会十分不给力的哭闹,简直有一万只乌鸦从脑袋里飞过……于是乎觉得必须要买辆车了。

关键是车还没买,二娃也来了,好吧这次更热闹了,两个人一人一个娃儿,一人一个大背包,简直有一种让人暴走的感觉。后来果断买了一辆二手车,从此告别挤车的烦恼。身边一些朋友好多跟我的经历差不多。

再来说一说我的一个朋友,朋友圈里属于有钱人的那一种,生活很小资,但是不喜欢汽车。后来两口子带着他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娃去车展玩,结果孩子以为汽车就是大玩具,热闹的车展这一通大哭,说啥也要买回家,结果朋友就真买回家了!土壕!不服不行!

还有一个朋友,他媳妇公司员工都要经常出差,出差开自己车的每月补贴2000元油费,没车的补贴800元交通费,朋友听说后果断给媳妇买了一辆车!

最后说一说我的一个朋友,他每次上下班高峰想打车的时候都打不到车,尤其是下雨、下雪恶劣天气的时候,打车简直比登陆月球都难,结果朋友一气之下贷款入手一辆小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