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军的多管火箭炮系列,苏联并不是最早使用火箭炮的国家

说到二战时期东线战场的火箭炮,人们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苏联当时在1941年7月在奥尔沙防御战首次投入战场的,当时苏联炮兵部队首次把这种火炮投入战场炮击德军进攻的部队时取得非常显著效果,尽管苏联当时生产数量还不足50辆,还在试验阶段但首次实战后基本上喀秋莎火箭炮的性能就已经得到全部的检验。之后在莫斯科防御战中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轰鸣声时常让德军前线部队惊恐万分,但往往德军装甲部队还不得及惊恐就在10秒之内就被苏联密集火箭炮覆盖下许多坦克在瞬间就被炸成废墟。喀秋莎火箭炮,弹径有132毫米,弹重42.5千克。

二战时期德军的多管火箭炮系列,苏联并不是最早使用火箭炮的国家

但是说到世界各国关于火箭炮研发,德国可能才是最早的国家之一,从1929年开始德国就已经研制出多种实验版本的火箭炮,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在1938年研制出Do38型火箭弹,其弹径有150毫米,德国研制成功后为了保密对外宣称这种武器是烟雾发射器,随后又推出1941年型150毫米弹径火箭炮,但德军在二战时期不管火箭炮的威力型号怎样,德军一律把火箭炮称为烟雾发射器,但德军在1941年6月末到7月进攻苏联的第聂伯河防线的守军时,德军该型火箭炮威力在战场暴露无疑,德军步兵师的进攻中,多次使用41式150毫米6管火箭炮对苏联红军防守的明斯克市区进行多次覆盖性轰炸,其初德军需要4个人推着走后来德军渐渐把41型多管火箭炮部署在251装甲车上,成为了41式150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但是为什么二战前期该型火箭炮没有受到人们关注呢,原因就是被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的战绩光辉所覆盖,因为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装弹量达到16发,德军的41式火箭弹的装弹量只有6发而已在火力上逊色于苏联秋莎火箭炮,并且战场覆盖面积通常都比较有限,威力上虽然比苏联的132毫米火箭弹更大一些,但德军无法做到向苏军那10辆编队通常能一口气发射160发火箭弹覆盖整个战场。

二战时期德军的多管火箭炮系列,苏联并不是最早使用火箭炮的国家

但德军随后又推出1942型210毫米多管火箭炮,之后德军开始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这种210毫米多管火箭炮,每当德军有重大的进攻作战都有该型火箭炮身影,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德军把42型210毫米多管火箭炮集中使用来压制苏联红军炮兵部队,刚开始效果明显但渐渐的德军发现苏联红军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炮弹,而德军火箭弹储备基本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前三天就都打光了,德军渐渐在火力上落了下风。后德国又相继研制了280毫米,32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箭炮,其威力虽然苏联研制各种型号火箭炮强,但装弹数量少火力持续较短是德军火箭炮在战场上最大不足之处。

二战时期德军的多管火箭炮系列,苏联并不是最早使用火箭炮的国家

德军最后改进型号的的多管火箭炮10管的奈布维佛火箭炮,采用的弹径是150毫米,这是德军100米口径以上火箭弹装弹量最多的一种型号了。当时德军还有一种型号火箭弹其弹径只有80毫米但装弹量达到了48发但无奈产量很小只在党卫军中使用,苏联后来卡秋莎BM-8型号其发射量也达到48发,但苏联产量整体要比德军多上很多,直到1944年末德军才发觉80毫米弹径的火箭炮在战场实际作用要比大口径火箭炮杀伤效率多得多,但到了1944年末德军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火箭炮生产制造中。

二战时期德军的多管火箭炮系列,苏联并不是最早使用火箭炮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