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陰虛的人應該如何調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無用

溼氣和陰虛同時存在,此種體質還很常見,調理也是比較難入手,因為凡是滋陰的大都滋膩難消化,本來脾虛溼氣大,再滋陰會加重溼氣!從陰陽角度看,溼氣屬陰,盲目滋陰同樣會導致溼氣變重。

溼氣的存在影響脾胃功能導致無法化生精微物質、氣血、津液,意味著喝再多的水都無法轉化為津液,陰血津液少的狀況也是無法改善的。

如果祛溼呢?祛溼的食藥偏於利尿利水的,排溼的同時也會把陰液給排掉了,很多朋友吃完利溼的感覺口渴大便乾燥,就是這個原因。陰液本來不夠了,還要往外排,只會加重陰虛!

所以,上來就滋陰不行,祛溼也不行?那這麼辦呢?咱們今天就說說這個問題。

溼氣重+陰虛的人應該如何調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無用

溼氣和陰虛分析

共存的意思,既有溼氣大症狀也有陰虛症狀。

①溼氣表現:

*舌苔厚膩,越厚溼氣越重;

*舌邊齒痕/舌胖大,代表脾虛;

*大便粘膩不爽,不好衝;

*其他的併發症:頭重如裹,虛胖等。

溼氣本質是外邪,身體完全不需要的東西,滯留體內,影響了正常的脾胃運化功能,以致無法把進食的東西化生精微物質,轉化為津液,氣血等。

如果有溼氣,是一定要排出去的,不然總是會搗亂,影響身體正常運行。

②陰虛症狀:

*怕熱。五心煩熱,手心腳心愛出汗。

*發乾。口乾咽乾,眼睛乾澀,皮膚幹,嘴唇乾。

*口渴愛喝水,不太解渴,但喝完就想上廁所,感覺不吸收。

陰虛本質是陰液不足了,身體缺這個東西,之前【中醫養生課程】中也講過,陰液的生成必須依靠脾胃等臟腑來化生的,水不等於陰液,水是不能直接為身體所用的,如果脾胃等臟腑功能失調,那麼加工化生陰液能力就差了,喝進去的水自然無法被有效利用,都直接給排掉了,最終必然導致陰液不足了。

這麼一分析,溼氣和陰虛還是有關聯。

雖然陰虛的原因有很多,但溼氣是原因之一,很多朋友拼命滋陰,結果弄得越來越沒胃口了,這就是沒有搞清楚病根,“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還是不成。

這樣的案例平時遇到還不少,其實很少有單一體質,多為混合體質,各種體質都有一點,調理的話也是要兼顧到才行。

調理思路

咱們上面也分析了,溼邪是陰虛的誘發因素,具體講,因為溼氣的存在,要麼導致陰液無法順利化生,要麼溼邪阻絡,陰液不能輸布,結果就呈現陰虛津液不足之症。

所以,調理思路很明確了:祛溼健脾為主,滋陰為輔,光滋陰還不行。

這個其實說過很多了,仍然重複幾個關鍵點:

①飲食注意。

*一切肥甘厚膩,辛辣刺激,重口味飲食少吃,都是溼氣的來源;

儘量清爽,炒,蒸,煮,遠比油炸,燒烤之類好。

*肉不要吃太多;

*甜食不要吃太多,滋膩難運化;

*暴飲暴食這個要節制下;

②拒絕熬夜。

這個也重複過很多遍了,特別是秋冬養陰,更是不宜晚睡熬夜,會耗損陰血,本來陰虛了。如無特別必要,10點左右上床就行。

③食藥輔助。

可以去溼健脾+滋陰搭配同時進行,也可分開,搭配的原則是祛溼健脾為主,滋陰的比例要小些。

比如食療粥:薏米+白扁豆+赤小豆+茯苓+小米+烏梅,既能健脾祛溼還能滋陰;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進行搭配,或者 食療粥就健脾祛溼,平時喝喝滋陰茶也行。

最後小師妹還是要在強調一下,健脾是關鍵。

如有不懂可以諮詢小師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