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部分轻机枪的弹容量为什么只有20发?

MRLOKI


二战的时候机枪相对于步枪来说使用的方法也不是连射的。

从步枪说起吧

看这个动图

二战的时候主要以栓动式步枪,也就是打一枪后需要拉抢栓退出弹壳然后继续上膛再瞄准开枪。整个的连续射击过程很慢。

而机枪不管是轻机枪还是全是利用火药气体完成的退壳、上膛、闭锁、待发的动作,完全不需要每开一枪就拉动下抢栓。

这样射击速度就大大的提高。但是射击速度的提高并不代表需要连射“突突”敌人。更多的情况下无论是重机枪还是轻机枪都是在打点射。往复扫射的情况极其罕见。

前几天在回答上高会战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数据:

在一场为期25天的会战中,国民党军队的枪支消耗子弹情况。步枪在战斗最激烈的情况下日均消耗32颗子弹,整个战役平均下来只打了62颗子弹,而轻机枪在战况最为激烈的情况下平均每天打了504颗子弹。这些子弹如果是尽情的无脑扫射的话,那么仅仅就只够打半分钟的。

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机枪其实从设计结构上来看也不适合“扫射”其两脚架是固定的并不带有很大的转动空间。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抵消后坐力式士兵在开第一枪后可以迅速重新构筑火线进行第二枪的射击。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为了杵在地上来回扫射的。


所以如果依旧是一发一发的打或者2-3发的短点射,那么20颗子弹真的可以打很久的。


军武数据库


很多二战时的轻机枪,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BAR、英国布伦式、捷克ZB26、鬼子的歪把子、毛子的DP(DP用的是47发弹盘),一般都采用20-30发弹容的供弹具。可能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了,机枪作为火力压制武器,对射击持续性的要求很高,弹容量是不是就越大越好呢?

非也,二战轻机枪多采用20-30发供弹具,是当时的由战术机动性和战术应用要求所决定的。

首先,子弹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在当时,各国的轻机枪无外乎有两种用途:

1.作为班组自动武器,成为步兵班组的核心火力输出,伴随步兵作战;

2.作为火力点在中远距离上压制敌方步兵集群、狙击手、火力点等等。



如果轻机枪是需要伴随步兵作战的话,也就意味着其重量不能太大,而且更换弹药的反应速度要足够快。事实上上文提到的诸如BAR、ZB26、布伦、歪把子一类的采用20-30发供弹具的轻机枪重量一般都不超过10kg。而且像BAR、布伦、ZB26这样采用弹匣供弹的轻机枪,在弹药用尽需更换弹药时的反应速度自然相对采用弹链供弹的机枪有着较大的先天优势。上图为捷克陆军装备的ZB26,摄于约1938年,可见与一旁的步枪相比,ZB26也不会显得特别笨重。而且留意枪上装有握把,机枪手打完就可以拎着枪转移阵地。


↑而当轻机枪作为后方火力点使用时,也并不是弹药越多越好。如上图的这个m60机枪阵地,如此之长的弹链,目测连枪带弹重量将近150斤,如果要进行阵地转移一定麻烦不小。因为轻机枪的有效射程一般在800m以内,且轻机枪小组一旦开火,很容易会因为枪口火光、枪声暴露射击位置。而在正规军交战时,对方的连排一级单位往往还会配备有用以压制、消灭敌方机枪阵地的狙击手、迫击炮,当然也不排除会出现机枪班组需要直面野战炮、装甲车辆等重火力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一个机枪小组在实际作战中是需要频繁更换射击阵位的。如果一个机枪班组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射击一分钟,那他们基本上就要做好永远留在那里的准备了。因此,采用20-30发的供弹具也比较适合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儿的作战模式——毕竟打不完两三个弹匣就要转移阵地了。

相信玩过《绝地求生》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在使用AKM或者MK14这样后坐力较强的枪械的时候,如果一直按住开火键不放,巨大的后坐力会直接把枪口抬到天上去,毫无精度可言。而且一般来说连续射击不到四秒弹匣就会被打空。所以很多有经验的玩家会采用连续半自动射击或者短点射,以提高枪械的打击精度。



↑AKM的后座力较大,

如果采用半自动射击或是短点射,能够有效抑制枪口上扬造成的精度下降,也就是玩家们俗称的"压枪"操作。

↑自动枪械后坐力的一大来源便是其复进、导气机构的前后运动。而推动这些机构运动动力的便来是自子弹中的装药。(图中为AK74的导气原理示意图,在AK47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个向前运动的活塞,能够抵消一定后坐力


↑各种步枪子弹的对比图,AK47/AKM使用的7.62x39mm中间威力弹(右六),在其他步枪弹面前显得就矮一头了,装药量自然也要小得多。在其左右的7.62x54mm弹、30.06弹(7.62mm)以及法国和瑞士的7.5mm弹,正是二战时各国主流轻机枪所使用的弹药类型。



↑而AK47(AKM)在现代突击步枪中已经是以后座力大、连发状态下难以操控著称的了。二战时轻机枪的后坐力又要比其大不少,加之存在枪管过热的问题,故在实际使用中极少采用长时间的连续射击,而是类似于动图中BAR的3-5发短点射。实际上美军当年更多地是将只有7.5kg的BAR当自动步枪使用而非是轻机枪。由此看来,20-30发的弹匣,反而比50、100发甚至更多的弹链或是弹鼓要更加适应当时各国军队对于轻机枪的需求。(德国人的MG34/42实际上是作为轻重通用的通用机枪设计的,在这个问题中可以不做讨论)


APFSDS1


二战时期,大都由两人组成轻机枪战斗小组,一名是射手,具体操控轻机枪;一名是副射手,兼弹药供应手,并随时准备射手牺牲时,能马上顶上去操控轻机枪。

由于轻机枪是伴随步兵作战,要求射手能持轻机枪与步兵前行,提供火力掩护步兵冲锋,所以轻机枪都是弹匣供弹方式,不似现在的班用机枪,有的都可以弹链供弹了。

当时轻机枪,大都采用20发弹匣供弹,当然,也有特例的,譬如日本军队就使用30发漏斗供弹的歪把子轻机枪,苏联军队使用47发弹盘供弹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二战时期,由于枪械材料的原因,所有轻机枪都非常沉重,譬如歪把子轻机枪重达20.5斤,且还是空枪状态;勃朗宁自动步枪空枪状态重达15斤,架上两脚架后,分量就更沉了,整个二战时期,美军就将其当作轻机枪来使用。

因此,二战时期的轻机枪,采用弹匣供弹的,基本上都是20发,譬如捷克ZB-26轻机枪,但脱胎于捷克ZB-26轻机枪的英国布伦轻机枪,为了增强火力就采用了30发的弹匣。

至于二战时期,轻机枪采用20发弹匣的原因,最主要是为了减重的需要,因为空枪都超过了20斤,加上空弹匣和子弹,重量就更大了。

此外,也是出于射击稳定性考虑,当时军队对轻机枪射手要求,都会掌控打2-3发的短点射,既提高射击精度,增加了杀伤效果,又节约宝贵的子弹,短点射压制大都持栓动步枪的士兵,完全能够胜任了。

最后,由于二战时期的轻机枪的弹匣都安装在枪匣上方,采用30发的弹匣,多少会影响射手的视野,可能也是采用20发弹匣的一个原因。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很多答主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轻机枪横行的二战时代为了降低士兵载荷,普遍将轻机枪设计得很轻,同时将弹仓容量限制在30发以内,而20发弹匣比前一种更轻、更小,因此更适合轻机枪使用,因此在各种轻机枪上都出现过20发容量的弹匣。

捷克人在设计轻机枪时充分考虑到减重的需要,ZB-26不仅采用了结构简单的气冷式枪管,还用导气式原理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式退壳原理,这样做也是也是为了减重。因为导气式原理虽然多了一个导管和活塞,但却省略了复杂的退壳机构,反而更简单也更轻便了。

刘易斯机枪设计的很失败,它的冷却枪管和盘型弹匣都不利于减轻重量,圆盘状的弹匣也利用了弹簧的力量供弹,省去了重机枪“拨弹滑板”输弹机构的重量,但是弹匣本身也很重啊!看看上图的视觉效果就知道,刘易斯机枪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它的枪身空重11.8公斤,加上填满子弹的盘型弹匣之后估计在14公斤左右。

早期的轻机枪都是简单移植重机枪机械原理而来的,考虑到减重的需要,大多移植气冷式重机枪的枪械原理,在这方面最有名的就是仿制哈乞开斯机枪原理的日本大正十一式。小编要强调的不是歪把子的气冷式枪管构造,而是要特殊说明它的“供弹原理”。

大正十一式的漏斗式弹匣内可以装填6个弹夹,一共30发子弹,当子弹连续激发时利用后坐力带动复杂的退壳、上弹机构,将弹夹一点一点向右移动,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机械构造就是一个锯齿状的“拨弹滑板”

输弹机构,如上图所示,这种锯齿状的拨弹板运动轨迹很复杂,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重量。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全重10.2千克,而捷克式的重量仅有9.6千克,它使用的还是7.92mm子弹,大正十一式使用的是6.5mm子弹。

(恍然大悟的日本改进了大正十一式的气冷枪管和弹匣,由此诞生了99式)

捷克式的瘦身秘诀就是在退壳、上弹原理和弹匣上下功夫。导气式原理省却了锯齿拨弹板和其他很多发杂的零件、弹匣也避免了漏斗和弹夹的重量,因此捷克式枪身很小、很轻、很紧凑。20发弹匣使用弹簧板将子弹向下压,密封的弹匣结构使它不需要沉重的润滑油油壶(大正十一式内置一个油壶),但这种设计也是有代价的!

使用弹簧板的弹匣早在一战就出现过,当时的设计弹匣不能取下来,子弹只能手动装填到机枪的弹仓里,这时候弹簧板弹匣装弹速度很慢,相比之下漏斗式弹匣更快。捷克人想到的办法就是采用可更换的弹匣加快装弹速度。这时候为了便于携带,弹匣内的子弹数量就不能太多,20发是最好的选择了。英国人决定采用ZB-26时觉得20发太少,因此改成了30发容量的弯型弹匣,代价就是重量猛增到10.6千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愿意牺牲弹匣容量来降低重量,德国在研制通用机枪时毫不犹豫的使用了弹链式供弹,这就是鼎鼎大名的MG-34\\42机枪,使用弹链就必须使用重机枪的拨弹滑板式输弹机构,因此德国通用机枪的重量高达12.1千克,比歪把子机枪还重。

但是相比美国M1919A6式机枪好得多,后者枪身重量高达14.7千克,M1919是很尴尬的存在,它比重机枪轻、比轻机枪重怎么用都不是很合适,最后被M60通用机枪取代了,而后M60是融合了纳粹伞兵枪与MG42形成的产物,在此不做介绍了。


兵器世界


当时的作战中,轻机枪主要就是伴随步兵作战,需要不停的机动,所以此时需要严格控制轻机枪的重量,所以在弹容量方面,就明显不如重机枪了,往往只有几十发子弹,比如ZB26捷克式轻机枪就是20发弹匣,英国布伦式机枪是30发,苏联的DP机枪较多一些,是47发。



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MG34通用机枪这样的划时代产物,但是当时其他国家还是沿用着此前的战术思想和设计目标,划分轻重机枪,重机枪用于防御、火力压制等这些任务,一般使用弹链供弹,采用水冷散热,比如苏联马克辛M1910机枪、美国M1917机枪,不过也有另类,比如日本的92式重机枪使用的就是30发的弹板,火力持续性不佳。

而轻机枪,伴随步兵班组作战,减重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美国的M1918勃朗宁轻机枪,使用20发弹匣的重量就已经达到近10公斤,已经很沉了,而20发基本已经能更够胜任轻机枪的任务了,无非就是更加频繁的换弹罢了。而增大弹匣容量的也有,比如布伦式就改成了30发,再大就没有必要了,供弹可靠性是个问题,而且过大的供弹具携带起来也很麻烦,比如苏军的DP机枪使用的47发弹盘体积太大,携带极为不便。







战壕


二战中有部分机枪使用二十发弹匣,著名的有ZB26,fn30,勃朗宁M1918,等等。

为啥有的轻机枪采用二十发弹匣,这个要从有的国家对于轻机枪的战场定位来说。一般来说轻机枪是需要跟随士兵冲锋的,当时设计思路并不要求轻机枪有持续的火力,一般采用点射火力进行火力支援,而火力压制的任务则交由重机枪来完成。

比如英国的布伦轻机枪,根据zb-26轻机枪而改进的,使用三十发弹匣,当然代价就是重量更重了。不要以为只是单纯的增加10发的容量,不会重多少。但是对于士兵来说能节省每一分体力,可能会多一份生还的机会。你看现代枪械为了是士兵节省体力,对于单兵武器做了很多轻量化的设计。


多少知道一点


二战中二十发弹匣的轻机枪比较有名的就是捷克ZB-26轻机枪,美国BAR M1918轻机枪,还有可以当做轻机枪用的FG42伞兵步枪。

先说BAR吧,BAR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研发的,他的用途是在步兵冲锋时提供火力支援,尽管作用与轻机枪比较类似,但BAR并不是架在机枪点的固定火力,而是要随步兵进行“行进间射击”的。所以他的英文名字不是“轻机枪(light machine gun)”,而是“自动步枪(automatic rifle)”。最早的M1918甚至连两脚架都没有,就是端着用的。到了二战里BAR M1918A2作用才真正接近现代意义的轻机枪,但因为要控制火线高度和重量,不能加长弹匣的长度,因此才保留了20发弹匣。即使如此M1918A2还是重达8.8千克,好在美军步兵大量装备了M1半自动步枪,不然一个20发弹匣的轻机枪作为火力支柱对比对面德国的弹链供弹通用机枪还是有所不足。

FG42伞兵步枪的作用是给伞兵一种能兼顾步枪和轻机枪角色的自动武器,既能半自动精确射击,又能全自动压制射击,长度不能超过一米,还要在方便在卧姿时射击。全自动射击的要求使FG42使用弹匣供弹比较合理。而小于一米的长度需求似乎无托布局比较合理,可这样有不能满足卧姿射击的要求。于是才选择了将弹匣放置在枪身一侧,这种布局能让击发机和弹匣处在同一平面内。侧面放置的弹匣如果长度太长,重量太重会严重影响武器的重心。所以才选择了20发弹匣。

ZB-26是一支正宗的轻机枪,1920年的时候捷克就决定将机枪下发到班组之中,因此要保持轻便,能跟随班组灵活移动。根据这个思想看20发弹匣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重量。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炫酷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二战中采用20发子弹的轻机枪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有捷克的zb26(捷克式)、芬兰的ls26、比利时的fn30、美国的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德国的fg42(轻机枪兼自动步枪)意大利的m1930等等。

在二次大战中上述比较知名的轻机枪恐怕只有捷克的zb26和美国的m1918了,而这两者相比较捷克式无论在性能上或者在知名度上都在m1918之上。比如在中国战场,这恐怕是我国军民最欢迎乃至最熟悉的武器了,当年要是所有的抗日武装都普及捷克式轻机枪就好了(也只有国民党的德械师能做到每班一挺)

轻机枪对战术的定位不同于重机枪,它需要跟随班级部队(或小队)的快速推进以支援火力,这就要考虑了枪和弹药(包括备用枪管)携带重量能不能快速跟随小队,轻机枪不像重机枪那样需要长时间的火力输出(压制)它主要采取短点射(4~5发)而二十发子弹正好够4~5次的点射勉强够用。

在中国战场上,国民政府当时采购国外的轻机枪可谓是五花八门。如上所述采用二十发装弹的轻机枪就有捷克式、芬兰ls26、比利时fn1930等等,其中属捷克式装备最多。虽然这种装备也有其缺点,但是它为打败小日本立下了汗马功劳仍不可磨灭!


于天


首先,要知道轻机枪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不难理解了。

一战让重机枪一战成名,当时的战争就是战壕铁丝网加炮火来配合机枪阵地。

到了二战,吸取了一战的经验,机枪阵地被重点照顾,成了第一威胁目标,加上坦克,飞机,都出来了,精确炮火覆盖,使笨重的重机枪很难发挥出一战的战斗力。

由此,才大力发展轻击枪,优点,轻,两三人作战小组,机枪手,副机枪手,弹药手组成的机枪小组可以在战壕来回迂回,被发现,换个地方再来。缺点,射程,持续性没有重机枪好。但是贵在便宜,可以布置多个机枪组,至于射程,二战期间飞机坦克都来了,远距离阻击战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有一个误区,实战中绝不会像神剧那样,扣住班机哒哒哒哒哒,轻击枪大多数是点射,单点,两连发三连发短点,用数量优势配合步枪形成火力网,20发可以有效短点7-10次,效果还是不错的,加之轻击枪在设计上,换弹夹,枪管都比较迅速,机枪的总体数量上来了,换弹夹也不是大问题。

回到上面,最主要的,轻击枪存在的根本优势就是轻,你觉得多10发20发子弹,也不见得重了多少?错了,轻击枪是要机动的,机枪手不仅要扛机枪在战壕穿梭,找到有力射击点以后还要临时改造战壕,架机枪,这才是重活,多5斤10斤也许扛起来没什么,但是在子弹横飞的战壕,架机枪,校准,固定一系列做下来,轻出来的5斤10斤也许会让你更快的投入战斗!

捷克的20发弹夹可能到了二战后期也不够用了,所以有了30发的,布伦标配的也是30发,那也是后期的战争需要,枪械的发展也是从战争上不断改进的,但是20发对于二战前夕绝对是够用的,绝对可以胜任战争赋予它的任务。


theWilZ


二战二十发弹匣轻机枪一般是前期,例如德国的伞兵装备的fg42,美军的勃朗宁1918,中国的zb26,因为轻机枪都是采用气冷而不是重机枪的水冷或者通用机枪的附加气冷套件,因此散热效率低下,如果弹匣容量大,则会导致枪管受热时间长,发射过多弹药可能会炸膛。不过这些可能是陆军的惯例弹匣容量较低供弹可靠,二战中前期没有自动步枪,轻机枪更多是精确短点射压制栓动步枪,后来mp44等突击步枪出现使得很多轻机枪都改称自动步枪了例如fg42和bar1918。也有zb26升级版zb30和英军的布伦轻机枪也是才用三十发,法国也有一种垃圾轻机枪,才用三十发供弹,故障率超高,二战前期弹匣技术不过关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