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耳鳴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有夢之人畢生追隨夢想


神經性耳鳴又稱感音神經性耳鳴,其強調的是患者的主觀感受。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


1.藥物治療:擴血管營養神經類藥物,抗焦慮藥,抗抑鬱藥,卡馬西平類抗驚厥類藥物,利多卡因及安定類藥物等。可以行星狀神經節阻滯,對早期耳鳴療效很好。

2.掩蔽治療:掩蔽治療是利用掩蔽器產生一種與患者耳鳴聲音頻率相近的掩蔽信號,以掩蔽和抑制耳鳴,當掩蔽聲撤除後,耳鳴減輕或消失,稱“後效抑制”。長期堅持可使耳鳴發作間歇期逐漸延長,發作持續時間縮短,甚至不在發作。

3.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是治療耳鳴的新療法。其原理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聽覺感受器的缺氧損害,促使耳蝸與聽神經的功能恢復。咽鼓管不通暢者不宜高壓氧治療。

4.心理學治療:減輕焦慮,心情放鬆,注意休息對耳鳴有一定的改善。

5.中醫藥治療:主要是辨證分型論治。但因多與腎虛血瘀有關,故多用活血補腎的中藥。如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血塞通等。


疼痛博士何明偉


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神經性耳鳴這個表達太寬泛,或不太確切。因為神經的含義太廣泛。下面來談一下三類不同的神經性耳鳴。

耳蝸內聽覺神經末梢造成的耳鳴

這種耳鳴問題出現在聽覺神經的最末段,即人類內耳的耳蝸這個器官內。耳蝸內部佈滿了成簇的絨毛,並且耳蝸內充滿了液體。從外耳道傳導進來的聲音振動可以被這些絨毛捕捉,進而觸發聽覺神經末梢的化學興奮,產生神經電位,經由聽神經纖維傳導至大腦內顳葉部位的聽覺皮層。

如果耳蝸內的絨毛細胞或者耳蝸附屬的聽覺神經出現了問題,就可能導致耳鳴。例如內耳的炎症,神經末梢的退化,病變等等。

治療此類耳鳴,主要是通過解決內耳急性炎症病灶,加強神經末梢的營養,阻止進一步的神經和耳朵附屬結構的病變。

一般人偶爾聽到一聲長音的尖細響聲,在一段時間之後消失,這種情況可能是耳蝸內某一小束聽覺神經末梢細胞死亡所造成,是隨著年齡增長必經的過程。這也是後面要提到的聽覺神經中樞性耳鳴的前驅原因。

聽覺神經纖維束所造成的耳鳴

因為人類聽神經纖維在穿行過顱骨至大腦的過程中,會與某些動脈血管交纏在一起,這就造成了這麼一種情形:如果交纏的小動脈發生器質性的改變壓迫了聽神經束,那麼也可能造成耳鳴。這種耳鳴通常會病患者發現與心率的節奏有相關性(不一定一致,因為小動脈有它自己的振動狀態)。這顯然是小動脈隨著心臟搏動而壓迫神經所致。

對於這一種耳鳴,控制血管的血壓,防止血管壓迫聽神經束是基本治療原理。而且這種耳鳴通常的發病原因就是高血壓和血管動脈硬化,此外神經緊張以及顱內血管擴張都可能造成臨時性的發病。但血管動脈硬化形成的血管長期器質性病變則是不可逆轉的,如此造成了頑固性的脈衝式的耳鳴。

大腦顳葉內聽覺神經中樞所造成的耳鳴

在前面提到的耳膜內聽覺神經纖維末梢死亡之後,對應頻率的聽力則會喪失。這是人類隨著年齡增長會丟失掉部分頻段的聽力的原因——首先是高頻頻段和低頻頻段,然後向中部頻段萎縮。這個過程是不知不覺的,一般不大會覺察出來。

當某些聲波頻段的感受能力丟失之後,大腦中的聽覺皮層將不再接收這些頻段末梢的神經電位衝動——這部分皮層細胞徹底被靜默了。但是這些大腦皮層細胞並不會甘於寂寞,在被靜默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會代償性的自發興奮,這個很像自嗨的過程,模擬以前有接收到神經衝動時的感受,就像是一種補償,或者是某種對過飽和的神經遞質的發洩或平衡。於是聽覺皮層性的耳鳴便產生了。

這種耳鳴非常難治療,只有極其尖端的醫療機構能夠試驗性的採取一些手段來治療,例如通過使用顱內光照刺激相關的皮層神經元細胞,滿足它們的興奮需求,從而消除耳鳴。但這種治療方法沒有經濟性和操作性。因為每次治療都需要在顱骨上鑽孔,並引入特製的照射探頭。


小宇堂


耳鳴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就是要自己適應習慣


聽覺有道夏莊路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心情舒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