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為什麼願留楊志,卻不願留林沖?

mhj780916


這個問題想一想是很容易回答的。林沖上梁山,在白衣秀士王倫的意識中,是一種失衡,王倫知道自己和手下的那個貨是什麼水平,本來大家在一起都是半斤八兩,所以位子還是可以保住的。而林沖能文能武,分分鐘秒殺他們,就在梁山成了氣候之後,肯定造成威脅,山寨的頭領易主是大概率事件。所以,王倫才百般刁難,想把林沖給糊弄走,雖然林沖有柴進引薦,也是於事無補。這在職場上是很重要的生存法則,如果一個下屬比上級的能力強很多,當領導的多數都是不開心,因為他會擔心下級會取而代之。

再說王倫為什麼要楊志來入夥梁山呢。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王倫看到林沖是轟不走了,那他只有尋求一種制衡。王倫沒有這個能力,在他心中,楊志就是這樣一枚棋子。楊志是可以跟林沖掰掰手腕的實力派。當領導的王倫是盼望著兩個下屬打得不可開交的,正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感覺王倫的智商也就到這裡了,他打的如意算盤還是沒有成型。後來,又來了晁蓋等人的投奔,他的智商和氣量明顯不夠用了。也只能被別人pk下去了,算來算去算自己啊!王倫是失敗者,身邊沒一個知己,天天就收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肯放手,最後只落得個被火併慘死的下場,也屬於咎由自取。


光明大先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王倫趕走林沖是正確的,因為這傢伙不是好人。

林沖是個卑鄙小人。

他為了自保,怕被高太尉追殺,被髮配之前寫了一個休書。這樣一來,林沖自己就安全了,反而高太尉就會去逼迫他的老婆。萬一他老婆同意了,林沖性命就保住了。

萬一不同意,這也不管林沖的事情,高太尉一般不會繼續弄死他。

最終,林沖沒死,他老婆受逼迫不過自殺了!

就這種人。

另外,魯智深冒死救了他,並沒有暴露身份。林沖卻把魯智深的底細,告訴押解的公差。為什麼?

其實也不復雜。

林沖知道魯智深在老家居住,以他的脾氣一定會去照顧林沖的老婆。但要是讓魯智深不要管他老婆,這種話林沖可說不出口。就算說了,魯智深也不見得會聽。

所以,洩露給公差,高太尉必然去對付魯智深,魯智深只能跑路。

這樣一來,林沖老婆就沒人罩著,十有八九會屈服嫁給高衙內,這樣林沖小命就安全了。

為什麼魯智深上山以後,很快就不理睬林沖,和他保持距離?

就是魯智深看清楚這傢伙是什麼人!

這樣一個卑鄙又頗有武功,又有野心的人,如何能夠留下來?豈不是養虎遺患!

相反,楊志確實一個性子直爽的漢子。因為生辰綱被搶劫,激動之下差點自盡。後來遇到惡霸牛二欺負人,寧可坐牢也不受氣,將他殺了。

所以,寧可留下楊志,也不能留下林沖。


薩沙


林沖儘管懷揣著柴進的推薦信而上得梁山請求入夥,卻受盡了王倫的百般冷遇,後雖被勉強接受,但也沒有少受王倫的窩囊氣。但是楊志卻有兩次拒上梁山,第一次是王倫讓林沖去納投名狀時,林沖遇上了楊志,兩人大戰五十餘回合而不分勝敗。王倫見楊志一身好武藝,便相請楊志入夥。其時,楊志還志在仕途,便回絕了王倫。第二次是楊志丟了生辰綱,而走投無路時,同樣還是沒有上梁山。那為何林沖一定要纏上王倫呢?這主要有以下的幾方面原因。

其一,林沖犯得罪重,而楊志犯得罪輕,尋常山頭容不了身。林沖殺死差撥、陸虞候、富安等三人,又火燒大軍草料場,乃是犯了軍中大罪,官府絕對不會輕饒。王倫不接受林沖入夥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敢得罪官府。而楊志雖丟了生辰綱,但最多也是失職之過,再則,這生辰綱是梁中書送給蔡京的賀禮,屬於私活。所以,楊志丟了生辰綱,其實並不能算大罪。

其二,林沖雖武藝高強,但比較慫,活得窩囊,容易遷就。林沖在妻子遭到調戲時以及被刺配滄州的途中,其表現都很窩窩囊囊,這並非是對林沖的苛求。林沖自認是位好漢,如果說高衙內調戲林沖妻子,但並沒有得手,說林沖該忍也就算了。但是,林沖在野豬林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其時,董超、薛霸欲結果了林沖的性命。書中寫道:...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說甚麼?門前救你不得。

但凡是江湖好漢,絕不會在臨死前哭哭啼啼,而乞求活命的。再則,都如此境地了,還向董超、薛霸乞求活命,能管用嗎?換上魯智深、武松等人也都絕不會如林沖這般。就連阿Q在被處斬時,都想大喊一聲:老子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所以,在臨危時乞命,這或許是普通人的本能,但絕不是“好漢”該有的作風。

楊志在丟失生辰綱後,對曹正等說道:王倫當初苦苦相留,俺卻不曾落草,如今臉上又添了“金印”,卻去投奔他時,好沒志氣。因此躊躇未決,進退兩難。” 兩相比較,可以說林沖雖武藝不輸於楊志,甚至還有可能略高於楊志,但在志氣上卻輸了楊志一籌。

其三,林沖在體制內待得太久,而缺乏江湖生存的能力。像魯智深與宋江等,這些官場體制的人,都糊里糊塗地進了黑店,中了蒙汗藥,而差點成了包子餡。但是,武松在路過孫二孃的黑店時,卻可以逃過蒙汗藥,這就是江湖草莽與官場體制內的人,在江湖上生存能力的差別。林沖就缺乏江湖獨自生存的能力,所以一旦柴進給了林沖“上梁山”的這根救命草,其便就賴上了王倫。

而楊志雖也曾是官場體制內的人,但其長相不受人待見,其仕途也不會平坦,應該是碰過不少次壁,從而練就了一些江湖謀生的手段。再則,楊志之前失陷過花石綱,也有了江湖逃亡的經驗。


歷史聞知社


為什麼願留楊志,無非就是四個字“身世清白”。

這四個字,待我講完之後,你自然認為有道理。

都說王倫小肚雞腸、鼠目寸光不能容人。其實不然,你細讀“水滸”,王倫還是很願意好漢上梁山的,但也要看是什麼人。晁蓋上梁山之時,王倫招待就更仔細了,又殺牛又宰羊大擺盛宴款待眾人。可等晁蓋說出自己劫了皇綱,又殺了五百多人,王倫給嚇怕了,這才讓人取金銀禮讓眾人下山。從這一點看來,王倫此人夠個意思,婉言拒絕,禮數周到,並沒有出格。

咱們只說林沖,當時朱貴引林沖見過王倫,王倫一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來了,還是蠻高興的。馬上請林沖做了第四把交椅,取酒肉好生招待。王倫之前並不認識林沖,二人根本沒任何交情,這樣做,完全是看幕後大東家柴進大官人的面子,畢竟林沖是柴大官人引薦的。

書中交代,小王倫滿面賠笑與豹子頭暢飲,但酒過三巡之後,王倫暗自尋思道:“我卻是個不第的秀才,有無十分好本事.....他卻不然,他乃京師棍棒教頭,必然好武藝.....再者又闖下彌天大禍......”

王倫此時心中不是不願意留他,是不敢留他,文中交代了這兩點,其一,林沖功夫好,王倫這些人不是對手,那天林沖想造反,殺他王倫富富有餘,所以留在什麼對自己是個定時炸彈,最後火併小王倫也印證了這一點。再者林沖得罪了高太尉,殺了人家的人,萬一人家尋仇,自己這一窪之地恐怕保不住。畢竟這買賣是人家柴進的,真弄丟了,自己沒法跟人家交代。

酒席宴罷,命人取來金銀和絲綢,好生相勸,無非還是那套老話,本地廟門太小,容不下大神仙,還請您老人家挪挪窩。

若論禮數,王倫依舊很周到,管吃管喝還給錢。可林沖呢,死活賴著不走了。這就好比你安生過日子,突然有朋友引薦一個殺人犯到你家中,你顧念朋友面子,管這人吃喝,完事再一兩萬塊錢給他,可他就是住你家不走了,你說你生不生氣,害不害怕。

王倫這時候就犯難了,所以想法擠林沖走,怪只怪自己本是太小,能力有限,在這種性格上自然顯得有些“小肚雞腸”,但在行動上,卻是沒有任何過錯的。


給金銀不走,王倫哪白眼看他,嘲諷他,還是賴著不走,王倫就叫他拿個“投名狀”來,限期三天,三天拿不來,自己走人。可三天後呢,林沖也沒拿出個“投名狀”,卻依舊賴著不走。那麼王倫有沒有再逼他走人呢?自然是沒有,“投名狀”的事,也再也沒提,依舊讓他坐了第四把交椅,林沖從此才有個安身之處,難道這還不夠意思嗎?後來林沖一刀收留自己的恩人給宰了,反倒被人說成夠英雄,這算哪門子英雄呢,這典型的一個忘恩負的無義小人啊。

所以我們從這些可以看出,王倫並不壞,還夠意思,他只是能力差一點,只希望你能在走,你不走,他也不會真的趕你走。

至於為什麼偏愛楊志,自然就是我開頭那句話“身世清白”。楊志名門之後,他楊氏一門講的就是忠肝義膽,再者楊志這時候雖然落魄了點,但身上並沒有人命官司,不像林沖殺了高太尉的人。若是留下這麼個忠肝義膽的名門之後在山上,不但給梁山添了一把好手,日後還可用此人鉗制林沖,因為他清楚能跟林沖過招的此時也就只有楊志了。但楊志目標遠大,不願意留下,無奈王倫又是贈金又是贈銀好生挽留,最終沒有留下楊志,這也算是他一樁心願未了吧。可如果楊志真留下,估計這本書就要改寫了,施耐庵估計也該犯難了,所以留不留不在王倫,而在施耐庵。


大獅


首先,這裡的林沖是原著裡的林沖。不是影視劇裡的那個,對朋友講恩義,對家人講情義,不肯傷害老幼,不肯殘害無辜的林沖。無論是97版還是11版,還是梁朝偉版的林沖都非常讓人同情,讓人敬佩。

然而,原著裡的林沖呢。魯智深要救他,他轉頭把魯智深賣了。李小二冒著全家人的生命危險,為他刺探消息,他為了不跟陸虞侯正面衝突,拿刀大搖大擺地在街上示威,讓陸謙知道“我已經知道你們的秘密了,你們別想害我”,嚇得李小二〖捏了兩把汗〗。王倫讓他殺個無辜路人當投名狀,林沖說〖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

只怕沒人過〗。殺戮無辜,毫無心理負擔,怕的只是沒人來讓他殺。

誰也看得出來,林沖絕對是個翻臉無情,不翻臉也無情的狠角色。

楊志呢,你可曾見過他殺過無辜?牛二那麼無賴地欺侮他,他也是忍無可忍了才殺了他。並且,牛二欺負他,他就殺牛二。高衙內欺負林沖,林沖可是從不敢讓他不快的。

楊志,你只要不惹他就是了,林沖卻不行,遠比楊志難馴的多。

楊志曾經沒錢吃了人的炒肉,人給他要錢。換了李逵等人,早就拿板斧砍過去了。楊志卻一邊說〖下次還錢〗,一邊跑出去,因為他實在沒錢啊。可以看出,楊志的人品還是相當好的。

反觀林沖,在大風雪夜裡,他要去人家屋裡烤火,別人很熱心地給他說〖你自烘便了,何妨事〗。他卻把人打走了,把老莊客的鬍子都燎了。

這樣的人品,實在不讓人安心啊。

只能挑一個的話,讓誰也得願意挑楊志啊。

更重要的是,讓楊志上山有制衡作用。

楊志是在林沖上山之後來的。林沖本事很大,王倫根本不是對手,朱貴、宋萬等加在一起才能對他有點威脅,但作用實在有限。如果哪天林沖決定孤注一擲,他們也沒辦法。

而楊志跟林沖本事相當,誰也壓服不了誰,能形成二虎相持的局面。王倫可以居中搞平衡,拉一派打一派,誰強就削弱一下,誰弱就扶持一下,讓他們永遠相爭,王倫作個總裁判。誰也不敢輕易對王倫下手,因為誰也不知道對方怎麼想的,一旦自己想火拼王倫,而對方跟王倫一聯手,自己只有死無葬身之地。

這就是古老的分化制衡術。

因此,王倫見到楊志,就像見到救命稻草一樣,迫切希望他上山。


待我施為地煞變


林沖外號豹子頭,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六位,諱天雄星;楊志外號青面獸,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十七位,諱天暗星。梁山好漢在忠義堂聚義之後,這個座次排名相對而言還是有一定的說服力,憑藉的是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單純從座次排名來講,林沖領先楊志十一位,可以說是高出楊志一個階了。

林沖位列馬軍五虎將之一,僅次於關勝;楊志位列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在花榮和徐寧之下。五虎將的在行軍打仗、衝鋒陷陣的武力方面,一定是在八驃騎之上,這麼說,楊志還是比不過林沖。兩個人曾經打過一架,林沖剛上梁山,王倫要求林沖必須納下投名狀才肯收留,林沖下山劫道,等了三天,等來的就是楊志。兩個人話不多說,提了朴刀就鬥了起來,五十回合不分勝敗,直到王倫和杜遷、宋萬趕到,將兩人拆解開來。

如果林沖和楊志一直打下去,最後一定是林沖取勝,這一點毫不疑問。林沖倒黴之前,在朝廷乾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楊志做的是殿司制使官,官分大小,但是論武功,能夠做到禁軍教頭的林沖一定更勝一籌。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林沖的本事比楊志大。這一點宋江很清楚,晁蓋也很清楚,但是王倫這麼一個浪得虛名的人,並不清楚。如何看待一個人,決定了對待一個人的方式。在王倫眼裡,林沖本事再大,出身低微,而且對他梁山之主的地位構成了威脅;而楊志卻是三代將門之後,武藝了得,正好可以用來牽制林沖。

這就是王倫心裡打的如意算盤,既然趕不走林沖,那麼不如留下楊志和他做對手,兩虎相爭,他坐收其利。可惜,這個算盤因為楊志不願入夥梁山坐草寇而落空了。

王倫為什麼願意接納楊志,卻百般不情願地收留林沖?

最主要的原因是林沖對王倫的老大地位構成了威脅。林沖火燒草料場,殺了陸虞侯等人之後被柴進救了,走投無路才在柴進的舉薦之下投奔梁山。王倫驀然尋思:我只是個不第秀才,沒什麼本事,杜遷、宋萬武藝平常,這林沖是禁軍教頭,本事了得,如果被他窺破手段,動起手來如何對付?不如發付下山,免生後患。

王倫料想得不錯,留下林沖就是留下了一個禍患。後來事情的發展的確如此,晁蓋等人上山,林沖一怒之下就殺了王倫。所以說王倫不留林沖,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畢竟自己本事不如人,隨時都有可能被林沖幹掉。

那麼王倫又為什麼願意接納本事同樣比自己和手下的兩個小弟高強的楊志呢?還是因為林沖對王倫的老大地位構成了威脅。楊志失了花石綱逃難遇赦,路過樑山被林沖劫道,王倫先見了楊志和林沖鬥了五十回合不分勝敗之後,才臨時決定要說服楊志留下來入夥的。如果楊志輸給了林沖,那麼王倫一定不會說讓他留下來的話。

王倫心裡如意算盤打得很好:如果留下了林沖,實在顯得我們本事不濟,不如做個人情一併留下楊志,與他做敵。王倫留下楊志並非出於什麼好心,而是想要利用楊志,制衡林沖。必要的時候,甚至會聯合楊志幹掉林沖,消除一個威脅。只是楊志並非走投無路,而是還對官場抱有很大的期望,一個人如果能做官幹嘛要做賊,楊志不留在梁山,也很好理解。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不那麼關鍵的原因,楊志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就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楊家將後代,出身很硬,根正苗紅。王倫當年進京城趕考,就聽過青面獸楊志的大名,作為一個儒生,王倫對楊志這樣正統出身的人本身就存有好感。林沖雖然是禁軍教頭,可是並沒有什麼名氣,沒有祖宗光環作為加持,王倫一開始就不喜歡林沖。

所以楊志和林沖罷鬥之後,王倫請二人進入梁山大寨,大擺筵席,左邊坐的是王倫、杜遷、宋萬和朱貴四個,右邊坐的,是楊志和林沖。有一個細節,楊志坐上首,林沖坐下首。

王倫是個落地秀才,沒什麼本事的人,從他骨子裡傳統文人對封建權威一位討好的角度出發,也不難理解他對作為將門之後的楊志的逢迎。

當然,作為第一代梁山頭領的王倫先不接納林沖,後不接納晁蓋等人的行為,並沒有做錯什麼,反而做得很對。畢竟像林沖、晁蓋等人,怎麼可能會甘心屈居在他一個落第秀才的手下!?這不,林沖後來殺了王倫,奉晁蓋做了梁山第二代頭領。

END.

溫酒讀三國,煮茶看水滸。我是博書君,歡迎關注!


博書


首先,一個人做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王倫之所以願意留下楊志,是為了制衡林沖,從而保住自己老大的位子。

如果只有林沖在梁山,作為梁山老大,王倫武藝遠遠不如林沖。隨著打家劫舍的過程中林沖不斷立功,顯示高超武藝,那麼林沖的威望會逐漸提高,王倫的威望會逐漸降低。這樣一來,他的老大的位子就坐不穩了。

而且林沖剛上梁山的時候,朱貴,杜遷,宋萬,這幾個人對林沖的名頭早已經如雷貫耳。王倫要趕走林沖時,他們幾個都在勸。林沖還沒鎖定梁山上的座椅,幾個頭領就已經心裡向著林沖,給王倫的位子造成威脅了。

一旦楊志上了梁山,那麼林沖有了一個對手,王倫可以從中製造矛盾,讓林沖和楊志不斷摩擦。他們二人武藝差不多,王倫親眼所見,一旦二虎相鬥,王倫這隻猴子可以在中間調節,增強他自己在下面小嘍囉中的威信。

平衡術,是他這種沒有高強武藝之人最好的選擇。

其次,王倫早在東京時就聽說過名門之後楊志,這種人,家教好,面子薄,品德不錯,如果能拉攏到楊志,充分利用,就不怕林沖了。

楊志這種人,最大的特點是面子薄,又懂得知遇之恩,王倫力邀他上梁山,又對他一陣吹捧,假如他上了梁山,一定會感激王倫,維護王倫。這時候林沖就算有威脅,王倫也可以狐假虎威仗著楊志在背後撐腰硬懟林沖,他的老大位子就可以保證無憂了。

而且楊志做事有點呆板,比較守規矩,王倫好控制。到時候一挑撥,肯定也很容易跟林沖起摩擦。

此外,王倫擔心林沖搶位子,但是他並不擔心楊志搶位子。

因為他拉攏楊志的時候,已經在眾人面前說楊志是名門之後之類的。給楊志設了個套。大家都知道了楊志是名門之後,楊志也不好意思再爭權奪勢了。要不面子下不來啊。

林沖就不一樣了,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在官場上像老油條一樣,肚子裡有主意,手上有手段,更會察言觀色。面對王倫這種手段低劣,嫉妒心又強,還沒什麼能力的人,早晚心裡不服,使點手段就可以把老大的位子奪過來。只是他不想而已。王倫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反觀楊志,除了好武藝,只剩下好名聲了。什麼將門之後,他最在乎了,王倫一吹捧他,他就飄飄然了,王倫就這麼架著他,他也不好意思奪位的。

但是,我覺得王倫的制衡之術未必會奏效,因為林沖目的不是奪位,只是有個棲身之處,王倫如果懂得收斂他對林沖的猜忌,大家會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快快樂樂做強盜。如果王倫仍然這麼小肚雞腸,林沖忍不下去了,就算有楊志擋著,也能一刀剁了他。林沖自從甘心落草以後,就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隱忍了。後來晁蓋等七星上梁山以後,他毫不猶豫剁了王倫就是證明。


西堤君


從結果來看,王倫不留林沖絕對是正確的

王倫是個什麼出身,是個讀書人,古代讀書人,四書五經,真正學習的精髓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處理自己和家人的關係,和國家的關係和天下的關係,因此,看人是很準的,王倫第一眼看到林沖就知道林沖是個什麼貨色,所以就想要趕走林沖,最後失敗!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林沖在梁山王倫任期內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最出彩的一次行動就是火拼王倫。

梁山再怎麼說也是人家王倫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你們幾個人劫了生辰綱犯事了就要上山,正常人都會拒絕,我現在好吃好喝的,幹嘛要你們入夥,你們入夥之後是排老幾,所以說,晁蓋和吳用典型的就是來搶梁山的,根本不是來投奔。

所以,林沖火拼了王倫,也就是自己的上任領導之後雖然被晁蓋吳用等人器重,實際上已經破壞了江湖的規矩,沒人願意跟他玩了。

江湖就該有江湖該有的規矩

包括後來的魯智深,原來是結拜兄弟,魯智深三番五次救他的性命,為了朋友是兩肋插刀,結果,後來魯智深上梁山之後,只以教頭相稱,不以兄弟自居,這又是為何,在魯智深看來,林沖的上位之路來的很不光彩,是為江湖人所不齒的。

問題就出現在這裡了,林沖始終沒有流入江湖,而魯智深始終沒有出過江湖,江湖有江湖人的規矩。

林沖一直都是以官場身份自居,其實就是忘不了自己在體制內的背景,讓他納投名狀的時候,這個不能殺,那個不能殺,火拼其王倫的時候,反而下得了手,這就不是江湖人辦事的規矩。魯智深雖然以前在體制內待過,但是行為準則一直都是江湖的規矩辦,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是人家打山寨,那是實打實的,靠自己的本領。

所以,魯智深、武松、楊志都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楊志不留梁山,可能不是因為看不上王倫,而是看不上林沖

楊志當時雖然發配充軍,但是還沒到落草為寇的地步,不像林沖混的那些慘,當時王倫邀請楊志上梁山,楊志不可能不猶豫,包括後來走投無路的時候,楊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投奔梁山,但是楊志遇到魯智深後,二人一拍即合,乾脆上二龍山落草罷了。

說明,楊志和魯智深只要有別的去處,就不會去找林沖,主要原因,還是林沖當初和楊志比武的時候,那是下死手了。

這種人,說到底就是內心自私,卻又表現出一臉的無辜,苦大仇深,跟這樣一個掃把星應該是沒有好事,同樣是在體制內混過的人,其實都明白,在體制內被人排擠的人,說到底都是不會做人。

王倫作為梁山第一任首領,將梁山打理的井井有條,屬於那種公司創始人,結果被晁蓋聯合內部的高官給惡意收購了,論其眼光是絕對到位的,當然,並非王倫心胸狹隘,而是林沖和晁蓋他們本來就圖謀不軌。


史論縱橫


別說是林沖了,就算楊志,王倫也是不願意收留的。

王倫那點心思,不足道也!

要弄明白王倫在林沖、楊志去留問題上的表現,得先看看王倫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一,王倫自身是個落弟秀才,胸中無甚大志,嫉賢忌能。就看他那倆手下的本事就知道了。


王倫能夠成為梁山第一代主人,能夠佔著梁山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4A級風景區當山寨,靠的不是自己的本事,而是柴進的扶持與幫助。沒有柴進在後面撐腰,憑王倫能把山寨撐起來?


第二,王倫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武不能打、文亦無所長,手下也沒能什麼能人異士,無非也是和他一樣胸無大志、走投無路的流氓而已。當時大宋沒有派人剿滅梁山,主要還是因為梁山的旗號太小,為害不烈,疥癬之疾而已。


如果當時朝廷能夠派出個把兩個能打的,哪怕是象攻打後期梁山的那樣的將領,梁山早已經被蕩平了。


那麼,王倫為什麼還要佔山為王呢?

一方面,王倫自己確實也是個失敗者,混不下去了,只能當個賊。二是王倫根本沒有想著要長期當賊,他還是想能夠有一些資本,最終能夠招安。


明白了王倫的心思,就明白了王倫的表現了。


第一,林沖風雪山神廟爆發之後,下手之狠辣、絕決,令王倫心驚膽戰。此時的林沖,脫去心中的枷鎖之後,已經再無顧忌。


第二,林沖是禁軍教頭,屬於軍中的一流高手,當時梁山所有的將領,估計還不夠他一個人殺的。王倫能不害怕嗎?再者,時間長了,有林沖這樣一個出色的人在,誰能擔保柴進不會扶林沖上位?


第三,王倫能夠感覺出林沖對梁山自己這些土匪的不屑。這種不屑,是深藏在骨子裡的。即便林沖上了梁山。


第四,林沖是朝廷要犯,得罪了高太尉,萬一將來消息走漏,高太尉派精兵強將剿滅梁山,他王倫還有活路嗎?


象林沖這樣武功超絕的出色人才,哪怕沒有火併王倫的意思,只要他在那,就會對王倫造成巨大的威脅。這不是選擇,這是人心。


所以,無論如何,王倫都不會想留下林沖,也不會留下楊志。

之所以挽楊志,出於兩個目的:


第一,楊志的心不在梁山,而在廟堂。楊志自恃出身高貴、家源長久,還是想在體制內幹一番事業的,楊志根本看不上梁山之主這個有名無惠的位子。


第二,楊志武功高強,對林沖是個有效的制衡。


第三,楊志和王倫有共同的理想,都想時體制內。


兩相比較之下,所以王倫才會挽留楊志。但是,如果楊志真要是留下了,王倫估計也會頭疼的。


對於比自己牛逼太多太多的人,還是放下身段讓他當大哥吧!保全身家性命。運氣好的說不定還能跟著混得風生水起呢!


脂肪故事


這恐怕是林沖上梁山之後,第一次被激怒,畢竟林沖和楊志幾乎在同一時間上梁山,林沖飽受冷遇,楊志反而受到了熱情的招待,可以說後來的火併王倫,林沖與王倫的矛盾在這一刻就開始積壓了一步。

但為什麼兩個人的待遇天差地別?因為兩個人的身份在當時實際上就已經陷入到了不對等的狀態。



林沖雖然掛著林家槍法傳人和禁軍教頭的稱號,但早已成為了過眼雲煙,此時的他早已成為通緝犯,得罪的還是太尉高俅,還粘上了火燒草料場的罪名,從官場到軍法都觸犯了禁忌,誰能保證官府的軍隊不會藉此圍剿梁山?而且林沖是受柴進的推薦而上梁山,誰又能曉得柴進的目的又是什麼?是否想以此為契機,在梁山插上一顆釘子?有的柴進推薦的背景,梁山的權力平衡是否會發生偏移?這些王倫都會進行考慮,畢竟以他的能力和威望,梁山不好容下能力強、聲望高的人,從能力上林沖對王倫形成威脅,從環境上林沖又是災星,至少從王倫的層面來說,林沖留下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而楊志則不同,此時的他雖然有丟失花石綱的罪責,可身份畢竟是提轄,仍然是官方人士又有楊家將傳人的背景,作為土匪窩的梁山結交這樣的人也算是開通了外交層面,至少可以跟官方人士建立一定的聯繫,雖然王倫在口頭上也邀請楊志留下來,但實際上王倫內心很清楚,楊志留下的可能性基本沒有,畢竟楊志還是正式的官人,雖然有罪但仍處於可以疏通的狀態,又是名將之後豈能留在梁山當賊王?就算退一步講楊志願意留下來,梁山很快又會陷入到楊志與林沖兩虎對立的局面,畢竟誰也不甘心落於人後,王倫的梁山首領反而可以坐的更穩,後來晁蓋上山,王倫又開始對一直被其冷遇的林沖熱情起來,也是為了聯合林沖去對抗晁蓋這股勢力。



所以王倫對楊誌異乎尋常的熱情,楊志若不願意留下,日後如果繼續在官場上游走,梁山跟其還能有一定的外交關係,如果願意留下還能與林沖互相牽制來保護自己的地位,總之,林沖第一個上梁山,既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也打破了梁山的權力平衡,王倫需要另一股力量來牽制林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