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與楊志一同上的二龍山,為何關係逐漸疏遠?你怎麼看?

justtheone


簡單的來說,二龍山三巨頭魯智深、楊志、武松上梁山後由於兵種不同,所以導致楊志和那二人的交集越來越少,所以但從這個方面覺得他們的關係有所疏遠其實不太妥當。但若結合原著來分析,楊志還真有點和魯智深、武松“絕交”的意味,綜合來講大致有這麼兩個層面,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從人物立場著手,魯智深和武松的堅決的反對招安派,楊志是絕對的支持招安派,或許由於理念不同,楊志多少會為此對他倆產生“敵意”吧。縱觀梁山上反對招安的人,無非就是晁蓋嫡系未叛變的部隊以及二龍山團隊了,二龍山中的曹正估計會和師傅林沖站在一條戰線,而楊志本就是官迷,又是將門之後,沒有任何不洗白自己的理由。

從人物性格入手,楊志在得知招安後難免會“起範”,貴為名門後人的他骨子裡就有一股傲氣,自然也不屑和強盜為伍,也看不起別人,所以鑑於這一層面,就算他功夫再高,由於情商低的可憐他也很難和身邊的人處成真正的朋友。咱們就翻舊賬拿生辰綱說事,為什麼晁蓋等人能得手,一方面是因為白勝的演技過於出色,更重要的方面是楊志和同事們的關係處得太差,我們發現楊志一路上對同事是非打既罵,就算是資歷很高的老都管楊志對其也沒好臉色,再加上天氣炎熱,眾人見酒業眼饞,所以被麻翻。試想,如果押送生辰綱是一支其樂融融的隊伍,在深山野裡中遇見詭異的酒販子,同事們想喝酒楊志可以以理服人說服他們,那這生辰綱也不會丟了。

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推一點,楊志等人去押送花石綱,同樣是遭遇風浪為什麼就他點背丟失了財務,怕不是因為刻薄所以遭人陷害了吧。所以說楊志的性格和傲氣註定了其在哪都不會討好,而楊志在丟失生辰綱後準備尋短見,後來覺得不值得才選擇去流浪,那麼當宋江帶頭說要招安時,我想楊志肯定高興的不得了,畢竟這對於他來講是個難得的翻身機會,當然對於阻礙自己光宗耀祖的人,楊志沒殺了他們就算不錯了。

所以說楊志在上山後也變成了宋江的迷弟,和情義無關,和前途有關。


楊志有辱楊門忠烈之名…


邏輯文史游




再者,《水滸》是一部雄性激素爆棚的小說,很爺們很乾脆,從不拖泥帶水,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 畢竟《水滸》是108條好漢的故事,作者已經在魯智深和楊志身上傾注了太多的筆墨,後面還有很多人和事需要安置。

梁山二敗童貫,三敗高俅,以及拉鋸招安和徵四寇都等著作者落筆呢,哪還有過多的筆墨刻畫魯楊二人的兄弟之情。況且寫了也沒什麼卵用啊,一味的描寫魯楊二人上山後如何交情深厚,如何意氣相投,有什麼意思啊?



那梁山上到處都是兄弟之情,如果一一寫他們的交集,不得寫到猴年馬月了。即使魯智深和武松這對好基友,作者也沒有刻意渲染,只是安排二人一起公幹一起打仗就行了,剩下的讀者自然知道。水滸好漢齊聚梁山是要替天行道的,是要轟轟烈烈幹一番大事業的,不是來搞基的。所以說這些旁枝末節阻礙了總體行文的佈局,不如直接砍掉不提,這樣一來,也間接給讀者造成了二人關係疏遠的錯覺。



其實,《水滸》前71回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108將上梁山的總過程。在這個總過程當中,施耐庵又分出了若干個小節,寫了一個又一個的個人傳記。在這些個人傳記當中,他把該交代的該伏筆的全都做好了,所以到71回之後已經無需熬述了。

要知道,施耐庵寫的是《水滸傳》,不是《魯智深傳》,更不是《楊志傳》,梁山好漢座次排定之後,他們的個人傳記也隨之結束了。也許魯智深武松和楊志整天報團取暖呢,只是施公已經沒有必要把這些情節寫出來了。

我是西嶽頑石,一個放浪形骸的歷史神侃手,一個狡猾多變的腹黑腫裁,一個半打節操的現實教主~~~


西嶽頑石


漸行漸遠的兄弟――也說關西二提轄

魯智深與楊志在梁山道上漸行漸遠,在招安問題上志不同道難合,實則是性格不同啊。

話說關西出了兩個提搳,一個魯達一個楊志,二人都點像,一則同是關西之人、同領提轄之職;二則同殺一無賴,一個鄭屠一個牛二;三則同愛說個人來頭,一個老經略相公門下一個楊門之後;四則同是天涯淪落人,二龍山下苦相逢。細想也不盡然,魯以軍功領提轄職,楊以梁中書賞識領提轄職;魯殺人為救弱者,楊殺人出於憤怒;魯表軍功楊表先祖;魯為救弟兄而淪落,楊為失髒銀而無奈;噫,也有差距啊!

這個楊志是個內心複雜的人,船沉花石崗落荒逃到西安,手下兵士去向不詳,真不仗義;窮途末路,手刃牛二,官府自首,實在“仗義”;黃泥崗失去生辰綱,撒手而去,全然不顧眾人,眾人也用“不仗義”的汙告對之。 看似矛盾,實則不然,在楊志內心始終未忘自己是將門之後,沙場上一刀一槍搏得個封官蔭子,在被動的失誤之後選擇了逃避,在主動的過犯之後選擇了自首,是英雄複雜的無奈的真實寫照。

這個楊志的一生夢想是當官,一生的命運是背運,每每不忘自己是令公之後,應過武舉(不知中否),年輕時當了制使,卻因沉了一塊石頭獲罪潛逃,幾年後弄了點錢又去京城活動,錢花光了事沒辦成,就這事高太尉真是堅持了原則,老楊鬱悶貧困憤怒中手刃了牛二獲罪,遇梁中書恩賜,比武破格升任提轄,卻失了生辰綱,窮途只得吃霸王餐,官夢也只好跟著老宋招安來做了,可又偏病死軍中,真是倒黴蛋一枚!

而魯智深則任性得多,在拳打老鄭的問題上可見一斑,雖說鎮關西老鄭來歷不詳,老魯說他是投靠小種經略相公(渭州軍分區司令)的,定然非親即故,殺豬賣肉很快成為集團公司壟斷市場,封有副總(手),錢不在話下,三千貫賣個二奶,一怒敢單挑魯中隊長,關係可見一斑,老魯後臺是小種他爹(史實為兄)延安前敵總指揮、大軍區一把手,來幫小種的,連小種都說逮住老魯咋辦自已也做不了主,就這樣兩個主,為了一個虛無的名號黑吃了黑。

魯智深更兼真性情,被逼剃度,三月雖不淨心誦經,倒也收斂了些,然日久舊性情發作,醉打山門,嗜酒成癮是真。再說老魯甚是可愛,李忠周通要送老魯些盤纏,傾巢出動下山行劫,老魯卻捲了二人的金盞銀碗滾下山不辭而別,這和尚可愛,一是嫌棄人家吝嗇,走就是了;二是嫌人家去路上劫的不地道,桃花山上恐怕連石頭也不是乾淨的;三是金銀酒器踏匾了,有點盜三噸礦泉水連夜倒水天明賣瓶之嫌;四是後山滾下揚長而去,全無一點江湖義氣。義薄雲天、醉打金剛、赤身婚床、賊窩行竊、廝養潑皮,可愛的和尚只為那人出場。

這二人組建二龍山“搶劫公司”時,二人合力殺了鄧龍,收擾人員、盤活資產重組了新公司,好處一是戰鬥力明顯提升,二是靠孫二孃夫婦、曹正等好部信息暢通,三是改變“董事長”社會形象。但在發展上地盤易守難擴,兵馬難以擴招,二人形象力倍增,戰鬥力增強,但領導力、親和力、管理能力嚴重不足,智囊集團缺失,無明確的發展方向,一二把手出身、能力並行,缺乏核心,其最終必被聯合、兼併。

噢,二人不同啊,其實連同武二三人是個合夥公司罷了,三人誰也不會“尿”誰啊,漸行漸遠也屬必然。





一哥於一


其實並不存在疏遠,有疏遠那就代表之前好過。可縱觀《水滸傳》全文,魯智深與楊志的關係從相見到最後都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應該是和魯智深與後來相見的武松關係變得非常鐵有關吧。朋友交的深不深與雙方的性格修養是有關的,可以看看他們三人是如何上山落草為寇的經過來揣摩一下。

魯智深原名魯達,號稱花和尚。起初是渭州經略府的一個地方提轄,因看不慣欺男霸女的鄭屠夫,為伸張正義出手打死了他。為此魯智深也就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涯,為躲避官府捉拿,決定上二龍山當匪。出乎意料的是,當魯智深趕到二龍山的時候,二龍山的首領鄧龍卻拒絕收留他,將他攆下了山。而以此同時,楊志因為丟失了生辰綱也成了朝廷緝拿的要犯。原本楊志也想上二龍山當土匪,結果和魯智深一樣被拒絕攆下了山。兩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相遇了,可謂難兄難弟,同為亡命人。

魯智深與楊志同為要犯,必須要找個容身之所才行。兩人思來想去決定幹掉二龍山的首領鄧龍,自己佔山為王。碰巧,這時楊志的昔日好友曹正領了一對人馬路過二龍山。楊志便向其借了一些人和魯智深一起攻入二龍山,二龍山攻克後便殺了鄧龍。從此魯智深與楊志就算正式開始了土匪生涯了。兩人這時的關係也僅僅只是相互協作,同為亡命人湊在一起罷了。

之後,武松由於殺了西門慶,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也加入了逃亡生涯。而武松最先去的就是二龍山。魯智深與楊志又都喜歡俠義之士,早先就聽聞過武松名號,為此甚是高興大擺宴席接待他。至此,這三人才算都碰面了。

由上,我們可以知道他們上山當土匪的原因是不同的。魯智深與武松都是由於自己殺了人背了命案才選擇上山落草為寇,而楊志是因為丟了生辰綱被迫上山為匪。而且楊志與他們的價值觀也是不同的。楊志是官宦出身比較正氣清高,本就不屑與土匪為伍。再加上他一向沉默寡言不喜歡聲張。他與魯智深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只是朋友,沒好過也沒不好過。他被迫上山主要還是保全自己,對他來說有口飯吃就行。至於魯智深與武松兩人有很多相似,都是主動殺人背了命案,都喜歡張揚,到處伸張正義打抱不平,又都是嫉惡如仇的。因此魯智深與武松關係越來越好也情理之中,他們本身也是相見恨晚。


眾享影視


魯智深與楊志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二人聚二龍山的起因就不一樣,魯智深為受屈的女子而抱打不平而打死鎮關西。揚志卻是被地否牛二逼的沒辦法了才殺牛二,雖然都作過宋朝的軍官,但二人的性格卻皆然不同,到了梁山之後,由於梁山陣營的分化,二人各自站在自已的陣營裡,所以關係越來越疏遠也就很正常了。



放鬆36628763


雖說魯智深和楊志一同上的二龍山,但是二人的經歷和背景就註定了不是一路人。

首先就是魯智深嫉惡如仇,因為保護弱者而吃官司,他希望路不拾遺的大同社會,百姓安居樂業,只是朝廷昏庸,他恨朝廷。但是楊志不同,他是將門之後,從小受到的教育肯定是魯智深沒法比的,報效朝廷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吃了官司,也一門心思想要回歸朝廷。可以說,一個是主戰派,一個是主和派,從這點上,他們就不是一路人了。

上了梁山以後,楊志屬馬軍,魯智深屬步軍,天罡正將都有獨自帶兵的權力,因此二人也很少有交集,沒多少交集就沒話聊,慢慢漸行漸遠。


門三奇聞趣事



Wade22209521180


揚志和魯智深雖共處二龍山,揚志時乖命蹇,魯智深犯了殺人案,兩人只好以二龍山為落腳點,但兩個人性性大大不同,揚志是將門之後,比較有修養,沉默寡言,魯智深不修邊幅,性格豁達,也許是因性格上的反差,兩人沒共同的語言,也就慢慢地拉開了距離,變得不親近了。謝謝!


泥人161


我的感覺是魯智深和楊志根本上來講不是一路人。魯智深屬於典型的愛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江湖好漢,而楊志不一樣:祖上是楊家將,名將之後,對家族尊嚴看得很重,雖說到他這一代已經沒落了,但抓住機會為朝廷立功進而升官加爵以恢復老楊家臉面的理想一直沒變過。從這一點來說,他倒是跟宋江一樣,都想入朝做官以光宗耀祖。

原著沒怎麼看過,不過98版電視劇上倒是有個鏡頭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當招安成功以後,楊志穿上了朝廷(正規軍的衣服),笑的可開心了,當然比他更開心的是宋江,而魯智深則是一個人喝悶酒。總之二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本質不同,自然也就慢慢的疏遠起來。


區塊鏈接未來


主要是二人的三觀不一至,在二龍山楊志在環境的影響下還藏著掖著投奔了宋江找到知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