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縣南旺鎮柳林三村支部書記呂修洞:18年贏得全村1720顆民心

2018-11-21 17:08 來源:魯網

魯網濟寧11月21日訊 “村子漂亮,村民幸福。”在汶上縣南旺鎮,提起柳林三村,當地人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八個字。然而這個村子在十幾年前可是當地有名的落後村。“當時村‘兩委’班子不團結,幹群關係緊張,各項工作難以開展,村莊發展止步不前,群眾三天兩頭成群結隊地去上訪。”回想當年村子的亂勁,現年65歲的老黨員呂修學至今仍然心有餘悸!據呂修學回憶,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從現任支部書記呂修洞2000年主持村裡工作開始。在呂修洞的帶領下,經過18年的治理,村莊變得日趨靚麗多彩,和諧幸福,原本派系紛爭不斷的全村1720顆民心也緊緊地攏在了一起。

放棄紅火生意,回鄉帶領村民致富

現年49歲的呂修洞18年前可是村裡有名的能人,在外經商十多年,頗有家資。2000年的一天,身在外地的他接到了家裡老父親的電話,才得知自己在當年的村委會選舉中高票當選了村主任。電話裡父親讓他趕緊回家任職,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多做貢獻。可是自己這麼多年在外面摸爬滾打好不容易生意做得這麼紅火,不能就這麼斷送了呀!第二天,匆匆趕來的呂修洞跟村裡的幾個長輩當面表示自己不能當這村主任,希望得到長輩們的諒解。眾人默然不語,最後父親呂樹珍站起來無比痛心地告訴他:“孩子,賺再多的錢也買不來人心,眼下村裡人心都散了,再沒個帶頭的,咱這整個村子可就全完了。”望著老父親噙滿淚水的雙眼,呂修洞咬著牙點點頭答應了。後來,他又在2003年村“兩委”選舉中高票當選了村支部書記。

遇難事黨員幹部帶頭,有好事困難群眾優先

上任伊始,呂修洞在工作上就遇到了重重困難,鎮裡安排的工作,幾乎沒有一件能順利開展的,村子儼然就是一個亂子窩,幾十個上訪戶天天去鎮上鬧不說,村裡時不時還有打架鬥毆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呂修洞毫不氣餒,耐著性子一個矛盾接著一個矛盾的化解,一個疙瘩接著一個疙瘩的解開。那個時候每年收繳農業稅是村裡最難的一項大活,往年柳林三村都是鎮裡的落後村,很多村民硬頂著不交。呂修洞就先收繳自己族人的。堂哥呂修合,因為跟村裡有賬目糾葛,硬頂著不交,呂修洞就一趟趟地去做工作,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天,人心都是肉長的,最後堂哥如數把農業稅交上了。那一年,柳林三村農業稅收繳工作取得了鎮裡第一名的好成績。2001年村裡組織重新分地,當著所有黨員和群眾代表的面,呂修洞表示上等良田首先分給普通群眾,剩下的分給黨員幹部和自己的族人,最差的留給自己家。此言一出,全村人沒有一個不服氣的,整個分地過程順順利利,沒發生一起鬥氣的事。“他當這個支部書記,我們跟著一點光也沒沾上,這些年淨跟著吃虧了。”說起弟弟呂修洞,大哥呂修橋表示自己真的很無奈。

18年慈心善舉從未間斷,每年捐款1萬餘元

“那是自己過的最難忘的一個教師節,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教書育人的決心和志向。”現年57歲的吳兆建是柳林小學校長,18年前他在柳林小學教書,回憶當年呂修洞第一次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給柳林小學全體教師過節的場景,吳兆建依然熱淚盈眶。從那時起,每年教師節,呂修洞都早早做好安排,給老師們熱熱鬧鬧地過節。“學校就在本村,每天看著老師們那麼辛苦地教咱們的孩子,咱給老師們過個節沒啥。”談起當年給老師們過節的初衷,呂修洞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老師們能得到一份付出後的收穫。除了每年自掏腰包給老師們過節,2003年至今,呂修洞還年年拿出幾千元錢給鎮敬老院老人們辦年貨,買被子、棉襖等生活用品。“那時候本村的徐相柱老人搬到了敬老院,我過年的時候去看他,當時提的東西不多,看到裡面還有那麼多的老人需要關愛,我當即又買了些東西送了過去,以後每年過年過節都會去看一下。”呂修洞告訴筆者:“現在村裡還有幾位老人住在鎮敬老院,平常的時候總感覺那裡有自己的親人,所以時不時地就會過去看一下。”當問起每年做慈善用的費用時,呂修洞笑著說沒詳細算過,大概有1萬餘元吧!

最揪心村裡的貧困戶,自己當幹部小康路上就決不讓一戶人家掉隊

“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78人,因殘致貧5戶14人,因病致貧5戶18人,缺技術8戶25人,缺勞力11戶21人。前期通過土地流轉、項目分紅、企業務工、政策兜底,已於2017年底全部脫貧。”談起村裡的貧困戶情況,呂修洞如數家珍。呂修洞告訴筆者:“自己平時最揪心的就是村裡的貧困群眾,自己小時候家裡生活困難,深知過苦日子的艱難,看到別人有困難,總會想著要幫一把。”

孩子年幼,妻子智障,動過大手術不能幹重活的時延安家是呂修洞上任以來第一個接觸的貧困家庭。十多年過去了,每年過年過節、孩子升學的時候,呂修洞都會額外拿錢貼補一下這個家庭。見到筆者的來到,這個43歲黝黑的漢子禁不住淚灑衣襟,指著一處處告訴我們:“房頂是呂書記修的,地面是呂書記鋪的,孩子的學習用品平時也都是呂書記買點……”。走遍了全村29戶貧困戶家,每到一家,呂修洞都像是回到了自己家,各家情況瞭如指掌,互相攀談勝似親人。呂修洞告訴筆者:“只要是自己還幹著村幹部,就絕不允許村裡一戶人家在小康路上掉隊,這是自己當村幹部的底線。”

大公無私美名遠揚,本村在外名人紛紛捐款捐物回報家鄉

劉霽,南旺鎮柳林三村人,中國民主同盟會成員,2009年回鄉探親時,通過家人瞭解到家鄉的變化和支部書記呂修洞的典型事蹟後,當即捐款5萬餘元給村裡修建了文化廣場,又主動聯繫中國民主同盟會,爭取到幫扶項目,每年為村裡65歲以上老人發放新春福利。現年45歲的徐佔啟,常年在外做生意,2013年,聽說村裡新建辦公場所,正在尋找地方,立刻主動聯繫支部書記呂修洞,無償捐出了自己老家中面積達350平方的宅基地。電話採訪中,徐佔啟動情地說:“自己常年不在家,偶爾回來一趟,眼中看到的,耳中聽到的,都是家鄉的變化和村幹部幹事創業的感人事蹟,自己深受感動,這次能有機會為家鄉做點貢獻,倍感榮幸。”在柳林三村在外創業的人員中,像劉霽、徐佔啟這樣的還有很多,村裡的變化和村幹部的作風變化讓他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更甚,回報家鄉之情更切!

如今的柳林三村,村內道路全部硬化,村莊牆面全部粉刷,每家每戶房前屋後衛生整潔,道路兩旁有序地進行了綠化,安裝了路燈,整個村莊顯得那麼的恬靜優美,讓人陶醉其中。呂修洞本人也高票當選為縣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人大代表。

通訊員 張肇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