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內行人直指:這一類人想在明年置業,小心賠了房子又沒錢

不管是商品房時代開啟之後,還是商品房時代開始之前,買房都不是一件小事。古人把成家立業當作個人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而在現代人世俗觀點裡,大家也是把買房當成普通人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如果一個年輕人在北京,30歲時候就憑自己在北京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那麼他很容易得到周圍人這樣的評價:有本事。沒辦法,房子這個東西,體量大,成本高,材料人力都頗費時效。尤其是商品房時代開啟後,房子不僅是遮風擋雨的地方,還是“升值賺錢”的法寶。

樓市內行人直指:這一類人想在明年置業,小心賠了房子又沒錢

商品房時代飛速運轉了幾十年後,樓市和樓市中的參與者都得到了一個飛速成長的成果。但是時代總是處於變化之中,以前買房的人能賺錢,如果現在買房的人也能賺錢,以後買房的人還是能賺錢,那他們都是賺的誰的錢?誰來為這些增加的收益買單?起碼在如今,我們就可以看到,樓市不再是以往飛速向上發展的時候了。從開發商的困局開始,到意願購房者的購房門檻增加,到揹負房貸者負重的生活,再到二手房業主賣房時候的周折與困難,買房終於成了一件風險增大,成本增加,收益也減少的事情。

人們的行動總是更願意相信過去的規律,而不願意對未來有一個理性的判斷。三四線城市熱門之前,多少人分析過,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推高原因裡,自然經濟市場並不是第一動力,但是這依然阻擋不了許多人紛紛去三四線城市置業的熱情。比起房價可能下跌來,大家更願意相信房價會一直往上漲。這是種可怕的思想,對風險的盲目樂觀和對收益的盲目自信,都可能讓大家在一場“蓄意”投資中,慘敗而歸。明年的購房市場裡,起碼這一類人就要多加小心了。那就是資金流很緊張的人。

樓市內行人直指:這一類人想在明年置業,小心賠了房子又沒錢

資金流很緊張的人,更應該注意資產分配的合理性。雞蛋要放在最保險的地方,但是未來,甚至就是在明年,房地產從各種意義上,都很難說是放雞蛋最保險的地方。也有可能,雞蛋不會碎,卻難以被取出來。購房者就算是“餓死了”,也只能守著一個只能看,不能吃的雞蛋。

現在很多人都在關注的一件事,那就是各行各業都面臨著重大的洗牌考驗。當夕陽落下去後,我們會等到嶄新的朝陽。同樣,舊行業衰落後,我們總會等到新行業的興起。然而在這新舊交替之間,那些為謀生活在各行各業打拼的人們,是否能萬分幸運的擁有著精英們的敏銳和能力,及時將自己從舊的行業跳轉到新的行業並且吃到新行業的早期紅利呢?這樣的人絕對有,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但是這樣的人真的多麼?地產李奇講這麼多,就只是想說明一個事:如今沒有絕對保險的工作。現在的高薪工作可能會給購房者帶來不菲的收入,但是對於資金流十分緊張沒有多少儲蓄的家庭,承受高額的房貸,就意味著一直保持這樣高薪穩定的工作。對於個別能力突出的人來說,也不是不能實現,但是購房者是這麼龐大的一個人群,這個人群裡,能實現這一件事,就有多難呢?

樓市內行人直指:這一類人想在明年置業,小心賠了房子又沒錢

買房很重要,以前大家借光所有能借的錢也要買房,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那時候房地產處於一個上升的階段。而如今,房地產並不像以前那樣,有著風光無二的前景,購房者們就應該,也必須認識到一個事情:在能力不夠的時候,強行買房就等同於一個風險頗大的投資決定。上了這趟終點未知的車,再想下車,可能要付出的代價就很慘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