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当时已经全部撤军,吴三桂为何还要对明室赶尽杀绝?


吴三桂对明朝皇室赶尽杀绝,不过是向清王朝表忠心而已。

明朝覆亡以后的历史上,像吴三桂这样的前朝重臣,虽然降清,但是对于清朝到底会怎样对他们,他们心里是没有底的。于是,这些降官拼命地巴结清朝,在对待前朝的问题上,甚至比清朝皇室更狠,更绝。

看一看当时其他的由明朝投降清朝的降官,就知道吴三桂的做法绝非个例了。

比如使后人深恶痛绝的孙之獬,这个人投降清朝以后,为了在新主子那里表忠心博好感,这厮给清朝提出了一个非常歹毒的计策,就是要求汉人像狄清那样,实行剃发易服,这个策略与清王朝不谋而合,汉人亡天下的悲剧就开始了。千年华夏衣冠自此毁于一旦,后人无不痛心疾首。

还有清初的猛将李成栋,这厮先后在李自成、南明、清朝三方做过大将,在李自成与明朝那里无甚建树,投降清朝以后反而成为一方猛将,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嘉定3屠,斑斑劣迹,其凶残程度甚至连满洲八旗都自愧不如。

反观吴三桂,吴三桂和几乎所有降清的明将一样,降清以后,发挥非常显眼。在追随满清击杀李自成,以及攻击南明的时候,吴三桂勇猛异常,自告奋勇、甘争先锋。从山海关一路打到云南。为清朝平定了半壁江山,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成为清朝少有的异姓王之一。

吴三桂虽然封王,但是掩盖不了他是降将的事实。在吴三桂的意识里,只有将事情做绝,才能够获得清王朝的足够信任。于是,他率军进入缅甸,俘明朝遗脉,击杀永历皇帝。这自然也就成为了吴三桂献给清王朝的重要礼物,因为,没有什么比弑原主子,更能向新主子表忠心的事了。


苏绽


吴三桂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他深知这种人难以得到信任,他当时在李自成的压力下才向满清借兵,却被狡猾的多尔衮威逼利诱最后彻底投降。满清做大做强后对吴三桂并不放心,面对昔日亡国之君永历皇帝,清朝故意撤退,目的就是要考验吴三桂。无路可走的吴三桂只得痛下杀手,成就自己留下了千古骂名。当然,吴三桂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杀害永历皇帝,还有自己的小九九。

崇祯死后,南明政权向南逃窜。吴三桂虽然投降满清却仍然得到南明政府的承认,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将军。清军入关之后分兵两路,一路是吴三桂等将军为首主要追击李自成,另一路是清军亲王率领八旗南下进攻南明。在南明政权、李自成政权与张献忠政权相继崩溃后,平西大将军吴三桂才和清军在云南会师。南明永历皇帝迫不得已逃亡缅甸。

满清朝廷一看南明已经掀不起大浪,只留下吴三桂镇守云南,八旗子弟全部撤军。这就给吴三桂出了个难题。满清朝廷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拿永历皇帝的人头换忠心。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死心塌地投靠了清廷,他厚颜无耻地上书坚持要将永历皇帝斩草除根。当然,吴三桂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还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效仿明朝初期的沐英世代镇守云南。而要镇守云南,就一定要铲除永历皇帝的势力,一劳永逸地消除所有的潜在威胁,而这一切只能借助清廷之手。

永历帝在广东即位称帝,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就被如狼似虎的清军穷追猛打,一路从广东逃到广西、从广西逃到贵州,从贵州逃到云南,从云南逃到缅甸,早已疲惫不堪、魂飞魄散。不过,到了缅甸后被缅甸王莽达所收留。吴三桂却追着他不放。先是上书清廷,后又带兵深入缅甸围剿,最终将永历帝及太子等人全部被自缢于云南五华山西侧的蓖子坡金蝉寺。后来,人们根据蓖子坡的谐音,将此地称为“逼死坡”。永历皇帝临死前质问吴三桂:“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吴三桂听后大惊,不由自主的瘫倒在地,不敢与他直视。他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退出了房外,不敢再见永历帝的面。


吴三桂希望通过杀害南明永历皇帝获得清廷的信任,果然如他所愿,他后来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成为云南一霸。但作为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清廷却始终对他不放心。全国局势稳定后,清廷就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剥夺了他的兵权。及至后来,康熙皇帝更是发动撤藩,将吴三桂逼反,从此他走上了不归路。


希荣文创


1645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在江西九江被清豫亲王多铎部击溃,伤亡惨重,损失巨大。这次追剿,吴三桂的“关宁军”是绝对主力,他历时八个月,率军跟在李自成身后穷追不舍,狂奔近万里,最终将李自成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立下大功,被顺治帝封为亲王。

1651年,清廷征调吴三桂率部西征四川,主要是为了追击在西南地区四处游走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吴三桂利用剿抚并用的策略,进展很快,不久就攻取了四川,兵锋进抵云贵,直逼南明临时“国都”昆明,永历帝朱由榔被迫率文武大臣和残兵败将南逃到缅甸境内避难。

当初吴三桂降清时,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曾许愿“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十多年来,因国仇家恨而极度仇视李自成的他甘为满清驱使,他追随多铎、阿济格等人南征北伐,东攻西讨,为剿灭李自成的大顺军、镇压各地的反清力量、平定云贵川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清廷给他封了个“平西王”,命他率部镇守云南。

不久,清朝的兵部、户部官员认为云南军费开支浩大,于是建议清廷考虑撤军、裁军之事。吴三桂行伍一生,靠军队起家发迹,若失去了军队,就好比猛虎失去了爪牙,他就会沦为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为保住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保存军事实力,他向清廷上了一道“三患二难”之奏疏,请求准许他率军南征缅国(缅甸),彻底消灭南明永历帝以及残余抗清势力,防其死灰复燃,永绝后患。他在奏疏里再三强调,永历帝虽已是苟延残喘,但仍是一面反清复明的旗帜,只要他活着就有号召力,因为他是大明的象征。对于吴三桂的忠诚与卖命,顺治、多尔衮等人十分赞赏。顺治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命他和内大臣、定西将军艾新阿一起督军进攻缅国,彻底扑灭南明残余势力。

永历帝朱由榔自上位以来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如今漂泊异国、困坐愁城的朱由榔,历经多年颠沛流离,早就是心如死灰,只求能苟活于世、安度残生。

此时的南明小朝廷,除了盘踞台湾孤岛的郑成功以及在滇缅边境万山丛中困兽犹斗的李定国两支残余孤军外,已经没有可与清军相抗衡的力量了,反清复明只是一句痴人说梦的空洞口号。永历帝听说吴三桂要斩尽杀绝,便亲笔写了一封用词哀婉凄楚的信,派人交给吴三桂,请求他高抬贵手、网开一面。

明朝降臣洪承畴到云南时,曾经劝吴三桂做事莫太过分,斩草不要除根,因为不论怎么说,咱俩当初都受过明朝的大恩,获得过高官厚禄。况且,你如果彻底灭了南明,对满清来说也就没了利用价值,“飞鸟尽而良弓藏,狡兔死而走狗烹”的悲剧定会在你身上重演。

洪承畴毕竟是文人,饱读经史,老谋深算,他是想暗示、劝诫这位老部下,对于流落异邦苟活于蛮荒榛莽间的永历帝不要太绝情了,留下他便是保存你自己。吴三桂虽然骁勇过人,也只是一介武夫,他只想向清廷表忠诚,为新主子效犬马之劳,显示自己的能耐和忠勇,不要裁撤自己麾下那支身经百战的军队。他对洪承畴的劝说和永历帝的书信根本不以为意。顺治十五年(1661),吴三桂、艾新阿统率十五万满汉大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向缅甸进军。

捣入缅甸境内后,清军攻势犀利,南明重将白文选力战不支,无路可逃,被迫率残军向吴三桂投降。缅王莽白迫于清军大兵压境的威胁,欺骗永历帝说要带他去见驻军滇南的李定国将军,把永历骗到了吴三桂的军营。

吴三桂早已剃发易服 。只见他梳着辫子,身穿满清官服,头上还有顶戴花翎,神态倨傲,洋洋自得地藐视着阶下囚。朱由榔虽然已经是俘虏了,但并不害怕,而且威仪不减,他逼视吴三桂,厉声发问 :“你是何人”!吴三桂冷不防被永历喝问,一时瞠目结舌,竟不知如何回答。永历帝用愤懑的口气质问:“你可是平西伯吴三桂”?吴三桂心绪复杂,内心颤栗,哑口无言。永历再三发问,吴三桂这才面红耳赤、满脸羞惭地答道:“我正是吴三桂”。却避而不谈明朝给他的封爵——平西伯。永历帝又说:“我大明待你不薄,事到如今,我也无话可说。我只有一个请求,我想回到北京,面对十三陵受死,你能答应吗”?吴三桂倒也没犹豫,答:“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吴三桂承诺后突然伏地嚎啕大哭,涕泪满面,面如死灰。从此,他再也不敢见永历帝。

1662年7、8月间,吴三桂自食其言,在昆明亲自用一根弓弦残忍地将永历帝和太子勒死,然后焚尸灭迹,彻底将这面反清大旗烧的灰飞烟灭了。

永历帝的死讯传开后,南明残余的抗清力量瞬间便群龙无首、信心崩溃了。李定国原本率部在滇缅交界的丛山峻岭间孤军奋战,拼死抵御清军。闻讯后率残军退入缅甸,后绝食而死,其子也投降了满清。只有少部分南明孤军留在缅甸境内,至今余脉仍存,被缅甸称作“果敢人”。据守台湾的郑成功本来身体就有病,听到这消息后,更是痛不欲生,不久就病逝了。自此,南明的军事残余彻底覆灭了。吴三桂诛杀永历帝,剿灭了南明最后的残余力量,为清廷立下不世之功,被封为亲王,除管辖云南外,还兼管贵州。后来又被加封为云贵总督、两省巡抚都要听他节制。云、贵二省的文武官员都由他任免,人称“西选(平西王选用之意)” ;所征收的财赋,也由他自行决定取用,清廷吏部、户部、兵部都无权过问。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都是明朝降将,被称为“三藩”,分别镇守云贵、福建、广东,其中以吴三桂的实力最为雄厚。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吴三桂少时成名,虽是武举出身,率领二十几个家丁冲进两万清军的铁桶阵中成功救父吴襄的壮举使其忠孝勇猛之名名扬天下,也另皇太极侧目。不到三十岁便是封疆大吏的吴三桂多次拒绝舅舅祖大寿邀其投降清军的请求。应当说这一时期吴三桂对朝廷是感恩的,展现给世人是忠臣孝子的士人形象,这个形象是真实的。明初亡,投降李匪是死,固守山海关是死,唯独投降清军能活,加上夺妻之恨,杀父之仇,吴选择了投降清军,这时的吴三桂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好死不如赖活,有仇必报普通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也是真实的。至于为清廷打下半壁江山,主动请缨深入缅甸剿灭明朝宗室最主要的原因是积累和满族王公大臣人平起平坐的资本,向满人表忠心,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做铺垫。可惜他碰到了一个精明的康熙,尔能叛明,他日复叛我又如何?所以叛徒是不好当的。


暴走的蝴蝶


在明年那段历史上吴三桂比李自成的骂名还要多,李自成毕竟是农民起义领袖,而吴三桂却早就被定义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好色之徒了。历史上真正让吴三桂变成千古罪人的原因是他杀害了永历皇帝,清军入关后兵分两路,一路是吴三桂等将领,主要追击李自成,另一路是清军秦王率领八旗军南下进攻南明,在南明政权、李自成政权和张献忠政权相继崩溃后,平西大将军吴三桂才和清军在云南会师。这时南明政权的永历皇帝已经逃到了缅甸,清朝军队也全部撤回了北方,只留吴三桂镇守云南,吴三桂上书坚持要求将永历帝斩草除根,最后率军深入缅甸境内将永历帝和30多名皇族用弓弦勒死。留下了弑君的千古骂名。至于他的动机,我觉得,除了想要讨好他的新主子清朝以外,还有就是他觉得当时新的王朝对他还是不放心。他也怕永历皇帝在境外卷土重来再重建明朝后,他会是两年不是人,也是死路一条,所以他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清朝相信他!


历史课课代表



在中国的历史上,吴三桂其人名头不小,其麾下数万精锐之师关宁铁骑能征善战,本应驰骋在镇边守土的沙场上有所作为,却因明朝覆灭、爱妾被夺、全家被杀演绎了一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煽情史剧,哪想到最后只落得身败名裂,被世人唾骂为反复无常的小人,数百年来钉在历史上的耻辱柱上广受诟病,任人鞭鞑。


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后,纵兵抢掠,京城百姓陷入水火之中,前明官宦人家更是倒了血霉,大都被严刑拷打,勒饷酬军。吴三桂的全家也没逃过一劫,父亲吴襄被抓,爱妾陈园园被霸占,最后全家34口残遭杀戮,使本来左右摇摆有意归顺的吴三桂怒发冲冠,泯灭了国恨,燃起了家仇,彻底倒向了后金政权,导致山海关大门洞开,满清军队蜂拥入关,兵锋直指李自成的农民军。


可以说,满清入关,李自成难辞其咎。假如他能善待前明故吏,优待吴三桂的家人,收拢人心,也不至于逼着吴三桂宁愿背负上历史骂名也要和他死磕到底。想当初,天下初定,烽烟未熄,作为农民军领袖,本应厉兵秣马,整肃军纪,引得胜之师横扫辽东鞑虏,平定天下;而他却是进了北京,失了锐气,改不了肆意劫掠的流寇习气,更缺乏把握全局的政治方略和约束部下的霹雳手段,以至于功亏一篑,硬是生生地断送了到手的大好基业。

在满清和吴三桂的合力打击下,沉浸在享乐醉梦中的农民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自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带领大军攻入了北京城算起,短短42天以后,威震天下的的闯王兵败如山倒,难堪地逃出北京城向西逃去,吴三桂引大军随后掩杀,公元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李自成兵败身亡。


历史上真正让吴三桂变成千古罪人的原因是杀害永历皇帝。在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相继崩溃后,南明政权最后的皇帝永历已经逃到了缅甸,清朝军队也停止了战事,满蒙铁骑北上班师了。云南由吴三桂一人主政镇守。作为前明旧臣,照理来说应该顾及君臣之谊,网开一面,放永历帝一马吧,而吴三桂却宁可背负千古骂名,上书坚持要深入缅甸斩草除根,生生地将永历皇帝和30名多皇族用弓弦勒死,可见狠毒之极!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背离了报私仇雪家恨的初衷,归附满清,加官晋爵是他之所以穷追不舍的动机。还有那就是用永历帝的性命换取清廷的信任。如果吴三桂放任永历帝偏居缅甸伺机而动,必会授清廷猜忌他的把柄,日后性命难保;再假设永历帝卷土重来,他这叛将身份也是不会有好果子吃,权衡再三,吴三桂冒天下之大不韪,轼君灭主,以千古罪人的身份接受了大清顺治皇帝的册封,成为风云一时的平西王。

不过这样的显赫风光并没有持续太久,为抗拒康熙帝的撤藩旨意,他再次刀兵再起,这回却没有那么幸运,一败涂地,灰飞烟灭!


一缕清风会宾朋


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骂名比李自成还要严重。因为李自成毕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而吴三桂却是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而误国的好色之徒。李自成军所到之处虽然对当地老百姓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是他所创建的大顺王朝毕竟还是汉人统治的帝国。而吴三桂的几个历史错误比李自成更受历史诟病。

一,放清军入山海关

其实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的时候!崇祯黄帝是想过逃跑!而且他也有逃跑的条件!当时大明帝国最后一支精锐,山海关的十万铁骑和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都在前往京城勤王路上,可惜崇祯黄帝的大臣们都太不像话!一个个只顾自己的荣华富贵。根本不管崇祯帝的死活,就在崇祯帝煤山自尽的前一天晚上崇祯黄帝换上太监的衣服想要出城,结果被守城的人拦下来说必须得守城将军同意才能出门!而守城将军就是崇祯帝的岳父国仗。等崇祯帝领着些太监宫女赶到岳父大咤时候,只听见里面正大办宴席。大臣们都在讨论投降以后如何迎接大顺军崇祯黄帝大失所望,才不得已回皇宫自尽!

崇祯帝驾崩!吴三桂没有了主人!吴三桂本想投降大顺军,但是听说大顺军侮辱自己的父亲。自己爱妻秦园园也被李自成手下玷污!忍无可忍。就放弃了投降大顺军。当初也没有头靠清军。听说多尔滾就在山海关附近!想借多尔滾兵力为崇祯报仇!他那能放弃那么好的机会呢。吴三桂是假意借多尔衮之兵。随后多尔滾就派兵到山海关劝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也派兵到山海关叫吴三桂投降!否则杀无赦!吴三桂进退两难。干崔和李自成军大干一场。就在两败具伤时候!多尔衮进攻打山海关。将大清进军中原的两股最强势力同时击垮!吴三桂虽投降了清军。但是名义上海是大明臣子。得到了南明的认同。可以说吴三桂还是一个忠臣!远比那些崇祯帝没死就投降了的臣子要清白得多。真正让吴三桂成历史罪人的是杀害了永历帝。永历帝当初已跑到了缅甸。吴三桂镇守云南。上书清庭要将永历帝抓回来处死。最后吴三桂深入缅甸将永历帝和几十个大臣带回全部杀害!就下了千古骂名弑君的罪名。吴三桂之所以穷追的原因为了建功外。还是不放心清朝对自己不放心!清朝撤走所有八期军留下吴三桂原因知有一个就是看吴三桂是否放任一个海外流芒政权做大!还是主动消灭这个大明永历帝已绝后患吴三桂想来想去!如大明卷土重来将来会夹中间左右难选择!最后吴三桂决定背叛大明!把永历帝杀害!最后接受了大清的册封!成为风云一时的平西王!成了千古罪人!


逝去一首首歌






明天你会回来


吴三桂当时已别无选择 清军虽撤军 但仍有很多满族将领 官员在旁边监视他 他一举一动都会被汇报给满清朝廷 判断他到底是忠心耿耿还是对大明还念念不忘 而且 这些被抓到的明朝王室 其实都是以前的地方藩王 皇族旁支 是在乱局中才被推上来继承皇位的 有名无实 也不像崇祯皇帝一样对吴三桂有恩情 可以说吴三桂都不认识他们 所以事已至此 明亡清兴已成定局 吴三桂索性杀了这些明朝遗族 向满清朝廷表忠


岁月是把杀你刀02


因为吴三桂投靠了清军,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对之恨之入骨,吴三桂生怕他们日后报仇,再加上为了让清军完全相信自己,所以必须把明室赶尽杀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