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感官意识里哪些词语最具有视觉感?比如“闻风丧胆”、“赶尽杀绝”等?

余乐长欢


好的文章,甚至是好的词语给人一种视觉,情感以及无限想象的冲击力,震撼力。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中,有些文章因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让读者幡然醒悟,醍醐灌顶的数不胜数!但因人而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句话,对某一个人来说,平平常常,但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却如同箴言,点化其人生。尤其是青少年。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每次诵读主席这首词时,心潮澎湃,伟人的气势,伟人的胸怀,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浪遏飞舟”不但给人视觉上的震撼力,也给人无限遐想!

试想到江水中游泳,激起的浪花,阻碍了水中飞快行船!这是在游泳吗?这分明是向汹涌澎湃的反动势力发出的挑战!


醉后的诗文


流血漂橹。这是贾谊《过秦论》里的,全句是: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这个词语写的是战争的残酷,人流出的血能把盾牌浮起来,可想而知死的人有多少。也可想像在古代战争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数的多寡决定着胜利天平的倾向。

血流成河,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白骨露野,哀鸿遍野,千军万马,刀光剑影。这些都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其中血流成河,血肉横飞,千军万马,特能显现出战场的场景,让人想像到胳膊手臂,脑袋大腿乱飞,肠子内脏遍地,死人堆积如山,战马成了无主之物的战场情景;

白骨露野,哀鸿遍野可以反映出战争,也可以反应自然灾害的残酷性,在古代靠天吃饭的时代,一旦发生大的自然灾害,老百姓是束手无策的,只能是自己悲伤的,无助的舔伤口。

除此之外还有骨肉分离,断手断脚,抽皮扒筋,开膛破肚,脑浆炸裂,口吐白沫,汗流浃背,粉碎性,腐烂,撕裂,破碎,尸液,流脓等等,这些让人想到,脑浆炸裂,断手断脚的车祸现场,甚至让人吃不下饭;抽皮扒筋,开膛破肚让人想到了十八层地域的场景。

这些词语让人想到的场景会让人感到不适,但视觉感还是很强的。


无伪杂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田田其实就是视觉素描的荷叶——拥挤重叠的样子。

还有周易解卦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田获不是抽象的打猎,其实是视觉具象的围猎,比喻四个人猎获了三只狐,因难以均分形成了矛盾,而后的得黄矢就是比喻首领的裁决。

没有形象及类象思维,必难以领略传统文化的美妙与精义。



洛书图解周易


我眼里具有动感的词有:

策马扬鞭:挥动鞭子,驱动马儿前行。

笔走龙蛇:写字时如蛇一样扭动,这里有潇洒之意。

天马行空:意指无拘束,象天马在空中驰奔。


文字评评


白雾茫茫露为霜,

佳人独立水一方。

蒹葭摇动北风冷,

何日郎君归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