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基金看港珠澳大橋經濟:指數級增長的“價值窪地丨稜鏡

老外基金看港珠澳大橋經濟:指數級增長的“價值窪地丨稜鏡

作者 | 康路

來源 | 稜鏡(公號ID:lengjing_qqfinance)

2015年3月,在美國GAMCO資產管理公司(Gabelli Asset Management)負責酒店、金融服務行業現場調研的亞當·特里維森(Adam Trivison)如往常一樣從香港機場落地,直奔碼頭搭乘渡輪前往考察的第一站澳門——剛從紐約花費十六個小時飛抵的特里維森並不準備在難得的實地考察期中,多浪費一分鐘。1976年,由巴菲特師弟馬里奧·加百利(Mario Gabelli)創立的GAMCO延續著分析師每年拜訪幾十餘家公司的做法,以尋找“價值窪地”。截止2018年第二季度,GAMCO管理的總資金量達到400億美元,其中旗下的Gabelli基金在過去30年裡在香港和澳門均投資了諸多產業。

“在渡輪上向外張望時,突然看到神奇景象。”特里維森在回憶何時開始關注港珠澳大橋項目時對騰訊《稜鏡》表示,“在原以為一片海面的地方,看到大約一英里的橋體建築,當時工程還遠未完成。”時常因為工作去世界各地調研的特里維森仍記得當時的“震撼”,“我從未見過這樣的項目,無論是它的體積、還是工藝,令人驚歎。”

在此後的考察旅途中,並不會說中文的特里維森一再和當地的企業、投資人攀談,並通過朋友的幫助和當地人交流,試圖理解這座“海上通道”到底能給自己考察的地區帶來什麼,以及背後可能蘊藏的投資機會。三年多以來,特里維森有機會去中國時就會跟蹤大橋的進展。

老外基金看港珠澳大橋經濟:指數級增長的“價值窪地丨稜鏡

特里維森手機裡保存著在渡輪上拍攝的港珠澳大橋,期盼自己開車過橋的那一天

在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之際,在多次到訪中逐步理清前景的特里維森對騰訊《稜鏡》表示,大橋通車給珠江三角洲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不能用“1+1=2”簡單概括,“會看到指數級增長”,收益的產業包括酒店、旅遊、物流等。

“90分鐘定律”

特里維森覺得美國城市調研中常用的“90分鐘定律”,是理解港珠澳大橋經濟效益的基礎,即分析師通過計算景點周邊90分鐘能夠觸達的人口量,來計算景點能夠吸引的旅客量。

研究顯示,一旦旅客到達特定地區的時間超過90分鐘,出行量就會大幅下降。如果大橋能夠將原本2-3小時的出行時間縮短至90分鐘以內,將能夠直接增加出行頻次。

港珠澳大橋通過六車道所連接的經濟區域,包括珠江三角洲的九個城市以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數據顯示,區域內總人口已經接近7千萬人,區域GDP達到1.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舊金山灣區。

竣工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金門大橋和海灣大橋,曾為美國舊金山灣區經濟騰飛打下物流和人員流動的基礎。 兩座大橋分別將舊金山與“一水之隔”的北灣和奧克蘭連通,區域內以大橋為基礎的綜合交通設施,不僅促成沿岸城市人員和物資的流動便利,也帶來資金和創意的交流,孕育了科技創新中心硅谷,也與美西的金融和學術中心相輔相成,並最終轉化為實際經濟效益。

曾經在紐約和加州兩個美國沿海地區生活過的特里維森認為,類似的區域協同性發展,也會發生在大橋貫通的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價值投資理念的追隨者,從創始人馬里奧開始,GAMCO遵循自下而上的的分析方式,即通過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從單一公司入手,逐步瞭解細分行業,再上溯至整個行業,直至整個市場,並通過在全球視角和歷史縱深的基礎上了解行業變遷,最終鎖定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十年後這裡會很不一樣”

老外基金看港珠澳大橋經濟:指數級增長的“價值窪地丨稜鏡

2015年特里維森第一次關注港珠澳大橋時拍攝的澳門周邊建築工地

在外出考察時,特里維森總是習慣性地在沿途拍下他覺得值得注意的照片,以待來日比對。在第一次注意到港珠澳大橋的那次旅行中,特里維森曾近距離觀察澳門地段的橋體工地,“當時我就在想,等到這座大橋完工的時候,這裡的景色將會和現在看起來完全不一樣。我應該記住它現在的樣子,因為十年後,這裡的發展會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在具體行業投資方面,特里維森和他的中國同事梁賢達對騰訊《稜鏡》表示,旅遊、酒店、物流都會成為區域內受到提振的產業。

特里維森看好大橋通車後對澳門路氹金光大道(Cotai)地區發展,“將有望吸引更多大型會議、商品展銷等。”他認為,目前這一地區的酒店已具備相應服務和配套設施,並價格合理。缺憾是,要想完成大型會展需要基礎設施支持,以完成大型會展布置快速搭建和拆除,但由於中國澳門和中國香港之前缺乏直接通路,限制大型會展的規模和頻次。一旦大橋通車,將打通瓶頸。

除了能夠提高物流效率,大橋促進的人員流動,也讓特里維森提及珠海橫琴周邊產業的發展潛力。“上次去中國的時候,我還參觀了珠海橫琴的長隆海洋王國(Chimelong Ocean Kingdom)。”特里維森覺得類似美國知名的休閒旅遊城市奧蘭多,不僅具備主題公園,也可發展大型會展經濟,同時因為臨近澳門將有益於區域內的協同發展。

梁賢達則補充稱,考慮到港珠澳大橋將縮短原本以香港、澳門為目的地的國際遊客參觀內陸城市的時間,因而長遠來看,看好中高端型酒店的增量客流,奢華型酒店也會因為會展和高端商務人員訪問,驅動營業增長。

老外基金看港珠澳大橋經濟:指數級增長的“價值窪地丨稜鏡

2017年去中國時,特里維森參觀了長隆海洋王國,相對於自拍,他更喜歡拍下中國的所見所聞

慢熬慢燉的“煲湯論”

出生於深圳、現負責大中華區業務及證券分析的梁賢達稱,以前讀書時每年暑期回國都會看到港珠澳大橋在一點點完工,很感慨,也很期待這座橋最終能夠給家鄉帶來的變化。說起大橋可能帶來的長線區域性發展,梁賢達更習慣於用自己熟悉的“煲湯”做比喻,“就好像煲湯一樣,既然材料找好了,火候也調好了,需要的就是讓它慢慢燉,把養料燉出來。”

隨著港珠澳大橋建成等一系列基礎設施落地,梁賢達覺得區域發展前景,也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紮根,包括GAMCO在內的海外金融服務機構,或也會成為催化“濃湯”的“一味料”,“未來十年,相信大灣區的商業機遇,會吸引更多金融服務機構。GAMCO也希望將來在區內尋找投資項目的同時,為灣區內的居民和企業帶來先進和專業的金融服務。”

“我們是長線投資者。”問及今年2月和10月全球經歷的波動性,特里維森如此表示。在獲悉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之後,特里維森和梁賢達已經在籌備下一次的旅行,親身感受下“一小時生活圈”,“好想自己駕車在橋上走一趟,能坐巴士去看一下也好。”

附部分對話實錄:

1.問:據你觀察,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將帶來哪些經濟效益,影響哪些產業?

特里維森: 我會首先關注旅遊行業。在香港和澳門,我們都投資了諸多產業。我覺得大橋完成通車,將利於香港、澳門和珠海地區的經濟。旅遊產業的關鍵,在於是否易於訪問。香港機場是個客流量很大的機場,在港珠澳大橋完成後,澳門和珠海地區都可以藉助香港機場吸引更多往來遊客。大橋通車後,對通勤時間的大幅度縮短以及通關步驟的簡化,給出行者提供便利。以前出差的時候,我需要從美國坐飛機先到香港,然後坐輪渡去澳門或珠三角其他地區,除了輪渡航行的時間之外,等待上船和下船以及等待通關的時間都相對較長,你還得提著行李跑上跑下,我期待大橋通車後能夠為出行者減少時間成本,也提供更多便利。

在大橋通車後,也利於澳門打造成新休閒娛樂中心。我覺得,澳門路氹金光大道(Cotai)地區將有望吸引更多大型會議、商品展銷等。目前這一地區的酒店也已經具備相應服務和配套設施,並價格合理。缺憾是,要想完成大型會展,需要基礎設施支持,以完成大型會展布置快速搭建和拆除,但由於澳門和香港之前沒有直接通路,限制大型會展的規模和頻次。大橋通車將為澳門承辦更多大型展會,提供條件。

梁賢達:如果討論整個大橋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投資機遇,需要看更大圖景,也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如果用Gabelli的分析方法,我們認為大灣區的一體化,在於推動珠三角9個城市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的深度合作,更好促進地區間融合。目前區域有很好基礎,去建立世界級灣區,發展為世界級的金融服務和樞紐中心,新科技創新中心以及集休閒娛樂於一身的重點試點區域。同時我們認為,這些行為將產生大量數據,為5G物聯網發展提供肥沃土壤。我們預計,大灣區將出現更多以數據分析為基礎、提高商業效率的科技公司。所以,我們認為,這座大橋將更好連接上述區域,為連接這一切的發生,提供物流和人員基礎。

2.問:除了酒店旅遊業之外,還有哪些產業會受到大橋通車影響?

特里維森: 我們也關注廣東省西部的製造業。因為目前虎門大橋長期存在擁堵問題,新大橋的建成,將有望提高大橋連接地區貨品更快流通,讓珠海地區能夠聯通香港機場和港口的運輸能力。

梁賢達:此外,區域內的物流產業,會因為結合數據分析和物聯網,迎來一次產業升級。在大灣區的計劃框架下,深圳成為科技創新中心、香港成為人民幣國際清算中心、澳門成為休閒娛樂之城。我們看好區域內的投資機會。未來十年,相信大灣區的商業機遇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紮根。不僅僅是酒店行業,也會吸引更多金融服務機構。GAMCO也希望將來在區內尋找投資項目的同時,為灣區內的居民和企業帶來先進和專業的金融服務。作為投資平均在8-10年的專業價值投資者,我們在尋找被低估的價值投資公司的同時,也會通過海外會議和廣泛的業內影響力,為有潛力的中國公司提供走出國門的平臺。

3.問:考慮到港珠澳大橋的難度,經濟效益也許不會短期可見,你會期待哪些配套政策公佈,或者哪些配套設施建設,會給投資人更大信心?

特里維森:我覺得讓香港、澳門、內地間通關更便捷,會是關鍵。如果不能提高通關效率,就會形成“瓶頸”。另外,從美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來看,上橋和下橋的輔助設計需要引起注意,需要為可能突然增加的車流做好準備。我們注意到,運營各方已經提出一些新的解決方案,我並不擔心。

梁賢達:區域內,除了港珠澳大橋之外,深中通道和粵澳新通道,都在加快推進。這一系列的項目,將會更好促進區域內的人員流通和物流傳遞,也會增加以9大城市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為點,各大基建和交通為線,帶動區域內整體發展。比如,深中通道建成之後,中山附近的工廠可以直接將貨物通過隧道,跨海運抵深圳,節省時間和運輸成本,也減少環境汙染,提高整個經濟效益。

我是廣東人,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就好像“煲湯”,不可能一夜之間發生變化,需要磨合。既然材料找好了,火候也調好了,現在需要的就是讓它慢慢熬慢慢燉,把養料燉出來,就會做出很好的濃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