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人宁愿买简配合资车,也不买高配国产车?

WdLsp_缈


支持归支持,选择面前依然被抛弃!说说国人为何不买自主车?

现今的国内车市门槛极低,如果你口袋有10万块的购车预算,那琳琅满目的合资车、自主车轻松闪花你的眼睛。作为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的青年人,提到国产车,二师兄周围的朋友们都是充满着激动与自豪,将慷慨激昂支持国产挂心间。但低头想想自主车型可能会存在的质量问题,默默开回的八成是一辆合资品牌车。二师兄不禁要问诸位,您身边是否也有同样的情景?

平心而论,国产车与合资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十年前如果我们大谈特谈国产车与合资车的差距,还可以一本正经的扮成个专业人士,因为那时不论是轿车还是城市SUV,放眼望去都是进口和合资品牌的天下。但是现在如果你还讲国产车的弱小,那不说你OUT啦,起码是非常片面的。走进车市,特别是SUV市场,自主品牌发展之迅猛,单纯的从销量看也是让人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典型的如长城哈弗H6,截至今年6月已经连续51个月蝉联SUV销量排行榜冠军,月均销量稳定在3.5万辆以上。

国产车和合资车孰优孰劣,这个问题如今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如果非要说两者的差距,只能说在各个级别和价格区间里,国产车与合资车各有优势。如10万以下国产车的配置和操控性比同价位合资车要高一大截;18万元以上区间就是合资车的天下,国产车目前在这个价位很难与合资车抗衡。而10-18万元之间,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差距非常小,自然成为两者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了。

支持国产却买合资,内心究竟什么想法?

对于许多工作刚起步的年轻消费者,尽管手里积蓄不多但又确实需要一辆合适的代步车,在预算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很多人在强烈表达一颗支持国产品牌的爱国心之后,依然从4S店驾着合资车回来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思来想去,其实他们的内心想法也是现在大多数国人的缩影。无外乎以下三点:

首先,传统印象根深蒂固。如果在街头对国产车的印象做个现场调查,估计还有不少人会说廉价、设计感差、品控不行,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售后服务跟不上等等。可以说,国人对国产车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十年前的状态,奇瑞QQ、吉利金刚、比亚迪F0,仅仅是个车而已,但凡手头宽裕点,是不会考虑这些质量不保险的廉价车的。再者说,国人攒钱是不容易,愿意因为一颗爱国心而把血汗钱押在让人心里不踏实的国产车上的人就更寥寥无几了。

其次,主观上不恰当的对比有失偏颇。大部分的人并不是汽车专家,对广大国人来说,买车就喜欢拿外形相似的车做比较,比如吉利帝豪和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对比。既然是对比,就要有相同的比较基础,这对国产车来书并不公平。以吉利帝豪为例,网报价格区间是6.98-10.08万元,这个区间我们拿买菜神车本田飞度来做比较,那优劣显而易见,颜值、内饰、发动机效率甚至是降噪处理,帝豪甩飞度不知道几条街!

第三,依然是面子心理在作怪!“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好像在国人心里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了。1886年德国人朱卡尔·木茨和戈特利布·戴姆乐就拥有了世界上第一辆车的专利权,而国内车企业发展壮大才不过近十几年的时间。十几年怎么和别人上百年的积累相比?什么吉利、长城、长安,怎么能与奔驰、宝马、奥迪甚至大众同日而语吗?就是这样的爱面子心理,国人宁可购买乞丐版的合资车也不愿买同档次高配置的国产车,换句话说,买个移动的车标,面子有了心里更踏实。

勇于面对,自主品牌应该往何处去?

虽然自主品牌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起步却并不像国外那样从零开始,毕竟萌发于世界汽车产业的成熟期,可借鉴的积累太多。

就现在的发展来看,国产车有三个优势:使用空间大:用同样的银子买到国产车绝对比合资车至少高一个档次;配置前卫丰富:国产车同样用一些接地气的土豪配置作为卖点,而同档次的合资车,基本都是乞丐级别,甚至做工都不如国产车精细;保养费用低:这才是国产的特质,自己生产的产品心里有底,配件通用性强,更换零部件轻而易举而且物美价廉,这是合资品牌无法比拟的。如同苹果手机,你敢摔坏屏幕去苹果店里换么?换个新屏可以买个国产中档新机了。

当然,现实是自主品牌依然不那么受待见,必然有其客观原因,这也是国内车商应该努力改进的方向。首先是动力总成还比较弱,目前可以自主研发的车企并不多见,短期内也难以实现完全的自主开发;其次是小型车市场发展水平不高,中国地大人多,小型紧凑车实际上很有潜力,但合资车进入早,自主车起步晚就更难分得一杯羹了。

二师兄总结:客观来说,国产车品牌在外观设计、整车质量、生产平台、供应商体系构建、甚至广告宣传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短期内我们无法全面超越合资品牌,但要看到国内车企的不懈努力。通过在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中不断进步,相信国产品牌会赢得世界的瞩目和认可。作为爱国的消费者,我们也要对国产品牌充满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由自媒体二师兄玩车创作,转载请与二师兄联系,购车养车用车玩车等福利活动,关注头条号二师兄玩车!


二师兄玩车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我的摩托车被人偷了,出行非常不方便。于是,我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辆汽车。当时只是为了代步,口袋里的钱又不多,就选择了上汽五菱宏图。全部办下来共花了5.5万元。

因为是第一次开汽车,我是非常小心,的,不让车子有一丝的刮擦。但是车子各各种各样的毛病。3个月后第一次保养,我把笔记本交给了4S店,上面记录了14个毛病:水箱漏水,右前门玻璃升降器坏了,档位杆皮套破损,右后门关不牢,电子钟一星期快3分钟,仪表板上远光灯指示灯不亮,全车各种异响,各种怪味……除了水箱和档位杆皮套给我更换,其余都是修不好的。4s店找各种理由搪塞,忽悠我“这是新车,各个地方比较紧,用一段时间就会好的”然后一再拖。第二年夏天,要用空调了,才发现不制冷。4s店说空调的保质期只有6个月,早过了。我说,我自己出钱,你给我修好。4s店竟然不给我修。他说,这车就这样,修了也没用。我还问他,这车质量怎么这么差?他们的经理对我说:“这车的零件是全球采购的,全部是价格最低的,质量过得去就行了。你看,卖给你这么便宜,只要4个轮子会转就凑合着用吧。”他还说“国产车都这样”。

2012年,我果断的买了日产天籁,到现在快6年了,除了正常保养,没换过任何零件。你说我还会买自主品牌的国产车吗?


恋海的鱼儿1


前不久,有个朋友开着某款国产车上高速,速度一快,车身就会晃,而且噪音特别大,基本过了一万公里的国产车都这个样子,朋友后悔不已,当初买车时没有沉住气选合资品牌。

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最大的区别在于发动机,这相当于人的心脏。

现在合资车的发动机技术和产品都比较成熟,合资车一般只在发动机之外做些简单配置,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考察合资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发动机,在合资车价格上接受是为了不受国产车出了问题那样闹腾。

很多国产车在品牌宣传时,一般会避谈发动机的问题,喜欢大张旗鼓的搞些概念,比如说这车有智联系统,在中控屏和车辆空间等方面来增加卖点。

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平时都用不上或用的比较少,对于国产车来说,增加卖点也就是增加卖价罢了。

目前,国产车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同时也要看到,现在很多国产车性价比已经很高了,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在代步工具选择上,多会选择这些国产车。


斑马消费


我用的都是国产:

电视,康佳

电脑,海尔

洗衣机,海尔,

空调,海尔/格力

冰箱,海尔

热水器,海尔

灯具,国产,不记得牌子

家具,国产,没牌子

汽车,吉利

锅碗瓢盆,国产,不记得牌子,或者没牌子

平板,苹果

手机,都是国产,华为,小米

笔记本电脑,惠普

照相机,康佳。

总结,但是国产做的可以的,都用国产。等笔记本,照相机做好了,也换成国产。这是趋势。最明显的领域是手机,家电领域,后面会是汽车,后面是...……


手机用户65982369029


今天打车,和老一辈的出租车司机聊天,聊起来现在的国产车。司机大哥说,老一代的捷达,宝来等车真是好车,可见根深蒂固的合资思想。

确实,长城,奇瑞,江淮,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虽然越来越受到咱们国人心中的信任,但是不像德系车有那么悠久的历史。

很大一部分人买国产自主品牌的车,都是因为预算有限,同时又希望车子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舒适和便利。这时候同样花10万块钱,买一辆自主品牌的车可能会享受到合资车15万左右的配置。

在三大件方面国产车和合资车仍然存在着差距,到现在,少部分自主车甚至已经达到普通合资品牌的品质了,但是也只是少部分。有些三四线自主品牌质量的确不稳定。

总之,不能一杆扫倒一条船,优秀的产品也应该肯定,国货当自强。

这种宁愿买简配合资车,也不买高配国产车的思想转变,也需要些时间的。


66号车坊


不请自来。

为什么国人宁愿买简配合资车,也不买高配国产车呢?

国产车,嗯,我觉得应该称为自主品牌,因为现在的合资车也是在国内制造了。最近几年来,自主品牌的有了不错的发展,以前老被国人诟病的质量差,外观丑,油耗高等问题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


也有不少的自主品牌汽车很受消费者喜爱,销量颇为喜人, 但是平心而论,一般这种销量好的汽车,要么就是特便宜,占据市场的空缺,要么就是配置丰富,碾压同价位的合资车,甚至可以跨级碾压。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相同配置的自主品牌和合资车就差距这么大么?其实不竟然。那为什么国人愿意购买合资车而不愿意买自主品牌呢?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中国自主品牌出现的时间太短,和合资品牌比起来还只是一个小婴儿,还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足够深的印象。就拿现在卖的比较火的吉利博越来讲吧,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才进入汽车领域,而且这20几年还换了好几次logo,如果是一个不怎么了解车的人,估计都不知道谁是谁了。而就拿合资品牌中一个中下的品牌现代来说,也是成立于1967年,早了30多年,更别说德国的那些百年老厂了。当然合资品牌也换logo,但是一般不会把logo全部推到重来,而是加入一些当下的元素进去。

我之前有一个朋友买车,我给她推荐了不少自主品牌,最后她选了一台斯柯达的昕动,我觉得很诧异,问她你买这玩意儿干啥,我给你推荐的哪台配置都是秒杀它,结果她给我说这屁股上写着上海大众的,比较有面子……

举这个例子举说明了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还没有合资品牌的形象那么深入人心,在这个方面上,自主品牌要走的路还很长。就像是电视机一样,以前都买日本货,都觉得日本货好,色彩艳丽,质量好,现在大部分的消费者也没有说一定要选择日本牌子的电视机了吧?

我认为,总会有一天,中国也会出现一个会让全世界人民都会喜爱的汽车品牌的,就像德国的奔驰,日本的丰田,美国的通用等等


ALucard


这是个伪命题!国产车圆了普通人的开车梦。尤其是中低收入的普通人!国产车也越来越成熟了,拥有量也越来越大!

其次,看看网友们的此事的看法:

1 发动机是汽车心脏,合资车发动机技术成熟,而国产车不行,只能在配置上做手脚,增加配置以求卖点。

2 我是一个一直开国产车的,总感觉到许多贬国产捧合资的话都有些别有用心!让消费者上当,特别是对车一概不懂,第一次买车的。我一个朋友花十多万买一简配的合资车,自以为感觉很好,后来跟我吉利博瑞一比,他那还叫“车”?后悔得要死!

3 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国人太可怜了,觉得开进口车有面子,开国产车没面子而已,面子值多少钱?我开了二十几年国产车了,一台比一台好,支持国产车。

4 就看观念能不能早一点转变,一张纸能不能捅破。纯中国车质量已经过关了,出租都在用,一年跑十几万公里,你一个家用车一年也就一万公里左右,开个五六年换车了。 国人喜欢合资不都是为了省心,有爱面子的,也有注重驾驶质感的。主要还是不放心。这个迟早会转变的。 中国自主车有自已强大的消费群,所以你不买自主车有人买,而且人会越来越多。自主车的进步降低了合资车的价格,所以买合资车的人应该感谢自主车。 希望自主车越来越好!


游戏大咖王


这个话题太沉重,容我先喝一口82年的老成醋压压惊。

如果单从“为什么宁愿买简配车,也不买高配车”这里出发,其实倒容易解释了。毕竟汽车上真正实用的配置就那些了。我向来喜欢说“水平不够,配置来凑”,这一点在海峡两岸友好见证的产物凌志,啊不对是纳智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什么12寸中控屏,导航倒车影像,手机互联,抬头显等等玩意儿应有尽有,然而自适应巡航全系没有,自动泊车全系也没有。这说明了什么?核心技术的缺失,是造车的硬伤。

这才是周杰伦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首先我们不能要求国人只爱国。都是血汗钱买车,谁都愿意买辆省心省事省力的。

油价被国企垄断,跌一毛涨四毛,跌一次涨四次,已经把我们折腾的不要不要的,但我们没办法。

但买车我们有选择权!

为什么普遍都会认为国产车质量不好,合资车性能更优?难道是有汉奸在以讹传讹?这个观点总不是开过国产车的老司机说出来的,修理厂的工人体会出来的么?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也可以谅解,毕竟我国的造车之路才走了多久,指望一下子吃成胖子是不现实的。

你说你宁愿买个乞丐版的轩逸,也不愿意买辆豪华版的帝豪,我真的可以理解。

不过要说轩逸处处都比帝豪好,我是完全不认同的。合资车小毛病照样有,异响,电气故障,断轴,不都发生过么。不要神话洋和尚,他照样要吃饭撒尿睡觉

我很关心的是维权的人里有没有本田粉?

但这个问题真的有如此不堪么?

吉利帝豪EC7去年卖了23W台,宝骏310卖了21W台,在轿车市场上好歹站稳了脚步。SUV市场上,哈弗H6独孤求败,宝骏510紧紧追赶,吉利博越12月份的销量已经超越了神车途观。

所以,题目“为什么国人宁愿买简配合资车,也不买高配国产车”我是不认同的。最起码要加个

部分国人

长城的魏派,吉利的领克已经率先推出了国产的豪华车,虽然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去对待?少一份急躁,多一份耐心。如果我们队别人的孩子总是充满爱心,更应该给自己的娃多一些关心吧?

吴京一部《战狼2》让我看到了国产电影的未来,我同样相信国产车的未来,就在不远处。


园艺时空


最近一场碰撞测试的结果引发了热议,本来是一次纯粹的碰撞测试,却引发了众多网友对于合资车型减配的热议。由于该组织的特殊性,8家保险公司参与出资成立,在性质上与传统汽车厂商具有利益上的博弈,因此其测试的公平公正性也得到一些认可。在这次测试中,途观L、思域、科雷傲等车型测试表现与国外大相径庭,怀疑国内版本进行了减配。

碰撞测试成绩为一般的车型有三家,途观L、思域、科雷傲,这个成绩甚至不如国产的VV5和领克01,仅仅稍好于售价远低于它们的宝骏510。其中思域侧面碰撞成绩为P(较差),B柱直接被撞断。网上部分媒体披露,美版思域B柱采用热成型钢,强度可达1500Mpa,而国内的车型并未采用热成型钢,官方数据只有980Mpa。

其他两台车,途观L的侧面碰撞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正面25%偏置碰撞甚至只取得了P(较差)。雷诺科雷傲同样表现不佳,在车内乘员保护中取得了M(一般)的成绩,在辅助安全中取得了P(较差)的成绩,要知道这三款车在国外的碰撞测试中每一项都是全优的成绩。国外碰撞测试要更加严格,这里外里的差距可想而知。

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了公认的减配圣地,很多引入的车型一旦合资,都会减配。减配的方向主要如下图所示,安全类的部件是合资车型减配的重灾区。这主要是厂商追逐利润,钻政策空子以及国人喜欢长轴距和“面子性”配置有关,因此合资厂商在消费者不易察觉的地方进行偷工减料,把成本都花在了加长轴距、全景天窗等等上面。日产阳光美版车型全系标配车身稳定系统,中国版车型却基本不配,美国版6个气囊在中国版上却变成了2个。丰田卡罗拉、凯美瑞等中国版中低端车型均减配了车身稳定系统和气囊。除此以外,很多洋品牌在美国版上标配的胎压监测、倒车影像等安全配置,也在中国版车型上消失。在中国汽车市场,往往是二三十万元级别以上的高配车型,才有这些配置。

反驳以下两个观点:

1、“为什么这些车企在国外不减配,合资车减配都是国内厂商的锅,国人坑国人!”

国外汽车厂商都这样了,还给其洗地,据我所知,国内的合资厂商在产品上还是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这些车型基本上都是全球车型,国内版本将在全球车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厂商美其名曰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既然是合资厂商,双方在产品的设计上都有一定的话语权,说是国内厂商执意减配,国外厂商一概不知,这话你信吗?如果你相信并且一直传播这样的言论,说明你要么不聪明要么你不善良。

2“这些车既然取得了合格证,就证明这车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国家是准许其进入市场的,厂商没有责任”

首先国内的法规政策绝对有责任,法规政策的不健全导致部分车企有恃无恐进行减配,但是并不能说厂商可以把锅甩给国家。高于国家标准并不等于高于平均标准!国家标准是最低准入门槛,5万块钱的车都可以符合国家标准,那么你十几万的合资车,你跟5万块的车一样的标准?还有途观L、思域等车型有什么勇气卖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

写在最后:有一句话叫做“法无禁止皆可为”,但是这句话并不是合资厂商减配的理由!,“法无禁止皆可为”是为了保障自由、鼓励创新,但并不意味可以为所欲为,不意味着可以损害国内消费者利益,可以国内国外双重标准。作为与消费者人身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特殊消费品,汽车的质量安全尤为重要,不可以一般商品的最低标准进行衡量。如果不重视国内消费者的安全质量诉求,继续漠视国人的生命安全,相信消费者终有一天会回复理性用脚投票。我们也期待国内能够早日出台完备的政策标准,让国内购车者的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注老司机侃侃车,了解更多选车用车新知识,虽然我们可能是粉丝最少的汽车自媒体,但我们是一个坚持说真话的汽车自媒体。


老司机侃侃车儿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从我亲身体验说起吧。我是一个老司机驾龄几十年,开过的车型有好多,开车这么多年从总体印象上讲国产车在质量方面还是有诸多的让人不放心,总是感觉国产车只注重外观上的追赶而忽略内在质量上的东西。记得前几年出门我做过一次吉利轿车,路上遇有颠簸底盘就哗啦哗啦响,就感觉要散架一样,问司机说车买了两年了。从那以后我对吉利的印象不管你出啥型号总觉得质量不行。相信众多的消费者对国产车质量不佳的印象也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吧。

买车在一个家庭是一个很大的投资项目,考虑最多的是他的经济耐用性,而不是用它做摆设。现在有很多车企给人的感觉把心思都用在了追求外观上,感觉是在用华丽的外表来吸引销量,总觉得国产汽车在发展路线上存在问题。汽车行业质量是生命,如果不把质量研发放在首位一味追求外观设计来赢得暂时市场,那这个企业也是短期捞钱的想法,谈不上远期战略发展。

国产汽车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要脚踏实地在质量上下功夫,如果我们国产车有一天在质量方面,彻底改变了消费者不良印象,每一台国产车都敢于叫板合资车想想市场会是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