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如何在十年内赶超上海?

快乐41014996


城市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差距,正视事实。而不是浮夸成风,异想天开的想出几出所谓的妙计金点子,然后坐等火箭式超越。发展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纵观国际社会,真正称得上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都寥寥可数,可见发展从来不是件易事。特别是在两地差距巨大的情形下,任何所谓的金点子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浮云......

一、关于经济与增速

杭州,近年来因互联网经济声名鹊起的一座城市。2018年常住人口981万人,GDP总量13509亿元,人均GDP14万元。

上海,中国金融、商业第一城。2018年常住人口2424万人,GDP总量32680亿元,人均GDP13.5万元。

杭州去年的增速是6.7%,上海则是6.6%,假设上海从今年开始停止增长,杭州以当前的增速需要14年才能追上2018的上海GDP总量。那假设杭州开了外挂每年增速10%呢?对不起,仍然需要10年才能达到35039亿元,少一年都不够。可见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计谋(发展思路)短时间想要追上都是徒劳。别人可以说:小老弟,我先休息9年,你尽管增,赶上了算我输。

二、城市建设与规模

关于城市本身,这个其实很显而易见的。上海是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长三角核心城市等一大堆外挂在身。而杭州只是一个副省级城市,在一个处处讲规矩和级别的社会,杭州先天性的就处于竞争劣势......

看一看两城市目前的一些数字化差异:

可以看到从城市建设方面或人口数量方面,杭州离上海有不小的差距,这个差距远不是10年就可以赶上的。两者建成区相差407平方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个大连市的建成区面积。无论你快马加鞭还是埋头苦干,10年之间建成一个大连市?不存在的!

三、城市发展思路

题主在描述中提到了:

两年建成蕊(连芯片的芯字都打错了......)片制造科技园及电脑软件开发设计园,3D至5D动漫制作园。

Why?两年建成芯片制造科技园?电脑软件开发园?你以为你是硅谷?连中关村和南山科技园都不敢说这话。首先你得有这个产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阿里虽然庞大,但仍然不足以吸引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次,中国的芯片制造技术和产能规模占有率相当小,远不足以提升到拉动万亿级城市几个百分点的GDP程度。知道PC霸主英特尔年销售额是多少吗?在2017年628亿美元!知道手机芯片霸主高通是多少吗?230亿美元!这是建立在别人数十年的研究,几千亿美元的投入全球布局才有的销售额。知道别人的研发历史吗?研发人员吗?知道这两间公司在哪里?硅谷!知道别人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没有技术研发限制吗?你现在告诉我在中国的杭州山谷里修地铁,然后balabala就鼓捣出一个堪比英特尔和高通的公司?是我想太多还是你太天真?

四、结论

一个城市的发展思路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逐步发展,而不是动辄要多少多少年追上哪里。就杭州目前本身而言,其实在软实力方面和上海相差过大。全世界可能听说过杰克马,但不一定听说过杭州。全世界可能没人知道上海有啥子名人,但一定知道shanghai?china!这就是城市名片与软实力。杭州现在几乎就和杰克马绑定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其实并不是件好事。真正的强悍反而是没有互联网大公司的上海,没有赶上互联网经济仍能第一,经济仍然高速增长。这才是真正不显山露水的实力,所谓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会受到互联网泡沫的影响。任何时候,传统金融与商业贸易才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的行业,比如纽约、香港、新加坡、伦敦你听说过他们有什么互联网大公司吗?你听说过他们动不动云计算,云支付吗?

杭州在10年内超越上海,不是说谈何容易的,而是无从谈起!


极度深寒


杭州要在十年内赶超上海,首先要在当前的抢人大战中获胜才行。

上海,是常住人口超2千万的超大城市,杭州仅是常住人口逼近1千万的特大城市。

现在国家的政策对杭州非常有利。因为像上海这种超大城市需要控制人口规模,而像杭州这样的特大城市允许放宽落户条件。

那么,在一个求业者面前,杭州有以下十个方面,和上海不相上下,甚至是优于上海的。

1

第一轮:城市的就业吸引力

无论是对一个海归,还是对其他的普通百姓,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就业机会。

如果一个城市连让普通百姓找到工作的机会都没有,那个这个城市的价值,对他来说,就是零、0、鸭蛋。

就业机会越多,就业吸引力就强;就业机会少,就业吸引力则弱。

上海和杭州,谁的就业吸引力强?上图表!

上图中,数值在1以上的,代表就业人口净流入;数值在1以下的,代表就业人口净流出。

先看上海,70后80后对应的数值,都在1以下;90后对应的数值正好是1,95后对应的数值,在1以上。

这即是说,70后、80后以选择逃离上海为主;90后,离开上海,和去上海工作的一样多;95后,更多的是选择要去上海闯一闯。

再看杭州,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甚至95后,数值都在1以上,这即是说,所有这些年龄层的人,更多地选择去杭州工作。

再整体看一下,一溜儿——杭州的就业人口在各个年龄层次都是净流入的,而且流入比例还很高。

图表以外还有一组数字:2018年,杭州是程序员流入最多的城市,在全国占比12.46%。

这些去杭州的程序员,有23.56%来自上海,17.26%来自北京,6.91%来自深圳。

这一轮比拼下来,杭州完胜。可以说,杭州这座城市年轻又充满闯劲,更多人被杭州吸引前往。

这一轮,上海输。

2

第二轮:城市的奋斗氛围

常有人问我,对你来说,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奋斗的氛围!昂扬的斗志!向上的激情!

以前在德国一个大学,看到一帮中国留学生,平时总是闲得一整天、一整天都没事,一整天一整天地找东西去玩,当时就想:这样的欧洲,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一帮20多岁的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无病呻吟,这样的欧洲,有什么意思?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必须充满奋斗的氛围,必须催人奋进——要知道,奋斗可以不成功、可以失败得很惨,但依然必须奋斗!

如果你想养老,就去欧洲吧!如果你还有生命的激情,就来中国!中国,必须向前!

在这方面,看杭州和上海的比拼吧。

这张图表有两组数据,城市年轻度和城市奋斗指数。

城市年轻度,这里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小于14岁,以及大于65岁)和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数)的比值。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人口负担系数。

从城市年轻度(人口负担系数)上看,杭州只有34.2%,远低于上海的50.8%。

这就是说,100个杭州青壮年,只需要抚养34个老人孩子,而上海的负担比杭州重多了,需要抚养51个老人孩子。

城市奋斗指数,是指劳动参与率的高低。劳动参与率,是就业者和准就业者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比率。

从城市奋斗指数(劳动参与率)上看,杭州是93.2%,也就是在劳动年龄的人口基本都出来工作了,这可以说是全民工作;而上海只有75.6%的人出来工作。

两个数据明显指出:杭州比上海更年轻,整个城市都散发着奋斗向上的气息。

这一轮,上海输。

3

第三轮:工作时长

很多人讨厌加班,认为一切应该按规章制度,加班是违反制度的。

加班到底应该不应该,这里不作评价。我在这里只想说:你有不加班的权利,但我也有说你不努力的权利。

努力虽然不能和加班划等号,但加班一定可以和努力划等号!

就是这样:努力キ加班;加班=努力。

那么上海和杭州,谁更努力?

我做了详细调研后,看到结果吃了一惊。

通常以为,上海以国企和外企为主,这两类企业规则性强,说是8小时,就是8小时,不太需要加班;而杭州以民企为主,民企只顾业绩,所以经常“压榨”员工,需要加班就得加班,而且必须随叫随到。

然而,有这种看法的人,都错了。

事实正好相反!

下图,我们通过10个行业的调研数据,计算出两个城市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长。

从图上可以看到,杭州近一半(48.1%)的企业员工,工作时长在8-10小时之间;而上海近一半(47.6%)的企业员工工作时长在10-12个小时,比杭州多出近2个小时。

此外,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的企业员工比例,杭州是10.4%,上海是14.6%,上海比杭州多出4.6个百分点。

这是很有意思的。

没想到积极奋斗的杭州,在工作时长上,竟然败给了上海。

当然,这里说的是平均工作时长,具体每个行业的数据,则是高低起伏的,有些行业,肯定是杭州胜过上海的。

4

第四轮 通勤时长

按照国际惯例,也就是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惯例,通勤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才是合理的。

通勤时间超出一个小时,人就会精神疲乏,影响工作。如果每天都超出一个小时,则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下面我们来看杭州和上海两地的通勤时长。

高德地图大数据显示,早晚上班高峰时间,上海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878,拥堵程度排在全国第四;而杭州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699,排在全国第48。

不仅如此,杭州的平均通勤(单程)时长为52分钟,在人们可接受的60分钟通勤时长之内,而上海的平均通勤时长是74分钟。

计算一下,在上海上班,比在杭州,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要多出44分钟,每年要多出184小时,相当于7.7天。

这么一说,上海真的很惨!

这一轮,上海完败。

5

第五轮 工资收入

上面这么多轮比下来,基本上都是上海败、杭州胜。既然如此,是不是说,杭州的工资收入,应当比上海的高?

且看图表。

2018年,上海城镇居民每年的可支配收入是68034元,杭州是61172元。这样一看,感觉上海和杭州的收入差距挺大的。

此外,对于去上海杭州打拼的人来说,应该会更看重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2017年,上海全市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是85582,杭州是82348,换算成月工资的话,上海是7131.8元,杭州是6862.3元,比上海少了269.5元。

果真如此啊。

这一轮,看上去是杭州败了,但在下结论之前,我们再看看两地的物价水平。

6

第六轮 物价水平

在同等收入条件下,不同的物价水平,产生不同的生活质量。所以物价水平是城市魅力的因素之一。

我们从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吃、住、行三方面来比较两地物价。

根据统计局数据,每年花在食物上的钱,杭州人均为10037.5元,上海人均是10658。换算成每天的开支就是,杭州人均一天的餐费是27块5,上海则是29块2。

吃,杭州成本比上海低。

住方面,根据安居客2019年4月数据,在杭州租一室的房子,均价为2000元;在上海则是2800元,比杭州贵了800元。

上面说到上海的月平均工资比杭州高出269.5元,但在房租面前,上海工资高这一优势,丧失殆尽。

对此,我只有四个字:厉害,厉害。

再看出行,以出租车3公里内起步价为比较依据,杭州起步价是11元,上海起步价是14元。

不用说,上海出行的成本也高于杭州。

总结起来说,仅从吃住行三方面,上海物价均高于杭州,特别是住房部分。

至于其他物价水平,上海基本要比杭州贵一点。

所以这轮,又是上海输。

7

第七轮 消费娱乐场所

消费娱乐场所总是要有的。

一个城市,不管是奋斗至上,还是享乐至上;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古老的;不管是世俗的,还是宗教的,凡是有人,他们总是要娱乐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上海和杭州两地的消费娱乐场所。

图表用了两个数据,一是星巴克指数,一是财物中心存量面积。

星巴克指数,是指一个地区星巴克门店的数量。该指数越高,就说明该地区商业和消费活跃程度越高。

从星巴克指数来看,杭州拥有145家星巴克,上海拥有633家星巴克。上海的商业和消费活跃度远高于杭州。

此外,就购物中心这类消费场所来说,杭州的购物中心存量面积是686万方,上海是1635万方,上海也是远高于杭州的。

不过,这里应该照人均来计算。

就人均购物中心面积来说,杭州人均0.7方,上海人均0.67方。杭州的人均要略高于上海。

比较下来,总体上,上海作为常住人口超2千万的超大城市,其商业和消费活跃度要高过杭州。不过,上海有的,杭州也都有,杭州并没有过于落后。

这一轮,两者打平。

8

第八轮 教育医疗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则教育医疗资源越好。

但是,虽然杭州的行政级别低于上海,毕竟也是强二线城市、省会城市,资源也不会弱。且看下图:

仔细看,杭州每万人拥有46位医生,上海仅有31位医生。

这个比例可以说明,杭州的医疗资源比上海更丰沛。

再看,杭州每万名学生拥有729名老师,上海则有972名老师。

这个比例则说明,上海的教育资源更胜一筹。

那么简单总结一下的话就是,在教育、医疗方面,上海杭州各有优势。

这一轮,双方打平。

9

第九轮 城市环境

这里说的环境,当然是指自然环境。

那么,就自然环境来说,杭州在全国都是鼎鼎大名的。有西湖在,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当然,自然环境,还要比绿化率。至于空气,我不想提及。

看下面数据吧。

从森林覆盖率看,杭州达到66.8%,上海为16.9%,杭州的森林覆盖率不仅远超上海,甚至超过环境水平非常好的日本。

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来看,杭州人均拥有公园绿地13.58方,上海则是8.2方,杭州也是远超上海的。

总结,整个杭州置身于森林、绿地和公园之中。

这一轮,杭州完胜。

10

第十轮 房子

终于轮到房子了。

这是这20年来,中国城市人的头等大事啊。

说到房子,谁有资格骄傲呢?谁有理由自豪呢?

只有让普通百姓承受得起房子价格的城市,才有资格骄傲;只有让普通百姓更容易获得好房子的城市,才有理由自豪。

这个话题,非常复杂而漫长,所以我写了好几篇文章,专门讲这个。那么在这里,就简化,仅以下面这张图表,来作出比较。

这里涉及两组数据,一是收入房价比,一是人均住房面积。

收入房价比,看的是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能购买多大面积的住房。

以杭州目前均价接近2.8万一平,上海目前均价5万一平来计算,以杭州的可支配收入能购买2.2平,上海仅能购买1.2平。

人均住房面积,杭州是36.4方,上海是36.1方,杭州住的比上海略宽敞。

把两组数据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购买同样面积的住房,在杭州16年就可以买下,但在上海则需要30年。

这样一比,杭州胜。

11

总结

上面10轮比下来,基本上是杭州完胜。

只是这10轮比拼,在有些人看来,就像是田忌赛马,避开了关键环节的正面交战,比如GDP、比如行政级别、比如全国辐射力,等等。

可是,对于一个海归就业者,或其他就业者来说,重要的还是就业机会、成长机会、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度。因此这么比,才是正确的。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一比,就业者就很清楚地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应该说,对一般就业者来说,杭州完胜。可是,如果你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就业者、一个志向远大得不得了的就业者,你可能还是想选择上海。

毕竟,正如中世纪诗人但丁所说,人总有追求伟大的时候。人这一辈子,总有那么一刻,想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跻身高一级的社会阶层。

对于一个有伟大冲动的人,一线城市对他来说,就是宗教一般的存在。如果不去一线,就会心如死灰,难以忍受。

对于这样的人,我想说的是:

不要犹豫,那就选择上海吧!

此外,我还要提醒一句:其实现在选择上海还是杭州,甚至选择上海和杭州之间的小城市,都是可以的。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时代,上海,包括杭州,这两大城市的诸多功能,已明确要向1小时交通圈内的节点城市转移。

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像上海、杭州这样的超大特大城市,要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

而杭州,以高铁速度计算,就在上海的1小时交通圈内(高铁最快45分钟);或者反过来说,上海就在杭州的1小时交通圈内。这意味着,这两个城市的诸多非核心功能,将向两者中间的其它节点城市疏散。

这也意味着,这两个城市,将在事实上融成一片,变成一个都市连绵区。

时代真的变了。互联网、交通网,及即将到来的物联网,三张网络将全面覆盖世界,在杭州和上海成为事实上的都市连绵区以后,两者之间胜与负的作用,只是彼此互补罢了。


楼神研究所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出山!

看来杭州想在十年内超过上海,很难,很难,历史将杭州定性为上海后花园,只能服务于上海。首先上海已经不是区域性的老大。而是整个长江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它将承担四个中心的任务,任务很艰巨!

由其上海虹吸现象已经形成,连杭州名片阿里巴巴,再次回到上海,并建立总部。因此,全国必须一盘棋服务于上海。包括杭州,这是历史的责任!


大奇兄


浙江已经规划大杭州湾的发展战略,此计划就是围绕以杭州为中心所设计,目前这宏伟规划正在大力推进,以集聚大浙江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发达的科技,以及号称有犹太人的聪明智慧,大杭州湾的宏伟蓝图也指日可待,再过10年,上海或将成为大杭州湾的一粒棋子,也即是说,杭州有可能超越上海。


一览众山小AlA


上海集全国资源发展

杭州集浙江资源发展

体量不一样!中央定位不一样

杭州只需要某些领域超越上海就足够了!

改革开放起点不同而已!

上海很棒

杭州从一个旅游小城市走到今天经济地位

不容易!


025化工检验白痴


杭州赶超上海应该只是一种梦想,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首先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中国最大的城市,而且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上海是祖国母亲亲生的双胞胎儿子之一,另一个叫北京,而杭州最多就是祖国母亲的外甥,虽然也亲,但无论如何也是比不上祖国母亲对双胞胎儿子的宠爱,所以杭州只能紧紧跟随着两个大表哥,千万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好我自己就行了


无名一老卒


杭州如何在10年内赶超上海?

好题目,但缺乏新意。在头条问答中,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一个双城比,而且是差距很大的比赶超,放到10年后再回头看一看,不过是个泡泡而已。

杭州赶超上海?某些方面已超过,譬如山水,譬如风景,山高肯定超过上海的佘山,湖景肯定超过上海的淀山湖,有此足够让上海人羡慕的,否则上海人每到节假日为何成千上万的去游杭州?!为何三番五次的去游杭州?!

至于其他方面,杭州继续努力吧,有梦想总是好的。


郭雄333


上海至少在互联网,独角兽这一块已经落后了,上海的一个杭州人创造的拼夕夕都当成宝贝了, 确实有点low ,互联网以后是巨头模式,腾讯阿里一统天下,现在看美团有没有本事成为第三极,百度已经掉队, 以后所有的创新公司都会依附于2大巨头, 你说杭州会怎么样


大山33333336


不难。让统计局改下数字即可。分分钟的事。也是杭州人最善长的


朵朵天天


杭州超越上海不需要10年,我看至多2019年就可轻松实现。还记得这句家喻户晓的话吗,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希望从2019年起这样称呼上海:杭州省余姚市上海县浦东镇,让上海回归到二百年之前的小渔村位置,让浙江群众高兴高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