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廣東佛山順德航拍。昔日的順德是一個縣級市,如今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榜單上排名第一。/ 視覺中國


根據最新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生產總值達7.06萬億元,同比增長6.9%。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民營經濟實現增長7.1%,比全省GDP增速還要高0.2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都足以體現廣東蓬勃的發展活力。

有意思的是,在最近公佈的中國百強縣榜單上,卻很少能看到廣東下屬縣的名字,而在百強區、千強鎮榜單上,廣東卻強勢霸榜。這與廣東的城市化進程有關,也跟百強縣的評選標準有關。

上個月,由幾所機構共同編制的《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整版刊登在當天的《人民日報》上。和往年一樣,該報告一經發布,其中的百強縣榜單就引發了許多關注和討論。

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這份榜單中的綜合實力包含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鄉融合、環境友好和政府效率等五個方面,也就是說,各個縣城、縣級市的位次,並不完全由經濟總量決定——

當然,最能牽動大家內心的,還是經濟數據。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今年的百強縣榜單。/ 澎湃新聞


只要粗粗瀏覽一眼榜單就不難發現,“江蘇”是其中出現最多的字眼。在百強縣中,江蘇一共有二十三個縣市上榜,包攬了接近四分之一的名額,緊隨其後的是山東和浙江,分別有十五個和十四個縣市入圍。光是在前十名中,江蘇就佔了六個席位,縣級市崑山蟬聯中國百強縣榜首。

不過,更讓人驚訝的還是廣東。作為GDP全國第一的經濟大省,放眼百強縣的榜單,廣東只有一個肇慶市下屬的縣級市四會入選。對照2017年經濟總量排在全國前四的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似乎只有廣東的縣城們表現不夠搶眼。

事實上,近幾年來的百強縣排名,廣東的表現都始終不算突出。經濟大省廣東領跑各項經濟指標,為什麼缺少經濟強縣呢?這與廣東的城市化進程有關,也跟百強縣的評選標準有關。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西塔與東塔,廣州珠江新城的地標建築。


01

高度城市化的珠三角沒有縣城


在全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的位子上,廣東連續坐了二十九年。幾年前,做了二十多年“亞軍”的江蘇,GDP總量一度逼近廣東,有媒體解讀,江蘇再次反超廣東已經提上了日程,可到了最近兩年,兩省的差距再度被拉開。

在最新的前三季度統計數據中,廣東的GDP總量首次突破7萬億,而江蘇的這一數字仍是“6”打頭,兩省的經濟總量差距進一步拉大。

中國人歷來喜歡看兩強爭霸的戲碼,其實,地理維度上如此遙遠的兩個省份,又有多少面對面的競爭呢?說到底,廣東和江蘇有著各自不同的經濟發展之路,而這種差異最直觀的體現之一,就是面前的這份百強縣榜單。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由無錫和蘇州共建共用。/ 維基


看一份榜單,首先要看其評判標準。

“縣”的定義包括什麼呢?梳理上榜的一百個地區,我們就能知道,納入統計的包括一般的縣和縣級市,雖然是同一級別的行政區,但地級市的市轄區不在統計之列。

由此,廣東在百強縣榜上的缺位就有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解釋:在廣東經濟版圖中佔比最大的,無疑是珠三角地區,2017年,廣東全省GDP總量接近九萬億,其中廣州和深圳加起來就貢獻了近一半,而在這兩座一線城市的行政區劃裡,早就沒有了縣和縣級市。

也就是說,所謂的百強縣榜單,根本就沒有統計到廣東經濟核心地區。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高樓林立的深圳。/ 廣東旅遊網


其實,不僅是廣深,整個珠三角地區,縣和縣級市大都已經完成了縣改市和縣改區。相比之下,江蘇衝進全國前十的六個縣市,都來自蘇州和無錫兩座發達的蘇南城市。這也體現兩個省份在行政區劃上不同的思路。

榜單一出,一些入選的縣市立即進行了轉發、報道、宣傳。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也有落選的縣市感到不服氣。比如經濟總量位列鹽城市第一、江蘇省第18位的縣級市東臺,此次就未能入選。10月9日,東臺市官方微信號“幸福東臺”就發文質疑榜單“太假”——如果只看經濟數據,東臺排在榜單上的很多縣前面。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幸福東臺”文章截圖。


02

當年的廣東四小虎聽說過嗎?


1987年,新華社記者王志綱寫了一篇題為《廣東躍起四小虎》的報道,對標當時的亞洲四小龍,文章將珠三角地區的順德、南海、中山和東莞稱為“四小虎”,從此,這一概念不脛而走,逐漸深入人心。

如果在那時候就排一個全國百強縣榜單,四小虎一定能夠入圍,並且位居前列——當時,這四個地方還都是縣一級行政區。中山和東莞是分別隸屬於佛山和惠陽地區的縣級市,南海和順德則是佛山下面的兩個縣。

而在今天,按照百強縣的標準,昔日的四小虎自然沒有上榜的資格了,即使它們的經濟數據能媲美二線城市。四小虎的變遷,是區域發展的一個縮影,經歷過城市化進程中大量的縣改區、縣改市案例後,想要在高度城市化的珠三角找出一個名副其實的縣,是一件難事。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以美食著稱的順德,經濟也很發達。/ 紀錄片《尋味順德》


東莞、中山已經升格為地級市,也正因為兩市從縣級行政區脫胎而來,它們有著全國少見的行政區劃形式:地級市不轄縣區,而是直接管理街道和鄉鎮。

舊時廣州三大縣“南番順”,順德、南海成為了佛山市的轄區,番禺成為了廣州的轄區,自然也退出了百強縣的評選行列。不過,在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上,順德第一,南海第二,番禺第十。回看過去幾年的百強區排行榜,順德和南海也穩坐頭兩把交椅。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前十名。


再比如洪秀全的出生地廣東花縣,在今天的地圖上,你已經找不到這個名字了。1993年,花縣撤縣設市,改為縣級市花都市,又在2005年撤市設區,成為廣州的市轄區。在百強區榜單上,廣州花都區緊隨廣州增城區之後,名列全國第20名。類似的例子還有歷史悠久的番禺。

再以廣東百強縣唯一上榜的四會為例。

根據2017年公佈的經濟數據,在肇慶市下轄七個區縣和一個縣級市中,四會僅僅位列全市第二名。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四會之所以能夠成為闖入百強縣的“獨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作為縣級市,具備評選資格。

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百強縣評選中總是默默無聞的廣東,卻能在百強區、千強鎮評選中大出風頭了。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虎門二橋連接的東莞,有許多經濟強鎮。/ 視覺中國


03

大城市是縣城發展的母體


展開地圖上的各種縣、縣級市、區,對於不熟悉行政區劃的人,光是看著這些名字恐怕都要犯暈,但今時今日,我國的縣級市的數量還在增加。

針對縣改市、縣改區,國家一直以來都有經濟總量、城鎮人口比例等指標要求。同時也一直有聲音指出,即便換一換名字,也並不能提升地區的發展水平和宜居程度,但這似乎並不能消滅很多地方改名的熱情。

撤縣設市的最高潮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了上世紀末,中國出現了四百多座縣級市。而隨著去年被叫停二十年的縣改市重啟,又有一批縣級市誕生。

9月26日,隨著河北省灤縣撤縣設市獲批,今年全國新增的縣級市達到12個,是去年一整年的兩倍。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縣正躍躍欲試變成縣級市,也有越來越多的縣級市正躍躍欲試變為市轄區——儘管這三者在行政級別上是一致的。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指出:撤縣設市要實事求是,不能“趕鴨子上架”。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2018年6月8日,江蘇省海安市行政中心門口更換海安市的標識。海安成為江蘇時隔22年後第一個“解凍”的縣改市。/ 視覺中國


說回廣東,“沒有縣”的現象,基本侷限在珠三角地區。珠三角和廣東省,還遠遠不能劃上等號,查看地圖上粵東、粵西、粵北的廣大地區,很輕鬆就能找出幾個縣和縣級市的名字來。

廣東一共有二十一個地級城市,珠三角只佔一半。除去所有市轄區,在全廣東的二十個縣級市、三十九個縣中,只有一個四會能夠排進全國前一百,也足以凸顯一點:廣東省內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比如廣東地級市中經濟總量靠後的雲浮:根據2017廣東統計年鑑數據,雲浮常住人口僅248萬,全市戶籍人口卻有約301萬,選擇離開家鄉工作的勞動力數量達幾十萬。而從雲浮到繁華的廣州深圳,只有區區不到兩百公里的距離。

今年年初,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區域發展不協調,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地區發展差距較大仍然是我省突出的矛盾。粵東西北在經濟發展、公共服務、人才集聚等方面與珠三角都存在很大差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珠三角的一半。”


廣東沒有百強縣?冤枉!

除了廣州深圳這樣的大都市,小縣城也關乎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後勁。幾年前,珠江新城還沒有東塔的身影。/ 廣東旅遊網


東西兩翼和北部的相對落後,也有可能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在國家扶貧戰略的大背景下,怎樣讓珠三角的經濟繁榮惠及珠三角以外地區的廣大縣市,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新週刊》去年的《縣之榮耀》專題中,有著這樣的描述:“曾經,大城市是縣城之子;現在,大城市是縣城發展的母體。

隨著粵西高鐵的開通,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廣汕、深茂、合湛鐵路和汕昆高速、汕湛高速等工程穩步推進,以及對粵西、粵東、粵北扶貧力度的加大,這種不平衡正在被切實改善。

相信不久之後,在全國百強縣榜單上,我們能看到更多珠三角以外的廣東縣市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