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北宋經濟那麼發達,卻被其他國家壓著打,為什麼?

蘆花江的蘆


宋朝確實有錢,但是錢不在廣大民眾手裡,而是在朝廷和貴族官員手中。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宋代的官員俸祿。宋代的官員俸祿可是高的驚人,有人曾將當時的購買力換算成今天人民幣的價值,發現縣令級別的官員每年的俸祿就達130萬元左右,一品官的年收入竟然達到了1500萬左右,這不可謂不讓人吃驚!如果說這就是所謂的“高薪養廉”,我感覺的確有點過頭了,工資這麼高或許官員不會貪了,但是要知道這些錢都是哪來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啊!話說宋朝的官員也是多得離譜,國土面積雖小,但是官員最多的時候卻是漢朝的五六倍,明清的兩三。這麼多的人,工資又這麼高,可不是把平民百姓坑苦了麼?

咱們再說說宋朝的軍隊,北宋末的軍隊可分為禁軍、廂軍和鄉兵三部分,其中廂軍和鄉兵都是湊數的,沒有什麼戰力。主要是守衛地方,維護治安的部隊,相當於現在的乙級師和丙級師,還有一部分製造,維修的匠人。鄉兵也稱民兵,由居民自動組織或政府組成的不脫產的武裝力量,是按戶籍丁壯比例抽選或募集土人組成的地方民眾武裝。平時不脫離生產,農閒集結訓練。擔負修城、運糧、捕 盜或協同禁軍守邊等任務。就相當於地方的民兵。宋朝的軍隊大多數可不是常備軍,都是戰時臨時組織起來的鄉兵,都是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大家想想這樣的軍隊會有戰鬥力嗎?

官員多,軍隊多,工資又奇高,國家再有錢也不夠這麼揮霍的,錢都是來自百姓,所以說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叫“藏富於國”,肯定導致“積貧”;再者,官員雖多,但是宋朝重文抑武武將被禁錮得厲害,軍隊又多是沒有絲毫作戰經驗的人,所以戰鬥力極差,屢屢吃敗仗,從而形成了“積弱”局面。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錢都給貴族官員們自己花了,卻不拿出來用到社會民生和軍事等方面的建設上,怪不得臨邊國家都欺負你大宋呢!


大喵獵奇聞


這事要從宋朝政治制度的弊端上好好說道說道了。北宋建立之初吸取唐末五代十國以來地方藩鎮割據的歷史教訓,積極強化中央集權,加強君權。那麼宋朝的統治者又是如何強化中央集權的呢?

1:軍事上調地方精兵強將充實禁軍,限制將領權利,將領經常互換崗位,同時派大量文臣擔任軍隊將領。

2:在政治上重文抑武,抬高文人地位,同時設樞密使分割軍權。同時加強隊地方控制,設通判分權。

3:財政上把地方賦稅大多收歸中央,地方只留一點點。

這些政策雖然有利於統治,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但是弊端也是很大的,重文輕武的策略讓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將不識兵,兵不識講。而且整個社會的尚武之風漸漸消失了。弱化地方權利雖然降低了藩鎮割據的風險,可同時也把地方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閹割掉了。這些政策最終讓宋朝走上冗官,冗兵,冗費和積貧積弱的道路。

說完宋朝內部問題,我在說下宋朝面對的對手。不論前期面對的遼國和西夏,還是中期的對手金國以及後期的蒙古,你會發現這些對手和以前中原王朝的對手(遊牧民族)都有很大不同。那就是這些對手都有完善的國家組織,控制著廣大區域,文明程度比宋朝一點都不低。可想而知宋朝的壓力是有多大,就像打通關遊戲,宋朝選了個地獄模式。

最後要說的是燕雲十六州,喪失這個養馬地,讓宋朝沒馬可用,只能靠步兵去對抗騎兵的衝擊。相信各位看官也明白這種對抗有多殘忍。

說了這麼多,想必各位看官們對宋朝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還被其他國家壓著打這個問題有了一些認識。正是宋朝超強的經濟實力,才能讓國祚綿延三百餘年。好了今天就說道著了。





十八般武藝7


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尤其是北宋,先後被遼國、金國、西夏打敗,不斷賠錢、送物。後來又直接被蒙古人滅國。然而宋朝的經濟非常發達,文化也非常先進。通過制度、文化和金融戰爭,基本把遼和金玩垮,究其不斷被打敗的原因,也即基本上先進文明經常被落後民族打敗的規律,主要是:

一、從軍事上來講,文化先進的民族更多的重視發展經濟和文化,在軍事上相對比較忽略,更有有帝王忌憚軍權不在自己手中而刻意打壓軍事人才。尤其是趙匡胤通過兵變上臺,對武將更為警惕,通過“杯酒釋兵權”策略解決了武將擁兵自重問題,由文臣掌兵,消除了武裝割據和兵變隱患,但直接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喪失。

二、從社會角度看,文化落後的民族基本屬於經濟落後,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低,衣食缺乏保障,民眾有強烈的戰鬥慾望、民即兵。而文化先進的民族則大部分處於苟且偷安狀態,“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小富即安,不到生死存亡關頭,絕不會反抗。

三、從經濟角度來看,在封建社會經濟發達的政權腐敗現象嚴重。官員的腐敗必然帶來圈子文化、山頭主義和幫派鬥爭,使整個社會的凝聚力降低,民族向心力哀減、軍隊士氣不高,相互鉤心鬥角,容易被打敗。


空山新雨後19012193


第一,幽雲十六州在五代十國被後晉石敬瑭拱手相讓於當時的契丹,從此,中原王朝直到元朝才真正擁有幽雲十六州。宋朝失去了軍事上的地理屏障,從此遭人欺負。幽雲十六州包括京津冀都市圈區域、張家口區域和山西大同區域。戰時可做天然屏障,休戰可為天下糧倉。失去屏障,直接導致敵兵知道宋都中原地區。

第二 宋太祖為防止五代十國君弱臣強以至亡國的悲劇,大力削弱將領兵權,指定一整套制度讓手下武將相互牽制,從而軍事無法協調,甚至外行領導內行,兵力不振。而後代的皇帝又沒有人看到這個弊端,改革兵制。

第三五代十國中原大亂,北方少數民族乘勢而起,從而宋朝時野蠻的民族太多(遼,金,蒙古,西夏等等),這也是天意為難宋朝吧。可以說文明被野蠻消滅是人類的悲劇。

當然理由還有很多,這些只是我認為主要的。


春雨微時代


其實宋朝吹啥都好,文采風流,士大夫與君王共天下,經濟發達之類的什麼都好,儘管我們知道那也是胡說八道,但總比吹“鐵血強宋”好。

宋吹一般和民國粉大幅度重合,就好比民國粉喜歡吹黃金十年、十里洋場、風花雪月、大師輩出、鐵血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之類的。和宋吹一個意思,他們覺得這種弱小王朝很有“人性的藝術美感”。

近年來,因為各種穿越小說盛行,歷史翻案風也層出不窮,有人把明朝吹成資本主義新時代,也有人把大宋吹成什麼GDP世界第一、外戰70%勝率的“鐵血強宋”。

其實人總有逆反心理,小時候教科書上告訴你的知識,正統史學界公認的常識,科學界公認的理論,許多人總是自以為天選之子唯一的男孩,不願意承認,寧可相信地攤文學、民科和朋友圈段子。這不,堂堂名校畢業生,千萬富翁,也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所以,把宋朝說成什麼鐵血強宋也實屬正常,其實,喜歡宋朝的人很多,宋朝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王朝,宋詞、宋詩、文人風流軼事都值得大書特書,更何況,宋朝歷史上還有這文學史坐五望二的大文豪男神蘇東坡,怎麼喜歡都是應該的。唯一不該相信的就是“鐵血強宋”的大鬼話。

有人會說,兩宋名將多啊,從楊業、狄青、宗澤、仲師道、姚平仲到岳飛、吳階、韓世忠等等,一個個都是演義裡小說中天神一樣的存在。然而這些人出了岳飛是實打實的厲害,其他人的戰績加起來也比不上唐朝掃平漠北滅亡突厥的戰神李靖。

又有人要說,宋朝外戰勝率70%,而唐朝的對外戰爭總是失敗。首先,不管這奇葩的勝率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我們先看看,唐宋兩朝的戰爭都是在哪裡打的?

宋朝作戰空間狹小,沒有什麼戰略縱深,北宋最巔峰的時候,向北最遠沒有打穿河北,止步於十六州,和大遼作戰,基本是動一次被打一次,從來沒有佔過便宜。向西,最遠沒有打穿過雲南甘肅陝西,西夏這個國家,還是北宋建國過程中自己獨立出去的。南宋就更不像話了,連河南山東都不要了。北宋領土200萬平方公里不到!比秦始皇時期還要少100多萬平方公里。海陵王、金兀朮他們一發力,就能把戰火燒到長江邊!

所以說,兩宋所謂的“對外戰爭”,基本都是在中原的基本盤打來打去,金國一南下,就能威脅開封,蒙古一拿下,直接殺到襄陽城,在河北河南湖北江浙打來打去,即便“勝了”,又有什麼意義?還不是把自己的子民害得顛沛流離?

你且看唐朝巔峰時期的對外戰爭都發生在哪裡?那都是在西域、在漠北、在中亞、在遼東、在海上!

在漠北:李衛公和英公擊敗了當時稱雄世界,讓歐洲人哭爹喊孃的突厥人!李靖的3千鐵騎打的突厥人心甘情願的奉中國皇帝為天可汗,連突厥領袖可汗被俘後都願意終身為奴為僕。從此蒙古大草原、整個中國東三省、整個外興安嶺、庫頁島都歸入了中國版圖,中國在這些地方設立了都護府進行統治。

在遼東和海上:英國公李績和薛仁貴徹底擊敗高句麗,征服朝鮮半島。名將劉仁軌火燒白江口,摧毀日軍戰艦400艘,大破倭兵4萬,從此朝鮮半島的政治地位相當於中國的郡縣。倭奴國也明白了中國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是不可挑戰的,從此年年進貢,當時日本的使者到了中國要以三跪九叩的大禮覲見中國皇帝。日本的天皇也在中日國書信函中自稱東海蠻夷倭奴國臣下,百叩中華天朝大皇帝,以此來討好中國。

在西域:太宗朝滅高昌,高宗控制整個西域、吐谷渾、鐵勒、突騎施,一個個都成了歷史上的名詞。薛仁貴進攻天山,破鐵勒九姓的時候,士兵高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何等威武?

玄宗朝,高仙芝安西都護府3萬唐軍征服西域十幾個國家,破九國胡,滅亡小勃津,國王被抓到長安問罪。安息軍兵鋒越過蔥嶺,以2萬人的兵力、沒有後勤、勞師遠征、客地作戰、語言不通、沒有情報的絕境中一度壓制大食帝國!若不是安史之亂,唐朝的影響力將遠達西亞和中東。當時唐朝交兵的地方,是現在的阿富汗境內,而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則是吉爾吉斯斯坦的碎葉城。

大家不要總盯著唐朝在怛羅斯之戰中失敗了,在大非川失敗了,就以為唐朝不如宋朝,戰績不行,你要知道,怛羅斯之戰可是三萬孤軍深入敵境,遭遇盟軍背叛腹背受敵才失敗的。怛羅斯在哪裡?那是哈薩克斯坦境內,也是大食帝國的境內,唐朝即便失敗,戰敗的地點也是宋朝做夢也不敢去的天邊所在。

怛羅斯之戰後,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還。”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也許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唐朝中期雖然數度敗給吐蕃,然而即便到了晚唐國力衰退的時候,依然有能力讓吐蕃四分五裂一敗塗地,同時收回河西。

而大宋呢,在遼國滅亡之前,遼國的殘兵敗將還能打得童貫一敗塗地,在盟軍面前丟盡了臉面。在金國被蒙古滅亡之前,金兵依然可以吊打南宋所謂的名將精兵。而唐人一個外交官王玄策,只靠一點親兵和數千尼泊爾借兵就能“一人滅一國”,差點掃平整個印度半島,活捉古印度王阿爾裘,押解到長安獻給唐太宗。河西唐人一個張議潮,就在晚唐皇室自顧不暇的時候建立歸義軍自救,大破吐蕃和回鶻,收復整個河西,同時還讓吐蕃四分五裂,先於唐朝滅亡。

王玄策、張議潮放在大唐歷史上,根本不能和李靖、李績、侯君集、薛仁貴、劉仁軌、黑齒常之、高仙芝、哥舒翰、郭子儀、渾瑊、李愬等人相提並論,然而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外交官,一個小小的河西軍戶,他們的赫赫戰功,兩宋歷史上都沒有任何一個名將能夠做到!

所以,歷史學家才會把漢唐叫做“強漢盛唐”,才會把大宋叫做“積貧積弱”!這個案,是翻不了的。

即便我們不談軍事,我們談文化影響力好不好?宋詞牛逼不假,但大唐的詩文、禮樂、藝術是讓整個東亞跑過來認祖歸宗喊乾爹的,北宋的時候,世界各國大多把大遼當作華夏正統呢!


老張看歷史


天下太平之要義: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

北宋富裕,文官當道,既愛錢又戀權;武官受打壓,不受信任,待遇自然不佳,哪裡願意為皇家送死。

冷兵器時代打仗,既靠勇敢又靠體質,北方匈奴,屬遊牧民族,從小鍛鍊,驍勇善戰,似乎為打仗而生,單兵作戰肯定比漢族強悍。他們善騎善射,漢族若不玩命的戰鬥,是很難取勝的。

北宋光經濟強大是不行的,還缺乏同心同德,為國勇敢獻身的將士。


紅塵看客28袁緒球


正是因為北宋,南宋的經濟和財產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引來了太多的強大外族侵略。加上宋朝被欺負有3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對手強大,其它國家是越打越弱宋朝的對手是越打越強。從對陣遼國大家互有勝敗。平等通商。到對陣金國北宋被滅。再到元朝連十字軍也不是對手更何況宋朝。第二方面國家內部,因為宋朝太富有了出現的奸臣,就太多了。


光輝歲月8977788


你說的其他國家有:遼、金、西夏及後期南宋強敵蒙,北宋得天下的是後周武將趙匡胤出征平北漢時小耍把戲而被黃袍加身建立宋國,宋太祖深知武將之威力,擔心劇本被權重大將抄襲又弄出“杯酒釋兵權”歷史大戲,重文輕武的惡果便是經濟巨人,武力成倭,此乃俗語“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這你就理解了中國目前經濟全球第二時,要全力打造一支能戰能勝的全球一流軍隊的追求了!


唱搖滾的斜槓道長


宋代的思想有問題,從杯酒釋兵權開始,就不把武力放在第一位,更何況宋朝皇帝的政策是,吃不上飯的可以當兵,所以宋朝的軍隊很多老弱病殘,所以戰鬥力不行,一個人這是國家政策的問題



重文輕武,讓不懂軍事的文官當主帥。好比一頭羊領了一群獅子。軍事體制也有問題,皇帝也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