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之後又是9%,比特幣如此下跌到底有沒有未來?

7%之後又是9%,比特幣如此下跌到底有沒有未來?

(一)

11月19日,比特幣價格跌破5200美元,創2017年10月份以來的新低,日內跌幅達到7%;原以為大跌之後必有反彈,而11月20日比特幣的行情讓人更是大跌眼鏡,比特幣的報價跌破4300美元大關,日內跌幅達到9%。這令比特幣投資者們欲哭無淚,紛紛詢問:比特幣到底有沒有未來?

其實,自2009年1月份比特幣面世以來,關於比特幣是否有投資價格的討論就沒有中斷過。

欲瞭解比特幣是否有價值,我們還得從貨幣的本質開始談起。

我們知道,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而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統一,所以貨幣必須有價值屬性

我們從貨幣發展史可以瞭解,貨幣從貝殼或象牙等實物經由黃金、白銀等金屬貨幣,一直到當下的電子貨幣、數字貨幣,不管它怎麼變,它都承擔著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功能、儲存功能等職能。相比而言,比特幣不具備其中任何功能。

比如說,貨幣可以充當價值尺度。所謂尺度,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充當一把尺子來衡量其它商品的內在價值,但是自身需要代表著財富與價值,並且這種“代表”需要國家信用做背書。比方說,一國有1萬億的財富,就得發行代表這1萬億財富的貨幣,一旦出現貨幣濫發,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債務危機、主權信用危機,嚴重威脅社會穩定以及貨幣的國際信譽。

相比而言,比特幣本身不能充當價值尺度,也沒有國家信用做擔保,更不存在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現象

(二)

7%之後又是9%,比特幣如此下跌到底有沒有未來?

事實上,比特幣不僅不創造價值,而且還耗費大量的資源。有人可能要問,比特幣不是需要有人去“挖礦”嗎?難道挖礦不是勞動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比特幣完全是人為設計的網絡環境中產生的數字符號,儘管可以類比黃金的功能,被稱為“網絡黃金”或“電子黃金”,但是並不具備黃金那樣的使用價值與價值。

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體,凡是商品都需要勞動創造價值,而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而勞動分為有效勞動與無效勞動,不能用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來衡量的勞動一定是無效勞動,相反,比特幣的生產過程不僅不創造價值,反而卻耗費大量社會資源與財富。

比特幣自面世以來已經暴漲了百萬倍,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由比特幣的內在運行機制造成的。

比特幣自從面世以來,每十分鐘可以產生一個區塊,而每個區塊中內含一定數量的比特幣,誰先挖到這些比特幣就歸誰。同時,比特幣數量每4年就自動減半一次,在其內部就自動產生一種升值機制。再加上全世界投資者的追捧所造成的溢價效應,推動其價格瘋漲。

事實上,比特幣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它的價值(它其實一文不值),它是靠全世界比特幣投資者的追捧,利用“擊鼓傳花式”的龐氏騙局方法,價格才產生暴漲的。

(三)

7%之後又是9%,比特幣如此下跌到底有沒有未來?

比特幣充其量只是一種虛擬商品,而虛擬商品與虛擬貨幣(電子貨幣)是兩碼事。虛擬貨幣屬於純信用貨幣,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屬於現金範疇。

前期國家發行貨幣的方式以紙幣發行為主,而現在以電子貨幣的形式來發行。也就是說,銀行從你的賬戶支付存款,只需打開電腦輸入一系列數字即可,並不需要真正印刷相應的紙幣。

但是,電子貨幣的發行量與該國擁有財富是對應的,它背後有國家的信用做支撐。這些虛擬貨幣發多了,會出現通貨膨脹;發少了,同樣會出現通貨緊縮。

而比特幣並不具備上述功能,反而一定程度上成為洗錢、ICO融資工具,不知多少人被這種貨幣幻象所矇蔽,而傾家蕩產,中國金融監管層禁止比特幣在國內交易非常明智。

當然,比特幣並非一無是處。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思維邏輯,解決信息不對稱、搜尋成本高的理念,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可以派上大用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