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文丨李師帥

常年混跡於“知乎”“B站”的用戶定會發現,兩家主打內容社區的網站最近都紛紛推出了原創自制綜藝。

11月14日,知乎推出首檔原創綜藝《知乎者耶》,並在知乎、騰訊視頻、bilibili同步上線,節目的slogan是“一檔試圖還原‘社區討論’的角色扮演式視頻節目”;11月11日,B站也推出首檔自制綜藝《故事王2》,“大型卡牌故事接龍競技真人秀節目”則是節目主打的標籤,參與的人員則包括了知名UP主以及笑果文化的脫口秀演員。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有業內人士指出,試水自制視頻節目、培植IP可能會成為內容社區探索盈利模式的一個新方向,只不過具體走向還要看節目的效果反饋。由此可見,不管是知乎還是B站,走到2018年,都面臨著一個難題——如何盈利?

通過自制綜藝,將節目的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這個過程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完成一次面向大眾的“廣告”,進而收穫流量、用戶與資本,或許這是知乎、B站期待的。只不過通過自制綜藝就真能輕易達到這樣的目標?或許,沒那麼簡單。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知乎者耶》《故事王2》距離“好節目”好像還挺遠?

如果要對《知乎者耶》和《故事王2》兩檔節目進行一個簡單的面貌還原,那麼不難發現兩檔節目與知乎、B站的風格是相當匹配的,而這也是自制節目最大的特點所在。

在《知乎者耶》中,首期節目圍繞“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就能成為真愛嗎?”這一十分接地氣的感情題,幾位知乎大神何贇、許伊萌、冼藝哲、笛安、子乾現場展開了辯論,而現場觀眾則要對他們的觀點給出“贊同、感謝、反對、舉報”等反饋,而這無疑不是將知乎社區中常見的線上話題討論移植到了這檔節目裡,所以這也構成了《知乎者耶》的節目邏輯。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此外,在展開辯論的時候,還需要幾位大神根據所抽取到的“身份牌”各自或強行帶節奏、煽動情緒、故意抬扛或者是充當道德攻擊的鍵盤俠,而這實際上也是節目試圖還原真實的知乎社區裡多元複雜的內容生態。

因此,《知乎者耶》從本質上就是一檔高度複製知乎社區的綜藝節目,只不過在這樣的節目框架之下,形式上感覺也就是《奇葩說》與《飯局的誘惑》的合體,遺憾的是,當辯論的火力沒有發揮到最大,語言的魅力沒能完全被激發的時候,當“身份牌”的懸念沒能做到更吸引人的時候,從綜藝節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離優秀或許還有不小的距離。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而另一檔同樣是語言節目的《故事王2》則有著濃濃的B站的感覺:從節目包裝上,明黃色與黑色的色塊相沖撞,“網感”十足;從賽制上而言,作為一檔競技類節目,海選階段,選手們需要在限定時間內,圍繞所給的“圖片”進行“看圖說話”,隨後還要對句子進行填空,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參賽選手方面,除了有B站的知名UP主參與,由於《故事王2》也是B站聯合青豆結冰、笑果文化共同出品的節目,因此也有不少笑果文化的脫口秀演員參與,加上李誕、馮薪朵和使徒子的導師陣容,作為一檔脫口秀節目,《故事王2》目前豆瓣收穫了7.5分,其實不算差。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只不過,從節目的核心——“講故事”的角度,目前《故事王2》呈現出來的,無外乎就是幾種故事風格——煽情式的、細思極恐懸疑式的、文藝清新式的、諧音梗的,因此整個節目趣味性還不夠,故事不夠精彩,或許是《故事王2》沒能像《奇葩說》《吐槽大會》那般驚豔的原因。

所以,從知乎、B站初次涉足綜藝節目的角度而言,《知乎者耶》《故事王2》勉強能夠及格,但它們離大眾眼中的“優秀節目”也還有不小的距離。那麼,在這樣的製作水準上,知乎、B站真能實現自己心中的那個藍圖嗎?

從“粉絲向”到“大眾化”,知乎B站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樣?

其實,走到2018年,知乎、B站都在變,它們或許早已不再是昨天那個青澀的它們。

2011年,知乎成立,最初它就是一個主打“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的知識問答社區,且有著嚴格的邀請制度,走的似乎是高精尖的精英化路線。只不過,這樣的高精尖就意味著離大眾太遠,那麼如何盈利?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兩年後,知乎開始向公眾開放註冊。用戶量上漲的速度非常快,但帶來的卻是“用戶體驗變差”“垃圾信息增多”的質疑;2016年,“知識付費”來了,知乎以為自己找到了那個風口,據瞭解,當時的知乎將拓展場景、連通不同的平臺、知乎的廣告和建立知識服務市場作為重點投入方向。

只不過,一直到今天,“知識付費”對於知乎而言,仍然沒能讓它盈利。於是,這一次,知乎試水綜藝節目,《知乎者耶》據悉一共就只有4期節目,在聊完感情題後,後續會相繼談到職場、電影和心理學。是的,

選擇大眾感興趣的話題、選擇普羅大眾更能接受的綜藝節目的形式,知乎已經徹底的去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意味著知乎終究還是要向市場與資本低頭。做一檔《知乎者耶》,目的或許是將其作為品牌廣告推廣知乎,畢竟此前劉昊然簡單粗暴式的知乎廣告還是引來了陣陣哀嘆,知乎“高精尖”的內容質量似乎也伴隨著一句又一句“你知道嗎”消失殆盡,那麼,用綜藝節目的方式“廣而告之”,或許還是高級的。

而對於創建於2009年的B站而言,其一直憑藉彈幕功能和二次元社區文化聚集了一大批年輕的忠實用戶,是95後、00後的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陪伴,因此相較於知乎,B站還是稍顯成熟。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掌握遊戲業務,用直播進行二次元的營銷,加上線下活動、周邊衍生品,B站的盈利模式其實是有的。只不過因為採購導致的成本居高不下,讓其似乎還沒能自己完全走路。因此,2018年的B站開啟了自制之路:

在日本與繪夢動畫合作成立“哆啦嗶夢”工作室,試圖要推出自制動漫作品,以降低採購成本。而《故事王2》則是在2016年第一季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改造的作品。

聯合青豆結冰、笑果文化,B站的《故事王2》與第一季相比也有了更加大眾化的面像,例如所有的選題,無論是看圖說話還是填空補充句子,當雪人、老鼠、女生、家人、糖葫蘆幾樣事物出現在同一副畫面的時候,大眾至少是能夠理解的,這是節目在第一季完全是面向B站粉絲的基礎上做出的改變——走向大眾,打破圈層壁壘。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這對於主打圈層文化的B站而言,也是重大的變化,從小眾走向大眾,無奈也好,順應潮流也罷,終究還是市場與資本佔據上風,或許這就是互聯網行業的精彩。

自制綜藝欲攪動行業格局?盈利之路仍道阻且長

所以,無論是《知乎者耶》還是《故事王2》,它們之於知乎、B站的意義,或許比《奇葩說》之於愛奇藝、《創造101》之於騰訊而言,更有開拓意義。

《故事王2》開拓的是圈層壁壘。以往,或許大眾習慣的還是去優愛騰觀看綜藝節目,但《故事王2》的出現,或許真能培養部分非次元大眾走入B站,成為其用戶。從目前《故事王2》的口碑表現來說,也許這也並非不可能。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知乎者耶》開拓的是知乎在大眾中的認知程度,雖然最終的效果從目前節目的質量表現上來說很難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其還是彰顯了知乎人思路上的一種轉變——從小眾到大眾或許才是盈利的重要且關鍵的一步,而與其作為一個廣告商去投放有可能收穫負面信息的廣告,也許自制綜藝,掌握那個話語權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況且對於知乎來說,雖然還沒能找到一個盈利模式,但這並不妨礙資本市場對它的青睞,比如李開復、軟銀、騰訊、搜狗等互聯網大咖,都是知乎的重要投資者。今年知乎還完成了新一輪融資,金額估值接近25億美元。所以,沒找到盈利模式沒關係啊,反正“不差錢”,就慢慢摸索吧。

知乎、B站試水自制綜藝,攪動行業格局,透露平臺發展焦慮

要不,第一步就先好好把《知乎者耶》的後面三集做得更精彩,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