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答案強迫症嗎?在豆瓣,知乎,上過著二手人生的人們

你有答案強迫症嗎?在豆瓣,知乎,上過著二手人生的人們

當你發現自己的生活,完全被這些網站包圍。旅遊去的是打卡聖地,看的電影必是豆瓣高分,觀點來自知乎大V的論述,資訊來自微博關注的博文。你可能擁有的並不是一個獨特的人生,而僅僅是在互聯網互動下,形成的一種所謂高分的,標準的,二手人生。

悲傷嗎?更為悲傷的是,當這種標準被定義為獨特、潮流,而每個人都在追隨他的時候,說好的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煙火呢?當我們將獨特看的如此簡單的時候,我們總是忘記,芸芸眾生中做個獨特的人,從來不是那麼簡單。

從豆瓣評分開始的思考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作品最為吸引人的特質便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不同的知識背景閱讀出完全不同的含義。然而逛豆瓣的人大都有這麼一種惰性,當判斷一部影評是否好的時候,他會丟出這部影片的評分。當論及這部影片的意義,他會看向關於這部影片中熱度最高的那幾個評論。

你有答案強迫症嗎?在豆瓣,知乎,上過著二手人生的人們

在家中,喝上一杯咖啡,看著豆瓣評分TOP200的影片,不知道此時的我們是否有著這麼一絲竊喜,我們是多麼的有格調。但無論是評分,還是影評,抑或是我們對豆瓣的這種美化的預先思考,事實上都破壞了我們觀看這部影片的最重要意義——以自己的人生去閱讀這部電影。

從沉迷豆瓣開始,你或許會變成一個很瞭解電影的人,但漸漸,你不再是一個可以從電影上獲得養分,會看電影的人。因為你看的永遠是被他人過濾後的一部作品。

知乎世界的知識,到底是怎樣的知識

相對於豆瓣,似乎知乎所談及的事情更多,話題熱點也更高。一個個知乎大V將自己的知識與他人分享。這一切看似都很美好。但這種以粉絲為主導的互聯網知識傳播真的能給人們帶來有效的知識嗎?如果認為是的話,那麼就太天真了。

你有答案強迫症嗎?在豆瓣,知乎,上過著二手人生的人們

並不是要針對誰,但我想提一下樑邊妖。邏輯嚴謹的知識,經常沒有那些充滿戲虐的段子有趣,當人們看到那些有趣的“知識”的時候,人們通常會更加喜歡這樣的表述。但在一個正常以知識傳播為目的的體系中,這樣的評判標準完全會帶偏人們的關注焦點。(當然承認知乎還是有很多深刻有用的回答的。)這樣產生的碎片化,有趣的,儘量使大眾可以接受的,並且看起來繁多的知識內容,事實上和系統化的知識相比,更像是一堆“無用的垃圾”。因為不繫統,(且為了有趣,經常會過於奇特),這樣一類知識事實上無法想系統的知識一樣,可以類比,可以解決同類問題。

我們從知乎上得到的觀點,最後也不過是些抱團的,無用的,大眾可接受的知識罷了。(更不要提,近來由於商業化的進程,部分知乎大V們的自帶貨屬性,讓他們的答案越來越向商家陷阱轉化。)

微博、貼吧、朋友圈,我們真的很難說自己獨特

微博熱點,貼吧討論組,互聯網上愈發龐大的信息,讓我們自以為可以瞭解更多,過上最多彩的生活。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抱團,偏見,我們關注著越來越狹窄的範圍。而這種過於巨大,看似可以窮盡我們人生每個可能性的信息,更是消除了我們對於未來的想象力。

你有答案強迫症嗎?在豆瓣,知乎,上過著二手人生的人們

在商家鼓吹個性化的時代,我們錯誤的以為,相較過去,我們現在更可以輕易的成為弄潮兒,在社會中找到獨特的自己。但事實的真相是,在現如今的互聯網社會中,做一個獨特的人更加困難。要耐得住枯燥,放的下捷徑,找到自己對於這個社會的理解。這一切在現代社會中甚至會顯得如苦行僧一般,但在如今社會,獨特本就不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