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本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卻成了大貪官,乾隆:兒子不可饒恕

父親本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卻成了大貪官,乾隆:兒子不可饒恕!

朝野之上明爭暗鬥,既然有清正廉潔,那也必然有貪汙受賄,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縱觀歷代王朝,總會有那麼幾位在皇帝面前也敢公然行賄的大人物。就拿相對來說比較近的時期來說,和珅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名大貪官,本人非常精明能幹,又有著極度的私慾,一人所得之財產竟然超過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財政總收入,可見其貪汙之程度何其深。和珅落得個自縊的下場算是時候到了,可今天小編想說的這麼一位貪官可就是比較倒黴了,就是趙鳳詔。

父親本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卻成了大貪官,乾隆:兒子不可饒恕

趙鳳詔是清朝大臣趙申喬的次子。趙申喬是清朝一位清正廉明的大官,他在康熙九年時候的進士,二十年時期,被授予河南商丘的知縣,隨後又被升為刑部的主事。因為為人清廉,頗受康熙帝的信任,官場穩步高升,就這麼成為了風光之人。

趙申喬出身官員之家,從小就被自己的父親教育要做認真做事,做一個剛正清廉之人。趙申喬也確確實實的這麼做了,或許他只是理解了字面的意思,並沒有深知到其中的真實含義,更不會想到一個官員想在官場永遠長青,不只是精明能幹,被百姓愛戴,受皇帝寵信,關鍵要學會低調做人,藏得住鋒芒,才能守得住繁華。

父親本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卻成了大貪官,乾隆:兒子不可饒恕

趙申喬在商丘上任之初,那個地方剛剛經歷了一場戰亂,民不聊生,災民四處流竄,很多官員都覺得這個地方治理非常棘手。可趙申喬沒有推卸,直接下令取消多餘的賦稅,核實被地主富商隱藏的土地分給人民。戰亂剛平又遇大旱,趙申喬就積極安排救災,開設粥廠,賑救災民,因此被百姓們稱為好官。

父親本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卻成了大貪官,乾隆:兒子不可饒恕

趙申喬也因此入京,被授予刑部主事的職位,參與到各種案件之中,在任職期間,堅持的秉公執法,不願與私賄之人同流合汙,雖然落得了個好名聲,可是也在無意之間得罪了不少大官,諸位官員也開始找藉口貶斥他。

但是此刻並沒有把他看得太過於礙眼,真正想要置他於死地的時候是在他解決了湖南局勢動盪的時候,趙申喬在此地建了一座御碑亭以檄告屬吏,不僅自己有著優良的作風還告知地方官員也要以身作則,這種清正廉明的作風和貪汙成性的官場顯的格格不入,也讓不少大官對趙申喬恨之入骨。

父親本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卻成了大貪官,乾隆:兒子不可饒恕

此時諸多的官紳便在暗地裡面拉幫結派,想要找個時候好好報復一下趙申喬,可惜趙申喬的清廉讓人抓不到把柄。趙申喬雖說是一個正派的人,可惜就是傲氣頗重,面對窮苦百姓可以送去糧食衣物,有的時候還私自從國庫裡面拿錢財去支援災民,救災民沒錯但是私拿皇帝的錢就顯的不太對了,皇帝去和其溝通,卻進行的無比艱辛,總而言之就是一根筋,這樣皇帝也開始對他不滿了,可是政績清正,無從下手,那就從他的兒子開始吧。

趙鳳詔,子憑父貴,就算沒有出什麼政績也是在官場混的風生水起。眾多大臣因不滿趙申喬便伺機對趙鳳詔下手。有一天趙鳳詔被上書說受賄三十萬,這個數字在當時的情況來說並不是非常多,可是趙鳳詔卻說自己沒有,沒有人證也沒有物證,就連自己也說不清,就這麼的被別人擺了一道。乾隆皇帝聽後大怒:兒子不能饒恕,並且立即下令追贓斬首。

父親本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卻成了大貪官,乾隆:兒子不可饒恕

自己是一名美譽全天下的清官,自己的兒子卻落了一個天下貪官的髒名,也在朝野上引起了一陣熱議。在追贓的一段時期,趙申喬也是深受折磨,雖說皇帝念在以往的舊情和政績,開恩不去牽連無辜,可是畢竟年事已高,沒過多久,也就隨自己兒子去了,百姓說起來也是一陣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