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卷卷在國慶假期和朋友看了

《悲傷逆流成河》

它講了一個高中女生易遙

遭受校園暴力的故事

雖然片子的邏輯和演員演技槽點滿滿

卷卷卻莫名地看得如鯁在喉

直到散場後朋友對卷卷說:

“曾經,我是遭受暴力的‘易遙’

後來,我學會了自保的技巧

變成了“聰明”的看客:

安全地助推

適時地沉默”

卷卷才明白《悲》為什麼讓人如鯁在喉

我們或許不曾是遭受暴力的“易遙”

也不是施暴者“唐小米”

卻百分百都曾是助推者

——“沉默的看客”


01你髒你下賤,我好我高貴

主角易遙的媽媽是典型的社會底層

既沒有經濟能力也沒有謀生技能

在鄰居口中

她做著不可描述的工作

賺著骯髒下賤的錢

易遙媽只要邁出蝸居的門

惡毒的辱罵與譏諷就席捲而來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她默默忍受著精神侵犯與暴力

不敢反抗

因為門外的世界根本是個地獄

沒有人管她為什麼要賺皮肉錢

沒有人可憐她的“迫不得已”

同為社會底層

鄰居們實在太需要

一個可以踩在腳下的馬凳

好讓自己螻蟻般的人生

顯得“高尚”一些

譏笑、辱罵、狠狠把易遙媽踩在腳下的時候

嚐盡冷眼、漠視、排斥

被惡意滿滿的社會推到絕地的他們

終於找到了一絲掌控感

舒了一口鬱結許久的惡氣


即便這個可憐的女人

攥在手裡的只剩一副微薄的軀體

血肉之軀任人攫取

只期能供養得起女兒

和早已分崩離析的“家”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可,開學了

要交新校服的錢了

看著易遙畏畏縮縮要錢的臉

自責與自卑裹挾著壓抑了長久的怨恨

噴湧而出

“錢!錢!錢!又要錢!

你個賠錢貨!”

易遙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跟女兒解釋

自己真的,真的

拿不出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易遙沒有拿到錢

穿著老舊校服

與歡聲笑語的同學逆流而行

不敢抬起頭的易遙

不敢說話的易遙

不敢要求任何東西的易遙

淪為了校園底層

猜猜會發生什麼?

沒錯,發生在媽媽身上的暴力

原封不動的在她身上重演

“同學”陷入狂歡

爭相侮辱她,戲弄她

潑冷水,扒衣服,粉筆灰塞嘴裡,打火機燒頭髮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易遙所承受的校園暴力

和鄰居們對媽媽施展的暴力套路

如出一轍,更明目張膽

02社會暴力,滋生校園暴力的土壤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沒有一個群體能獨立於社會而存在

必屬整個社會的組成部分

校園群體,就像是社會的放大鏡

它的邏輯大概是這樣

社會怎麼樣,群體就怎麼樣

群體怎麼樣,校園就怎麼樣

社會病入膏肓,校園痛入肌理

孩子的行為,不過是在模仿成人


於是我們看到

易遙承受的校園暴力

和媽媽承受的群體暴力如出一轍

但和媽媽承受的成人“精明傷害”相比

未成年人太嫩,太激進了

以至於把握不好“分寸”

讓“冷暴力”變成了“熱暴力”

“一不小心”就把易遙推到了絕地

易遙奔到海邊希望以自殺結束這一切

對起鬨觀望的人發出了憤恨嘶吼: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我去死!你們得意了?!

你們!都是殺人共犯!

為什麼校園暴力總在發生?

為什麼正義的人總是少數?

為什麼助推者和沉默者始終存在?

因為社會認知決定了

面對暴力發生時的個體行為

社會大環境鑄就了“大認知”:

只有站在強大的一方

或沉默,或助推

踩爆螻蟻般的更弱者

才能避免成為強大惡人的活靶子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被冷熱暴力圍剿的成人

培育出了暴力的未成年人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

最終,彌散到了校園


03面對校園暴力,如何正確說“不”

卷卷認為

施暴的未成年人不可姑息

該怎麼懲罰就怎麼懲罰

但我國法律規定:

滿14週歲的人,無論其行為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也就無需承擔刑事責任。14~16週歲的人,只對部分特別嚴重的犯罪行為承擔責任(如故意殺人、綁架、強姦等暴力犯罪)。


卷卷知道

法律的存在是為了保護該保護的

懲罰該懲罰的

只是在這樣的法律之下

有些窮兇極惡的“孩子”

鑽了空子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錯的無疑是施暴者

但由於教育和體制的種種現狀

我們不可能完全依靠外界

來給受害者公正

我們必須讓孩子掌握“防暴技能”

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

普遍內向、孤僻、經濟或外在條件輸於他人

這些並不是錯

但在施暴者眼裡卻是“機會”

而受害者一旦陷入了逃避和畏懼之中

施暴者就會得寸進尺

步步緊逼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制止暴力的第一步是做到“不畏懼”

讓孩子給施暴者傳遞出

“我不好惹”“別來惹我”的訊息

這種訊息很有效

能很大程度上杜絕校園暴力發生

讓未成年人從容面對嘲笑和小暴力

最好的方法是:平時多演練

遺憾的是

我國在這方面對孩子的教育幾乎為零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美國和加拿大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

有專門的防暴力訓練營

教給孩子提前防範暴力的方法

一旦暴力情況發生

孩子也不至於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這段漫畫

就是加拿大制止暴力訓練營的重要訓練內容

家長和孩子們

一起來看看吧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施暴者的邏輯裡

暴力是絕對強大的力量

所以他們本質上也是暴力的畏懼者

只有讓“施暴行為”

看起來完全無效

才能徹底阻斷他們以暴制人的渴望

04救助的遺漏

卷卷前文已經講到

社會病入膏肓,校園痛入肌理

孩子的行為,不過是在模仿成人

只有解決成人的問題

才有可能制止大規模社會傷害

影片中易遙的母親

是千千萬萬

陷入生存絕境的社會底層縮影

殘障人士、農民工、失業者、留守兒童

不勝枚舉......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他們並非好吃懶做、心靈脆弱、不思進取

而是社會沒有給他們一絲求生機會

沒有給他們開一扇求助之門

一場大規模社會傷害,終於走進校園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

弱者活該被冷漠對待,狠狠踩死

“大認知”裹挾之下

人們在遭受暴力後

慣性將暴力轉嫁至更弱的群體之上

比如:校園、低收入者

它直接導致大規模社會傷害頻發

當雪崩發生,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其實,每個人都終將淪為“弱者”

不論現在多強大

也總有更強大的外力使人一夕變弱

比如疾病,比如意外

真正的強大和掌控

從不建立在蹂躪更弱之人上

為弱者打開一扇門

保護弱者、撫慰破碎的心

將暴戾之氣正確疏導

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獲得平靜的校園

最後,卷卷相對所有施暴者說

在暴力法則之下

施暴終會遭受法律、良知的制裁

也請施暴者知曉

沒有人能永遠站在強者的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