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樑中藥學:細辛

老梁中藥學:細辛

【藥用】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東北細辛或細辛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辛,溫。入心、肺、肝、腎經。

【功效】發散風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

老梁中藥學:細辛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鼻塞等症。

細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與羌活、荊芥、川芎等同用,治療外感風寒頭痛較劇的病症;對於外感風寒、陰寒裡盛的病症,亦可應用,須配合麻黃、附子等同用。

2.用於頭痛、齒痛、風溼痺痛。

細辛止痛力強,對於頭痛、齒痛都有較顯著的療效,頭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齒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對於風溼痺痛,以屬於寒溼者為宜,可與羌活、川烏、草烏等配合應用。

3.用於痰多咳嗽。

細辛能溫肺以化痰飲,所以主要用於治療肺寒咳嗽、痰多質稀色白的病症,常與乾薑、半夏等配伍應用。

本品又能通鼻竅,療口瘡。用於鼻淵,常配合白芷等應用;用於口舌生瘡,可單用一味細辛,研末敷於臍部。

老梁中藥學:細辛

【處方用名】北細辛、細辛(喜淨,曬乾,切碎用)、炙細辛(用蜂蜜拌炙,減少溫散之性)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一錢五分,煎服。外用適量。

【按語】細辛既能外散風寒,又能內祛陰寒,同時止痛、鎮咳功效較佳。本品雖有較好的散寒作用,但發汗作用力較弱,一般解表方劑中不作主藥,臨床用於風寒表症主要有兩個方面:或者外助麻黃以發汗解表,內助附子以扶陽溫腎,治療陽虛體質的外感風寒,形寒怯冷等症;或者取其兼有止咳、鎮痛作用,用於風寒表症兼有頭痛、身痛或咳嗽等症。此外,在鎮咳方面,可配合乾薑以溫肺化痰,配五味子以開闔並施,配麻黃宣暢肺氣;在止痛方面,可配合白芷治牙痛,配川芎治頭痛,配烏頭治痺痛,都是常用的配伍應用方法,可供參考。

老梁中藥學:細辛

【方劑舉例】小青龍湯(《傷寒論》)麻黃、桂枝、細辛、芍藥、五味子、乾薑、半夏、甘草。治痰飲咳嗽氣喘。

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治陽虛而兼外感,身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減,神衰欲寐。

【文獻摘錄】《本經》:「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

《本草衍義》:「治頭面風痛,不可缺此。」

《本草別說》:「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則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