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传捷报,我国又将一领域的“王冠”收入囊中,颠覆西方技术认知

再传捷报,我国又将一领域的“王冠”收入囊中,颠覆西方技术认知

火箭燃料贮箱

中国的发展速度,西方一直用“奇迹”这个词来形容。一路走来,中国也确实当得起这个词。在西方的一片封锁之中,自己独立完成了五代战机的设计研发与制造。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自主研制五代战机的国家,中国正是在一次次的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中,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令世界侧目,最近,我国又一领域再次传来捷报。

据媒体近日的报道称,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教授团队提出的新一代流体高压成形技术,攻克了超大超薄曲面整体结构成形中起皱和开裂缺陷并存的国际性难题。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成形出运载火箭直径3M级燃料贮箱薄壁整体箱底,又一次突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将火箭领域的“王冠”收入囊中。

作为运载火箭中重要的主体构件之一,燃料贮箱由于箱底的受力情况复杂,它也是影响着火箭可靠性的关键之一,因此燃料贮箱箱底也被誉为火箭上的“王冠”。一直以来,西方制造这一部件都需要耗费半年左右的时间,浪费掉90%的材料,工艺更是复杂老旧,就算是这样,西方仍然对我们实行了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

再传捷报,我国又将一领域的“王冠”收入囊中,颠覆西方技术认知

苑世剑教授

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一举颠覆了西方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成形出直接3M级的燃料贮箱薄壁整体箱底。完全消除了焊缝,大幅提高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在综合力学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技术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联合航天等部门,自主研制出,成形力和高压液体体积分别是此前国外同类最大设备1.5倍和10倍的世界上最大的薄板液压成形机。让西方明白中国是怎么样在封锁的情况下,完成技术超车,颠覆西方整个技术路线。

有意思的是,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让我们火箭的可靠性大幅上升,同时它还能应用到飞机的制造当中。像飞机的机身、发动机等部件都会应用到高压成形技术,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歼-20战机在研制时,就曾广泛应用3D打印技术,根本原因就在于由3D打印技术制造出的零部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可靠性要强很多。

再传捷报,我国又将一领域的“王冠”收入囊中,颠覆西方技术认知

歼-20

现在这种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的出现,也可以让我国战机的可靠性整体向上拔高一个层级。让我国的战机,如歼-20等在未来的维护时间大幅缩短,可以用于战备任务的战机更多。目前困扰着我国先进战机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发动机问题已经解决。可以说,未来等待中国空军的,将是一个美好未来

毕竟中国已经在钛合金快速成型技术等多种飞机制造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现在又在高压成形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未来将这造火箭的技术应用到找飞机上,中国的军工也将迎来再一次的腾飞,等待世界的,将是下一个“中国奇迹”。(智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