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近日,陪伴孩子到幼儿园参加游园会,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骑着儿童车,自己玩得不亦乐乎。这时,一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过来了,抢着要骑儿童车。正在玩乐的小朋友抓住车把不放手:“我不给,我还要玩。”没有“抢”到儿童车的小朋友,突然歇斯底里哭闹了起来,抓着儿童车哭得满脸通红。
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哭声引来了两位小朋友的妈妈。

第一位小朋友的妈妈问自己的孩子:“你能不能把儿童车分享给同学?”该小朋友一脸淡定,坚决握紧了手里的车。

第二位小朋友本以为自己可以得到儿童车,一看对方的妈妈并没有把儿童车让给自己的意思,跺跺脚,更加歇斯底里地哭闹起来。他的妈妈一脸心痛,抱着哭闹的孩子,轻轻亲吻孩子,用手摸着孩子的头,什么也没说。

根据上面的一幕,你是怎么看待两位妈妈的行为?

这样的处理方式,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处理呢?

薇薇老师说


一、关于第一个孩子

对于在玩儿童车孩子的妈妈,特别棒的是,妈妈并没有用强硬的态度去要求孩子分享,而是询问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

正在骑车的孩子具有坚定的目标感,孩子无论是在于确立自己的物权,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非常明确的表示“我不分享”。

由此可见,这个孩子在家庭中是受到尊重,父母并不会碍于面子或是应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折损自我价值来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给了孩子拒绝的勇气和立场。

在这个小故事发生的过程中,无论旁边的小朋友如何哭闹,这个孩子一直保持平静,只是坚决地紧紧抓住儿童车的小把手,没有与对方发生冲突行为,或者产生不良的情绪。他只是用肢体语言坚决表达:我拒绝把车让给你!

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孩子在未来,能够清晰判断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确认独立自主的行为模式,以及尊重社会准则的界限。

当我们的孩子被支持和捍卫,就会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选择并承担责任。

懂得判断外界环境对自己的影响:选择是捍卫自己的立场,稳定自己的目标,还是因他人的目光做退让,折损自我的价值。

从现阶段看来,孩子处于稳健成长的状态,即便他可能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二、关于第二个孩子

对于哭闹孩子的妈妈,我们看到她展现的是母爱的温暖和包容。

我们常常倡导,妈妈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最好的力量,最温暖的港湾对孩子说:我爱你,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在你身边,陪你一同成长。

可是,如果孩子碰触边界,做出无理的要求,未能成功后用负面情绪爆发作为武器,妈妈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爱与包容了。

儿童车虽是公共用品,可是大家依然需要遵循“先来后到”的规则,“并不是因为你哭、你委屈、你是受害者,就要理所当然分享给你”。

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我们可以感受这位妈妈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在这个家庭中,孩子情绪失控应该时有发生,或者是孩子意识到,情绪失控可以为自己带来甜头。因为,妈妈会包容会心疼。

可是,妈妈忘了教导他遵循规则,尊重他人。

孩子一旦哭到崩溃,家庭成员都愿意或无奈地去满足他。

因此,这个孩子种下一个底层信念 “ 我委屈,我有理 ......”

虽然妈妈没有支持孩子去争抢儿童车,但妈妈用行动支持了孩子的无礼。

妈妈并没有给孩子设立规则边界,这样的爱对孩子是有害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个孩子平时再乖巧可爱,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他就会再一次理所当然的哭闹,或者让自己的委屈升级。

因为妈妈并未在此时引导孩子尊重规则,反而助长孩子的情绪走向负面。孩子便会认为,无论怎么哭闹,妈妈都会包容。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孩子6岁、8岁、10岁,他还在“等不到”就委屈,“等不到”就失控,妈妈最终觉得不对劲、不再包容了。

接下来就进入了母子的战争,母亲必须为了前面的无原则包容买单。

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妈妈忘记了,所有的爱也是需要适量和均衡的,母爱也是有边界的。

教会孩子 “请等待”,其实对于4岁孩子的妈妈非常简单,但是当我们认为“孩子还小”,就为以后埋下隐患,造成孩子偏差的行为原则。

如果孩子不会“等待”,孩子与外界的沟通中,就变成了“只要我不满意,我就可以情绪失控”。我失控了,就会被满足了......

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在思维模式中,有一个能力就是用情绪放大自己的委屈。

缓解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其实是边界和规则。

“ 现在是其他小朋友在玩,

请等待,

妈妈陪着你 ”。

愿所有的妈妈用好你的爱。



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爱,是规矩


-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