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標不見得比長期標安全

由於前期雷潮的影響,目前P2P投資人的心態更加謹慎,擔心平臺提現困難、跑路現象再次集中爆發,很多人會選擇期限“小於1個月”的短期標,儘量避開期限“3個月至6個月”的跨年標。

數據顯示,投資者借款分別在6個月以下的佔比高達67.9%,1個月以下的佔比23.2%,投資期限小於1個月的短期標占比已連續兩個月增長。

短期標的會比長期標的更受歡迎,滿標速度更快。是不是這就說明,短期標更比長期標更安全?

對於投資人來說,判斷平臺是否安全的條件,不是標的長短,而是平臺的風控能力、團隊能力、項目細節透明度、團隊執行力等。

若一個平臺短期標突然大幅增加,可能是“拆標”。P2P平臺為順應投資者需求“拆標”,把長期標拆成短期標,這會給平臺資金帶來流動性風險;另外,短期標的突然增加,有可能是平臺發佈虛假標的,聚集資金以補充平臺資金不足甚至可能會捲款跑路。

投資前一定要做足功課,精選平臺和標的,要選擇實力強、風控嚴的大平臺,遠離高息平臺。臨近年底可適當增加短期標配置,以規避年底行業系統性風險;要經常關注所投資平臺的經營及輿論變化,及時應對意外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