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人工智能進入認知智能時代

2018年11月3日至4日,由中國教育學會指導、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支持、中關村中科創新創業教育基金會主辦、北京中科創大創新創業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全球創新創業教育論壇暨產教城融合發展論壇”在陝西省漢中市舉行。

本屆論壇主題為“產教融合促進城市發展”,來自約500所高校的1200多名專家學者以及200多名來自政府、研究院、行業協會、知名企業和媒體代表,總計約1500人出席了論壇。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在《產教融合模式下的A.I.人才培養》主題分享中稱: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新一輪社會發展和產業變革的驅動力量,其“賦能”作用在城市管理、產業發展、教育、醫療等生活領域均有巨大應用就會,可以推動產業升級,滿足社會需求的有效供給。科大訊飛與中科創大的合作,是基於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考慮,傳統的手段很難實現突破,而擁有了生產力的革命性工具——人工智能,將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陳濤表示,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缺口巨大,根據2017年對於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分析,全球51%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都在中國發生,但中國只能供給全世界5%的人工智能人才。其中,應用型人才領域缺口巨大。經過教育部的初步估計,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超過500萬,這是當前我們面臨的新需求,新機遇,新趨勢。

在隨後的專訪環節,陳濤向《創投者說》分享了科大訊飛過去多年的經驗總結以及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前瞻思考。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人工智能進入認知智能時代

採訪現場

失敗經歷也是創新教育的一部分

陳濤稱,按照傳統手段創新創業方向已經很難實現直線超車。如果擁有了生產力的革命性工具——人工智能,將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A.I.作為彎道超車的可能性,可以為創新創業實踐提供技術支撐。陳濤指出,當前,一些高校針對創新創業的教育嘗試還處在較為初級的水平,需要同步企業的經驗,這個過程中大家應該把失敗的經歷拿出來。科大訊飛理解的創新創業教育,將按照“以終為始”的設定,融合教育本質、就業形勢、企業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進一步優化高校的創新創業模式,為社會供給合格的產業人才。

陳濤坦言,科大訊飛在創新創業過程中,也有一些失敗和不足經驗願意與社會分享。比如,科大訊飛長久以來在大眾消費者心中一直是家技術很牛的公司。但梳理訊飛過去走過的彎路:太強調技術,強調世界第一,實際上它影響了用戶感受。2014年,科大訊飛提出口號:“沒有偉大的技術,只有偉大的產品”,再一次強調了“應用才是硬道理”。

陳濤說,未來科大訊飛將呈現給用戶更多的產品,讓用戶體驗和公眾感知更豐滿,同時,在高教人才培養領域,還將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與高校攜手,支持中國創新創業事業。過去兩年來,中國A.I.產業在資本和輿論的雙重作用下呈現繁華表象,業界則普遍認為,中國A.I.行業正在進入“洗牌期”,缺少應用能力的A.I.公司將首先被淘汰出局。

陳濤認同這一觀點,在他看來,人工智能正迎來“擠泡沫”時刻。之前那些認為拿到技術第一名,或者計劃拿第一名的公司不再受歡迎,那些能夠找到一個領域,並且利用人工智能解決效率問題、解決實際痛點問題的公司,才是有長久生命力的公司。

未來將強化用戶溝通 輸出“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的故事

在公眾印象中,除注重技術外,科大訊飛是一家偏向B端用戶的公司。陳濤坦誠,這與公司的商業路徑有關,之前更多通過為B端用戶提供技術支持,未在C端發力,與終端用戶的直接溝通還不夠,未來,我們將把C端市場放在突出位置,挖掘更多用戶故事,為終端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陳濤介紹稱,在城市、醫療、教育、安全領域,用戶端的鮮活故事有很多。科大訊飛未來將挖掘人工智能改變中國、建設美好世界的真實案例和典型故事,讓世界知道,人工智能對中國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對於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不僅要講技術,更要講價值。

比如,我們針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以“培養基於行業和產業的優秀AI人才”為目標,立足源頭核心技術與行業應用資源,深度嵌入專業教學場景,開展案例化教學實驗,打造了“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為產業發展輸送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經過時間,一批高校在採用此創新模式後,學生學習成績與就業薪資水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實現了社會、家長、學生和學校的多方共贏,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故事”。

人工智能下一階段:認知智能領域的變革與發展值得期待

刷臉支付、智能機器人、智能翻譯機等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應用普及了人們對A.I.的普遍認知。近年來,機器人寫作的話題引發的聯想不斷。事實上,A.I.在提升工作效率、提供生活便捷度方面正在變成日常存在。例如智能編輯系統,輔助人工進行知識提取、稿件編輯、綱要梳理,這種依靠機器翻譯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認知智能,在細分場景中的價值初顯。

陳濤認為,人工智能有三個發展層次,分別是: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算智能是讓機器能存會算;感知智能是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看會認;認知智能是解決機器能理解會思考的問題,科大訊飛主要專注在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層面。當前,感知智能已經進入緩慢發展階段,認知智能的重要性凸顯。

下一階段,要攻克的是認知智能領域的難題,這牽涉到教育、醫療、司法、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各領域,需要行業知識的貫穿,大數據的不斷“餵養”,人類頂尖專家的指導優化,才能真正在認知智能領域有所建樹,才能以“人機協同”的形式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人工智能進入認知智能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