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學校的研究生複試水分很大?

啊前方


感謝

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考研的複試的還早,不過推免的複試即將開始。

"碩士生推免服務系統"將於2018年9月28日開放,參加暑期夏令營獲得綜合測評A的學生都被要求在第1天完成志願填報,學校會發出待錄取通知,方便學生完成確認待錄取。這樣的操作是避免學生挑三揀四,參加幾所學校的推免,簽訂協議後答應過來的最後時刻反悔,造成學校推免指標的浪費。

推免複試和研究生複試的流程套路基本一致,屬於研究生招錄的重要環節。在複試過程中,"水分很大"的含義比較多。

推免,有個基本的套路,都會選比自己本科院校好的學校,最低也是推免個本校。在我讀書的10餘年,偶爾見到一個推免進更差學校的學生,比如這個學校有某個學科方向的大牛。在你選擇某所學校的時候,意味著你的本科院校和其他參加競爭的學生差不多,4年的培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厲害的一波同學暑期夏令營都選拔的差不多啦,參加推免複試的你基本是你們學校不算拔尖的,你的落選還真的不是"複試水分大"。

推免的細節很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導師。讀研和本科上課不同,你在未來的3年和你的導師關係極為密切,在1年的基本課程之後,每天都是在學生辦公室、實驗室等度過,全程指導你的就是導師。面對這樣一位未來2-3年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你都不提前聯繫,直接就報名某個學校的推免複試,你覺得希望大嗎?

談某個"學校水分大"不太切合實際,得細分到某個學科或專業。給你個最好判斷的指標-複試/錄取比。常見的複試/錄取比在1.5-3之間,達到5或8的專業不太建議選擇。小西就知道某學校的部分專業招10個人,複試的有90餘人,這裡面的"水分"不言而喻。

同時,不要覺得別人都是找關係的,你也可以。你本科院校每年來不少年輕的老師,他們的師門、同門所在的學校和專業,都是你較好的選擇之一。這就需要你自己努力得到這些老師的認可,他們願意幫你做推薦。不少人在推免時,要找2個老師寫推薦信都不知道找誰,這就說明你的本科讀的比較失敗。

不管是推免、考研,小西建議你諮詢好自己的學長、學姐,之前這個學校的這個專業招生情況如何,複試/錄取比大致在什麼範圍、複試成績佔比多少。這些關鍵的信息對你的選擇很有幫助。

你覺得小西說的對嗎?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09-14-04


帥小西De


研究生複試實際上包括保研複試與考研複試。題主所說的研究生複試“水分”的問題,我的理解是包含兩層含義:一、研究生複試的公平性問題;二、研究生複試的難度問題。

一、公平性問題

通常來說,在現有的研究生招生規則下,無論是保研複試,還是考研複試,都能做到基本公平。複試往往包括筆試、面試,在這些環節中,往往都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打分的。

筆試閱卷,自然是有標準的,公平性基本無問題;面試則具有一定主觀性,不過往往都是多個面試官打分成績的平均,所以一般能保證基本公平。

總體而言,複試是基本可以做到公平的。至於最後的錄取,自然是結合初試情況,根據相應的比例進行加權計算(比例問題,學校公告裡都提前說了,不同學校會有一些差異),最後得到總成績,根據總成績進行錄取。

毋庸諱言,研究生複試和錄取,只能做到基本公平,在本校學生與外校學生相當的情況下,本校學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優先權,這是實際存在的。不過,這並不明顯影響複試的公平性。

二、難度問題

研究生複試的難度往往因“校”而異,因“專業”而異,總體而言,是由生源情況決定的,而生源情況,又往往由學校層次和專業冷熱情況決定。

對於名校而言,生源往往很充足,報錄比很高,所以往往復試線也比較高,進入複試,也面臨比較激烈的競爭。通常,複試人數是按照1.2:1的比例的,自然會刷掉一些人,“末位淘汰”是必然的選擇,複試也相應地很難,一般不會有什麼“水分”。

同樣的道理,熱門專業,比如這幾年的經濟類、電子信息類等,由於報錄比往往也很高,自然競爭也大,複試難度也會比較大,“水分”問題自然也談不上。

對於一些普通學校或者冷門專業,由於生源不多,很多時候第一志願符合要求的人數還不夠,還需要調劑的話,複試就往往有些“水分”,難度不會那麼大。對於有調劑名額的情況,第一志願報考的學生,一般都會優先錄取,複試可能就是走一個程序;對於調劑學生而言,也不會那麼正式,難度往往也不大,而且可以走一些捷徑,比如說找到願意接收的導師,則一般就“穩了”。

綜合上述,研究生複試的公平性問題基本是沒有什麼“水分”的,基本公平是可以得到保障的;而複試的難度,究竟是很正式很難,還是有“水分”,則往往取決於具體學校和專業的生源情況和競爭情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個人聽說,武漢理工大學考研水分大。只是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