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繼續教育學分制度!你覺得合理嗎?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又要開始報下一年度的繼續醫學教育了,今年也不例外。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心內科醫生牛春峰發了一條關於取消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制的微博,引起了醫療界熱議。

微博全文如下:“呼籲取消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學分制度,雖然制度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促進我們繼續學習。但現在明顯變味了,幾乎成了一種買賣,讓本來就忙碌的醫護人員增加額外負擔,同時也讓倒賣繼續教育學分的販子發了一筆大財。”

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制已被很多醫護人員嗤之以鼻很多年。但是從來沒有誰想過這麼多年,它的存在是否與時俱進。

很多醫務人員反映,繼續教育學分的實際意義已經不為人所重視,只是“某些部門斂財”的生意。繼續教育學分制度,應該取消還是改進?

繼續醫學教育“名存實亡”?

牛醫生說出了很多醫務人員的內心所想,所以一呼百應,該條微博被轉發432次。有網友猜想,牛醫生是不是自己繼教學分不夠了,急了,才會在微博上發牢騷?

然而,事實的事相是,牛醫生作為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有很多渠道可以獲得繼教學分。

可是他目睹了自己醫院多數醫護人員為學分而焦頭爛額,和人借分,網上買分,聽會蹭分。為了學分而去參加和自己學科提升沒有關係的會議。

在本來工作負擔沉重的情況下,還要利用少有的休息時間,匆忙參會,加重工作生活負擔,才會在微博中發出一聲嘆息。

“從醫二十多年以來,繼續醫學教育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牛醫生表示,九十年代的時候,醫生們會很認真的去聽這些學習會議,當時也沒有這麼多名目繁多的手續費、參會費要交。可是經過這麼多年,繼教學分制早已悄然發生了變化。

醫護人員繼續教育學分制度!你覺得合理嗎?

關注“執業護士考試網”,更多資訊等著你!

對此,成都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晉醫生很有同感:“學分作為晉升硬指標,必須修夠25分,哪去找:1、外出學習,非主任級別機會少;2、本院學習,0.5分/次,內外婦兒通吃也得40次;沒法,只得網上買、廠商送、內科學分外科用,下水道學分上水道花、編造等等五花八門,能幹的竟然1年籌夠上100分,純屬自欺欺人。”

這樣的繼教制度並不公平,一位醫生網友“韋哥”表示,每個醫護人員都可以有機會學習,看似公平,實則不公,每次有外出學習、講座,很多醫護人員是輪不到的。

制度既要求每個醫護人員都要有學分,又不能保證每個醫護人員都獲得學分,似乎有點矛盾!

對於提出的網上售賣學分的事,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果然有很多網站,對繼教學分明目張膽的標價售賣,簡直和淘寶購物一樣方便快捷。醫生只要出錢,就可以拿到學分。還有的變相買賣,醫護人員只要是購買某一種醫學雜誌,就可以獲得學分。

牛醫生表示,現在大多數醫生都是通過開一些和他們自身專業提升無關的會議去拿學分,反而他們主動學習,查閱資料學到知識是沒有辦法用學分評定的。

要麼取消,要麼改革?

要麼取消,要麼改革”.對於繼續醫學教育的未來,一位醫生網友呼籲道。

作為醫師定期考核的一部分,繼續醫學教育是否有必要?對此,牛醫生認為,醫生考核是有必要的,畢竟醫生乾的是技術活,不考核,免不了懈怠。也有很多人不會主動學習,通過考核這件事,有可能會逼迫某些人主動學習。

但是問題是現在的繼續醫學教育已經“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制度的完善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沒有根據醫護人員的需要進行知識的促進與補充,也沒有本著為醫護人員服務的原則,改進考核方式與機制。反而逼著他們掏錢買分,敷衍了事。這麼多年竟然沒有主動改變,為什麼?

一位從醫生轉行做醫療媒體編輯的網友表示,參加某些學術會議,一個醫生要掏好幾百塊錢的參會費,因為參會有學分。而很多醫生一月工資才幾千塊,開一個會就要交這麼多錢,是真的要促進醫生學習還是為了這背後的既得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