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下一個投資風口,你要不要先站上

世界上的事情總是分兩極,有些人是沒錢想投資,有些人則是有錢不知道投哪裡。這也是聞哥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們知道,發展經濟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是為過的更好。所以,我們的企業製造彩電、冰箱、空頭、汽車,蓋公寓、別墅,住宅樓。

但是,這就有個問題。那就是電器太容易壞,汽車沒地方停,房屋空置率很高。原來,不是產能過剩,而且需求有限。人民有時會陷入滿足之後的空虛當中,企業家則也會陷入增長失速的焦慮當中。那麼下一個風口在哪裡呢?

這可能是下一個投資風口,你要不要先站上

聞哥經過思考後覺得是文化需求。

這也許聽著有點虛,所以也可以稱之為精神需求,正好跟物質需求相對應。精神需求這東西很有意思,它的運作規律跟物質需求正好相反的,因為人的物質需求一旦增長,那麼必然會湧出更大的精神需求。他們是遞進的關係!

這裡也需要考慮到人的物質支付能力,理論上人的金錢支付能力可以無限擴張,但是精神支付能力卻是無法擴張的。讓富翁支付100萬不難,但是讓他拿出24小時去陪人聊天,那就太難了,因為他的24小時可能會賺好幾個100萬。因此,人在物質方面的支出斤斤計較,但精神需求方面卻是不計價的。

這可能是下一個投資風口,你要不要先站上

例如讓吳三桂給陳圓圓買一個別墅,那麼吳三桂會講價,但是若在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時候,就根本不會講價了,因為有精神需求在裡面。所以,如果誰能滿足別人的精神需求,誰就能賺大錢。其實在現有的產業中,也有這樣的行業,比如電影、電視、書籍、報刊等一系列的文化娛樂產業。

這可能是下一個投資風口,你要不要先站上

這個模式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在精神需求的產品與用戶之間隔著一個叫作媒介的東西。這個媒介存在的理由是因為他能幫助人們篩選產品的質量。但是,後來的互聯網等於格了這個媒介的命,使得在文化傳播領域不再有中間商賺差價了。他們是誰,就是那些互聯網企業,微信、微博、QQ等。他們毀了傳統的傳播媒介,創造了一個新的模式。有人曾經梳理過全世界市值可能達到萬億美元的公司,竟然發現一個傳統制造業的企業都沒有。

所以聞哥覺得,或許將來可以稱為王者的公司一定是滿足廣大人民永不滿足的精神需求的公司,而不是那些很容易滿足物質需求的公司。客觀的說,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需要滿足,而且從現後順序上講,一定是先滿足物質需求,但還是聞哥開篇的那句話,物質需求越滿足,那麼精神方面也就越需要滿足,物質越繁盛,那麼對精神需求的需要也就越大。因此,聞哥覺得,未來好的投資標的,真的可能不是那些製造實物的企業,而且那些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企業!

【近來關注聞哥的人越來越多,聞哥很開心,聞哥一直以來堅持原創,每個字都是敲出來的,更多優質的輸出內容聞哥放在了公眾號聞研文(wen-yanwen)當中,勞駕大家關注一下,是對聞哥最大的支持了,對於大家的信任不勝感激。】

這可能是下一個投資風口,你要不要先站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