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區會併入太原市嗎?

寒鯤


為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發揮太原都市區對全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核心引領作用,加快推進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建設,提升省會太原在全國的地位,依據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鎮化戰略的安排,我省特編制了太原都市區規劃。

公示的內容顯示,太原都市區規劃範圍確定為:太原市六城區、晉中市榆次區、清徐縣和陽曲縣行政管轄範圍,面積5457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16年至2030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

按照定位,太原都市區將發展成為國家能源服務及創新中心,全國重要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基地,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示範區,太原都市圈(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主體和引領中心。

規劃目標提到,到2030年,太原都市區將實現資源型經濟成功轉型,建成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自主創新基地和新興產業基地,實現城鄉一體化,單中心的空間結構得到根本扭轉,城鄉生態系統走上良性發展軌道,環境質量得到根本好轉,綜合競爭力、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30年常住人口達到760萬,建設用地控制面積980平方公里(含產業區產業用地294平方公里)。


四類差別化政策分區

空間佈局上,太原都市區全域範圍劃分為“優化發展區、重點發展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4大類差別化政策分區。其中,優化發展區包括太原、晉中現有城區範圍。重點發展區包括產業園區組團、清徐縣城、陽曲縣城和若干重點鎮規劃區。限制開發區包括中心城區外圍山前地帶、淺山地帶和組團間的生態廊道。禁止開發區包括依法設立的各類自然和人文資源保護區、永久性基本農田集中區。

規劃兩個中心城區

根據規劃,基於都市區歷史演化階段性特徵、生態格局等因素,確定太原都市區城市空間結構為“雙城多組團”。

“雙城”指兩個中心城區

其中,太原主城區定位為區域性的金融、商業、文化、科教中心,全省產業轉型和城市品質提升示範區。

太原-晉中共建區(晉源-小店-榆次)定位為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新興產業集聚區、國際性低碳技術及煤基產業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宜居城市建設主體區。

“多組團”指6個產城融合的城鎮組團

依託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重點建設現代產業園區和新興產業園區,集聚創新資源、現代產業,引領創新驅動、產業轉型,著力打造山西創新轉型新引擎。包括陽曲、泥屯、清徐、徐溝、西谷、修文等組團。


“四縱四橫”生態體系

在生態支撐體系上,太原都市區將劃定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已建區“四區”,實行分區控制、分級管理,形成“兩環一網、四縱四橫”的生態安全格局。

其中,“兩環”是指,在中心城區和重點發展區周邊,規劃東西山生態修復圈、環城生態圈。“一網”是指,沿城郊設置旅遊公路,沿都市區內的河湖水系、大型綠楔建設步行綠道,將生態斑塊連接成網。

“四縱四橫”是指,貫穿都市區設置大型生態廊道,既是控制城鎮組團無序蔓延、阻止攤大餅、避免城市病的生態隔離帶,又是抵禦霧霾、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通風廊道,也是區域基礎設施廊道和野生動物遷徙通道。

具體來說,四縱——汾河大型生態廊道、沿太中銀鐵路和乾渠生態廊道、沿太原與榆次之間鐵路和高壓走廊生態廊道以及修文西部沿鐵路生態廊道。

四橫——臥虎山——澗河——森林公園——汾河——北排洪渠生態廊道、烏金山——太原中心城區南隔離帶——晉陽湖溼地——西山生態廊道、榆次東八縛嶺——鐵路及高壓走廊綠帶——太原經濟區及小店南側綠帶——汾河綠帶——晉陽古城保護區——蒙山生態廊道以及瀟河及其沿線綠帶。

太原晉中同城化

太原晉中同城化方面,將實現金融、電信、社保、人才流動、醫療認證、農產品檢測認證、公共交通、基礎教育等領域的同城化發展。

其中,以“規劃同籌、交通同網、設施同布、生態同建、環境同治”為導向,以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建設為平臺,將太原、晉中兩市行政邊界的結合部確定為“同城化重點協調區域”,通過拓展新的城市空間,推進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和生態修復的一體化。

在太原—晉中共建城區,依託山西科技創新城,重點進行現狀園區的協調與共建;在瀟河一帶,依託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現時代產業園區,重點進行現代產業園區的協調共建。

此外,在國家綜改試驗區配套政策層面、省部級層面、省各職能部門層面、市級和市各職能部門層面以及金融、電信、市政等專業部門層面,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與法規,建立起多層次的協作機制和機構以及同城化規劃的編制、審批、管理和監督制度。


大同婚慶網


榆次區會併入太原市嗎?我的回答是,只要晉中市存在,榆次區就不可能會併入太原市,回答可以的人,要麼是腦袋有病,要麼就是無知,對於國家體制根本不懂,原因是:

1,榆次區屬於晉中市的市區單位,如果把市區單位隨便切割送給別的地市,和撤銷這個地級市有何區別呢?目前全國除安徽巢湖市撤銷之後,以前的區重新變為縣級市,以前巢湖管轄的縣被劃給不同的地市,巢湖的區之所以被劃給合肥,是因為地級市被撤銷,那個區由地級市市區降格為縣級市,所以被劃分給合肥。

2,區和縣不同。區屬於地級市的市區單位,而縣和縣級市屬於地級市的管轄單位,不屬於地級市的市區單位。所以地級市的縣和縣級市是可以劃給別的地級市管轄的,但是區劃給別人管轄的幾乎沒有。不要拿特殊性和我辯論,因為我們中國從來不缺乏特殊性。

3,很多時候,一個地級市的強縣如果別的地級市想要,都要進行很多的利益協調。如果是經濟強縣,那麼地級市一般不會放手。經濟弱縣是包袱,地級市一般會放手。而榆次區屬於晉中市的核心,屬於晉中市的市區單位,問這個問題的人怎麼不想想,把自己的市區單位劃分給別人,那這個地級市的領導是不是有病呢?一個單位的下屬單位是可以劃分給別的單位管轄,比如說山東大學可以屬於教育部管轄,也可以歸屬於科技部管轄。但是教育部裡面的司部門,教育部包含很多的二級司,如果劃分給別人,那麼還有教育部嗎?建議以後悟空問答的提問者多用腦袋想問題,不要用屁股想問題。



一聲有你555


對於太原來說,吞併榆次,或者往大里說,吞併晉中,都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太原的面積太小,在山西,也僅僅比陽泉大一點。

人口,也實在太少,只有400多萬。

但是在GDP上,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太原都遠超其他地市。

不得不說,太原是一個小而精的城市,這樣的城市,作為省會來說,對於一個省份的發展不太夠。

作為山西省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交通中心、科教中心,太原佔據了太多的資源和優勢。

但是這些資源和優勢牢牢地擠在太原市區狹小的地域裡,對於帶動山西省的發展來說,遠遠不夠。

很少有省會城市像太原這樣。

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不佔優勢。

安徽省三分巢湖壯大合肥,而四川省更是不斷地將都江堰將簡陽用來填充成都。

相比較而言,太原的確需要擴大自己的地盤和人口了。

北部、西部的山地丘陵限制了太原在自己的地盤擴張,於是,南部的榆次以及晉中其他地區就成了太原最好的擴張對象。

榆次大學城,已經更名為山西大學城,作為山西最大的高校聚集地,不得不說,這是太原大膽向外擴張的第一步。

而太原的城市軌道交通,也將通向榆次。

對於山西來說,太原和榆次不像臺灣的臺北與新北,也不像廣東的廣州與佛山,雖然緊密相連,但是因為經濟發達,相互制衡可能更利於總體平衡。

山西的經濟已經落後太多,太原應該發揮省會帶動的作用,無論是吞併晉中還是吞併榆次,對於太原和山西來說,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林一行


太榆合併這是一個討論了二十年的古老話題,因為最近榆次輕軌的停建又一次成為熱門話題,個人認為榆次短期不可能併入太原,但長期來看必然會併入,理由如下。 (一)太原作為一個內地省會,管轄地域之小,人口之少,地形之憋屈,全國無二。

如上圖可見,太原位於太原盆地最狹窄的北端,三面環山,轄六區三縣一市,其中三個山區縣,一個半山區縣,總人口440萬,四個轄縣市人口只有八十多萬,由於地形限制貢獻的GDP不到200億,相對於主城區近3200億的數據聊勝於無,所以太原在如今以市域為統計標準的GDP和一些總量指標競爭中很吃虧,雖然太原主城區GDP還並不算差,各項人均招標也還可以。再者從圖中可以看到太原的主城區己幾乎將所轄盆地填滿,都開始上山了,這也是大學城建在榆次的主要原因,太原確實沒有規模用地了,所以太原的發展方向是南部,必然涉及到榆次。 (二)太榆之間太近了,百度可知太榆距離25公里,但那己是老數據了,現在隨著太原南擴,兩地距離更近了,縱觀全國,省會城市之中,有類似情形的只有廣佛和西鹹,但和太原相比又有不同,廣彿兩地本身人口經濟體量巨大,兩地經濟互補,不合並也能更好地發展,西安本身也是體量很大,況且處於相對廣闊的關中平原,也有地發展,既便如此,去年西鹹新區己從行政上劃歸西安,所以作為離的如此之近的兩地有條件合併卻又不能合併,全國也是唯一,所以長遠來看必然合併。 (三)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的大趨勢,縱觀全國各地,自從市管縣地市合併改革以來,幾乎所有省會都通過調整行政區劃做大人口做大規模,如九十年代石家莊市和石家莊地區合併,哈爾濱市和松花江地區合併,成都杭州等省會城市通過不斷合併周邊縣市,現在都成為人口九百萬上千萬的大市,反觀太原自從70年代開始幾乎末增加行政管轄面積,太原也由一個八十年代人口排名十二三位,綜合實力十六七名的特大城市(那時是真正城市之間的比較)淪落到如今這副模樣,固然有多種原因,但不合理的行政區劃也是一大原因,可以說太原還是原來的太原而別的城市己不是原來的城市了。太原作為一個沒有區位和政策優勢的內陸省會,不可能像廈門和常州那樣做到小而強,只有先做大才有可能做強,這也是幾乎所有省會城市走的路子,所以必然將來會合並榆次,這不是簡單的1十1=2,而是1十1>2甚至大於3,在現行體制下,僅僅同城發展是不夠的,如果不合並太榆之間永遠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很難形成合力。看看太榆之間有多少條斷頭路,如果合併了成為一家,合理佈局,同心協力,共同發展對兩地都有益。如今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是規模與人口的競爭,而太原只有合併榆次甚至晉中才有競爭力,否則以目前的體量很難超越,能維持現狀就不錯了,盼望太榆兩地早日合併做大做強,成為山西發展的龍頭。提高在全國的競爭力,作為普通人,起碼我們將不用背井離鄉奔赴外地打工,而是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地域工作生活。


用戶8229285499289


太原和榆次,只能同城化,不可能直接合並

。畢竟太原要一個孤零零的榆次,除了擴大城市面積,增加常住人口,提高一些賬面數據罷了。然而,同時要承擔榆次這麼一大片地的發展,這個都要大量大量錢的。

榆次的發展,當然不是自力更生髮展的,而是匯聚晉中市那麼多市縣的財政資源發展起來的,如果離開晉中劃分給太原,只能自斷財路,這是不可能的。

長遠來看,太原和榆次不合並,但是可以慢慢粘合在一起,其實。這個就夠了,為什麼非要合併在一起呢?

太原發展有自己財力,榆次發展有晉中財力,榆次和太原聯合起來,不會說榆次面積大了,只會說太原面積大了,這樣會提高太原的影響力。榆次也可以享受太原的各種資源,同時,還斷不了晉中的財政支持。這樣對太原對榆次都好。

所以說,太原和榆次不可能合併,至少未來很長時間不能合併,而且,不合並才更利於雙方發展。


郭郭郭的日常小百科


做為一個榆次人 在90年代就聽說榆次要併到太原的消息 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前一段時間有說榆次、太谷併到太原 晉中市政府遷到介休 可我認為太難了 首先晉中市所有市直機關都在榆次區 市直機關的相關人員和家屬遷移的問題怎麼解決?榆次比介休發展的要好太多 誰會願意遷過去。其次 榆次併到太原 太原市政府和晉中市政府交接也會用很久時間。 雖然現在同城化進展很快 同城輕軌也在建設 山西高校園區 創新科技園都在榆次等等 太原向南發展是事實 榆次併到太原也是必然的 但是個人認為要變成太原市榆次區的有個10多年時間才能實現


國際戰略忽悠局處長


首先,晉中呂梁在區劃上就肢解和限制了太原發展的方向。

其次,併入與否已經不是特別重要了,這種兩個城市離得特近發展又朝著融合方向但又分別是地級市的例子很多。

如今已經省委已經批覆了太原都市區的發展規劃,其實就是把晉中呂梁靠近太原南部的一部分劃入共管區域。

當然從歷史上看,榆次應該劃入。從未來看不好說,取決於太原榆次經濟的互補性和共管區的發展程度。從現在看,如果把榆次劃入太原,你讓一個廳級幹部去哪兒辦公,去介休?還不如放在眼前好管呢。


臥家人


我認為這是遲早的事,就是看以啥方式併入了。

兩個地級市合併,在老百姓來說沒有那麼複雜,但是對於政府部門來說問題要解決很多,需要很大決心,甚至需要破除利益阻隔。這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

這些都不重要,有人喊,有人怕,有人矇頭苦幹。大家看看晉中的態度:太榆路最早修到太原家門口,龍城大街也修到太原東南大門口,鳴謙大街西延到高鐵橋下,就等太原打通最後一公里。在這方面,晉中是在積極向太原靠攏,太原顯得有點不著急,難道怕買房子的跑晉中去?大學城那麼大優惠,那麼好的一個規劃,財經大學,山西大學就不過去,感覺有點浪費國家資源。

這些也不重要,他們想他們的,老百姓做老百姓的。太榆路通車一年多,就已經擁堵不堪,晉中開發商把售樓部放在太原市裡,晉中旅遊吸引太原人進進出出,上班在太原,下班回晉中的人大有人在。這是趨勢,滾滾發展長河不是你想不讓他融合他就可以停的。順應潮流,順水推舟者千古留名,好好作為吧。

有想法的人,就應該把晉中看成是北京的通州,甚至河北的雄安新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晉中購入一兩套房子,個人感覺比太原的晉源區更有前途,畢竟人口數量在哪裡擺著,首先是晉中市人口,再過來是高校新區,再過來是太原南站片區,隨便哪一塊都是人口稠密之地。有人氣就有發展就有需求就有空間。比起太原西南要更進步快些,畢竟都是現成的。

太原不發展東南交通,一直在打通西南面,應該是為了辦好青運會,。但是現成的東南發展大門不開,會錯失一些機會的。不過精力有限,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老百姓只是希望越來越好而已,別生氣。

希望以後的大太原越來越好!我熱愛我的大太原,歡迎晉中人民早日進來。


澤強785


榆次區併入太原,這事己叫了有十幾年了,同城化、同城共建變來變去榆次還是榆次,其他動作很大,但行政區劃沒變,這實際上對太原作為中心城市的發展、規劃、建設方面還是有影響的,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區劃不變行政資源的成本很高,無法統一管理,由於區域間的差別,執行具體的政策缺乏一致性,關糸的協調性,特別是太原與晉中共建科技開發區,會更明顯。因此榆次併入太原大勢所趨,也非常必要和迫切。


至深致遠


榆次歷來屬太原,歷朝歷代幾乎沒有變化!建國初期太原作為省會,其餘縣級行政單位成立晉中地區,後來又從晉中地區分出呂梁地區。之後所有地區改市,太原與陽泉行政區五十年代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山西省內管轄範圍最小的兩個市。山西曆屆領導固步自封,佔著茅坑不拉屎,成了今天的樣子,有什麼辦法呢!?放在其他任何一個省,省會也不會是這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