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健中:低價股激活股市

儘管上證指數還是圍繞著2638點這個三年前的低點打轉,但每天漲停板個股無數。將那些連續漲停的個股歸納一下,一個共同特點是——低價股。不管什麼行業,也不管ST帶不帶星號,更不管是不是面臨退市的風險,市場各路遊資不管三七二十一,逮住低價股炒起來再說。

其實,這樣的炒作行情並非現在的發明,在過往的中國股市歷史中,炒低價股、炒垃圾股有著悠久的傳統。早期的市場規模較小,遊資炒作的邏輯很簡單,先消滅2元以下的股票,然後按照價位2.50元、3元、4元一個個掃過去,等到炒不動了那就歇菜。至於這公司是幹嘛的,與行情無關。現在市場規模大了,炒作的邏輯升級了,除了以價位為標準外,升級版的炒作邏輯標準還有按流通市值規模炒作,比如先消滅10億元市值的,再往上15億元、20億元炒上去。還有其它的標準如按市盈率由低往高炒,按市淨率由低往高炒,最後炒不動了,行情結束。

這樣的炒作,其市場的主力基本上就是最活躍也最不安分的遊資,海外機構和國家隊主力不可能按這種邏輯炒的。之所以選擇低價股,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當下的遊資經歷過多次市場的折騰,損兵折將,元氣已經大傷,遊資手中的錢並不多,只能採用集中優勢兵力炒所需資金並不多的低價股和垃圾股,短平快地做行情,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通過快速炒作來壯大自己的力量。

而當下的股市新政也為炒低價股提供了一個良機。比如,前陣子管理層表示,不再對交易環節進行不必要的干預,言下之意,你們愛咋地就咋地。又比如,金融監管機構前陣子表示,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力度,並提出融資指標的要求,而那些低價股公司幾乎都是需要拯救的公司,現在利好來了。再比如,先修改《公司法》,再製定回購新規,將回購的標準定為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和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下跌30%,這些規則都是利於低價股炒作的。

從近期市場的成交量來看,每日滬深市場基本上維持在3000至3500億元左右,市場並沒有增量資金介入,基本上就是存量資金的復甦,所以大盤的上行還是困難重重,但個股行情頗為活躍。低價股行情可以瘋一把,但很難持久,畢竟這些股票都有著各自的問題,但市場的激活是一個過程,低價股一波撒野行情過後,如果有更好更新的題材介入,那麼行情的演變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接下來行情的熱點會在哪兒?筆者以為非科創板莫屬。因為科創板的推出已經成了國家戰略,也是“激活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遠穩定發展”戰略的一個主要體現,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科創板加註冊制將是未來市場的主流,所以對投資者而言,在當下2600多點如此低位上持股,安全性大增,在這樣的市道中持股是明智的選擇,至於熱點沒有輪到你的股票,那就別急,真正的大行情來臨,風水輪轉,所有的股票都會輪炒一遍,那就耐心等著吧,總有一天機會會輪到您。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