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健中:滬指2646點還將面臨考驗

■應健中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大震盪。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走了100多年,走到了近30000點關隘,一場疫情使市場的基本面出現了崩塌,從近30000點崩到18000多點僅僅只用了兩週時間。美國股市的熔斷機制在此次崩塌前只熔斷過1次,而在這兩週中暴跌熔斷4次,暴漲熔斷1次,這種場面連“股神”巴菲特都前所未見,更何況市場中的芸芸眾生?

疫情還在全球蔓延,有一個數據很能說明問題,全球確診病例從1到10萬,經過了67天;從10萬到20萬經過了11天;從20萬到30萬隻有4天……,如今確診病例已經接近50萬人,疫情還在蔓延,什麼時候到頂,還需觀察,人類最終能戰勝病毒。現在要關注的是,這場疫情最終帶來的社會經濟損失有多大,對世界經濟影響有多大。

此次疫情對世界各國的金融貨幣政策帶來了大沖擊,各國除了不斷地甚至於無限制地釋放流動性來試圖穩住不斷下洩的資本市場和防控疫情,這種大規模的流動性釋放在人類歷史上可以說前所未見,等到疫情被控制住後,對經濟會帶來什麼影響現在還很難估計,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是,企業的人員到位了,工廠復工了,資金也充足了,但全球疫情的蔓延導致供應鏈斷了,企業就沒訂單了。筆者一直強調這樣的觀點:一家企業停擺兩個月,損失要遠大於兩個月的產值;同理,一國經濟停擺兩個月也不是損失兩個月GDP那麼簡單。所以,對疫情後反映出的經濟病症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可以說,整個世界的經濟架構和遊戲規則正在重新整合。

我國的疫情最早發生也最早控制,這給企業恢復生產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我國有可能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產品供應商。所以,接下來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尋找新的市場機會就是擺在所有上市公司面前的首要任務。當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還是由2019年年報左右,而年報並不涉及此次疫情對經營的影響,一季報可以看出一點苗頭,但還不是最主要的,但中報基本上可以看出疫情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程度,這是近期選股的一個重要觀察點。

疫情和復工是判斷市場的另一個觀察點。根據以往對付疫情的經驗,到春暖花開之時,疫情會退去。但此次新冠肺炎病毒恐怕沒那麼簡單,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輸入性疫情將消耗大量社會成本,也減緩了國際經濟貿易的頻率,防控疫情與企業復工未來有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才能有備無患。

全球股市的急劇震盪也是一個重要觀察點,A股歷來有跟跌不跟漲的習慣,但此次美股被砍掉三分之一,A股本來就在半山谷中晃盪,所以要跌也跌不到哪兒去了;更何況,A股的衍生品交易不像美股那麼發達,今年做空美股的賺得盆滿缽滿,而A股很難用衍生品做空賺錢,這就是市場的差異。國際市場還將急劇震盪,今年以來上證指數的最低點2646點,是否成為今年全年的最低點還將面臨檢驗,在如此震盪的股市中,只能追跌殺漲、做做差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