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大漲後裁員1.8萬,通用汽車的邏輯是什麼?

這是最好的時期還是最壞的時期?

利潤大漲後裁員1.8萬,通用汽車的邏輯是什麼?


通用發佈的消息看似處於兩個極端,10月底,該汽車製造商報告第三季度利潤達到25億美元,稅前利潤增長25%。而隨後,該公司就透露將對18000名員工實行買斷式裁員,並警告要控制高昂的成本。

儘管全球銷量下降15%,但嚴格控制成本的通用仍在第三季度獲得業績回報:淨收入達25億美元,因出售歐洲業務損失近30億美元;稅前利潤32億美元,同比增長25%;營收達358億美元,同比增長6.4%;全球利潤率為8.8%,而北美更是達到了10.2%。

經歷過破產之痛的通用頗具危機意識,想繼續在電動化和自動駕駛技術進行投資,但這一戰略計劃成本高昂。因此,它決心在經濟最終衰退期間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這些投資計劃。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在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為了達成公司的目標並贏得勝利,我們要更加靈活、更快速地推向市場。我們應該在逆境到來前就做好準備,而不是任憑不利的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

博拉和華爾街分析師指出,困難已經顯現。通用汽車全球銷售正在減弱,特別是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大傳統市場。

博拉詳細描述了公司必須做好準備應對的內部和外部狀況,比如貿易政策和全球經濟狀況,這些都是公司無法控制的。

她表示,公司需要削減結構成本和不必要的投資,以此增加自由現金流,比如原本計劃的辦公樓翻新就已經被叫停,因為這一項目預計會花費數億美元。

不一樣的公司

對於這家擁有110年曆史的汽車製造商來說,行動和基調曾一度保持著金融混亂時期的做派。然而,這一次,它的舉措被認為是應對度過經濟衰退的積極舉措,且不損害未來發展。

博拉和她的執行團隊清楚地知道金融壓力會如何威脅前瞻性思維。通用汽車的技術突破之一,雪佛蘭Volt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就是在內部金融危機和全球信貸危機的背景下生產出來的。在2009年通用破產之前,這一項目的可行性就受到了質疑。她將現在的通用與過去進行了比較。

而通用的競爭對手福特,在10月宣佈了一項110億美元的全球重組計劃,其中包括可能的裁員計劃,而此前其已經承諾在底特律的辦公園區投入7.4億美元。

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研究分析師約翰·墨菲(John Murphy)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福特“正努力在更具挑戰的經營環境中有所表現”。

至於通用汽車,他在一份報告中說,“已經採取了實質性行動走出低谷,並且已經準備好在這場行業風暴中脫穎而出,而對其他廠商來說,行業的變動正對他們造成嚴重的破壞。

成本削減尚未結束

兩家公司第三季度業績支持了墨菲的評估。因為在中國和其他市場業績不佳,福特汽車的營收下降37%,通用汽車的表現明顯優於華爾街的預期,中國和北美市場利潤豐厚,儘管銷量有所下滑。

福特將全球利潤率8%的目標推遲到2020年(目前為4.4%),通用方面公佈的第三季度利潤率達到8.8%。

通用汽車的成本削減尚未結束。通用CFO Dhivya Suryadevara在業績發佈後曾說道,“我們將高度關注成本,我們將找到更多機會剔除系統成本,並保持低收支的平衡點。”

她表示,通用汽車將實現先前宣佈的目標,即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實現65億美元的成本效益。隨著公司宣佈2019年指導規劃,其他目標或成本削減措施也可能會隨之而來。如果工人不接受買斷,也有可能會實行裁員。

按計劃,北美大約18000名員工和大多數擁有12年及以上經驗的全球高管都可以採取買斷方式。他們要到11月19日才會做出決定。

通用總部的成本削減也在成本控制計劃中,明年與美國聯合汽車工會談判新合同時,這一舉動也可能成為進行產能削減更有說服力的理由。

通用汽車在美國的產能利用率是所有汽車製造商中最低的。在美國的12個裝配工廠中,有5家實行三班倒,3家兩班倒,4家只實行一個班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