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有什麼缺陷?

愛情陽光


我不說那些空話。只要是自然語言,肯定是有缺點的,不可能完美,漢語亦然。但漢語的情況其實很複雜。

先從語法上分析。漢語屬漢藏語系,無單複數,無時態,無陰陽性,白話文中連從句等複雜句型都很少,敬語如今也很少使用了。語法上唯一的難點估計也就是量詞過於複雜。如此簡單的語法,自然容易產生歧義。再加上普通話吸收了大量方言,很多固定用法都無法用語法解釋。所以有人說漢語邏輯性較差。

再從書寫體系分析。漢語才用了漢字作為記載工具。而漢字與其他書寫體系,如字母、諺文、假名完全不同,漢字是表意文字(或者說是半表意半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最大的優點是減少歧義。比如漢語中的fanghuo,可以表示防火,也可以表示放火,若是沒有漢字,意思完全不同。在日語中,防火是ぼうか,放火是ほうか,只是清音濁音之分,很容易看錯。韓語中兩個寫法直接一樣,都是방화,不用中文必定會出現歧義。所以日本至今都在使用漢字,韓國想廢都廢不了的原因。此外漢字本身就帶有含義,即使創造出一個新詞,大家都能明白是何意。

大家可能覺得漢字裡多音字太多,但其實那是漢字簡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漢字簡化時把多個繁體字均歸為同一簡體字,這才造成了眾多的一字多音多義的情況。但相應地,漢字的書寫難度大大降低。

總而言之,漢語雖有缺陷,但並不至於影響表達,甚至使漢語更富有詩意。反倒是韓語,缺陷才是真的大。


funcsee


漢語有幾個致命的缺陷。屬於淘汰的語言!

一,可以說毫無普遍語法。這就造成的漢語難學,晦澀難懂,只能用大量時間強記,才能達到溝通的水平。

二,漢語還是初級語言。漢語的載體漢字還停留在象形會意的根本基礎上,是表意語言,不是表音語言。世界所有語言開始都是象形文字,後來絕大部分大語種都成了表音語言。而漢語還停留在嬰幼兒期。表音語言易學,兒童長大後懂得發音的拼寫規範,就能寫出大部分的文字。而漢語不能!

三,歧義太多。這即有語法的原因,也有同義字詞太多的原因!有時到了只有通過寫字才能溝通的地步。到了寫字才能溝通時,這種語言就是要面對淘汰了!


古道熱青


有哪些崇洋媚外不服的過來辯一下



冰143478059


不客氣的講,漢語沒有缺陷。你要覺得有缺陷,一種可能是你書讀的太少,要麼就是你智商有問題。所有你能想得到的事物,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包括小日本文也許要拼個大半天一大段話,而漢語也許一個字就能表達出來。先開個玩笑,比如,兩個女的和一個男人有情慾糾纏,別的文字要拼寫個大半天,而漢語一個嫐,就啥都解釋了。同樣,一個女的和兩個男的不清不楚,咱老祖宗用個嬲,也啥都說清了。華夏文明無論怎麼動盪,政權如何更迭,一直能延續至今,好好感恩我們的漢語漢字吧。


大國布衣00544


給你張圖片,自己體會



天妖如我


我覺得每一種語言都有優點和缺點,漢語也不例外。我先說說漢語的優點吧。

漢語優點:漢語的優點就是他比較簡潔,一個字能代表很多含義,就算以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產品,新科技,不停出現。漢字用現有字進行改裝,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而英語就不行,它需要有新的字母組合,組成新的詞彙,新科技,新產品不停出現。最終,英文不堪重負。越來越長。而漢語卻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漢語的缺點:由於漢字是方塊字,每個筆畫都有拐角或者橫平豎直,書寫的時候就沒有那麼流暢,沒有那麼快。相對於英語來說,每個拐角都是弧形,這樣書寫又快又流暢,比漢字強得多。另外,漢語同一句話能表現不同的意思,使外國人比較蒙逼。這不是漢語的缺點,二是中國人的文化特點。比如,中國隊大敗美國隊,和中國隊大敗美國隊。同一句話的意思就截然不同,雖然很有文化特點,但這讓新學中文的外國朋友感覺到很為難。

以英語和漢語比,是具有代表性,拉丁語言都有如此問題!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還不錯,你就給他說點個贊。碼字很辛苦的!


田園風光26548446


我覺得漢語的一個缺陷是,不會寫的字就是不會寫,不像英語根據讀音可以蒙一蒙,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蒙對。😂再就是明明字都認得,卻不知連在一起怎麼讀?什麼意思!😂

比如:同行


百度了一下:包含兩種不同的讀音和意思。

同行tóngháng【釋義】①行業相同:他倆~,都是學醫的。②同行業的人:路上碰到了一個~,聊了幾句。

同行tóngxíng【釋義】①一同行走:和~的人,聊了幾句。②猶一致。《易。睽》:“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但是,剛剛還指的都是人,怎麼同行轉賬就又不是了呢?

還有一些字,居然有相反的兩種意思。比如:

乖:順從、聽話和違背、不正常的意思

沽:買(沽酒)和賣(待價而沽)的意思

去:有離開某地和去某地的意思

至於詞組大敗有兩個意思也就不奇怪了。一是在競爭和軍事對抗中遭受慘重的失敗。二是戰勝,使敵人失敗。😂😂😂所以,

中國隊🇨🇳大敗美國隊🇺🇸! 中國贏!✌

中國隊🇨🇳大勝美國隊🇺🇸!中國贏!✌

怎麼這麼不講理?!😂😂😂不過我喜歡!


小黑小黑Luo


一堆專家,漢語太廣義了,你說的應該是中文,說白了是簡體字,普通話發音。專家們說漢語有缺陷的,意思不就是難嗎?那請問計算機01不難吧?是不是最後全世界都要用01說話表達?英語簡單?能比01簡單嗎?聰明的人會發現,語言文字不是說分開的,好寫會好認嗎,好認會好讀嗎,好讀會好看嗎?別不承認,人類需要這樣一個承載。記住你要的什麼,你要的是工具,分分鐘有一萬種,一種比一種還方便。你要的是語言,分分鐘輸給音樂。你要的是文字或藝術,你分分鐘輸給繪畫,別扯,寫字就是從繪畫來得,不畫你怎麼寫。但是你要的是文明的承載,請認準註冊商標漢語。拼音叫漢語拼音哦,中文是中國文字哦,但漢語是承先秦,起後世之廣,中文只是公認為新中國文字。用漢語,才有歷史延承,背棄這個歷史,中文真比不過英文。用漢語才能有大胸懷的氣概,歷史的滄桑變化,提煉精幹,他強任他強,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漢語說美嗎,你有他多種書法的精髓美妙嗎?你說漢語的實用性,請相信你能表達的我都能表達,你不能表達的,抱歉我也能,我能表達的,你來試試怎麼表達吧,這還不能說明如果作為一個工具重要性嗎?你表達不出來,要你這個工具有什麼用。你說易讀性易學性?一堆中國人在討論自己的母語好不好讀,易不易學?真的,別讓我笑,請你自信點好嗎,別老想讓全世界人學,請相信,要不是天朝這兩個字,也許今天都沒英語什麼事。請相信語言的推廣那是看錢的,人家學不學,不是當年殖民地時代了,而是看你有沒有錢給人家賺,你的國度值不值得人家嚮往,先有錢再去談論難易的問題吧兄弟。你有錢了,什麼是難,有什麼難的。你有影響力了,什麼是難,有什麼難的。好不好讀?你在逗我嗎?你的意思是英語好讀嗎?誰,站出來,說說你是家鄉話好讀還是英語好讀,沒有什麼好讀不好讀,那是習慣。記住別用一些西方的蠢蠢的計較去衡量一個仁字,你認為能計較出來嗎,這麼計較你永遠還是不知道什麼是仁。這句話不知你領悟幾層?


定南王


漢語的缺陷有:

重音字太多了,很容易搞錯了意思。

漢語以單字為語言的最小詞彙單位,造成了大量的重音字和重音詞,影響了語言交流的準確性。

漢語是不是拼音文章,是象形文字,書寫複雜麻煩,難學難記。

漢語表達的語意不是太精確。

一句話可以解釋成不同意思。

同一個意思,表達的讓人很難理解和區分。

比如:中國隊大勝美國隊。中國隊大敗美國隊。

尤其是中國古文,難以理解、歧義多,難以學習和書寫。極大地妨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很多國家都從象形文字進化到了拼音文字。

中文因為同音字太多,無法進化到拼音文字,造成了很大的書寫困難,導致漢語難學難記。


風華


《漢字拼音化科學利民,是強國富民策之一》

文字是人與人之間交流,記錄人思維的工具,其書寫識別越簡單、越有效越好。

一個國家落後的主因之一是科技的落後,科技落後緣於教育的落後,教育落後的主因之一是國人學字難,文盲多。

漢字識別書寫難幾千年來一直制約著中國的文化、哲學、科學及文明的普及、進步和發展。中國幾千年來識字的人是少數,而這少數人也大多走學而優則仕之路,即使民間的能工巧匠因為不識字的人多,他們的經驗也大多流失,沒有積累,這也是現在中國科技落後於西方的原因之一。

中華幾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到現在的簡化漢字,就是一個與時俱進,去繁就簡,不斷完善的過程。要想使中國發展和強大必須要解決漢字識別書寫難的問題,要使多數人都能較容易地識別書寫漢語文字。而漢語文字拼音化是方向。在1951年,毛主席就指出:“文字必須改革,必須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漢語文字拼音化基本上可以實現會說就會識別甚至書寫,可以消除文盲。社會和科技也會更加進步,教育支出也會大幅減少。

特別是兒童和小學生,在漢字拼音化後很多甚至可以不用家長輔導自己就能看懂圖書和作業題目,增強智力。中小學的課外作業也會大幅減少,可以增加他們的課外鍛鍊時間和睡眠時間,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利。

秦始皇的偉大之處就是統一和簡化了文字。希望再出一批偉人來統一漢語文字拼音化,誰來實現漢語文字拼音化誰就將是中國人的功臣。

現在,教育部應成立一個漢字拼音化改革小組,先用4000個拼音文字來代替常用的4000個表形漢字,之後在普通媒體上試行完善。

文字拼音化是科學文字,中國漢字拼音化將來一定會實現,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選擇的客觀規律。

對於漢語文字拼音化改革,反對的人很多,不過實踐證明,反對漢字拼音化的人也全部都是半文盲,包括文史類的專家、教授,不信自己就在手機上打個漢字,再點翻頁鍵翻一兩頁,再看看還有幾個字是你認識又能讀出音的。

反對漢語文字拼音化改革的人主要有以下疑慮:

1、漢字重音字拼音化如何解決的問題

反對漢字拼音化的人認為漢語如果用拼音文字表示會產生歧義。

如趙元任所做《施氏食獅史》一文,全部是shi這個音,如果用拼音文字表示,無法表示其內容。

《施氏食獅史》一文是"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先生於1930年在美國寫的一篇奇文。但趙先生也是漢字拼音化的擁護者,同時代贊成漢字拼音化還有很多大師級的人物,如蔡元培、胡適、魯迅等,特別是解放後在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等人主持制定的”漢語拼音方案“和普通話的推廣對我國文字改革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貢獻。

其實,對重音漢字拼音化後也能很好解決,這也有賴於我國普通話的推廣和普通話發音以聲韻母為主的形式的優越,只要在同音字主音後面加後綴字母即可解決。

漢語拼音文字組成,由主音字母+聲調字母+後綴字母組成,如用abcd表示發音聲調,聲調後面加不發音的後綴字母來區別各個同音字,兩個字母的後綴就可以區別六百多同音字而且可以與表形漢字一 一對應。

如: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一文中“施“拼音化後為(shiagy)(由主音shi+聲調a+後綴gy組成)、其它,氏(shidxs)、食(shibch)、獅(shiams)、史(shicls)等也同樣,拼音化後不發音的後綴作為區別每個文字。為了好記,後綴也可有含義,如食物的食字後綴用ch,也就是“吃”的聲母ch表示,獅的後綴用猛獸的猛和獸的拼音第一個字母m和s表示,這樣可以好記些。

由於拼音文字是與原表形漢字一 一對應的,故不會產生異議,應用拼音化文字與原漢字沒有多大區別,並不增加詞彙量,也不會改變語法。

2、關於有些地方方言的問題。

方言的發音與普通話的發音有些是不同的,但由於我國普通話的推廣使絕大多數地區使用方言的人們能夠聽懂普通話,漢字拼音化後,看懂拼音化後的字母文字更加容易。即使聽不懂普通話但拼音化後的文字也使他們學起漢語拼音文字要更加容易些,也利於普通話的推廣。

3、一些反對漢語拼音化的人將漢字形容為兩維圖形增智之說,對此只反問一句,用拼音文字的西方國家的人得諾貝爾獎的人比中國少嗎?

4、有人認為“書畫同源,如果沒有表形漢字,就不會有唐詩宋詞,不會有楹聯字謎,也不會有中國畫,不會有印章金石……而這些恰恰是中國對於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

實際上漢字拼音化除對豎版文字美觀有影響外,對其他方面沒什麼影響,字母寫起來也很漂亮,唐詩宋詞用字母文字記錄也沒什麼影響,而對中國畫,印章金石等更沒有多大的影響,你喜歡你照樣可以去畫你的中國畫。

5、拼音化後的中國文字適合於世界人們,這點就不多說了。要想中國推向全球首先要將表形漢字拼音化才可以,原因很簡單,易學。

張雲生 於 2018年02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