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血崩”的背後

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288億元,創2016年7月以來新低,比上年同期少4716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10月份大幅減少,是否意味著實體“嚴重缺錢”?

社融“血崩”的背後

相信大家還記得,9月份社融2.2萬億,主要是因為修改了統計口徑,納入了政府專項債。既然口徑變大了,10月的社融依舊出乎意料大幅回落,是否應該“細思極恐”呢?

將社融子項拆分,不難發現,“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主要受到“非標轉標”的政策驅使,自去年年底“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頒佈以來就一直削弱,本文不再討論。除此以外,單月增速下降最快的是“新增人民幣貸款”、“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及“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這三類。

社融“血崩”的背後

這三個變量的減少,是否因為季節因素呢?通過和歷史同期比較,不難發現,對於“季節性因素”的懷疑是正確的。以“新增人民幣貸款”為例,儘管今年10月新增7141億元,遠小於前期(9月)的1.4萬億,但仍比去年同期多增506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及“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也是如此。

社融“血崩”的背後

新的問題來了——為什麼社融數據裡面的這三項會有季節性回落呢?

首先分析新增人民幣貸款:

根據歷史經驗,銀行貸款一般集中在上半年投放,年末信貸額度偏緊,而年末財政支出在 11-12 月份,導致 10 月份是傳統貸款小月。如此一來,10月新增貸款季節性收縮就不足為奇了。

觀察細分項:10月新增居民短期貸款1907億元(9月前值3134億元,去年同期791億元)、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3730億元(9月前值4309億元,去年同期3710億元)、新增非金融性公司短期貸款-1134億元(9月前值1098億元,去年同期-113億元)、新增非金融性公司中長期貸款1429億元(9月前值3800億元,去年同期2366億元)。

社融“血崩”的背後

不難發現,真正給10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拖後腿”的並非居民部門,也就意味著“房貸”和“消費借貸”從歷史經驗上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主要是非金融企業部門(下文簡稱企業)拖了後腿,短期貸款不增反降、中長期貸款較9月的下落幅度也嚴重大於去年同期。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企業部門新增信貸大幅回落呢?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企業經營意願“疲軟”,近月來PMI接連創新低,除少數“出口搶訂單”的企業外,大部分企業都面臨訂單回落和利潤壓縮的局面;二是金融機構“惜貸”,這屬於老生常談,往往在經濟緊縮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對比非金融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明顯回落和票據融資規模連續6個月的千億以上高增長,可以推斷出在寬信用政策引導下,銀行雖然信貸額度有所提升,但對企業信貸投放仍然較為謹慎,風險偏好並未提升。事實上,儘管各類救助民企的資管計劃都在設立之中,但短期難以落地。

社融“血崩”的背後

社融“血崩”的背後

對於拖後腿的其它兩項,“地方政府專項債”前期發行量巨大,留給四季度的空間本就不多,地方專項債發放進入尾聲;而“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雖有回落,但仍比去年同期有較大提升,都屬於正常現象。

除了社融增速,今天統計局還同時公佈了貨幣數據:10月末M2餘額179.56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0.9個百分點,預期8.4%,前值8.3%。

特別地,10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3535億元,同比少增702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3347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6004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81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296億元。

圖:新增人民幣存款(億元)

社融“血崩”的背後

通過上表不難發現,在四個子類中,“居民戶”和“非金融性公司”的新增存款是不升反降的;而“財政存款”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則有所“翻盤”。這就意味著,前兩者是拖累10月貨幣數據的主要因素。

導致這兩者新增存款由正轉負的原因可能有:

(1)房地產不再鼓勵貨幣化安置,以及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速下滑導致貨幣活化下降

(2)銀行端企業信用派生不利,信用創造受阻(處於信用收縮階段)

(3)財政支出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