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也騙人?亂買理財產品,差點就破產了


銀行也騙人?亂買理財產品,差點就破產了

雙十一剛剛過去,除了銷售額再創新高,聽說今年還推出了不少新的玩法。

中國是一個魔幻的國度,很多人為淘寶湊單拿優惠費盡了心思,可是在大額理財這件事上卻大大咧咧,沒考慮清楚就隨便亂投,最終花錢買了教訓。

今天深藍君和大家談兩起胡亂理財引發的慘案,看看從中能吸取什麼教訓。具體內容如下:

  • 不正確的理財,很可能會破產
  • 銀行理財,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 提防銀行銷售誤導的幾個技巧

一、案例回顧:胡亂理財維權難

去銀行辦業務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被推銷過理財產品。如果你去存定期,業務員告訴你有一款新產品收益比定期高,你會不會考慮?

深藍君知道,很多人出於對銀行的信任,連產品都沒看過就簽名了。回到家後,理財合同往抽屜裡一丟就沒再管過……

下面這兩個案例,希望大家認真看看:

案件 1:為退 500 萬理財,他站上了天台

2016 年,A 先生去銀行存款 500 萬元,在自稱銀行員工的保險業務員和銀行行長的忽悠下投保了一份 100 歲後才能取回本金的保單。

發現被騙後,A 先生與銀行多番交涉無果,迫於無奈站上天台以命維權,才得以拿回本金和利息。

這是銀保監會公佈的真實案例,最終該銀行被責令停止代理保險業務 1 年、罰款 30 萬,保險公司罰款 60 萬,相關負責人罰款 3-5 萬。

銀行也騙人?亂買理財產品,差點就破產了

案件 2:840 萬存款變保單,到底為何?

2 年前,B 女士聽信銀行工作人員介紹,花 840 萬買入“利率高於定存,5 年後還本付息”的理財產品。

本以為自己做了一筆聰明的投資,沒想到在續費時卻被告知這是一份保險,而且本金需要 108 歲才能取回。

得知這個消息後,B 女士立即聯繫當時銷售產品的業務員,沒想到號碼已經停機,人也從銀行離職了。而新來的銀行經理和保險公司卻互相推諉,對這件事的處理一拖再拖。

幸好在媒體的介入和報道下,保險公司迫於輿論壓力,才最終同意了退款。

以上兩起都是典型的“存款變保單”案例,這也一直是銀行投訴的重災區。

平心而論,這些案例 並不能說明銀行就是不靠譜的,其他渠道也同樣存在銷售誤導的情況,但由於銀行保險涉及的金額一般會非常大,所以才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二、銀行買保險,需注意什麼?

目前我國社會處於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銀行的業務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除了辦理傳統的存款貸款業務,銀行作為一個 綜合金融平臺,還會代理銷售基金、保險、信託等其他金融產品。

可是術業有專攻,銀行畢竟不是專門賣保險的,有時候難免會有不夠專業的地方。甚至個別業務員在利益和任務壓力的驅使下,很可能就會做出誤導客戶的行為。

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又該如何應對呢?在這裡,深藍君提幾點建議:

1、理財不能只看收益

在大家的傳統觀念中,銀行就是安全靠譜的代名詞。就算有急事把定期存款取出來,頂多就損失一點利息,本金是完全不會虧損的。

可是現在的理財產品五花八門,如果你不想碰壁,一定要提前瞭解以下 3 個概念:

  • 收益性:理財產品賺不賺錢?能賺多少錢?
  • 安全性:你的錢是否安全?有沒有可能虧損?
  • 流動性:理財期限是多久?急用錢能不能取出來?
銀行也騙人?亂買理財產品,差點就破產了

在現實中,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這 三者是不可兼得的

。以理財保險為例,雖然安全性非常高,但是為了獲得穩定的長期收益,必須要犧牲流動性。

很多業務員會把理財保險與銀行定存做簡單的對比,過分地強調收益性,而很少提及產品的流動性。當消費者需要提前把錢拿出來時,才發現會產生損失,這就難免會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另外,理財險的收益一般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確定收益,另一部分是不確定的。

  • 確定收益:生存金、萬能賬戶保底利率等
  • 不確定收益:分紅、萬能賬戶實際利率等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計劃書上面的數據就是我們最終拿到的收益。

2、重疾險要做好健康告知

近年來,隨著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深入合作,原來只銷售理財型保險的銀行,也開始涉足健康險了,例如深藍君之前就測評過工商銀行代銷的 御立方五號。

但是由於保險公司的培訓力度不足,很多銀行員工對重疾險產品並不夠熟悉,而對於投保、保全、理賠等環節就更是知之甚少。

深藍君的一位朋友在四大行上班,前年體檢查出乳腺有結節,手術切下來居然是原位癌。

最近她說給自己買了一份銀行代銷的重疾險,而且沒有告知原位癌病史,因為保險公司的對接人告訴她,熬過兩年就能賠……

深藍君反覆強調過:在投保時,如實告知自己的健康情況是順利理賠的前提

但保險行業仍然長期流傳著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例如:“不用告知,過兩年就能賠”、“只要沒住過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等等。

深藍君不是說,銀行的業務員會故意忽悠大家不做健康告知,而是很可能他們自己也不懂,保險公司的營銷支持也不一定能做到位,所以我們自己要多留個心眼。

3、謹慎購買返還型意外險

去銀行排隊辦業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深藍君平時會盡量通過 APP 辦理。

有一次深藍君無意間打開某銀行的 APP,發現裡面給我推薦的保險全是返還型的意外險,並且銷量都非常高。

深藍君認為這類號稱“存錢送百萬身價”的產品,普遍存在著 保額過低、不保傷殘、收益很低 這 3 方面不足,建議大家謹慎購買。

三、買完保險,還要做什麼?

保險是一個長期的規劃,很多時候甚至是保終身的,可是不少人買完保險後連合同都沒有翻過,過了一段時間連自己買了什麼都不記得。

深藍君建議你,買完保險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1、保險合同要查看

業務員出於快速銷售目的,有可能會隱瞞產品的重要細節。如果你在投保時沒看清楚就簽名了,在收到合同後一定要在 猶豫期內

看看有沒有“貨不對板”情況。

一般長期保險都有 10-20 天的猶豫期。在猶豫期內退保,是完全沒有損失的。而超過猶豫期再退,就有可能損失不少本金。

保險合同會詳細告訴我們:

  • 產品保什麼,不保什麼?
  • 什麼時候能領錢,能領多少錢?
  • 什麼時候到期,如果提前退保能退多少錢?

以後的 理財收益和保障理賠都是以合同為準,而不是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所以千萬別為了省事兒,就隨便把保險合同束之高閣。

銀行也騙人?亂買理財產品,差點就破產了

2、雙錄回訪需重視

由於銷售誤導的投訴太多,現在去銀行買保險都是需要“雙錄”的,也就是說對整個銷售過程進行錄音錄像,這樣就為以後查明真相提供了證據。

而且對於一年期以上的產品,保險公司都會進行電話回訪。這些回訪都會進行錄音,主要目的就是 確認我們是否清楚自己購買了什麼保險,以及看看銷售人員是否存在誤導行為。

在現實操作中,有些業務員會教客戶怎樣回答電話回訪,甚至會在投保單上填寫自己的手機號,代替客戶完成回訪。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得注意了。

3、保單管理要做好

大部分銀行保險都是 5 年以上的,有的人平時就有丟三落四的習慣,在保險到期的時候連保單都找不到了,給自己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煩。

另一方面,由於保險公司無法跟蹤所有客戶的情況。萬一在保障期間出險了,如果家人不知道保單的存在,沒有主動向保險公司報案,那就很可能無法理賠,導致保險白買了。

因此,深藍君提醒大家,平時一定要保管好保單。深藍君分享過如何科學高效地管理幾十份家庭保單,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朋友可以去公眾號對話框回覆:保單管理

四、寫在最後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可是從來沒有人會說,胡亂理財很可能會害了你。

深藍君看見過很多人,對財富增長有一種深深的焦慮,今天去重倉 P2P,明天去抄底比特幣,好像總是害怕錯過一夜暴富的機會。

其實對於絕大部分人,理財只是我們工作生活之餘的一小部分。深藍君認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還是安心,千萬不要購買讓自己睡不著覺的產品。

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轉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祝大家都能實現理財小目標 :)

如果你還有其他關於保險的問題,

也可以關注公眾號深藍保,直接留言提問即可,歡迎來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