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不是說鰲拜是第一罪人,這是為什麼?

追逐星星的星星


我們先來看看兩人的功勞,鰲拜是費英東的侄子,費英東清代配享太廟的功臣,鰲拜從皇太極時期就一直跟隨作戰了,在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跟隨阿濟格攻克皮島(之前由毛文龍駐守),鰲拜做為先鋒首功,被封為三等男爵,賜予巴圖魯(滿語,勇士)的稱號。

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鰲拜隨濟爾哈朗圍攻錦州,鰲拜衝鋒陷陣,五戰五勝,因功被為一等男爵,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松錦之戰,明軍大敗,洪承疇被俘,吳三桂退守寧遠,明朝關外僅剩下寧遠孤城,鰲拜升任護軍統領,負責本旗軍營政令。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鰲拜隨阿濟格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順治二年,李自成死於湖北九宮山。順治三年,鰲拜隨豪格進攻張獻忠的大西軍,西充一戰,鰲拜做為先鋒大敗大西軍,張獻忠戰死,鰲拜首功。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豪格勢均力敵,鰲拜是支持豪格的,多爾袞沒辦法,最後採取了折中辦法,讓皇太極的兒子順治帝繼位,多爾袞成為攝政王,鰲拜被多爾袞多次打壓,順治帝親政後,對鰲拜極為敬重。

順治帝臨死前,讓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成為顧命大臣。

那我們再來看看索額圖的功勞,索額圖是剛才提到的索尼的第三個兒子,索尼是首輔,他是康熙的皇后孝誠仁皇后的叔叔(康熙的皇后的父親是索尼的長子噶布喇)。

索額圖世襲一等公,他有四大功勞,第一,擒拿鰲拜(相當於鹿鼎記中韋小寶,康熙王朝的魏東亭)第二,平定三藩,第三,簽定尼布楚條約,第四,從康熙徵準噶爾。

那我們再來看看兩人的罪行。鰲拜的罪行,康熙說的是“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康親王說的是“任意橫行,欺君擅權”,乾隆說的是“擅權”,總的來說,就是鰲拜欺負康熙年幼,擅權橫行,康熙最後也是看在鰲拜的功勞上,沒有將其殺死,而是將其圈禁而已,不過,沒多久,鰲拜也死了。

那我們再來看看索額圖的罪行,孝誠仁皇后的兒子就是康熙的太子胤礽,康熙四十七年,康熙說,索額圖助太子謀大事,被我知道了,所以將其處死,也就是說索額圖有造反的行為,而如今,太子想要給索額圖報仇,康熙終將太子廢黜。

從兩人的功勞,還有兩人的罪行,可以這樣總結,鰲拜的功勞大過索額圖,而鰲拜的罪名在於擅權,而索額圖是造反,所以索額圖才會被處死,才會被稱為本朝第一罪人。


歷史簡單說


鰲拜的案子,大概是清代前期最大的冤案。

康熙自己設圈套坑的鰲拜,難道他還不知道鰲拜有多冤枉?如果還腆著臉說鰲拜是罪人,那康熙也太不是東西了。

我曾經說過,當時才14歲的康熙懂什麼,最大的幕後黑手是孝莊。

康熙和孝莊,對順治留下來的4個輔政大臣沒一個放心。除了病成廢人的索尼,其他三人都是他們一手安排除掉的。他們給鰲拜暗示,借鰲拜之手除去蘇克薩哈。鰲拜雖貴為太師、一等公,但頭腦簡單,又手握兵權,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康熙就又藉著鰲拜參殺蘇克薩哈的事,硬給鰲拜安上謀反的罪名,將鰲拜下獄。

說鰲拜謀反,康熙自己信嗎?

在除《清史稿》而外的其他史料上,都說鰲拜“忠心事主,始終不渝”“梗直忠義”。鰲拜曾經為了康熙的爹順治繼位的事不惜起兵幫忙,這樣的人,真的有心覬覦大權嗎?

更何況,鰲拜手握重兵,直至被抓,從未曾擅自調動一兵一卒。他有兵不用,卻拿那些他本來就搞不定的文職事務謀反?吃撐了吧?

之後,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他為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累累傷痕和對上兩代皇帝的功績,終於勉強使他保住了性命。

還有另一個輔政大臣遏必隆。他原本“屢乞罷輔政,許之。”本來人家都辭職了,但鰲拜事件後,還是以“緘默不加阻,亦不劾奏”為罪名把遏必隆削職奪爵下了獄。這不叫雞蛋裡挑骨頭?可見康熙和孝莊有多歹毒。

但康熙也知道自己實在不要臉,不光他知道,連兒孫們也知道。所以,康、雍、乾三朝,每一代都給鰲拜平反。康熙晚年給鰲拜平反,雍正乾隆給鰲拜追封。

不然的話,晚上睡覺不踏實啊。

但索額圖可就不冤枉了。

索額圖涉進了黨爭,下場再慘也不值得可憐,“成者王侯敗者賊”嘛。且不論他是不是真的“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單就他的地位來說,在明知胤礽有篡位野心的情況下,從來沒有向康熙言語過一聲,而是縱容胤礽,死罪就不可免。他當的是皇帝的官還是太子的官呢?吃康熙喝康熙,卻不跟康熙一條心,康熙不恨死他?

再加上,康熙本身對胤礽還是很喜愛的,不然也不會在有長子的情況下立了胤礽,而且在胤礽犯了大錯後還多給胤礽一次機會。在康熙的心裡,本來是有機會能把胤礽教育好的,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索額圖添亂。兩度罷黜了自己喜愛的兒子,不遷怒於索額圖才怪。

另外,康熙年間國虧民貧,而索額圖自持有功,不僅奢侈得過火,還縱容家人為惡。當然他的家人也都是索黨,不僅影響當朝政治,同時也有貪瀆的行為,名聲很惡劣。

再者,既然鰲拜是冤枉的,索額圖也就沒什麼功勞可言。一個沒什麼功勞的人卻居功自傲,還有比他更該死的嗎?


純鈞LHGR


鰲拜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三朝(皇太極、順治、康熙)元老,康熙四大顧命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之一。隨皇太極南征北戰,一生功勳卓著。先後參與攻察哈爾部、徵朝鮮、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鎮壓李自成、剿滅明朝餘黨、征剿張獻忠等,被稱為“滿清第一勇士。”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豪格劍拔弩張,勢同水火,各不相讓,手握重兵的鰲拜對抗多爾袞,擁立皇太極之子福臨(順治帝)即位,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后多次打壓鰲拜,順治帝親政後,對鰲拜極為敬重。

索額圖顧命大臣索尼的第三子,是孝誠仁皇后(太子胤礽生母)的叔叔父。索額圖世襲一等公,從侍衛做起,助康熙扳倒鰲拜;收臺灣;沙俄勘定邊界,簽訂《尼布楚條約》;隨康熙親征噶爾丹;裁撤“三藩”等重大事件中運籌帷幄,發揮了重大作用,得到康熙的賞識,成為康熙手下重臣,被譽為“本朝第一功臣”。

康熙八年,鰲拜被康熙設計擒下,列罪30條,大多都指向了他專權驕縱、結黨專權、把持朝政,大肆培植親信、大肆排除異己,隨意任免官員;肆意妄為,無視聖上,不遵人臣之道,驕橫跋扈等等。

康熙用庫布擒拿鰲拜時,鰲拜束手就擒沒有反抗,只是掀開自己的衣服,讓康熙看看他滿身傷痕。並質問道:“為何誅殺大清功臣?” ,希望康熙念他以往的功勞,不要牽連他的家人,而他也如願以償。

鰲拜只想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寵和權利,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威,與皇權產生了激烈的衝突,鰲拜雖專橫跋扈,但卻沒有篡位之心。


索額圖的身世決定他的命運與廢太子胤礽緊緊聯繫在了一起,索額圖依附太子胤礽,明珠輔佐皇長子胤褆,倆人在朝中相互傾軋,廣結黨羽,爭權奪利。致使諭令不達,朝臣分化,形成“太子黨”和“長子黨”, 不但讓朝局動盪,而且讓皇家兄弟失和,最終導致九子奪謫的事情發生,嚴重動搖了康熙的統治根基。

更可惡的是康熙北征期間患了瘧疾,索額圖竟然唆使太子胤礽提前登基除掉自己的父親,真可謂是十惡不赦、膽大包天,後來太子又想為索額圖復仇,迫使康熙二次廢立太子。皇太子之爭影響很大,不但讓朝局動盪,而且讓皇家兄弟失和,最終導致九子奪謫的事情發生,康熙對他的痛恨可想而知。

康熙年間國虧民貧,而索額圖自持有功,不僅奢侈得過火,還縱容家人為惡。當然他的家人也都是索黨,不僅影響當朝政治,同時也有貪瀆的行為,名聲很惡劣。

康熙痛恨索額圖的背叛,將索額圖圈禁宗人府,後活活餓死。其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其同黨或被殺,或被拘禁,或流放。

綜上:鰲拜和索額圖的罪過有質的區別,鰲拜只是防礙了康熙的乾坤獨斷,而索額圖是要謀反。因此,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


美麗青春您真痘


康熙8年,“滿洲第一勇士”鰲拜被康熙設計擒下,列罪30條,終身囚禁,死於獄中。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下旨善待鰲拜後人,給予其後人相應的官職。

十年後,康熙徹底為鰲拜平反:“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雍正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封鰲拜為“超武公”。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康熙捉拿下獄,餓死獄中。對索額圖一生的所有功績,除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外,其餘全面否定。

其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其同黨或被殺,或被拘禁,或流放。子孫被革職。

康熙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康熙劇照)

倆人都是對清朝有大功的人。

鰲拜三朝元老,康熙輔政大臣之一。隨皇太極南征北戰,一生功勳卓著。先後參與皮島之戰、松錦會戰、鎮壓李自成、剿滅明朝餘黨、征剿張獻忠等,譽滿朝野。特別是在皇太極去世後,堅定地站在福臨一邊,擁立幼帝,確保了大清江山的穩固,無愧“滿清第一勇士”的稱號。

索額圖最初只是一個侍衛,助康熙扳倒鰲拜;和沙俄勘定邊界,簽訂《尼布楚條約》;隨康熙親征噶爾丹;裁撤“三藩”。索額圖是康熙最為倚重的心腹,被譽為“本朝第一功臣”。

那麼,同樣是“大清第一”的股肱之臣,為什麼鰲拜只被幽禁,隨後還被平反;而索額圖幾乎被趕盡殺絕,還被視作“大清第一罪人”呢?

鰲拜的30條罪狀中,大多都指向了他結黨專權,把持朝政,大肆培植親信,隨意任免官員;肆意妄為,無視聖上,不遵人臣之道,驕橫跋扈;另外還加了些不痛不癢的罪名,如妄議皇后冊立,私買奴僕,擅養死士等。

(鰲拜劇照)

即使這樣,在康熙用庫布擒拿鰲拜時,鰲拜至始至終沒有反抗,束手就擒。只是掀開自己的衣服,讓康熙看看他為了大清江山,留下的滿身傷痕。並質問道:“為何誅殺大清功臣?”

可見,即使在最後一刻,鰲拜都是忠心的,他從未有過謀逆之心。

康熙對鰲拜的罪行是這樣說的:“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也就是說,鰲拜只是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威,與皇權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索額圖也結黨弄權,他和納蘭明珠“權勢相侔,互相仇軋”。不過索額圖和明珠的黨爭牽涉到了皇子。索額圖依附太子胤礽,明珠輔佐皇長子胤褆。倆人在朝中相互傾軋,廣結黨羽,爭權奪利。致使諭令不達,朝臣分化,形成“太子黨”和“長子黨”,嚴重動搖了康熙的統治根基。

康熙為了朝局穩定,也為了保護太子,於是出手打壓了“長子黨”, 黜納蘭明珠的大學士,至此再也沒有重用。

(索額圖劇照)

“太子黨”由此勢盛,以至後來有了謀反之意,這也是索額圖最終被殺的原因。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囚禁後,康熙曾傳諭:“朕若不先發,爾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意思是說,康熙經過深思熟慮,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拿下了索額圖。

康熙四十七年,在第一次廢黜太子胤礽時,康熙曾說:“從前索額圖助胤礽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朕不知是今日被毒死,還是明日遇害,晝夜不得安寧,時時警戒,朕若不先發制人,爾必先發制我。”

康熙兩次提到“先發制人”,還說“潛謀大事”,說明索額圖確實有攛掇太子謀反的舉動。只是康熙及時發現,太子未能成事。

綜上所述,在康熙的心中,鰲拜和索額圖的罪過有質的區別,鰲拜只是防礙了康熙的乾坤獨斷,而索額圖是要謀反。

因此,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們先看一下鰲拜是怎麼被擒的。

康熙八歲登基,順治給他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這四個人中,索尼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不怎麼管事,蘇克薩哈和索尼有矛盾,經常被排斥,遏必隆沒主見,漸漸地權力落到了鰲拜手裡。

臣子掌握最高權力,君要聽臣的,這種君臣權力的扭曲,早晚會迴歸。康熙要親政,必須打掉鰲拜。

那麼通過和談的方式要回權力不行嗎?不行。萬一,我說是萬一,鰲拜要造反呢!政治鬥爭必須有萬全之策。

康熙做好了一切準備,命太監去請鰲拜到武英殿議事。鰲拜來到武英殿門口,康熙的侍衛頭領索額圖正等在那裡。索額圖對鰲拜說,“鰲少保,請把佩刀放我這兒,我先替你保管(注:鰲拜有帶刀覲見的特權)。皇上大了,您帶刀覲見,他會感到不舒服。”鰲拜沒想太多,就把刀放在了門口。



進殿後,康熙賜座,鰲拜坐在了康熙為他精心準備的,鋸壞了一條腿的椅子上。接著康熙賜茶,假扮太監的布庫少年,用茶盤託著燒得滾燙的茶碗遞給鰲拜。鰲拜用手去接,被燙,失手掉落了茶碗。在皇帝面前掉落茶碗是大不敬,鰲拜本能地伸手去接,彎腰時壓翻了椅子。假太監喊,“快救鰲少保!”,一群布庫少年上來,把鰲拜按住,綁了個結實。

我們假設鰲拜有反心,他一定會非常謹慎,小心保護自己,當索圖讓他把刀放在門口的時候,如果鰲拜心裡有鬼,他能把刀放下嗎?!沒有證據證明鰲拜要造反。但是,鰲拜的功勞,實實在在擺在那兒,人人都能看得見。謀逆之罪是必須死的,康熙沒有殺鰲拜,也正說明了在康熙心裡鰲拜沒有造反。

再看康熙是怎麼處理索額圖的。

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母親,孝誠仁皇后的叔叔,是太子黨的一號人物。他因擒鰲拜,平三番,收臺灣,抗沙俄,從徵葛爾丹立下很多功勞,官當得很大,權傾朝野。



為了家族能繼續興旺發達,他力挺太子,希望太子早日即位。這樣就動了康熙的利益。康熙對太子產生了不滿,為打擊太子的勢力,他削去了索額圖的一切職務。

公元1702年,康熙南巡到達德州,太子生病。康熙把太子留在德州,把閒賦在家的索額圖招來伺候太子。康熙的意思很明顯,讓索額圖做太子的工作,耐心等待,好好幹,皇位早晚是太子的。

索額圖在德州待了近一個月,他是怎麼做太子工作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太子病好後,回到京城,想當皇帝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康熙為了警告太子,打擊太子黨,收集罪證,處死了索額圖。



索額圖的死並沒有讓太子胤礽止步。康熙四十七年,眾皇子跟隨康熙外出打獵,太子胤礽夜裡偷偷地透過御帳的縫隙窺視康熙。康熙覺得這是謀害自己的節奏啊,說不定啥時候自己的命就丟了。於是康熙召集大臣,聲淚俱下地宣佈,廢掉太子胤礽。

在康熙看來,索額圖犯的是謀逆罪。他教唆太子謀父篡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康熙是非常喜歡太子胤礽的,兩歲時就立他為太子。可是,因為索額圖的教唆使得太子被廢,康熙因此很是心痛。因為太子被廢,引起九子奪嫡,使得康熙身心俱疲。這一切的罪責,康熙都算到了索額圖頭上。由此可見,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也就不足為怪了。


豫有得


鰲拜和索額圖同為權臣,兩人都曾對康熙的帝位造成威脅,並先後被康熙問罪。但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並不是說鰲拜是第一罪人,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鰲拜和索額圖的地位和功勞不同

鰲拜是蘇完部族長索爾果的孫子,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

出身將門的他跟隨皇太極攻察哈爾部,徵朝鮮,屢建戰功。

在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中,更因戰功赫赫封爵,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

在皇太極去世後,在皇位之爭中,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繼承皇位的呼聲很高。手握重兵的鰲拜對抗多爾袞,擁立皇太極之子福臨(順治帝)即位。在順治遺詔裡,他又是康熙四大顧命大臣之一。

他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個朝代,是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

鰲拜的地位顯赫,連康熙也忌憚他。

索額圖是大學士索尼的第三子,是孝誠仁皇后的叔父。他憑藉皇親國戚的身份,服務於康熙王朝。

索額圖從侍衛做起,輔佐康熙計擒鰲拜,得到康熙的信任。後來在平三藩、簽訂《尼布楚條約》、從徵準噶爾等重大事件中運籌帷幄,發揮了重大作用,得到康熙的賞識,成為康熙手下重臣。

索額圖因參與皇太子之爭被問罪,除了《尼布楚條約》外,他的其它功勞都被悉數抹殺。

論資排輩,鰲拜把索額圖甩出好幾條街。康熙可以抹殺掉索額圖的功勞,卻抹不掉鰲拜在前二朝的功績。也鑑於此,康熙給鰲拜定罪也會慎之又慎。

二,鰲拜和索額圖的性質不同

鰲拜雖是三朝元老,但晚年卻專權驕縱。他權傾朝野,大肆排除異己。

鰲拜殘害朝中大臣,為所欲為,就連同為顧命大臣的蘇克薩哈也不放過。

鰲拜欺康熙年幼,在御前對康熙不敬重,康熙雖親政卻沒有話語權,這使得他和康熙的矛盾更加激化,也更堅定了康熙除掉他的決心。

功高蓋主,一直是皇家大忌,必除之以絕後患。鰲拜註定會成為炮灰,而他的所作所為正好成為誅殺他的藉口。

康熙經過周密的計劃,在康熙八年,鰲拜被康熙智擒,列罪30條,將其幽禁牢中。

鰲拜雖專橫跋扈,但卻沒有篡位之心。

以他的實力,分分鐘就能上位。他的手下也曾勸他篡位,他都沒有答應,他對大清還是忠心的。

他只是利用自己的資深和戰功,想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寵和權利。

如果說鰲拜是想要權,而索額圖則是想要命。

康熙為防一家獨大,就同時重用納蘭明珠和索額圖,兩人互相制衡,時稱“明相”、“索相”。

索額圖是能臣,很有謀略,也立下不少功勞。但後期卻結黨營私,參與了皇太子之爭。

他是太子胤礽的外戚,自然是太子派。

本來勝算較大,但因政敵納蘭明珠老使絆,再加上康熙在位時間長,唯恐夜長夢多,在太子有病侍疾時,和太子密謀大計。他有意讓太子早日繼位,生出篡弒之心。

而康熙對他早有防範,先下手為強。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康熙拘禁。

索額圖是康熙信任的重臣,是康熙一手提拔的,卻背信棄義,背叛了康熙,康熙對他的痛恨可想而知。

三,鰲拜和索額圖造成的影響不同,導致他們的結局不同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鰲拜事件發生在康熙王朝早期,正是朝臣大換血時,所以影響不大。

而康熙則是大贏家,從此真正親政,在位達六十一年之久。

康熙誅鰲拜詔:“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並列罪30條,判斬立決。

鰲拜沒有反抗,只是脫下衣服讓康熙看他身上的傷疤,希望康熙念他以往的功勞,不要牽連他的家人,而他也如願以償。

其實康熙對鰲拜是愧疚的,畢竟鰲拜的赫赫戰功擺在那,而且其並無謀反之心。但鰲拜必須誅,這是康熙立威的好時機。也因此,後來康熙為鰲拜平了反。

索額圖做為人臣,理應忠心為國,但他晚年卻參與皇太子之爭,為自己惹上禍端。

索額圖兩次告病辭朝,第一次得到康熙的讚賞,第二次讓康熙對其心生警惕。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外戚,和太子往來甚密。在為太子侍疾時,被康熙拿到要謀反的證據。

康熙痛恨索額圖的背叛,就以""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將索額圖圈禁宗人府,後活活餓死。其子孫和黨羽也被牽連,或殺或流放。

後來太子又想為索額圖復仇,迫使康熙二次廢立太子,這讓康熙對索額圖更為痛恨。

皇太子之爭影響很大,不但讓朝局動盪,而且讓皇家兄弟失和,最終導致九子奪謫的事情發生。

索額圖觸碰了康熙的底線,說他是本朝第一罪人也不為過。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康熙幼年登基,順治帝死後可憐孤兒寡母就派了四位顧命大臣(索尼、蘇克沙哈、鰲拜、遏必隆),希望在長者索尼的領導下輔佐幼年的康熙治理好國家,本來想法是美好的,可惜索尼太懦弱,處處忍讓鰲拜,搞得鰲拜誅殺蘇克沙哈後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康熙帝時間一久就十分不爽鰲拜想把他除去,康熙少年英雄用了個妙計就把鰲拜給剷除了,只能說鰲拜只是康熙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讓其變得更加成熟。

而索額圖就不同了,康熙前期非常看重索額圖,索額圖作為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的叔父,自然而然,索額圖與皇太極胤礽的關係非常不錯,而太子胤礽非常受到康熙帝的寵愛,每次康熙外出就留太子監國,基本上就是下一任儲君的人選。可惜這個太子越到後面越讓康熙失望,康熙念在其幼年就失去母親,對他十分忍讓,不惜廢了在立,希望其改過自新,可是太子依舊結黨營私,太子黨越演越重,康熙痛恨其不知自己的苦心,而索額圖偏偏是太子黨的頭號人物,又有唆使太子造反的居心,這樣康熙就受不了了,把他殺了,還說其是本朝第一罪人。


Sylar弈



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不是說鰲拜是第一罪人,我覺得他們兩人罪的性質不一樣,其中有一個人比較關鍵,也就是皇太子胤礽。

索額圖是皇太子的母親孝誠仁皇后的叔叔,也就是皇太子的爺爺。孝誠仁皇后12歲時嫁給康熙,兩個非常恩愛,但不幸在生育胤礽時因難產而死,年僅22歲。康熙帝為緬懷愛妻在天之靈,遂決定立其遺孤為皇太子,對其最為重視與寵愛,從皇太子歷經兩立兩廢也可以看出。康熙對皇子間互相算計殘害極為痛恨,更不用說結黨謀權篡位。

而索額圖的所作所為剛好觸犯了康熙的大忌,康熙四十二年,將索額圖處死,除了與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外,索額圖的一生所參與的軍政大事全部予以否定。康熙帝曾說:"從前索額圖助伊(皇太子)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皇太子)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並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說的就是,索額圖曾從旁挑唆太子篡奪皇位之事被發現而遭處死。《雍正王朝》中太子效仿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發動兵變,企圖逼宮,但是被康熙覺察,兵變失敗。太子再度被廢,關進宗人府。



再來看鰲拜,鰲拜是三朝元老,清軍入關之前,跟隨皇太極奪取皮島之戰、松錦之戰大捷,直升為護軍統領,;入關之後,又大戰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與張獻忠的大西農民軍,為大清一統中原,立下赫赫戰功,是當之無愧的清初開國功臣。

另外,鰲拜對皇太極與順治帝也是忠心耿耿,毫無二心。

皇太極逝世後,出現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之弟多爾袞爭立皇位,朝政動盪,形式嚴峻。這時手握重兵的鑲黃旗護軍統領鰲拜的站位,便十分關鍵。鰲拜一向對皇太極忠心不二,他自然擁立皇太極的嫡親血脈繼承大統。他與兩黃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譚泰等八人會集於豪格府邸,"共立盟誓,願死生一處",密謀擁立豪格為新帝。在討論繼承人選時,鰲拜與效忠皇太極的將領曾說:“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鰲拜對豪格全面武力支持,多爾袞衡量利弊之下,做出讓步,提出由皇九子福臨繼位,這一折中方案為雙方所接受。

順治帝繼位之後,多爾袞為攝政王,權傾朝野,開始打擊政敵,鰲拜被三次論死。順治親政後,聞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遂對鰲拜極為敬重,視為心腹重臣。

不過,晚年的鰲拜極為猖狂跋扈,之前共事的索尼、蘇克薩哈或病逝或被殺,鰲拜更加肆無忌憚,當時在康熙宮廷中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說:

"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宰相(即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這說明此時的鰲拜對康熙的權威構成了嚴重威脅。

但鰲拜與索額圖的罪性質不一樣,康熙誅鰲拜詔:"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乾隆四十五年諭曰:"鰲拜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邀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跡多端,難以枚舉。"說明,鰲拜只是竊弄威權,傷害了康熙的皇帝威嚴,而索額圖慫恿皇太子逼宮則是謀反的大罪。


蔡駿


不得不說,索額圖在康熙執政早期諸如除三藩、收臺灣、抗擊沙俄侵略等大事上是立有大功的,以至於他和明珠兩人權傾朝野,大權在握,各自在朝內擁有一批追隨的朝廷官員。但這些行為尚不足使得康熙皇帝治他的重罪。

索額圖顯赫的家世決定了他與廢太子胤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決定了索額圖的命運與廢太子胤礽緊緊聯繫在了一起。當太子胤礽借康熙遠征之機伺機謀反之事敗露之際,胤礽太子之位被廢,被圈禁“宗人府”,身為太子黨重要人物的索額圖必然難逃干係,康熙皇帝理所當然地認為太子胤礽作出試圖弒君謀反篡位的大逆不道之事,都是索額圖指使的,索額圖身為朝廷重臣,指使太子胤礽行此有悖人倫之事,索額圖雖萬死不能贖其罪,索額圖極大地損害了清朝皇權利益,也給清皇室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損失,當然,索額圖可稱為“大清第一罪人”,比鰲拜的“結黨專權”罪過大多了,


淡漠青衫51055


在皇權社會,皇帝最在意的是權力的穩固,所以歷朝歷代,“大不敬”、“謀逆”等都是抄家滅族的重罪。

不管大臣有多少功勳,多大地位,和皇帝多親近,一旦觸犯皇權這個禁忌,那皇帝也會翻臉無情,嚴厲懲罰。

鰲拜侍權驕橫,挑戰皇權

對於鰲拜,作為四個輔政大臣裡最有實權的,資歷深厚,年輕起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皇太極死後,對福臨又有擁立之功,對福臨也是忠心耿耿,深得福臨信任,成為清初權臣,併成為玄燁的輔政大臣。

擁有權力久了,就逐漸侍權驕橫,希望皇帝事事都聽自己的意見,而康熙皇帝也漸漸大了,漸漸地就對這個鰲拜不滿了。

不過鰲拜沒有造反的心思,他就想維護自己的權力,他在康熙面前總是大大咧咧,甚至帶著佩刀上殿議事,對康熙也沒什麼防備。如果他想造反,早該謹慎行事,

當然既然挑戰皇權麼,也沒什麼好結果了。

鰲拜被綁起來的時候,向康熙露出自己身上的一道道傷疤,這都是幾十年征戰遺留下來的。

康熙也知道鰲拜不想造反,頓時有了惻隱之心,沒有殺他,只是關他到老死,對其家人,康熙也很寬容。

索額圖深陷太子之爭,觸及康熙底線。

至於索額圖,他是太子胤礽的外公,皇后的叔叔,太子黨的一把手,跟著康熙幾十年,抓鰲拜、戰三藩、平臺灣、打擊沙俄、征戰準葛爾丹等,立下汗馬功勞,一時間權傾朝野。

康熙幾度費立太子,這個胤礽太子爺著實沒什麼能力,又老是結黨營私,做些讓康熙不舒服的事情。

康熙不喜歡太子,那索額圖自然要維護太子。

康熙的皇位乾的很長,所以他的太子也是年歲漸長,眼巴巴地等了幾十年,也不見康熙死,自然越來越浮躁。

索額圖本該好好勸太子戒躁戒躁,好好做事,只要表現不差,皇位早晚是他的,可索額圖可能年紀大了,也老糊塗了,這些工作沒做好,反而促進了太子的急躁。

在康熙看來,索額圖這是陷入了皇子之間的皇位之爭,教唆太子篡位,做的很多事情激化了皇子間的皇位爭奪戰。

最終,1703年,索額圖被處死,1712年,胤礽也永遠地被廢黜了太子之位,並長期幽禁起來,直到1725年,在幽禁中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